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有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目标,一种理念以及管理的一种手段就是精细化管理是。学校管理中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工作特点,正确的使用和借鉴这一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效能。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理念,是一种目标,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最初,是被企业所青睐、使用并推广,曾极大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能,如今仍受企业家推崇,实践证明是一种科学的、高效能的管理方式。后来,精细化管理被各行各业广泛赞誉、运用。近年来,也被引用到学校管理当中来,并一度有“走热”趋势。当然,学校管理主要是人财物的管理,尤其是人的管理主要是思想的管理,精细化管理是否适用于学校,众说纷纭,褒贬不一,可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有争议,不是不好,也不是不能用。笔者认为,学校管理可以借鉴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有些领域可以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因学校管理主要是“人”(包括教职员工、学生、家长、支持教育的各界人士等)的管理,有其特殊性,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与学校实际相结合,必须和以德治校、人文治校相结合,要因地依情,要活学活用。精细化管理是科学化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精细化是一种方法,是一种文化,它可以应用在学校管理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安全需要精细化管理
安全是事关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头等大事,安全不保地动山摇,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学校安全,从广义来说包括树立安全理念、搞好安全宣传、抓好安全教育、做好隐患排查、搞好应急演练等。学校安全管理具体来说包括门卫管理、食品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水电暖安全管理、师生生命安全管理、教育教学设施安全管理、活动安全管理、教学安全管理等。学校安全管理纵横交错,覆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举全校之力,亲抓共管。首先,要精心构建学校安全文化,让“生命第一,生命可贵”的安全理念深入师生人心,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生命意识、安全意识,从小懂得热爱生命、敬重生命,在心灵深处种下“呵护生命”的种子。其次,安全宣传、安全教育要制度化、常态化,要在学校内形成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人人抓安全、处处保安全的工作格局,校园内、楼道内、教室内、餐厅内都要设置安全知识宣传栏、安全温馨提示语,着力营造浓厚的安全工作氛围。再次,学校安全要实施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责任区,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目标;做到隐患排查拉网式,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真空,不放过一草一木,不放过一杆一墙,不放过一砖一瓦,不放过一室一物,不放过一人一事;力求隐患整改时限化,层层传导压力,努力做到快速、保质、高效。最后,要高度重视安全应急演练,要制定科学周密的应急预案,要有具体的演练要求,要细化教职工各自的岗位职责,全员参与,人人到岗、人人履职,确保演练经常化、情境化、精准化、实效化,列入常规,形成常态。安全事故向我们昭示:任何一个细微环节出现漏洞,任何一个人工作粗心大意,都会给学校安全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学校安全工作,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学校安全工作,每一位教师都不能轻视;学校安全工作,每一个学生都不能丢弃。只有这样,精细管理,警钟长鸣,防患未然,精心谋划,尽力排查,精准施策,校园安全方能万无一失。
二、学生公寓需要精细化管理
公寓的卫生、设施、环境建设、寄宿生生活等都需要精细化管理。学生公寓是寄宿学生的“第二个家”,是寄宿生的“生活庭园”“成人家园”“成长乐园”,所以,公寓一定要带给孩子们家一样的感觉。一定要建设得舒适,布置得温馨,管理得细致,服务得到位。学生公寓要注重选址,要建在阳光明媚、绿树成荫、氧气充足、惠风和畅的地方。大厅、走廊、寝室的文化氛围、生活色彩要丰厚浓郁,突出“同一个家园,同一个梦想”主题,“弘毅”书屋、“温馨”话吧、“爱心”小屋等“关爱”设施要应有尽有,给爱阅读的孩子一片天地,给远离父母的孩子一点温暖。每一间寝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活动室、每一个空间都需要老师、学生们精心去设计,用心去布置,留心去感悟,“细节决定成败”在这里得到了最合理的诠释。同时,公寓更需要人间大爱,需要大家伸出爱的双手,互相帮助、互相关爱,让人间真情在这里传递。管理员、保洁员犹如孩子们的“父母”,培育“亲子”之情、“手足”之情尤为重要。为此,我们的公寓工作人员担负起了“爱心爸爸”“爱心妈妈”的光荣使命,根据孩子们的意愿组成了一个个“爱心家庭”。亲子共读、亲子共育等一系列亲子活动有序开展,爱心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贯穿始终,公寓生活真正点亮了孩子们的心灯。这一切离不开学校的精心策划,离不开政教处的精心组织,更离不开班主任和公寓工作人员的耐心教育与积极实施。日复一日的用心呵护,年复一年的不懈坚持,才使那些“花朵”茁壮成长,更加绚丽多彩。
三、学校实验室需要精细化管理
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未来科技人才的培育基地。实验室工作,从各项制度的制订、完善,实验计划的拟定,隐患的排查到实验器材的准备、操作规范的讲解、注意事项的强调,再到实验完毕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危化品的存放等都需要周密的安排、部署、实施、检查、落实、整改,容不得半点马虎,来不得半点虚假。忽略任何一个环节,探究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师生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就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灾难,就会给学校的办学声誉带来很大的影响,每一个实验室、每一个实验都在“呼唤精细化”。
