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整体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国内的整体技术水平获得了迅猛拓展,在给人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带来的负面问题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以及能源过渡消耗上,因此为了降低化石燃料对地球环境的影响,世界各国普遍都将资源集中在新能源开发领域,寄希望于通过新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就目前而言,各种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问题已然成为了影响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而新能源汽车的出现正好缓解了机动车污染排放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
新能源汽车通常是由非传统类型燃料作为动力并搭配其他新型控制传动技术的新型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技术在国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由于我国已经成为数一数二的能源消耗大国,而汽车保有量也逐渐递增,因此汽车尾气逐渐成为空气恶化的元凶之一,因此利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的新能源汽车是目前以及未来国家政策扶植的重要产业之一。
1、新能源汽车技术所面临的多种问题
1.1 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认知存在偏差
虽然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整体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受到整体技术复杂度以及化石燃料所占据的统治地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普遍得不到人们的认可,因此导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推广进度较为缓慢,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主要疑问由以下两点:第一,新能源汽车技术能否保证新能源汽车长久稳定的运行;第二,新能源汽车技术能否实现普及以及社会评价如何。由于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国内大部分车主普遍保持观望态度。关于新能源汽车技术国家始终保持着坚定推行的态度,并且对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提供较大的补贴。
1.2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缺乏
新能源汽车自身制造同样具有一些问题和因素影响着整个产业,从整体续航里程来讲和传统汽车相比存在一定的劣势,因此提升续航里程是目前电动汽车的主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多是以电力驱动为主,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可以实现零排放,但是由于在储能技术方面的技术难点较多,因此整体电池的功率密度无法和传统动力汽车相比较,由于新能源汽车通常以电力为主要动力,而目前蓄电池储能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新能源汽车需要频繁的充电,而很多城市内的配套充电设施建设不完善使得新能源汽车的运行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我国的能源汽车总体销量达到百万级别,但是国内的充电桩数量却远远达不到正常使用需求,另外充电桩的位置主要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而很多私家车需要绕到很远的地方去充电,因此给车主带来一定的困扰,这一点对于某些车主来说可能无法接受,也是造成新能源汽车的整体销量滞缓的原因之一。
1.3 新能源汽车存在的技术问题
由于新能源汽车以其自身的环保优势而被广泛推广,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问题却在推广过程中暴露出来。新能源汽车多是以电力驱动为主,目前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可以实现零排放,但是由于在储能技术方面的技术难点较多,因此整体电池的功率密度无法和传统动力汽车相比较,另外新能源汽车的电气设备耗能较多,在不同行驶速度下的电能消耗差异较大,如果保持全速行驶状态电能会很快耗尽,并且整体动力性能也无法和传统燃料汽车相比,所以新能源汽车需要在电池储能技术方面进行突破。
1.4 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技术隐患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安全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需要依靠多个小型电池组并联进行工作,因此在整个电力及动力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功率不匹配的情况,从而使得蓄电池发生过热以及自然,甚至爆炸的问题,因此要实现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技术是关键因素之一。
2、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
2.1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一种目前较为流行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到千万级别的顶级超跑迈凯伦P1系列,下到十万起步的家用轿车卡罗拉、雅阁等都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车主可以在电动机和内燃机之间实现自由转换,从而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相结合的折中办法,既保留了传统汽车的澎湃动力又融了电动汽车节能环保的优点,并且轻松的解决了纯电动汽车自身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混合动力汽车在整体经济效能以及环保方面相较单一的内燃车和电动车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当系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尚未完善的时候,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是一种明智的技术过渡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新能源汽车技术慢慢渗透进传统汽车技术领域,从而为汽车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2.2 氢燃料电池汽车技术
除了混合动力技术之外,还有一种清洁能源动力汽车就是氢燃料电池汽车,由于氢燃烧生成水属于完全无污染的清洁能源,因此把氢气作为汽车动力来源也是最早被考虑的一项技术之一。由于我国的氢气整体储备量十分充足,如果在氢燃料动力技术上实现突破性发展,那么汽车环保效能将会实现巨大的飞跃,从而降低对石油及其制品的依赖程度,使得国家在能源领域能够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虽然氢燃料技术具备众多的优点,但是由于国内氢燃料电池的整体寿命太短,大约在2000到3000小时,而在国际上可以达到5000小时左右,另外由于氢气的能力密度十分高,并且常温差压下成气体状态,所以在氢气储存、运输以及加注的过程中如果处理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燃爆事故,这一点也是相较传统液态化石燃料所表现出的主要缺点之一。
2.3 太阳能汽车技术
太阳能技术已经应用在各个领域之中,很好的分担了一部分能源需求问题。那么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太阳能的主要应用方式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电池进行能源储备,因此太阳能汽车也属于电动汽车,目前的太阳能汽车在技术方面主要有两个主要问题:第一是以太阳能为驱动力的汽车在实际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太阳能汽车通常是利用布满汽车外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来进行能量转换,但是受限于电池板整体面积以及转换效率的影响,使得太阳能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仅能达到100公里每小时,并且当无阳光时的续航里程也仅仅维持在100公里左右,另外由于电池板的整体造价较高,同样不利于太阳能汽车普及,因此这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需要走很长一段路。
3、结束语
新能源汽车可以实现良好的节能减排效果,在降低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值得国家大力推广与宣传。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制造仍然需要从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入手,积极研发新型储能技术,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质量,提升整体电池的储能效率,提升新能源汽车的能量传输效率以及动力输出效率,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使用性能,使得新能源汽车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断推进国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整体发展。目前国家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方面已经制定了相关的完善措施,但是在企业的技术研发方面仍然需要做好扶持工作,积极研发新的技术,确保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满足环保要求的情况下提升效率,从而为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应用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谢建新.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J].汽车实用技术,2019(21):28-29.
