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专利视角基础上的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态势

  2020-08-17    28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新能源汽车是目前全球最受关注的科研创新领域之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专利数据能够直接反映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以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收录的2009年~2019年间,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申请的专利为研究对象,通过趋势分析、技术构成、专利类型分析、申请人分布、主要申请人技术分布等方面的计量分析,揭示了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态势和发展趋势,为科研项目决策机构、科研实施单位与企业制定科技发展计划、开展相关技术研发等提供决策支持与事实依据。

  • 关键词:
  • 专利分析
  • 发展水平
  • 技术创新
  • 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
  • 加入收藏

技术创新是“普遍行为”[1],它嵌入在区域日常经济活动之中,对于一个特定地区或区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2]。专利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信息,能够反映某一国家或地区科技的原始创新能力[3,4]。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5],自2001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1-2020年)》等一系列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友好政策,是我国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车的一项重要抓手,辽宁省也在这一领域制定了适用于辽宁的一系列激励政策,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技术在辽宁省的发展。


1、数据准备


采用知识产权出版社研发中心开发的“InteCovery在线专利信息分析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在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检索范围内,对申请日从200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内的新能源汽车中国专利进行检索,检索词包括“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生物柴油汽车”、“超级电容汽车”、“飞轮储能汽车”,并按“重复专利按公布日期最新”去重,得到本次专利分析的样本,检索得到专利1985份,其中发明专利93832份,实用新型专利50637份。综合利用Excel分析统计功能,挖掘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专利的整体情况。


2、结果与讨论


2.1 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水平概况。

辽宁省在2009年至2019年共申请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专利1985件,占全国专利数量的1.69%。专利申请量列居全国第17位。在与全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情况相比,辽宁省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一直在稳步推进,只是相较于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从2015年开始加速的趋势,辽宁省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一直小步慢跑,多年的累计造成了辽宁省与其他先进省份(如广东、江苏、浙江、北京、安徽、上海等)专利申请量的较大差距。

2.2 技术热点。

从技术构成来看,辽宁省与全国情况的发展情况基本相同,都在电学领域、运输制造领域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力量,而其他领域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将辽宁省前十位技术热点与全国前十位技术热点相比,(见图2)可以看出辽宁省在电池技术、整车技术、储能技术、电机技术、动力装置、测量技术和导电连接领域的研究,与全国的技术热点相同,而在全国研究热度较高的传动装置(F16H)和控制系统(B60W)方面,辽宁省相关专利申请较少,是后续研发工作的备用热点。具体说来辽宁省在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热点主要集中在电池技术(H01M)方面,电动车动力装置(B60L)方面和储能系统(H02J)方面。而且电池技术的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最快;对储能技术和电机技术的研究从2016年开始加速,后续几年的专利申请量也稳步增长;动力装置方面的专利申请量在2018年出现明显增加,整体专利数量较小,尚不能判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图1我国和辽宁省新能源汽车领域专利数量年度变化情况

图2辽宁省前十技术热点与全国前十热点对比

2.3 科研主体。

从研究主体角度看,辽宁省在这一领域的专利主要由企业申请,其次是大专院校,还有少部分的个人专利申请量。这与全国专利权人类型分布情况基本相同,只是辽宁省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量占比超过全国18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在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所起的驱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从专利权人角度看,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是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主要力量。

2.4 技术优势。

交叉对比辽宁省的热点技术及主要科研实体,并对照《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部署,可以看出,辽宁省在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电池技术、电机发动机制造、储能装置,供能装置、试验检测系统方面都有较强的技术基础和较为完整的研发团队。

整车制造方面:华晨汽车有限公司在轻量化缸体设计、凸轮结构、转子安装等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在整车检测方面也有较为深入地研究,此外,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和沈阳工程学院也在这一领域也有涉及。电池技术方面: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研究所在燃料电池催化剂、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电池电极方面的研究都走在全国前列,涌现出成会明院士、邱介山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众多行业领军人物。此外,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东北大学都在燃料电池诊断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东软集团在电池包、电池模组的检测系统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电机、发动机制造方面:沈阳工业大学对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用电机制造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沈阳中北通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细分领域对电机用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加工进行深入研究。储能装置方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对电池技术的研究最为深入,从燃料电池催化剂、锂硫电池、燃料电池用复合双极板、电池电极到燃料电池的生产工艺、检测方法都进行了深入探索,此外,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东软集团也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供能装置制造方面: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制氢、储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专利申请数量列居全国第六;东软集团有限公司在充电系统、车载通信系统等通信系统设备制造方面进行了广泛研究。


3、结论


通过分析专利数据可以发现,辽宁作为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基础技术及设施配备齐全,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的专利申请数量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相关领域专家的研究热情旺盛,有很好的科研基础,很强的研究实力。形成了以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科院金属所、东北大学为核心的研究机构群,以成会明院士、邱介山教授等为核心的科研团队群。但也必须看到的是,辽宁省大专院校的专利申请量占比超过全国18个百分点,说明企业在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所起的主导作用还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而且企业与高校的结合程度还不够紧密,很多技术创新还停留在高校的实验室,还没有将新方法、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等创新型技术转为实际应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成果转化力度,促进“产学研金介”联合,做好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传统产业的集成工作,精准发力,切实提升辽宁省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郭鲁钢,王世民,杨冠灿,等.基于专利分析的区域技术创新策略研究---以北京纳米技术为例[J].中国科技信息,2012(14):161-163.

[2]王家庭,单晓燕.我国区域技术创新的效率测度及动态比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73-78.

[3]赵其国,潘雄风.辽宁省专利申请结构分析与预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1):21-23.

[5]庆蕾.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广阔---专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王青[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7):48-50.


刘锐.基于专利视角的辽宁省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发展态势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20(24):49-50.

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十四五”期间辽宁省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技术预测研究》,课题编号:2019040029-JH4/10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能源研究与管理

期刊名称:能源研究与管理

期刊人气:885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江西省科学院

主办单位:江西省能源研究会,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江西省经贸委节能技术中心

出版地方:江西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5-7676

国内刊号:36-1310/TK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季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