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浅谈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助推养蜂科技扶贫开展现状

  2020-03-11    609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通过对恩施试验站近4年的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的实施总结,研究取得了成绩,并推动了扶贫产业的科技服务,并对恩施州养蜂扶贫产业发展的难点与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

  • 关键词:
  • 扶贫产业
  • 湖北恩施
  • 蜂产品
  • 风险评估
  • 加入收藏

2014年,按照《农业部关于公布首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试验站依托单位的通知》(农质发------201413号),恩施州农业科学院成为首批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试验站(编号FPZ087)。2015-2017年恩施州农科院作为国家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参加单位之一,在项目牵头单位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JL京)的总体安排和关心指导下,按照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杭州)的具体要求,自2015年承担恩施州蜂产品风险评估工作的样品采集、现场调研、协助开展有毒蜜源调查等工作。开展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是助推科技服务养蜂扶贫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1、开展风险评估项目的目的意义


恩施州素有“华中药库”“鄂西林海”“世界硒都”之美誉。以富硒蜂产品、富硒烟叶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山区农业转型升级、农村变革求新、农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恩施州是湖北省重要的传统蜂产品生产地和出口基地,有毒蜜源排查工作、恩施州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迫切需要。从全国范围来看,蜜蜂饲养的用药问题一直是质量监管的重点,恩施州蜂蜜样品同样是全国蜂蜜风险评估的参考依据。因此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将恩施试验站列为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项目的参加单位之一。


2、风险评估承担的主要任务


2.1 2015-2017风险评估承担的任务

表1   2015-2017年承担任务情况

2.2 重点评估内容

立足产业发展,理清发展现状。重点针对恩施州蜂产业发展存在的安全问题及隐患,对潜在风险因子的毒性危害等方面进行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立足项目实施,构建基础条件。按上级实验室要求采集恩施州8个县市及宜昌地区长阳、五峰等县市的蜂蜜样品,对蜜蜂主要养殖企业和蜂蜜加工企业用药、有毒蜜源植物开展现场调查和取样,配合上级实验室做好检测验证,为项目下一步实施构建良好条件。


3、风险评估取得的成效


3.1 圆满完成风险评估工作任务

2015-2018年,完成了恩施州蜜蜂养殖和蜂蜜产品的生产调查和年度统计工作,完成了16家蜂场动态跟踪调查及采样;完成了有毒蜜源植物的现场调查及取证采样;完成了蜂蜜样品的自主检测任务;完成了蜂蜜中毒调查和氯霉素应急跟踪评估。4年来,累计开展专题调研17次,参与昆明山海棠生物毒素、氯霉素等蜂产品危害因子应急评估2次;累计抽取样本771份(其中:蜂蜜329份、有毒蜜源植物及土壤样品67份;蜂产品涉及验证参数共45项,包括:兽药43项、雷公藤甲素l项、硒营养元素验证1项;积累有效数据500多条。协助上级实验室完成有毒蜜源跟踪调查9次,取证有毒蜜源植物60余份;X,-t16家蜂场进行跟踪调查及采样工作;完成恩施州蜂蜜产业发展调研等具体任务;发表新闻简讯10篇。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3份,提交蜂产业调研报告3份,开展科普培训1次,报送年度工作报告3份,研究报告1份。

3.2 风险因子摸底排查结果

(1)有毒蜜源植物调查2016年8月在农业部养蜂专家、湖北省养蜂学会名誉理事长、高级畜牧师颜志立,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国家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4-di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蜜蜂所李熠研究员带领下,赴鹤峰采集的23个样品有4个样品检测雷公藤甲素,2017年跟踪评估结果显示,白露过后本地样品雷公藤甲素含量低于20仙g瓜g或者没有,食用是安全的。2017年恩施试验站协助上级实验室4次到五里继续开展有毒蜜源植物跟踪调查的任务。其中:6月18-20日,北京实验室杨术鹏博士、武汉实验室王峻主任、华润三九集团植物学专家带队实地考察养蜂大户。采集昆明山海棠花蕾期样本,针对性选择落实定点跟踪采样采集蜂蜜样品9个。7月12-13日,由北京实验室陈兰珍博士,武汉实验室王峻主任、金秀娥博士带队,继续深人鹤峰五里查看了昆明山海棠等有毒蜜源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情况,走访了附近蜂农并取样带回进行实验室检验。采集昆明山海棠盛花期样本和5个蜂蜜样品。8月30-31日,恩施试验站采集昆明山海棠果实样本,针对性选择采集蜂蜜样品13个。10月16-17日,恩施试验站按计划再次前往鹤峰五里和利川I汪营采集样品11个。

