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首先针对著名二胡乐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作背景以及音乐特色进行了介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个人经验,论述了该音乐在演奏过程中的表现技巧手法,希望能够为从事音乐艺术研究的人员带来有效的参考。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因为不同地区环境下生活的人民在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我国有多种类型的语言文化、民族文化、艺术文化等,也正是因为这些丰富的文化内容,让我国成为了一个具有悠久灿烂历史文化的国家。而在以二胡为代表的民俗音乐层面,不同地区也形成了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二胡音乐演奏技法。以陕西省为例,因为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特征,陕西当地二胡演奏具有奔放、质朴、生动的特征,其中《秦腔主题随想曲》便成为了陕西二胡音乐中,最具典型性的代表作品之一。针对其进行创作背景分析、音乐特色分析以及演奏技法分析,对于了解陕西二胡音乐特色,探寻当地音乐艺术发展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创作背景分析
《秦腔主题随想曲》是秦派最具代表性的二胡音乐作品。在针对该音乐作品进行鉴赏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它大量吸收了陕西当地戏曲艺术的音乐特征并融合了当地所特有的民俗音乐素材,把陕西当地戏曲中的特殊音调依靠二胡的多元化表现技法体现出来,由此构成了秦派二胡的核心表达风格。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开始,陕西二胡演奏家鲁日融便开始致力于对陕西当地戏曲音乐进行归纳整合,并由此创作出了在陕西当地家喻户晓的《秦腔主题随想曲》。该二胡曲在1963年第4届上海之春全国二胡演奏大赛中正式被人们所知晓,并且受到了音乐艺术领域的高度评价。很多行业内的专家学者都把《秦腔主题随想曲》看作是秦派二胡演奏技巧的巅峰代表作品。从此以后,大量优秀的秦派二胡音乐作品开始进入国人的视野,有效促进了秦派二胡音乐演奏艺术的进步,同时还让秦派二胡成为了我国二胡演奏音乐流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支。
二、《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特色分析
对《秦腔主题随想曲》这首二胡乐曲进行分析,它由引子、乐段(5个)以及尾声三个部分构成。
第一,在引子部分中,开始就有着极为强烈的秦腔韵味,并且整体表现出比较自由的节奏感。在本段落当中,作者参考了秦腔音乐体系中的苦音技巧,音乐整体旋律起伏强烈、大开大合,音乐表达清晰、直观。主要展现在对于右手运弓幅度和运弓速度这两个方面,即运弓过程中力量充沛,发音雄厚有力,力求一鼓作气、先发制人,彰显出了秦腔音乐中的粗犷、豪迈的特征。
第二,第一乐段中,中速偏慢,整体参考了秦腔音乐《杀妲己》。旋律极富情感,给连接下一段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本段旋律当中,有着非常鲜明的陕西戏剧音乐特色,伴随着秦腔苦音的主要特性音“4”与“7”的使用,让观众能够在欣赏这首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创作者内心的痛苦、悲伤等负面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该段演奏时,通常需要在二音基础上添加揉弦技法才能让悲伤的情绪达到最高点,另外在演奏的过程中,通常使用同指异音的技法进行演奏。这种演奏技法是非常具有陕西当地二胡演奏风格特色的。
第三,在第二乐段中,属于热情奔放的小快板节奏,原作者可能取材于陕西曲牌的《开柜箱》。整体节奏非常紧凑,音型短小、风格轻松愉快,好像在翩翩起舞过程中呐喊,给人带来慷慨激昂、豪迈的感觉。在本乐段当中,表达的重点是速度和力量的高度协调统一。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关注食指部位的运动路径,正确的手法使用能够帮助演奏者更加准确的进行音准的控制,同时可以迅速进行特性音的揉弦,由此彰显出秦风所具有的特征。
第四,在第三乐段中,是热烈且欢快的快板,原作者可能取材于陕西曲牌《入洞房》。在该乐段当中,对句非常工整,即四个小节组成一个小句,有着非常明显的强弱对比度和演奏自由度。演奏者可以通过切分节奏的方式来对锣鼓鼓点进行模拟,彰显了陕北人民的乐观、正直、开朗的性格,彰显出了欢乐宏大的场景,体现了二胡音乐艺术的独有趣味。另外,在该乐段切分段落之后,使用了同音异指的表达技巧,该技巧让同音演奏的无趣性被很好的掩盖,依靠滑音和同音异指的表现技法实现了对《秦腔主题随想曲》这一音乐主题的有效呼应。
