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在电石生产行业中对于电石产量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在电石生产工作过程中,环境问题、工作强度以及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关注。在电石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电石出炉机器人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和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到目前为止,电石出炉机器人能够实现开眼、捅眼、清炉舌、堵眼等大部分的出炉操作的自动化,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在电石出炉机器人的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对电石出炉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安全问题进行关注,通过分析有效的作业模式和相关经验,不断提高电石出炉机器人的使用效率,促进电石行业的发展。
1、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电石行业生产过程中冶炼电石的基本方式为电弧法。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将原料生石灰和焦炭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材料。在进行原材料的投放过程中,要注意一定的比例,然后给三相电极供电以产生电弧,依靠电弧产生的高温使焦炭和生石灰熔化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熔融的电石,熔融的电石在经过出炉后经一段时间冷却成电石块,再经过破碎后成为成品。而电石的出炉是指将已冶炼好的高温液态的电石(1700~2100℃)。这一过程中主要包括烧炉眼、开眼、带纤、清炉舌、修眼和堵眼等操作。
在针对传统的电石出炉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缺陷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以人工为主,在人工操作的情况下需要大量的人力进行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人员的密集程度高,工作强度大以及工作的性质对工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因而在电池出炉的过程中,通过更便捷的操作的方式实现电视出炉的自动化,对促进电石行业的发展和保护人员安全等方面有的重要的意义。而通过探究在电石行业电石出炉过程中的电石机器人的使用更是从安全的角度出发促进电石出炉的自动化,对企业减员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2、出炉技术现状
目前在电石行业的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新建及改造的密闭电石炉上,虽然配备了不少先进的设备,但在出炉环节上还几乎完全是由人工操作的。对于这种密闭式的方式来说,人工操作的方式,如果在炉门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对整个生产过程的影响不大。但是在人工操纵的过程中,针对大型密闭式的电磁炉,往往因为操作的不当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效地结合新的技术与生产方式来进行出炉安全的管理。
在人工开眼的操作中,由于钢筋的直径只有20mm左右,捅出的炉眼小,熔融电石通过很困难,炉口容易堵塞。而用电弧烧穿器开眼,炉眼会不断上抬,造成炉底持续升高,电极及电能消耗增大,更有甚者会导致炉门的熔损,缩短炉体的寿命。用氧气烧炉眼则很难找正炉眼,并增加不安全因素。而且如果正确的炉眼得不到维持,将致使熔融电石无法顺畅流出,也会造成炉门或炉壁被熔损,炉面温度升高,影响正常生产。人工堵炉眼操作时,堵的深浅难以控制。堵的过浅,炉门会过热,炉墙砖衬有可能被烧坏。如果堵的过深,又会导致跑眼事故的发生。
针对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和安全性不能把控的因素,在国外的研究过程中很早就对这一方面进行了探究。最开始是通过自动出炉机来进行技术的改善,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效果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在近些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出炉机器人的使用,在生产中对安全性的控制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3、电石出炉机器人出炉技术
电石炉出炉口分为炉门和炉眼两部分,而炉眼又分为外眼和内眼。传统方法出炉时,外眼部分由烧穿器烧成,形状为外大内小的喇叭口状;内眼部分由人工操作用钢钎捅开,或用无缝钢管通氧气烧开。堵炉前先将出料口周围的电石渣烧铲掉,使其恢复外大内小的喇叭状,然后用比较干燥的泥球人工堵炉眼。堵眼时要将泥球推至外眼的最深处,并在炉眼外留出50~100mm的空间。
电石机器人主要由主体、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主体即机座和执行机构,包括臂部、腕部和手部,有的机器人还有行走机构。大多数出炉机器人有3~6个运动自在度,其中腕部通常有1~3个运动自在度;驱动系统包括动力安装和传动机构,用以使执行机构产生相应的动作;控制系统是依照输入的程序对驱动系统和执行机构发出指令信号,并停止控制。
电石车间的电石出炉机器人可以在复杂、高温、危险的环境下作业,在降低出炉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可以提高出炉操作的效率和精准度。24台电石出炉机器人投运后,每台电石炉出炉可减少5至6名操作工,节约人工成本约100万元/年,节省电费200余万元。此外,采用机器人出炉后基本不需要氧气进行开眼,氧气和吹氧管的消耗也会极大地降低,另外还会节省大量钢钎等其它耗材的费用。
出炉机器人按执行机构运动的控制机能,又可分点位型和连续轨迹型。点位型只控制执行机构由一点到另一点的精确定位,适用于机床上下料、点焊和普通搬运、装卸等作业;连续轨迹型可控制执行机构按给定轨迹运动,适用于连续焊接和涂装等作业。
在安全环保方面,液态电石出炉前温度达到1800~2200℃,传统的人工作业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灼烫、机械伤害、触电等伤人事故时有发生。通过电石出炉机器人的投运,能够把出炉操作人员从炉前操作温度高、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的作业中解放出来,有效避免了人员接触高温、粉尘等职业病致害因素,降低了出炉过程异常情况发生的风险,能够满足在不断发现条件下的电石出炉需求,在电石炉结构朝大型化、密闭式方向发展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对电石出炉机器人的工艺和技术革新促进更高效的目标的达成,进而促进电石行业的发展。
4、电石机器人使用中的安全措施