(2)抗生素排查2015-2018年,采用随机抽检和定点跟踪相结合取样(表2所示),检测结果表明蜂农在蜜蜂春繁前后和秋后防治等生产环节用药较多,蜂农存在人药、兽药混用防治蜂病的情况,发现有生产日期、商标、保质期、生产厂家标示不合规的蜂药售卖使用。

3.3 初步结论和监管建议

高浓度雷公藤甲素是食用蜂蜜中毒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博落回;中毒程度存在个体差异,且没有蜂种选择性;鉴于雷公藤甲素的安全隐患,6-8月取食生鲜蜂蜜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消费引导。兽药季节性用药问题应引起关注。


4、风险评估工作助推科技服务扶贫产业


4.1 恩施州蜂产业发展迅速

恩施州有主要蜜源植物13种,面积33.3万hm:余(500多万亩),辅助蜜源植物76种,花期96~141天,具有40万~50万群的的载蜂量,普遍推广中蜂活框饲养121。“十二五”期间,全州养蜂业稳步增长,到2015年底恩施州蜂群数量保持在80000群,蜂蜜产量超过350t;专业化规模养殖开始起步,全州建立专业养蜂场70个以上,饲养蜜蜂近万群。通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使我们更多的了解恩施州养蜂扶贫产业的发展。2016年以来,县市政府将蜂产业陆续纳人精准扶贫工程,区域内占主导地位的蜂业公司、养殖合作社等大户基本上都有繁蜂任务,全州蜂群保有量增长较快。2016年全州饲养中蜂76674群,蜂蜜产量865t;意蜂1l625群,蜂蜜产量413t。到2017年恩施州蜂群达101825群,产蜜1128,其中中蜂达90798群,产蜜907t;意蜂达ll027群,产蜜221t。2018年全州蜂群达138901群,蜂蜜产量约1260t,其中养殖中蜂约132000群。随着油菜等蜜源纳入乡镇开展全域旅游的重要内容,油菜等大宗蜜源面积持续萎缩得到缓解;野生杂花蜜源植物随生态环境保护恢复较快,发展蜂产业,提供绿色健康的蜂产品基础条件向好。蜂产品销售供不应求,根据不同人群需要,产品定位更加丰富,全州蜂产业品牌化战略加快推进,如鹤峰“爱尚山崩”、来凤“尚蜂寨”、咸丰“天财地宝”、建始“玉婕蜂业”等企业都具备了一定的影响与规模,带动脱贫致富效果显著。

4.2 恩施中蜂扶贫产业的发展受到专家领导的重视

2018年5月,州农科院作为联盟单位参加了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成立大会暨蜂业提质工程专项启动会。在恩施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下,7月国家蜂业专家颜志立老师、李熠研究员、杨术鹏博士先后到恩施调研蜂产业,赴鹤峰实地考察了湖北蜂鹤生态农业、湖北鹤峰源汁蜜蜂业开发有限公司2个养蜂企业;到鹤峰县五里乡瓦屋村开展了雷公藤甲素快速检测卡的使用示范科普工作及有毒蜜源调查工作。9月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副所长、国家优质蜂产品科技创新联盟理事长杨永坤、李熠研究员一行在恩施州畜牧兽医局等陪同下到恩施市中蜂养殖基地考察,并来我院高新示范园调研。中国农科院蜜蜂所李建科老师、周金慧博士在鹤峰养蜂现场会上作专题讲课。11月23日,颜志立老师、李熠主任、李建科老师、王强老师先后到咸丰、来凤指导工作。

