
摘要:目前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在高校颇受欢迎并日益普及。大众艺术体操具有艺术性、以节奏为中心和社会多元性等特点,可分为一般性艺术体操和竞技性艺术体操两大类。传统的授课教学方式和微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等现代网络技术下新型授课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在艺术体操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不同的教学情形,开展多种教学方式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与组织,以求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做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肩负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重任,高校体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与作用。高校体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的理念虽提法不同但本质上大同小异,都是促进全体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清华大学的体育思想为“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耶鲁大学体育理念是“人人参与,培养人才,凝聚共识”。在建设“体育强国”、繁荣体育文化的大环境中,艺术体操项目也渐渐地走向了社会大众。大众艺术体操是当今大学不可缺少且具有特色性专业之一,也是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艺术体操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从身体形态、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较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大众艺术体操的涵义、特点和分类
艺术体操一般指在韵律性音乐背景下借助球、带、棒、圈、绳等器材所开展的展示形体美、动作美等的体育活动。现代艺术体操应该说是一项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竞技运动活动,对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身体条件、形体条件、能力素质都有比较高的要求。目前的竞技比赛中,对艺术体操技术动作的复杂和困难程度也在逐渐增加,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对美的观赏性需求。而随着“全民健身行动计划”的实施,艺术体操项目也渐渐地走向了社会大众,为社会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逐步推广和普及。大众艺术体操是以艺术体操的动作为基础,但加以一定程度的改造,降低了对练习者的身体素质和动作难度的要求,在音乐背景下进行较多人或者个人练习的体育活动项目。
大众艺术体操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节奏感较强。大众艺术体操是在音乐背景下开展的,其突出特点是采用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以及通过练习者对音乐的充分理解和动作的配合,达到较强节奏感的有机统一。二是动作较具美感。大众艺术体操是以艺术体操为基础,讲求艺术性和美感,大众艺术体操动作具有艺术体操动作的特性,又通过携带圈、球、棒、带、扇子和绳子等轻器械练习,有一定的动作技巧,动作舒展,比较优美流畅,将体操的力度、舞蹈的柔美和杂技的技巧融为一体,颇具观赏性和美感。三是练习者具有大众性。满足社会公众练习的需求。大众艺术体操由于具有以上二个特点,既能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又较具艺术性和美感,颇受公众喜爱,同时由于降低了专业技术的难度,易于公众学习和接受,是一项可以普及的体育活动,而且不同的参与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的不同练习不同技术难度的动作,因人而异,能够满足公众的不同需求,因此,更能走向社会,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根据练习者的目的需求和技巧难度的不同,大众艺术体操可以分为一般性艺术体操和竞技性艺术体操两大类。一般性艺术体操练习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优美的身体形态和气质,也增加练习者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增强身体的体质;同时,由于在多数情况下是社会大众多人集体训练和表演,结合队形的排列和转换,较具观赏性和推广性。而竞技性艺术体操虽然也多是集体训练、多人表演,但要求参与者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条件,技术动作难度较大,且结合器械,动作设计复杂程度也较高,因此其相对于一般性艺术体操而言,推广性不大,普及程度较小,当然其具有更高的专业性和艺术性。
二、大众艺术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大众艺术体操自上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出现后,深受广大大学生们的喜爱,教育主管部门将其作为高校体育课程并高度重视课程建设和发展。当前如何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对美的追求,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和改革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一)适当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一般是采用面授教学的方式,老师从基础动作对多人进行讲解很辛苦。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微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等现代网络技术下的教学方式方法也不断快速涌现。“与传统的理论授课相比,微课、MOOC(大规模在线课程)等现代网络技术下新型授课方式具有一些比较突出的优点,一是能自由取得资源,可以免费使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二是没有学生人数限制,许多传统课程师生比都很小,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可以有为数众多的使用者和相当高的生师比,可以有效缓解艺术体操专业教师的不足。当然,对于艺术体操这种具有艺术性、技能性等比较强的项目而言,教师现场面对面的授课也是非常必要和不可替代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表现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调整技术动作的难度,或增加节奏性和动作的美感,增加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个性化地指导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动作中存在的系统缺陷,并对学生的动作进行一对一地矫正。因此,在现代教学技术条件下,建议采用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请任课老师制作部分教学章节内容的微课或慕课,把一些优秀的技术动作、套路展示给学生,要求学生观看学习,做好预习和复习工作,老师面授时可以重点讲解艺术体操中的难点和注意事项,并纠正同学们的动作。同时,也可以组织观看一些国际、国内的艺术体操比赛实况录像,激发学生心理上对美的追求和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
(二)是创造条件优化教学环境
当前高校大众艺术体操的教学环境令人堪忧,艺术体操课程教学所需要的场地、器械等条件参差不齐,有些不能达到优良的标准,不能为课程教学提供足够的学习条件和安全保障需要。同时,师资也相对比较缺乏,大班上课一般会低于小班化的教学效果。因此,应加大对艺术体操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校园各种宣传栏、广播站等公众平台,传播艺术体操知识,全方位优化艺术体操的教学环境。
(三)是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多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得师生在教学中能够增加良性互动。如提倡充分发挥学生对于艺术体操的音乐节奏、动作编排和设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设计、练习和修改,满足不同基础和层次同学们的需求,提高大学生对审美的评价和标准,从而增强学生们的美感,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大众艺术体操课程建设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一直颇受同学们的喜爱,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推广价值,在提高同学们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同学们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塑造优美的身形,增强艺术感和美感。新时代的大众艺术体操教学有待进一步改革和实践,可以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提高大众艺术体操的普及率,让更多的大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大众艺术体操得到身心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枢秀.高校艺术体操的实践与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63-64.