第五,在第四乐段中,属于典型的华彩乐段。尽管作者使用了小节线记谱,但是在实际演奏的过程中,自由度极高、音域范围极广、技巧极多,给听众跌宕起伏之感。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该乐段演奏的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句子划分,同时充分掌握句子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富有唱腔旋律的滑音彰显出秦腔所特有的声韵美感。
第六,在第五乐段当中,实际上该乐段属于再现乐段,它完整重现了第三乐段的线路,其情绪与乐段的处理方法也基本相同。
第七,在尾声部分,需要保持中等偏慢的速度,原曲作者可能参考使用了陕西戏曲曲牌《扭门栓》,欢音“3”、“6”的产生,代表着《秦腔主题随想曲》从此来到了一种积极、豪迈、向上的情绪基调上,和音乐的引子部分形成前后呼应。在结尾部分,演奏者需要将二胡满弓演奏,发音力求饱满,好像演员谢幕前的亮相,依托刚劲有力的旋律来结束这一音乐。需要注意的是,在演奏过程中,为了保证音乐饱满有力,演奏者右手需要运弓饱满之外,左手揉弦在揉与不揉之间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让表达更加干脆直接,在音乐曲调上彰显出朴实质感,使得音乐在艺术层面上的表达效果得到最大化体现。
三、《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表现技巧分析
作为一种参考了历史悠久的陕西地区地方戏曲曲种的二胡音乐作品,《秦腔主题随想曲》自打问世以来,就得到了大量演奏家和作曲家的高度关注,并且针对该音乐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效,在演奏技巧上形成了自身所特有的风格,将《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表现技巧进行总结,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指法技巧
在《秦腔主题随想曲》当中,作者依托合理的指法使用,有效体现了该二胡音乐中所蕴含的情绪,表现了作者对该音乐的高度尊重。实际上,陕西地区的二胡乐曲和其他地区的二胡乐曲最本质的差异就是其指法技巧上的不同,通过指法的变化,表现出滑音、揉弦、运弓的演奏技巧,一个细微的指法就会对音乐的整体表现风格产生巨大的影响。在《秦腔主题随想曲》当中,针对指法的使用主要在于同指异音、异指同音、食指定位等技巧,详细情况在音乐介绍中都有说明,这里便不再赘述。
(二)揉弦技巧
对二胡这一乐器进行分析,它属于无指板乐曲,其琴弦始终处于悬空状态,基于手指按压琴弦的力度、方向、方法,所形成的音色将会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在《秦腔主题随想曲》之中,演奏者针对揉弦技法的使用基本上都是采用滚揉与压揉联合使用的形式或者选择了揉和不揉搭配使用的形式,这种化繁为简的揉弦技巧使用,让《秦腔主题随想曲》能够更好的彰显出陕北二胡音乐中奔放、豪迈的特点。滚揉与压揉的联合使用,通常在《秦腔主题随想曲》中“4”和“7”部分比较常见,在第一乐段中使用非常普遍,这一技巧的使用,能够有效表现出作者内心心潮澎湃、十分激动的情绪,若速度减慢,则会产生一种深沉、悲凉的感觉,“7”的产生几乎都是用来表现无奈、低沉的演奏者情绪。
(三)滑音技巧
所谓滑音,指的是演奏者手指之间按压在二胡琴弦上并朝上或者朝下滑动所形成的声音,它是《秦腔主题随想曲》彰显自身音乐风格的重要表现路径之一,在实际演奏过程中,使用滑音技巧必须要严格遵循音乐自身的风格情感特征,合理使用滑音,让滑音成为表现《秦腔主题随想曲》音乐特征的重要辅助方法。
如图1所示的演奏部分,此处采用了前倚音滑音与后倚音滑音搭配使用的方式,为了彰显前后倚音的不同,演奏者需要通过速度变化来彰显二者的差异。秦腔的甩腔都是凭借滑音技巧来进行表达,前倚音滑音速率快;后倚音滑音“2”在演绎当中需要适当进行延长,让滑音的张力得到有效提升,为《秦腔主题随想曲》在最后的爆发做好铺垫。
图1滑音演奏乐谱
(四)运弓技巧
在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中,演奏者为了能够充分表现出秦腔本身朴实、豪迈、细腻、婉约的特征,针对运弓技巧的使用主要是力度大、饱满、流畅性强、动作舒展作为核心特征。弓段存在长短差异,力度也存在高低之分,依靠在运弓过程中对力量的控制再搭配左手的各种方法技巧做出对应的变化,能够让《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特征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现。
四、结束语
整体来讲,《秦腔主题随想曲》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至今仍然长盛不衰,不仅是因为其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同时还因为其具有非常强烈的陕北地区音乐特征,因此,《秦腔主题随想曲》这首二胡曲是有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沉淀的,所以国内地方音乐艺术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吸收本土文化营养,钻研各类技巧使用,让二胡在我国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刘书君.浅议西北风格二胡佳作——<秦腔主题随想曲>[J].北方音乐,2020,(03):35-36.