对于电石机器人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主要从2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一是针对在高炉上使用的开铁口机和泥炮做一些相应的改动设计。电石炉的开口堵口过程与炼铁高炉的开口堵口过程相比较,虽然电石液与铁水在各自的出炉过程中,其粘性、温度、压力等工艺性均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操作过程相似。在生产过程中,针对电石液的特殊生产工艺,比如在温度,黏度方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对高炉的开铁口机和泥炮做一些相应的改动设计,或者是在电石炉的操作规程做一些规定,就可很容易地应用到电石炉的生产中去,从而实现电石炉出炉的远离炉口操作,在开眼和堵眼时,在孔形、深度、堵泥量等工艺指标上实现定量操作。或者是对一些需求较高的电石出炉生产来说,还可以通过对现有的技术的改进实现对整个操作过程的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提高电石炉出炉水平,在节省人力物力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提高安全管理过程。
二是针对在电石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的相关工艺的改进和装备完善,通过对电石机器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参数进行的总结和反馈过程中找到解决电石机器人具体使用的有效方法。使电视机器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使用的效益,通过不断对现有技术的完善来提高电石行业技术。
5、结束语
对于电石行业的发展过程来说,在生产过程中有效地使用电石机器人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便捷性,降低了在操作的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失误,对于电石行业的发展来说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过程中针对电石机器人的使用过程进行的探究,在不断总结经验与技术的中提高电石机器人的使用效率,通过电石机器人的使用促进电石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Л.А.库兹涅佐夫.电石生产[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57
[2]郑晟,巩建平,张学.现代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左宁心,屈阳,辛继群.自动出炉技术在电石行业的研究与应用[J].石化技术,2020,27(10):82-83.
分享:
油水分离技术是解决全球环境保护和能源浪费的关键手段[1]。随着人类工业的发展,食品加工、石油化工、纺织、金属冶炼等行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2-6]。另外,在原油的开采及运输过程中,频繁发生的原油泄漏事故,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能源[7-9]。
2024-12-06水泥生产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过程,尤其是CO2排放,根据统计,2023年中国碳排放总量1.26×1010t,其中水泥行业碳排放量1.21×109t,占比9.6%,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因此,寻找有效的碳减排技术和燃料替代方案对于实现水泥行业的低碳转型至关重要。
2024-11-24近年来,玻化砖上墙这种装修风格广受业主青睐。玻化砖是吸水率低于0.5%的瓷质砖。由于其吸水率过小,再加上密度大,吸水性不好,无法通过浸泡使其获得充分的水分以达到与墙面黏牢的程度,如果想要用传统水泥砂浆铺贴的话,很难把地砖牢固地铺贴上墙,和普通的墙砖相比,空鼓脱落的概率高。
2024-11-21本研究聚焦于评估一种新型的爆炸抑制材料———多孔泡沫陶瓷。多孔泡沫陶瓷因其独特的孔隙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低导热系数、小体积密度等优点,拥有很强的能量吸收作用,展现出在抗爆炸冲击方面的潜力[1]。这种材料能够通过散射、衍射和能量吸收等机制,有效削弱爆炸冲击波的破坏力。
2024-11-19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分离纯化方法,在化工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技术利用超临界流体(如二氧化碳)作为溶剂,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通过调控溶剂性质实现对目标化合物的高度选择性提取,所展现出的独特溶解能力和传质特性,有效克服了传统溶剂萃取法中溶剂残留、热稳定性差、能耗高等问题。
2024-11-13硅酸盐水泥(Portland cement,PC)是目前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2020年,全球PC产量约40亿t[1]。由于PC具有造价低、强度高、结构性能好等优点,以PC为原料制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但钢筋混凝土结构仍面临严重的耐久性挑战。
2024-11-11普通混凝土仅通过改善级配提高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减少混凝土内部结构孔隙连通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但仅通过改善级配是难以完全消除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孔隙,地下水中的硫酸盐或氯离子等有害物质,容易渗透至混凝土外部孔隙中破坏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水化产物。
2024-11-1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具有启动快、零排放、效率高等优点,然而其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过程充满了挑战,水管理就是挑战之一,优化水管理是提高PEMFC性能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在PEMFC中,液态水的出现会导致通道内的压降增加,阻塞反应气体运输,反应气体分布不均匀[1].
2024-11-08砷碱渣是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截止目前,利用湿法处置砷碱渣的技术过程中,易溶解的砷、锑和碳酸钠从砷碱渣中分离后,难溶解的砷、锑组分以及铝硅组分会以沉淀的形式形成了砷碱浸出渣[1]。由于砷碱浸出渣中仍具有较高的浸出毒性,对环境极易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需对其进行资源化安全处处置。
2024-11-01目前我国氯碱工业副产氢气具有产量大、纯度高和利用率低等特点[4],较好地平衡了制氢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2022年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就近利用为主的氢能供应体系。
2024-10-29人气:4871
人气:4065
人气:4051
人气:3774
人气:37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耐火与石灰
期刊人气:597
主管单位: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化工
国际刊号:1673-7792
国内刊号:21-1544/TQ
邮发代号: 8-29
创刊时间:196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251
影响因子:0.144
影响因子:0.491
影响因子:0.253
影响因子:0.25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