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研究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40例和低通量透析组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降压药、钙剂、蔗糖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进行常规治疗,并采用德国Fresenius 公司生产的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双极反渗超纯净水碳酸氢钠透析液进行透析,其中高通量透析组采用FX80透析器,超滤系数为46m1•h-1•mmHg。低通量透析组采用FX8透析器,超滤系数为16 ml•h-1•mmHg。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半年高通量透析组较之低通量透析组血清HCY、β2-MG、CysC水平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明显降低,说明高通量透析可充分清除毒素,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减轻微炎症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在全球、包括我国的患病率逐年增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仍远低于正常人,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从而促使人们寻找血液透析滤过替代方法。高通量透析维持性治疗则可以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降低心血管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治疗费用[1-2]。本研究对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高通量透析组和低通量透析组,各40例。
所有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高通量透析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区间25-69岁,年龄均数(46.34±2.25)岁。低通量透析组患者男28例,女12例;年龄区间24-69岁,年龄均数(46.17±2.17)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比较有可行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降压药、钙剂、蔗糖铁、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进行常规治疗[3]。
透析方法:两组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双极反渗超纯净水碳酸氢钠透析液进行透析,Ca2+浓度1.25 mmol/L或1.50 mmol/L,K+浓度2.8 mmol/L,使用Fresenius原装血液透析管路和穿刺针,透析血流量220-280mL/min,透析液流量500mL/min,均采用普通肝素抗凝,使用动静脉瘘,所有透析器均为单次使用,每周3次,每次4小时,持续6个月。
其中高通量透析组采用FX80透析器,超滤系数为46m1•h-1•mmHg。低通量透析组采用FX8透析器,超滤系数为16ml•h-1•mmHg[4]。
1.3 观察指标和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的差异。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SPSS21.0软件统计患者数据,血清HCY、β2-MG、CysC水平以(`x±s)表示,属于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P<0.05。
2、结果
干预前两组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相似,P>0.05;干预后半年高通量透析组较之低通量透析组血清HCY、β2-MG、CysC水平有显著改善,P<0.05。如表1.注:与干预前相比较,#表示P<0.05;与低通量透析组干预后半年相比较,*表示P<0.05。
表2干预前和干预后半年血清HCY、β2-MG、CysC水平相比较(`x±s,mg/L)
3、讨论
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is,HFHD)在容量控制的普通血透机上进行,透析器由高分子聚合制成,与普通透析膜相比具有膜薄、孔径大、生物相容性好的特点,主要通过提高透析膜的孔径与透水性,利用反超滤机制,增加透析器的膜面积、血液和透析流量,以对流、吸附、弥散的方式,在保证对小分子物质的清除基础上,加强中、大分子物质的清除[5-6],具有很高的扩散性能和水力学通透性,能有效清除磷、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透析效果进一步提高,大大降低了中大分子毒素清除不彻底的远期并发症,能明显降低血液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7-8]。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规使用蔗糖铁、促红细胞生成素、降压药、钙剂、罗盖全等治疗保持不变,并采用德国Fresenius公司生产的4008S容量控制型透析机和双极反渗超纯净水碳酸氢钠透析液进行透析,结果显示,干预后半年高通量透析组较之低通量透析组血清HCY、β2-MG、CysC水平有显著改善,说明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2-MG、CysC水平明显降低,说明高通量透析可充分清除毒素,能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减轻微炎症状态,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明姬,窦海川,肖庆飞等.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素及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8):1382-1383
[2]赵继红,田洁,李春红等.高通量透析治疗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J].天津医药,2010,38(8):680-682.
[3]毕会,张敏,尹彩兰等.高通量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溶质清除及皮肤瘙痒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29):5493-5496.
[4]张运刚,常明,刘红等.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12,32(5):611-613
[5]邹丽娥,钟郑新,王春凤等.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2-MG、CysC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2):30-32.
