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有效性。方法:选入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变化。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变化均比对照组理想,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其效果明显,促使各项指标尽快的恢复正常,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有机磷中毒病情凶险,需要及时的进行治疗[1]。传统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死亡率较高,无法最大程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利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有助于尽快恢复患者的各项指标,降低不良反应,为抢救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针对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治疗的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探究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的治疗效果和有效性。
1、基本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本院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90例,所选时间区间是2017年4月-2018年4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分为研究组(n=45)和对照组(n=45)。纳入依据: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排除依据:存在精神障碍,合并其它严重的脏器疾病等患者。其中研究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在(44.69±5.69)岁;对照组男35例,女10例,年龄在23-70岁,平均年龄在(46.33±6.02)岁,对比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P值>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2],即洗胃、催吐等治疗,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依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给予碘解磷定以及阿托品治疗,有需要可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行还原型谷胱甘肽(昆明积大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426)治疗[3],在5%的葡萄糖中加入2.4克的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静脉静滴,每天进行一次,2组患者均进行为期一星期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测评2组患者不良反应,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软件处理9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数据,计量资料依据正态分布检验,(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记录2组患者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表示,并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对比p<0.05即可证实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
研究组的出现3例不良反应,占比为6.67%,对照组为13例,占比为28.89%,经过对比,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X2=7.6014,P=0.0058)。
2.2 对比2组患者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变化
研究组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差异(P<0.05)如表2:
表2 对比2组患者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变化
3、讨论
有机磷农药毒性较强,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发病急且快,会造成患者机体的胆碱酯酶的活性下降,乙酰胆碱被快速分解,最终各个器官被破坏,患者死亡。常规的治疗方式不能有效的清除患者血液中的毒性物质,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学的进步,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有一定的效果,能够让细胞能力维持在正常的功能,对细胞的凋亡进行较好的阻抑,有着较好的抗氧化效果,还能将肝细胞内的氧自由基进行清除,进而降低肝脏损伤的程度[4],对患者的肝脏进行保护;并且也能让胆汁分泌加速,加快将有机磷酸的排出和代谢,激活胆碱酯酶的活性,让缺氧。缺血的细胞吸收葡萄糖,降低对心肌的损伤,还能对患者的细胞免疫能力进行调整,阻抑炎症介质的产生。
通过本次实验数据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值<0.05。同时,研究组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胆碱酚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基转移酶比对照组低,组间具有差异(P>0.05)。此现象表示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对患者的损伤,促使机体尽快的恢复正常,同时用药也较为安全,不会出现太多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让各项指标尽快的恢复正常。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广龙,董倩,王凡凡,等.急诊早期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治疗的效果观察评价[J].饮食保健,2019,6(38):32-33.
[2]史文学.急诊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9,25(21):73-75.
[3]冀友仁.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7):965-967.
[4]郭永军,孔媛媛,肖靖华,等.还原型谷胱甘肽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学,2018,24(5):742-744.
陈杰.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急诊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有效性分析[J].饮食保健,2020,7(5):91-92.
分享:
随着医药经济快速发展,药物的合理使用备受人们关注,合理用药不仅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中也发挥着重要角色,这就需要医师和药师发挥专长,在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中加强合作。由于急诊患者危重急等特点和日渐增长的工作量,使医师应接不暇,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是诊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1-2]。
2025-04-15处方属医疗文件,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处方点评分析能够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1]。其核心意义在于能够提升处方质量,确保医疗过程中的用药安全,并推动临床合理用药[2]。帕累托图是从大量数据中找出决定事物众多因素中的主次因素的图形,图形样式简洁直观、重点明确。
2025-03-24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 属于心肌梗死常见类型,亦为影响国民健康主要问题。据相关报道,全 球 每 年 新 增 STEMI 人 数 在 300 万 以 上。STEMI 病例中,约有 30%合并多支血管病变,且以老年患者较为多见。早期、快速并且完全开通梗死部位,能够减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死率,临床首选血管重建手段为经皮冠状动脉( 以下简称冠脉)介入( PCI) 治疗。
2025-02-08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在于脑血管突然发生梗死,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中断,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坏死。在血流受阻后,该区域的神经细胞会迅速进入缺血及缺氧状态,这是神经细胞损伤的直接原因。ACI的临床症状包括肢体感觉减退、肌力降低和言语障碍,严重情况可导致意识障碍,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
2025-01-06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主要由冠状动脉的急性、完全性阻塞所致,可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目前治疗STEMI的有效再灌注方法,其通过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恢复血液循环,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并降低严重程度。
2024-12-10痉挛性腹痛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受凉、饮食不节等,这些因素可造成胆管平滑肌和胃肠道痉挛,由此引起腹痛,发病后多表现为发热、腹痛等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重,痉挛性腹痛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多,且对于高龄患者而言,因机体的各项功能衰退,免疫力显著下降,使得临床治疗难度增加。
2024-11-25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和多器官衰竭的始动器官。创伤、烧伤和感染后机体发生应激反应,易引发肠屏障功能损伤,诱发肠源性感染,进而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在应激状态下,肠屏障功能易受损,肠道细菌及其毒素可突破肠屏障引起细菌移位,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2024-11-25肾绞痛是急诊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通常由输尿管结石引发,在急腹症中约占30%。肾绞痛因其剧烈的疼痛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当前急诊医生主要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进行镇痛治疗,然而这些药物起效较慢,且疗效不够稳定。
2024-11-23急性脑梗死(ACI)是一种危急重症,系血栓阻塞血液循环影响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正常供应,引起缺血缺氧状态,进而损伤神经功能[1]。ACI发病后需要第一时间获得救治,预防梗塞坏死区域扩大,在符合静脉溶栓救治时间窗内需要尽快进行溶栓治疗[2]。本研究旨在分析血府逐瘀胶囊联合阿替普酶的溶栓治疗效果。
2024-10-28细菌性肝脓肿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引起的肝脏化脓性炎症,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右上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目前,临床针对急性细菌性肝脓肿主要以超声介入手术,搭配符合患者脓液培养或者血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的合适抗生素治疗为主,该方案能够在保证脓肿壁完整的基础上引流脓液,并保持病灶局部高药物浓度。
2024-10-12人气:18557
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302
人气:1485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药事
期刊人气:6352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7777
国内刊号:11-2858/R
邮发代号:18-142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392
影响因子:0.709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1.98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