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阑尾炎的术后应用循证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34例,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和对照组(34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显著。
急性阑尾炎在外科中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主要发生在患者的阑尾位置[1]。有资料显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同时还需进行术后快速康复护理[2]。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实验组中有29例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0.14±0.64)岁;疾病类型:10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卡他性阑尾炎、9例坏疽性阑尾炎。对照组中有30例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20.28±0.55)岁;疾病类型:11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卡他性阑尾炎、7例坏疽性阑尾炎。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1)术前做好准备工作,通过对手术的简单介绍让急性阑尾炎患者能够了解一些与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前6h叮嘱急性阑尾炎患者禁食禁水;(2)手术过程中合理控制好手术室内的温度,根据实际情况为急性阑尾炎患者做好保暖措施;(3)术后了解急性阑尾炎患者有无排气,叮嘱急性阑尾炎患者摄取流质食物。
1.2.2 实验组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首先,心理循证护理。消除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告知急性阑尾炎患者不良情绪会给病情带来负面影响,多多和急性阑尾炎患者讲解手术优势,告知急性阑尾炎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其次,运动循证干预。积极鼓励急性阑尾炎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以期促进肠胃蠕动,预防肠粘连;另外,手术循证护理。积极评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疼痛程度,再开展针对性地镇痛护理措施;手术后次日积极引导急性阑尾炎患者摄取流质食物,再根据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具体病情过渡到普通食物;护理工作人员在急性阑尾炎患者出院后需进行积极指导,切忌使用肥皂水擦洗伤口,术后如果出现排尿排便不顺情况时可使用热水袋热敷腹部,再按摩膀胱,以期能够早日排尿排便。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切口感染、排尿困难)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平均首次排便时间、平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切口感染、排尿困难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急性阑尾炎发病较急,如果未及时治疗,会给急性阑尾炎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3]。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手术治疗会给其带来不同程度的手术应激反应,所以需加强护理措施。循证护理方法能够以急性阑尾炎患者为中心,不断提高常规护理方法,全面深化护理服务的内容,终能够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循证护理方法是医疗卫生改革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循证护理可有效提高医疗安全。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循证护理措施尤其在术后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例如,在饮食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叮嘱急性阑尾炎患者坚持少吃多餐的基本原则,忌吃辛辣油腻刺激食物,多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便秘导致伤口撕裂情况出现。如果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则需叮嘱其肛门排气之后才能够进食;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等,关注急性阑尾炎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度,为急性阑尾炎患者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急性阑尾炎患者家属做好健康宣讲工作,耐心回答急性阑尾炎患者的疑问。
综上所述,急性阑尾炎的术后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符冬梅.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6):126-127.
[2]邱桂兰.健康教育干预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3):4737-4738.
[3]熊小兰,黄小珍,肖碧玲等.基于循证的快速康复外科概念在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6):103-104.
郑娟.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护理的效果评价[J].养生保健指南,2019,(50):83.
分享:
骨科外固定支架是目前临床用于四肢骨折、胸腰椎骨折、肢体延长等治疗的常用技术,该技术利用固定螺栓和螺母将穿入骨骼内的固定针固定在体外的连接杆,从而达到复位与固定效果[1]。该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而伴随着的针道感染逐渐成为该技术在临床中应用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025-03-19体外循环技术即心肺转流术(cpb),是临床新型技术之一,主要通过人工装置将病人回心静脉血引流至体外,在不影响肺部及心脏功能的基础上,经人工技术对血液实施氧合、过滤,随后再输回至病人体内动脉系统;其已获得临床诸多医师认可,广泛应用于心脏手术中[1]。
2025-03-03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不但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而且会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发展的产物,它的核心思想是以最先进、最可靠的科学理念来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服务[1]。
2025-02-18目前,IVF⁃ET病人治疗期间的体验已引起广泛关注,学者也开展了相应质性研究,但较为单一,不能全面反映病人的真实体验。本研究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对国内外IVF⁃ET病人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进行归纳整合,以期更全面、科学地评估其体验及需求,为制订更具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2025-01-27小儿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等因素[1-2]。该病症通常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儿童中,与发热相关,且在没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其他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发生。热性惊厥主要表现为体温>38℃并伴有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有时可引起癫痫[3]。
2025-01-17子痫前期病因复杂,是一种多病因、多亚型的临床综合征,早期诊断具有一定难度,结合危险因素筛查实现风险评估对指导临床早期预防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关于子痫前期发病机制的研究尚无定论,早期识别子痫前期危险因素并及早干预依然为改善围生期结局的核心措施[3]。
2025-01-13循证实践是指护士慎重、准确地应用最佳研究证据,结合自身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制订护理计划及相应措施应用于临床实践[1]。循证实践通过科学的方法论指导护理人员在临床科学有效地开展护理干预,进而提升患者的预后水平,这个过程是医院护理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重要过程。
2025-01-13疾病不确定感贯穿患者整个病程,不仅加重负性情绪,也影响其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因此,需做好针对克罗恩病患者的护理[2]。循证护理是一种将临床实践、科学理论及既往实践经验作为依据,通过寻求实证,做好临床护理决策,持续提升护理质量的护理模式[3]。
2024-12-11SLE疾病过程多为活动期和缓解期交替进行,复发率高,无法根治,是最主要的致死性风湿科疾病[2],我国SLE病人数已超过百万例,并呈逐年递增趋势[3]。研究显示,SLE病人经确诊后终生与疾病共存,但我国SLE病人住院时长中位数仅为8 d[4]。为了减少疾病复发导致多器官受损、延缓疾病快速进展,SLE病人出院后仍需长期自我照护和疾病管理[5]。
2024-12-06腰大池引流管留置是神经科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避免反复穿刺等优势[1]。但长期置管易引发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循证护理是将先进的理论、技术与院内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构建有据可依的系统性护理措施[2]。
2024-12-05人气:18474
人气:16541
人气:15881
人气:14588
人气:1389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护理学杂志
期刊人气:15196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3-4351
国内刊号:22-1370/R
邮发代号:12-116
创刊时间:1980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