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项目式学习(PBL)和社会性科学议题(SSI)是当前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热点话题.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为例,结合社会性科学议题,设计以引入项目、准备议题为起点,以启动项目、解析议题为重点,以实施项目、论证议题为焦点,以评价成果、总结议题为终点的微项目式(MPBL)复习课教学流程,期望流程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2022年4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正式颁布,明确将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的目标[1].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被认为是最具有核心素养融合发展效力的教学模式,其核心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并对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2].但项目式学习对教学课时要求较高,难以适应初中教学实际,所以本文选取微型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微项目式学习(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MPBL”),其完成时间为1~2课时,期望该模式能够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新课标同时强调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简称“STSE”)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科学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1].社会性科学议题(Socio-Scientific Issues,简称“SSI”)是STSE的深化和发展,是指与科学或科技相关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社会议题[3].通过SSI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使其提升公民理性决策的能力[3].常规的物理复习课强调知识的记忆、应用以及应试技巧的掌握,对核心素养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为例,设计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流程,该复习流程以微项目式为路径,以议题为线索,寓物理知识和社会责任感于项目之中,以期促进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1、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流程
1.1微项目式教学流程
微项目式学习是指将学习内容项目化,让学习者完成情境化的微型主题任务,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其构成要素包括如下四个:情境,在分析核心概念的基础上,设计真实或者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境问题;内容,以新课标为基础,从学习目标和核心概念入手选择学习内容;活动,强调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究,要求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与建构性;结果,学生在微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作品、获得的知识与技能等[4].
微项目式学习具有课时较短,项目任务量较小,对学生基础要求低的特点.初中学生可以运用单一学科知识充分参与探究性活动,教学效果提升较快,与初中物理课堂相适配.笔者围绕着微项目式的四个要素,考虑到初中学生的物理基础,设计如图1所示的微项目式教学流程:引入项目—启动项目—实施项目—评价成果.
1.2 SSI教学流程
SSI教学模式多种多样,其中议题中心教学法最受认可和重视,其含义是指教师以SSI议题为核心来组织相关知识,使学生全面探讨议题的教学模式[3].这种教学模式与学科基础教学模式相比, 强调知识背后的价值导向,凸显知识的社会性,体现多元的文化和立场;同时强调把知识作为理解议题和做出决策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形成科学论证和理性决策的能力.本文基于议题中心教学法的结构和特点,设计SSI的教学流程:准备议题—解析议题—论证议题—总结议题.
议题中心教学法又分为三种模式,其中结构性争议模式常用于班级讨论教学且有互换立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思考同一议题正反两面的观点[3],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本文在论证议题环节使用结构性争议模式,参考黄刚等[5]设计的学生活动流程:阐述观点、解释观点、交换立场、完善结论,笔者将SSI教学流程做出如图2所示的完善.
1.3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流程
MPBL和SSI的结合具有天然优势,首先SSI议题可以为微项目式教学提供一个真实的情境,能有效地避免伪情境、假情境等问题发生;其次论证SSI议题可以作为微项目式教学的活动主题.SSI议题往往具有“开放、跨领域、结构不佳、两难”的特点[3],需要学生明辨观点、推理论证、质疑批判,为学生发展高阶思维提供良好的机会.但论证议题需要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因此笔者将MPBL和SSI结合应用于复习课中,期望可以改变“学生做题、教师讲解”这种常规沉闷的复习课堂,改善“重知识、轻能力”的课堂氛围,使复习课成为学生发展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又一阵地.
笔者设计的复习课教学流程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引入项目,准备议题”是起点.教师借助网络教育平台发布与SSI议题相关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为解析议题做准备.
“启动项目,解析议题”是重点.教师精心组织与SSI议题相关的情境素材,设置问题链.以问题驱动学生逐步地思考和解析议题内容,同时利用思维导图等策略总结相关知识,学生将知识结构化,并逐步形成相关的物理观念.
