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探究

  2020-09-23    67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对家园共育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的实施展开实践研究,基于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结合科学的教育理论,建设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科学做好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

  • 关键词:
  • 古桥文化
  • 园本化课程
  • 家园共育
  • 幼儿教学
  • 建设
  • 加入收藏

一、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重视家园共育,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注重家长对孩子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幼儿教师应重视幼儿教育工作,关注幼儿成长,结合古桥文化(特指洛阳桥文化),优化幼儿园本课程建设,有利于充分利用古桥文化资源,加强家园之间的互动,提升幼儿教学成效。


二、家园共育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保障幼儿安全

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有很多课程涉及户外和实操环节,要求幼儿通过实际观察和动手体验获得知识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课程实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威胁到幼儿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因此,将家长融入教学体系中,能有效加强教学活动中对幼儿的安全保障,把危险发生的机率降至最低,为幼儿创造安全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看护压力,进而更好地以幼儿为中心,将古桥文化融入幼儿教育的各个领域,突出幼儿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幼儿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有效发展。

(二)有利于加强家园合作

家园共育模式下,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合作更为频繁,二者均是督促幼儿成长的主体,彼此间建立双向平等的互动模式极为重要。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的建设为家园共育的实施提供了平台,在课程实施中通过彼此的沟通、互动、配合和支持,有利于加强家园合作,增强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成长。而将家园共育融入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和幼儿保教理念,能更好地促进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的建设和实施。

(三)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将家园共育融入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园本化课程建设立足于幼儿园,结合古桥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符合幼儿生理特征,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幼儿而言更具吸引力。家园共育的实施通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家长参与课程教学中,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引导幼儿获得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升,陪伴幼儿成长。


三、家园共育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的实施策略


(一)课程内容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以古桥文化为切入点开展园本化课程建设,课程内容选取的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在千年古桥洛阳桥文化背景下,洛阳本地的建筑特征、文化底蕴、雕刻艺术、文学价值、民风民俗等都是特有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幼儿而言,由于其年龄小,思维发展尚未成熟,过于深奥的内容不利于幼儿的理解,因此课程内容需要简化,选取幼儿易理解、易接受的内容进行教学。例如,在《洛阳桥下的生物》教学活动中,以洛阳桥下的生物为切入点,在美丽的洛阳江里还有许多特有的生物,有身穿银色衣服的鲻鱼,有可以不生活在水里的跳跳鱼,有喜欢横着走的螃蟹,还有可以用来造桥的牡蛎。教师可以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开展主题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洛阳桥下特有的生物,深入浅出地让他们萌发喜爱家乡的情感,并感受利用多种形式探索新事物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课程设计要贴合家园共育理念

家园共育理念要求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的教育,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要充分利用好家长资源,定期与家长展开互动合作,理清古桥文化园本课程与家园共育的内在联系,并设计合适的园本课程,进行相互合作幼儿教学,实现家园共育效果的最优化,而不是家庭或幼儿园单方面开展教学。例如,在《洛阳骑楼写生,绘制家乡美景》教学活动中,以洛阳江畔的洛阳骑楼作为切入点,幼儿园组织家长一起,带领幼儿感受古街的静谧,亲手绘下家乡的美景,在活动中,教师和家长彼此间合作互动,引导幼儿绘画所见的美景,有的幼儿觉得从廊道开始画是个不错的主意,有的幼儿觉得需要边看边画,这样画出来的骑楼才像。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合作,幼儿再一次感受到了家乡红砖骑楼独有的文化魅力,这历经风雨的老街骑楼将成为他们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家乡印记,镌刻在他们对家乡的热爱里!

(三)课程实施要充分发挥家长作用

家园共育中,家长的作用极为重要,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实施要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单独依靠幼儿园教学则失去了家园共育的意义。在家长和幼儿园的共同作用下,当教学活动中的概念、定义或者解决办法转换成活动内容时,可以以一种较为具体、感性、分散的方式融入活动之中,这些知识隐藏在活动过程之中,在家长的作用下,幼儿能更好地进入活动、投入活动之中,能够更好地感知和记住这些知识。例如,在《家长进课堂,助教展风采》活动中,采用家长助教的教学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好吃的海蛎煎”“奶奶带我们过冬至”中,通过家长制作美食海蛎煎和蒸肉丸,给孩子们带来了舌尖上的体验,懂得美味的食物需要动手操作而来的同时,深刻感受到闽南特色小吃的魅力并感受习俗文化中的节日氛围。


四、结语


家园共育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实施要以古桥文化和家园共育为指导,课程内容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课程设计贴合家园共育理念,课程实施充分发挥家长作用,如此方能科学做好幼儿教育和管理工作,提升幼儿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倪蕙.温情陪伴,共同成长:幼儿园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思考[J].教师,2017.

[2]高泗菊.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实施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25):236-237.


戴燕云.家园共育在古桥文化园本化课程建设中的有效实施[J].新课程,2020(39):54.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山西教育(幼教)

期刊名称:山西教育(幼教)

期刊人气:224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739

国内刊号:14-1014/G4

邮发代号:22-584

创刊时间:1956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