[2]周昌彬.新能源汽车技术现状与发展前景[J].南方农机,2019,50(14):59.
[3]栾瑀浩,刘珈岐,王艺琳.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J].决策探索(中),2019(07):81.
[4]韩星星.探究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思路[J].时代汽车,2019(06):75-76.
胥浩卫.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J].时代汽车,2020,(2):47-48.
分享:
电池充电是指电量累积到额定容量的过程。电量由外部进入电池元件内部时,变压器元件快速运行,将交流电量转化为可以长期存储的直流电量,但出于安全性考虑,充电量不会超过电池元件的额定电量存储水平。电池放电是指电量的持续输出。作为稳压型供电装置,电池只能提供直流传输状态的电量,且电池元件的最大供电能力与其额定电量水平相等。
2024-12-04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使锂(Li)电池需求量急剧上升,带动锂电池相关材料产业的迅速扩张。锂电池胶带是在锂离子电池组装生产环节中,专用于电芯、极耳以及终止部位的胶带,起到绝缘、固定、防漏电的作用,被大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上。在生产中胶带基材与复合绝缘材料之出现脱层、起泡等现象。
2024-12-04纯电动挖掘机由电池组供电,能量输出依靠电池系统的储能。电动挖掘机功率较大,需要电池具有较髙的容量。蓄电池的容量决定了工作续航时间;较大容量的电池可以维持较长的系统工作时间,但是大容量电池意味着较大的电池组重量及体积,会影响整机的续航能力。目前,安全性较高的磷酸铁锂(LFP)电池受到电动市场的青睐,内置蓄电池式电动挖掘机广泛采用LFP电池。
2024-11-11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 PEMFC)具有启动快、零排放、效率高等优点,然而其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过程充满了挑战,水管理就是挑战之一,优化水管理是提高PEMFC性能和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在PEMFC中,液态水的出现会导致通道内的压降增加,阻塞反应气体运输,反应气体分布不均匀。
2024-11-11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分流失、阴极劣化、正极板腐蚀等的影响,导致放电电压下降、内阻增加、实际满电容量下降。作为一种备用电源,VRLA蓄电池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因而需要设计远程诊断和维护系统,实时掌握其健康水平。
2024-10-26在“碳中和”趋势的推动下,绿色低碳产业需求活跃,而风电产业是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风电正加速布局,风电产业的高速发展为风电机组控制系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契机。
2024-10-26储能系统作为核心技术,具备能量转化、储存与按需释放的能力,在储能电网和新能源电动汽车中扮演关键角色。锂离子电池因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污染等优点,在微电网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2024-10-26风光储能技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并将其储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有效缓解能源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对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风光储能技术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2024-10-26电池组作为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池组中的单体电池由于制造差异、使用条件不同等因素,往往会出现性能衰退、内阻增加、容量衰减等异常现象。这些异常现象不仅会降低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
2024-10-23阀控式密封铅酸(VRLA)蓄电池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受到水分流失、阴极劣化、正极板腐蚀等的影响,导致放电电压下降、内阻增加、实际满电容量下降。作为一种备用电源,VRLA蓄电池的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因而需要设计远程诊断和维护系统,实时掌握其健康水平。
2024-10-23人气:7067
人气:5361
人气:5122
人气:4977
人气:486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新能源进展
期刊人气:1218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2095-560X
国内刊号:44-1698/TK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517
影响因子:0.723
影响因子:0.98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