4.3 蜂产品风险评估工作带动了科研队伍和业务发展

(1)建立一支风险评估队伍自2015年以来新引进了4名研究人员进入实验站工作,1人晋升中级职称,搭建了包括3名研究员在内的10人核心团队。同时进一-步JJH强能力建设,在组织科研人员积极深人生产、加工一线实施项目的同时,积极参加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每年的启动会、中期会和总结会,委派部分人员赴北京、武汉、长春、南昌等地学习,进一步熟悉风险评估业务,拓展能力。

(2)为开展恩施富硒中蜂蜜研究打下基础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恩施州是世界硒都,高度重视硒产业发展,恩施州开发富硒蜂蜜产品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4年来结合本地产业发展实际,又,-j-100多个样品自主开展了蜂蜜富硒检测工作。为抢抓机遇,开展富硒蜂蜜产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富硒蜂蜜产品研究有了可喜进展。当前恩施试验站正在结合恩施州养蜂产业的发展,申报恩施州质监局下达制定《恩施中蜂蜂蜜生产技术规程》。在恩施州农科院的扶贫点与鹤峰湖北鹤峰源汁蜜蜂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在利川I市谋道镇四合村养殖中蜂52群,成为带动该村养蜂扶贫产业的示范点。


5、恩施州养蜂扶贫产业存在的难点


5.1 蜂农的养蜂知识欠缺

目前恩施州养蜂人员除了部分企业做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大部分养蜂人员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x,l-养蜂知识掌握不够的问题。

5.2 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蜂农在蜜蜂病虫害防治、蜂产品生产等方面需要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和政策引导。

5.3 蜂蜜的品牌化建设不够

由于恩施州的旅游非常火爆,因此许多蜂农的蜂蜜都是自行销售,没有进入专业营销市场,既没有实现优质优价,也不具备品牌优势。


6、恩施州养蜂扶贫产业发展的建议


6.1 加强产业规划和标准化制定

在农业部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中国农科院蜜蜂所专家的指导下做好产业规划。扎实开展中蜂蜜生产及富硒蜂蜜的检测等相关科研工作,拓展研究宽度和深度,更好地为恩施中蜂养殖扶贫产业开展科技服务。按照已有的国家、行业标准开展恩施中蜂蜜生产规程和中蜂蜜的标准制定工作。

6.2 加强技术培训

由于养蜂扶贫产业的发展,更多的农户从事养蜂生产活动,因此必须对蜂农多方面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并注重培养年轻的养蜂带头人。

6.3 加强品牌打造

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等蜂产品大都可以被人们直接利用,具有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和调节机体的作用[3],恩施州应重点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生产蜂产品,从质量、包装、品牌上下功夫。聚力打造区域性公共品牌和地理标志产品,建立特色蜜蜂产业示范基地[3]。

6.4 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

饲养中华蜜蜂是山区农户脱贫的有效途径[4]。把中蜂产业作为精准扶贫帮扶的一项重要措施,资金扶持、政策引导、技术指导、产品宣传到位,创新营销方式,销售服务到位,促进养蜂产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恩施州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实现小康发挥积极作用[5-6]。


参考文献:

[1]李熠,陈兰珍,王竣,等.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利川I市有毒蜜源蜂蜜中毒事件调查[J].蜜蜂杂志.2017(2):15-17.

[2]雷运清,朱蓓蓓,秦光才.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张中印.高效养蜂[H].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4]吉挺,朱黎,颜志立.中蜂精准扶贫:饲养技术的有效转移一以湖北省五峰、通山两县为例[J].蜜蜂杂志,2017(8):16-18.

[5]李靖靖,鲍子渝。余北安.开化县中蜂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调研[J].淅江畜牧兽医.2017(6):19-20.

[6]向兵强。和丰,段天权,等.龙山县发展中蜂产业思考[J3.湖南畜牧兽医,2018,206(4):43-45.

[7]唐友海,李超,牛琼。等.青山县发展.


李卫东,黄光昱,胡百顺,等.开展蜂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助推养蜂科技扶贫[J].蜜蜂杂志,2019,39(4):29-31.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环境昆虫学报

期刊名称:环境昆虫学报

期刊人气:197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广东省昆虫学会,中国昆虫学会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674-0858

国内刊号:44-1640/Q

邮发代号:46-18

创刊时间:197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