“实施项目,论证议题”是焦点.该环节主要采取结构性争议模式,其流程为“阐述观点—解释观点—交换立场—完善观点”,让学生分组经历该流程,应用相关知识,深入地论证议题,培养学生科学论证、理性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价成果,总结议题”是终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演讲等方式总结议题,并进行自评与他评,最后师生共同交流和反思项目成果,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时事,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2、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案例
能量是初中物理的核心概念,与生产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是能量的二级主题,进行相关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能量观念、知道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践行低碳生活.人教版物理教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为初中物理的最后一章,学生具有较为充足的物理知识储备,并且该章中“核能、太阳能、能源危机”等内容与STSE息息相关,有丰富的SSI议题,例如石油危机等,适合开展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复习课教学,落实STSE教育.以“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为例,时间安排为两个课时(共80min),其中引入项目在课前进行,启动项目用一个课时,实施项目和评价成果共用一个课时.
笔者通过研读课本和新课标相关要求,了解初中能量概念与核心素养的关系[6],确定“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目标:(1)回顾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定义;知道核能的特点和核能利用可能带来的问题;理解太阳能、风能、氢能等能源的开发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逐步形成能量观念.(2)通过对能源议题的解析,了解核能供暖、光伏发电和能源危机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提升与能源相关问题的分析能力;通过对能源议题的探讨,学会从科学、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权衡不同观点的利与弊,提升科学论证能力.(3)以公民的角度对社会性问题进行思考,形成社会决策力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
2.1引入项目,准备议题
在本环节中,教师通过短视频等形式,生动活泼地引入与议题密切相关的项目,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见表1).
表1步骤1的教学设计
2.2启动项目,解析议题
在本环节中,教学围绕着单元复习目标,以核能供暖、光伏发电和能源危机等真实的SSI议题为背景,学生在驱动性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课前预习成果进行思考回答,最后师生共同绘制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见表2).
表2步骤2的教学设计
2.3实施项目,论证议题
在本环节中,教学主要采用结构性争议模式,把学生分为三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议题,让学生经历阐述观点、解释观点、交换立场、完善结论等四个流程(见表3),让学生对SSI议题进行深入论证,总时长控制在15min以内.
表3步骤3的教学设计
2.4评价成果,总结议题
在本环节中,主要是评价学生在微项目过程中的搜集整理资料的完整性和认真程度、参与议题积极程度、表达能力、收获与成长等,尽量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评价(见表4),发展学生优势,改进不足.
表4步骤4的教学设计
3、结语
本文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九年级“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为例,以核能供暖、光伏发电和能源危机等议题为线索,设计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流程.该流程以真实的SSI为情境,让学生经历引入、解析、论证和总结议题的过程,发展其物理观念、科学论证和理性决策等能力以及增强社会责任感,期望让复习课成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重要阵地,同时也促进学生对STSE相关性的理解.但是该复习流程中需要进行分组辩论学习,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要求相对高,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度改良,以发挥该流程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罗莹,谢晓雨,韩思思等.中学物理教学新模式:基于项目的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21,41(06):103-109.
[3]朱玉成.社会性科学议题(SSI)之议题中心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科学,2013,29(06);21-25.
[4]焦金金.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微型课程设计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09(12);4-6.
[5]黄刚,许燕红.基于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化学微项目学习--—以"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单元复习为例[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2.43(07):31-37.
[6]梁文懿,皮飞鹏,钟仪.优化DELC教学模式落实核心素养培养[J].中学物理,2022,40(20);39-43.
文章来源:叶虹欣,钟仪,皮飞鹏.结合SSI的微项目式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J].中学物理,2023,41(18):45-48.
分享:
地质灾害是指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滑坡一般依据滑坡滑动面深度可分为浅层滑坡(滑坡滑动面深度小于6 m)、中层滑坡(滑坡滑动面深度6 m~20 m)、厚层滑坡(滑坡滑动面深度20 m~50 m)、巨厚层滑坡(滑坡滑动面深度大于50 m)。
2023-09-10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并对社会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但项目式学习对教学课时要求较高,难以适应初中教学实际,所以本文选取微型化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微项目式学习(Micro Project-Based Learning, 简称“MPBL”),其完成时间为1~2课时,期望该模式能够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提高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2023-09-08《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加强课程综合”的原则,提出各学科要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并要求各门课程原则上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
2023-09-08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关乎“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在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升其亲和力和针对性,从而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所有课程也要负起责任。
2023-08-29将微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中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其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及理解。教师在借助微课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活动时,要以生本理念为主导,完善教学形式,在教学设计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个性发展规律,以此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2023-08-08人气:5305
人气:5180
人气:5009
人气:4922
人气:492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
期刊人气:1246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物理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0748
国内刊号:31-1033/G4
邮发代号:4-284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