[2]夏君慧.大众艺术体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7(1):152.
[3]张洋,李贵森.高校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学生平衡能力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5(1):88.
[4]于广霞.简谈艺术体操对女大学生气质美的塑造[J].当代体育科技,2015(26):150.
[5]微课_360百科.https://baike. so. com/doc/5395202-5632354.html[EB/OL].
[6]MOOC_360百科.https://baike. so. com/doc/5465278-5703609.html[EB/OL].
[7]盛宁宁.高校艺术体操课现状[J].学校体育学,2018(5):114.
[8]翟秀珍.多媒体技术在艺术体操专项教学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1(10):144.
[9]徐芬芳.浅析如何提高高校艺术体操教学效果[J].内江科技,2016(6):92.
[10]赵强.体育教育的目的及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2(4):50.
[11]杨艳,王向红.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体育文化导刊,2013(12):86-89.
徐佳怡.新时代高校大众艺术体操及其课程改革探析[J].法制博览,2019(36):283-284.
分享:
目前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择上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健美操音乐风格与动作创编不符;音乐的选择与动作创编先后顺序混乱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对竞技健美操常用的音乐风格、竞技健美操音乐素材的来源、竞技健美操音乐与动作编排顺序、FIG竞赛规则对竞技健美操音乐的要求、竞技健美操音乐的结构特点五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应对方案。
2021-12-31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现状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我国高校健美操教学还是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多媒体技术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才刚起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多媒体技术走进体育课堂,已成为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深化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历史必然。本文阐述了高校健美操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
2021-11-25依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提高全民健身素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发展当前民众喜欢的运动项目,特别是鼓励开发不同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并扶持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1]。藏族健身操具有良好的锻炼效果,具有观赏性,参与群众不受年龄性别限制,也不需要拥有多强的舞蹈功底。
2021-11-25学校中的管理者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决策者,对体育教育是否重视直接影响到教育发展。但是在研究中发现,部分管理者在教育中为了完成教育指标,将提升学生成绩作为教育发展重点,主要以文化教育为主,并未认识到开展体育教育的意义所在,使得所开展的体育教育难以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标,最终影响到健美操运动的效果[1]。
2021-11-06蹦床是一项运动员利用蹦床反弹到空中并做出高难度技术的竞技运动,属于体操运动的一种,蹦床动作在空中的优美性有“空中芭蕾”之称。蹦床以前只是体操和跳水等运动的辅助练习,在我国并没有得到重视,作为一个体育项目,蹦床极具观赏性、娱乐性以及健身性。湖南省现如今的蹦床水平在动作难度、稳定、连贯方面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已居全国前列。
2021-10-19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外小学基本体操的发展现状要远超出我国小学目前的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师资力量,场地设施,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都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发现,目前我国体操的训练方法较多,但通过蹦床对体操技巧进行训练的研究较少,在此,通过蹦床去探索其对小学基本体操技巧训练的应用价值。
2021-08-03《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互联网时代,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点。创新教学模式、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金课”,如何用好用活优质数字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线教师要面临的难点。
2021-01-20啦啦操(cheerleading)是在音乐衬托下,通过运动员完成高超的技巧动作并结合各种舞蹈动作,集中体现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团队精神,并追求最高团队荣誉感的一项体育运动。结合中国的实际境况,啦啦操走进校园大课间,融入全民健身,为其他体育项目助威表演等。因此,探究啦啦操在高校发展的意义,提出发展策略,既符合当前需要也具有现实价值。
2020-12-03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国建设,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健美操课程的线下教学阻断,成为了“全”线上教学,在此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与不足,但是加速了课程教育信息化改革与发展。
2020-12-03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论述中提到: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7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对高校思政教育提出具体要求,明确教育方向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2020-11-12人气:5166
人气:4041
人气:4007
人气:3808
人气:307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安徽体育科技
期刊人气:868
主管单位:安徽体育科技
主办单位:安徽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
出版地方:安徽
专业分类:体育
国际刊号:1008-7761
国内刊号:34-1153/N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9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