[2]刘理.浅谈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艺术特色[J].艺术评鉴,2019,(23):23-24,30.
[3]张静,薛首中.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声腔化"艺术刍议[J].北方音乐,2019,39(17):91-92.
[4]刘佩.经典永流传—―二胡曲<秦腔主题随想曲>的音乐特色和风格技法分析[J].黄河之声,2019,(02):17-18.
[5]周霞.润腔艺术在秦派二胡与江南二胡中的体现——以<秦腔主题随想曲>与<姑苏春晓>为例[J].当代音乐,2017,(22);52-53,67.
文章来源:高艺博.《秦腔主题随想曲》音乐特色及表现手法的探讨[J].戏剧之家,2021(18):48-49.
分享:
自闭症也被称为孤独症,为广泛性发育障碍,多数自闭症患儿伴有感知觉障碍。自闭症患儿无法正确接受与处理周围感觉信息,多存在感知觉方面的问题。临床需积极干预自闭症患儿,以改善临床表现,促进健康生长。目前,常见干预方式包括个训(1∶1的训练)、作业手工、感觉统合训练、音乐律动、亲子游戏以及目标时间训练等。
2024-04-25现代音乐中的“指挥”来源于西方音乐艺术,似乎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没有指挥,但实际上,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已经出现了“指挥”一词。早在周代的有关文献中已经出现了“指挥”,其最初具有两种含义:一是军事方面的指挥,二是音乐方面的术语,表示在宫廷音乐表演中担任指挥职能的一个角色,也表示这一角色所使用的指挥工具。
2022-06-06当前,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到了新的阶段。津唐秦地区自古以来文化交流紧密,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丰富生动的流通,因而很多传统音乐形式存在关联性。所以,从津唐秦区域文化传承视角出发,全面推进三地传统音乐文化共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对津唐秦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现状以及创新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促进津唐秦地区传统文化的持久发展。
2022-06-02021年3月1日,国家教育部官网发布《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音乐教育”专业名列其中,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作为独立的专业进入到本科专业目录。由此也能看出国家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重视与大力发展。在这样的新环境下,国家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职业岗位标准一定会有新的要求。
2022-03-24视唱练耳是音乐基础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学生在音乐教师的引导下,对于视唱练耳的各个实践操作环节进行自主探索学习,有益于学生锻炼敏锐的音乐感知能力,帮助学生熟悉视唱练耳的乐曲基本节奏以及音乐演唱特征。视唱练耳的基本教学实践目标应当体现在培养音乐思维,确保学生准确理解视唱练耳的课程学习素材。
2022-03-24在歌唱艺术中,声与情同是重要的艺术元素,彰显着各自独有的艺术功能性,助力歌唱艺术演唱、表演的完成。身为歌唱艺术者应正确地处理好声与情之间的关系,实现声与情的融合,以此达到良好的歌唱艺术演唱水平。对此,本文分别探究歌唱艺术中的声与情之观念,分析歌唱艺术中声与情之关联,并提出歌唱艺术中声与情的融合实践。
2022-03-24电脑音乐制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它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可以使人们沉浸到音乐中,享受轻松的生活状态,缓解人们心理的压力和对生活的焦虑感。电脑音乐制作将音乐和科学技术进行完美融合,音乐制作人根据现在大众所能接受的和各媒体流行的音乐元素,创造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特点的音乐。
2022-03-24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国人民采用中华民族特有方法以及独特的形式创造出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比如,在中国各式各样的戏曲唱腔中,应用的唱腔方法主要有“曲牌体”和“板腔体”两种。“曲牌体”又称联曲体或曲牌联缀体,即以曲牌为基本结构单位,将若干支不同的曲牌联缀成套,构成一出戏或一折戏的音乐。
2022-03-24《全宋词》是一本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宋代词集专著,为宋代的词学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音乐界对《全宋词》的研究,还很匮乏。本文从过往《全宋词》中音乐资料的研究成果以及其版本的发展变化过程入手,基于音乐史学的研究视野,从史学的角度对《全宋词》中的音乐史料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之后的研究奠定基础,提供借鉴。
2022-03-24南川区地处重庆南部,大娄山脉西北侧,与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接壤。南川的民间艺术可谓"百家争鸣",本文研究的是南川的地方民歌。民歌产生于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又作用于生产和生活,是该地域社会最底层的文化形式之一,反映的是最原生的地域特征和习惯。作为一名民族声乐学习者,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南川人,我应当运用自己的专业,将家乡的民歌唱出去。
2022-03-09人气:2279
人气:1152
人气:1123
人气:891
人气:88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音乐
期刊人气:2600
主管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艺术
国际刊号:1002-9923
国内刊号:11-1379/J
邮发代号:2-263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151
影响因子:0.236
影响因子:0.121
影响因子:0.487
影响因子:0.56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