当然,学校管理覆盖面广,学校的宗旨是“立德树人”,学校教育是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是用灵魂塑造灵魂,绝对不是每一块工作都需要量化,不是每一件“作品”都能完美无缺,因为我们的培养对象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他们有共性更有个性,我们坚决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也不能用“一把剪刀”去裁剪。教育需要“傲雪独梅”,教育更需要“百花争艳”。因此,学校管理不是能不能、需不需要“精细化”的问题,而是“哪里用”“怎么用”的问题,需要学校管理者审时度势,三思而定。
王多权.浅议精细化管理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20,(1):24-25.
分享:
高校物业管理中,行政化色彩浓厚是一个显著问题。这主要体现在物业管理企业往往直接隶属于学校,既受经济契约约束,又受学校行政体系影响。历史遗留因素使得物业管理在转型过程中面临挑战,难以完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独立发展。制度设计上也存在不足,如未能为物业管理提供足够的自主权,进一步加剧了行政化的倾向。
2024-11-04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感染疫情严重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线教育作为应急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推向前台。期间在线教育虽暴露出诸多问题,但也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重塑包括教学环境在内的教育生态新格局。由此如何迅速适应这一教育变革,以及在此新教育生态圈生成的过程中通过何种路径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023-11-01在当前阶段的民办本科高校发展中,各个专业教学工作的开展,想要实现成功转型,关键就在于怎样推进应用型、地方性人才培养定位的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更新以及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的突破。针对上述举措的具体落实,目前仍然需要相关部门与高校管理人员的持续性探索,简单来说,就是只有真正把控了具体的转型路径,民办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转型效果才能够得到有效保证。
2023-09-25专业集群是指产业、行业或区域中具有一定关联性的相关专业在空间上进行聚集,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和智力支持。专业集群建设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专业集群建设,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协会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合作交流。
2023-09-01大部分高校在教学中都会使用板书式教学模式,但随着学校、班级规模的不断增大,班级的管理工作也日趋繁杂,早期的教务人员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课堂管理需要。在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倡导在智能环境中引导学生成长和学习。为规范智慧教室的管理,有关单位开展了此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在研究中发现目前高校的教室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2023-08-21实行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广西M学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以来,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实施效果就持续吸引各位教职工的注意力,院级领导、学院中层领导、教学管理人员、教学团队负责人、专任教师带着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来思考学院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2023-07-07高校员工结构复杂,教职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管理难度较大。做好员工关系管理可以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加员工对高校的忠诚度,降低人才流失的风险。本文梳理了高校员工关系管理内涵,提出了高校员工关系管理体系优化策略。
2023-06-25本文以新时代思政教育为背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社团发展规律,围绕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聚焦总体发展、内部运转、内涵建设、活动效果四个层面,梳理学生社团育人存在的问题,运用思政理论、社团理论,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工作理念、工作创新四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2022-04-28数字化时代教材建设具有虚拟性、不确定性、技术赋能和高迭代性等特征。数字化时代教材建设在教材观、教材功能、教材内容和编排、教材形态等方面存在着现实困境,因此需要对数字化教材建设进行路径反思,明确教材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动态、共享、个性化的教材,突出教材的立体性、数字化特点。
2022-04-09在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不断应用的情况下,高校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成功开展业财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工作,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统一规划,是目前高校管理者应当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对于高校业财一体化平台建设工作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目前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当中实现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结合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对高校的业财一体化平台的发展提供参考。
2022-03-01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教育发展研究
期刊人气:5308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高等教育学会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8-3855
国内刊号:31-1772/G4
邮发代号:4-591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