[6]卞小燕,沈淑琼,许树根等.高通量透析改善尿毒症血透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4,15(1):24-26.
[7]史媛媛,吴淑华,陈雪等.老年尿毒症患者高通量透析临床研究新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322-1324.
[8]梁萌,沈淑琼,许树根等.高通量透析联合1α(OH)D3冲击改善尿毒症伴甲旁亢患者营养状态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0,11(8):692-694.
王春凤,邹丽娥,钟郑新,廖伟群.高通量透析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HCY、β_2-MG、CysC水平的影响[J].北方药学,2016,13(12):137-138.
分享:
肌肉衰减综合征(musclewastingsyndrome,MWS)是一种与年龄增长相关的、进展性、广泛性的全身骨骼肌质量与功能丧失、合并体能下降的临床综合征,MWS可导致患者的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逐渐受到影响,最终导致身体虚弱、跌倒风险增加及长期卧床风险升高,甚至与较高的住院率、并发症和病死率密切相关[2]。
2025-04-10目前,传统血液透析治疗需通过2支穿刺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2针穿刺方法)建立体外循环而完成透析治疗,而单针血液透析治疗是通过一支穿刺针进行动静脉内瘘的穿刺(单针穿刺方法)建立体外循环完成透析治疗,这项技术最初是由WillemKolff在1972年引入的,是减少AVF多针穿刺直至能够进行传统双针穿刺血液透析治疗[5]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案。
2025-04-09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患者的一种常规治疗方式,旨在规律性的时间内,通过人工方法将血液引出体外,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然后将清洁后的血液回输体内的一种替代疗法。这种治疗方式能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2025-04-07坚持日常液体的摄入限制对于预防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慢性容量超负荷和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但患者存在的口渴感导致液体摄入限制的依从性不佳,这可能导致透析间期体重的大幅增加。口渴感觉受大脑中央渗透压感受器调节,其影响因素包括日常钠摄入量、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血液渗透压水平。
2025-04-02血液透析(HD)是将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通过弥散、对流进行物质交换,同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以此维持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实现清除体内代谢废物的目的,HD 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疗手段。自体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主要治疗的血管通路,以便建立体外循环,确保每分钟为体外循环提供 200~300 ml 血液进行血液净化。
2025-04-01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之一,可起到清除毒素、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进而代替肾脏的部分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然而血液透析并不能完全代替正常肾脏的所有生理功能,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并发症,患者的预后仍不是十分理想[2]。维持性血液透析实施的关键在于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持。
2025-03-26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之一,可代替部分肾脏功能,帮助清除血液中的毒素和水分,有效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但是长期透析治疗也会给身体带来一定的影响,如贫血、倦怠、乏力、肌肉萎缩、营养不良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自我效能及依从性,不利于治疗的长期进行[1]。
2025-03-1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高龄人群占血液透析的比例越来越大,为12%~70%[2,3]。此类患者由于存在生理及认知功能下降,长期营养不良等问题,同时常合并基础疾病,自身机体素质较差,加之受消极情绪严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龄ESRD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后死亡率居高不下[4,5]。
2025-03-05中心静脉狭窄(centralvenousstenosis,CVS)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终极并发症,如合并动静脉瘘可导致静脉高压甚至淋巴高压、颅内高压,影响血管通路的使用及寿命[1,2]。在临床上,除了众所周知的中心静脉腔内器械如血液透析导管、起搏器导丝等引起的CVS,还有一部分解剖压迫引起的CVS,包括左无名静脉受压综合征、胸廓出口综合征。
2025-03-05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病人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至2022年底,中国大陆地区登记的在透病人已达到844265例。病人若要顺利进行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就必须建立合适的血管通路(vascularaccess,VA)。
2025-02-27人气:18522
人气:15537
人气:15055
人气:14767
人气:1303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
期刊人气:1487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出版地方:湖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2806
国内刊号:42-1284/R
邮发代号:38-169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2
影响因子:1.46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2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