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提高幼教质量的主要渠道,故而幼师需合理设计区域活动的实施步骤,保证幼儿身心得到良性发展。在此之上,本文简要分析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分类,并通过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合作游戏活动、设置区域主题内容、注重幼儿点评环节等策略,进一步提高当前幼儿园的教学水平。
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品质,而它主要是借助娱乐活动为幼儿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保证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得以成长。因此,幼师需高度重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效果,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幼教资源,以此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区域活动中,从中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分类
(一)科学区
区域活动主要是指需要幼儿自主参与的一种游戏活动,它不但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主性,而且可有效提升幼儿合作探究能力,故而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在设计区域活动时需结合幼教目标为幼儿打造良好的活动场景,由此贴合新课标理念。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内容,区域活动通常需要划分为多个不同区域。其中科学区具体包含利用数学知识或是物化原理为幼儿布置游戏活动。由于幼儿天性活泼爱好模仿,所以在科学区域活动中需要注重幼儿的活动感受,使其从中获得满足的成就感。
(二)语言区
幼儿是语言发育的重要时期,故而区域活动设计中应当涵盖语言区,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变化趋势为其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使幼儿形成较强的语言思维能力,为其今后掌握更多语言表达技巧打下扎实的基础。另外,在设计语言区域活动时还需要融入幼教内容,不可脱离教学目标,进而提高幼教水平,保证幼儿实现健康成长。
(三)表演区
表演区是区域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类别,幼儿往往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幼师可借助区域活动为其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增强幼儿体验感,并且提高幼儿沟通能力。当幼儿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可在游戏活动中掌握交流的技巧,对于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及情感表达能力而言具有积极作用。
(四)美工区
在幼儿园教育中可有效培养幼儿的鉴赏审美观念,所以可设计美工区域活动,通过千变万化的颜色引导幼儿绘制美术作品,并在折叠与剪切过程中增强幼儿的创新意识。美工区作为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主要途径,它既能锻炼幼儿的绘画技能,又能提升幼儿鉴赏力及审美力,以此强化幼教效果[1]。
二、幼儿园有效开展区域活动的具体策略
(一)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时,要想提升其有效性就需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首先,幼师可为幼儿设计户外活动内容,并结合本地特点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场所。比如某幼儿园场地宽阔且处于农村地区,所以幼师可因地制宜为幼儿设置“种植园”区域活动,让幼儿通过观察农作物生长细节及昆虫发育情况激发幼儿潜在的探索欲望。幼师可将幼儿划分为多个小组,让其根据自己喜好选择“农作物”或是“昆虫”活动内容,在愉悦的氛围下了解农村地区地理特征及生物生长习性。
其次,幼师可为幼儿布置相应的户外锻炼设施,如攀援器械、楼梯装置、跷跷板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可改善幼儿的平衡力,使其身体协调且灵活。另外,为了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幼师还需要借助本土资源引导幼儿自行制作体育器材。比如幼师可带领幼儿外出收集废旧的塑料瓶、纸盒等,并将其制成哑铃或是站桩等,以便幼儿感受到区域活动的魅力。
最后,幼师需要根据幼儿生长环境选择适合的活动资源,以此开发幼儿智力,让其从区域活动中获得较大的进步[2]。
(二)开展合作游戏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时需要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活动中,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同时,根据当前幼教要求可采取混班开设体育区域活动的方式提高幼儿认知水平,使其身体机能得到有效锻炼。比如幼儿园小班幼儿由于缺乏勇气,往往不敢尝试“平衡木”等游戏活动,而在大班幼儿的带领下,他们可突破心理阻碍敢于参与类似活动内容,这样才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再比如“钻爬游戏”中,小班幼儿可在大班幼儿的协作下感受到游戏的快乐,既能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又能帮助幼儿锻炼身体,让大班幼儿深刻的体会到责任感与满足感,也能促使小班幼儿得到相应的幸福感与安全感。所以,混班教学是开展区域活动最为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幼儿积累更多实践经验。
(三)设置区域主题内容
区域活动本质上是以幼儿意愿为主开展的一种游戏活动。因此,幼师在设置区域主题内容时需要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性,将区域活动融入到主题活动内容中。具体方法如下:
1. 区域活动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虽在活动开始前需要进行设计,但任何活动都无法完全按照教案进行。尤其是幼儿的思想随时都在变化,完全可能在活动期间衍生出新的主题内容。所以,幼师需在活动区域内巧妙的布置游戏设施,让幼儿开动脑筋自行探寻游戏内容。比如,幼师可为幼儿选择绳子、篮球等器械,并让幼儿自行制定游戏规则,采用“滚球”、“传球”、“跳圈”等方式帮助幼儿感受合作的乐趣,也能从中培养幼儿养成谦让、友爱的美好品质。
2. 区域活动需要推动主题活动的发展
在区域活动建构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化差异设定不同的活动目标,突显出幼儿自身优势。
(四)科学组织指导区域活动
要想保证幼儿园开展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幼师要科学组织指导区域活动。具体的操作如下:
1. 针对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域,幼儿园要安排专门的教师管理此区域
此区域的负责老师既要组织该区域的幼儿活动,又要指导此区域的幼儿活动。以绘画活动区域为例子,此区域应该由专业的美术老师管理,在管理中,专业的美术老师保护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尊重每位幼儿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同时,老师会根据幼儿间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幼儿确定不同的指导方法。
2. 针对幼儿园的公共活动区域,驻场幼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开展“流动式”区域活动
由于每位幼儿的兴趣爱好、年龄特征等因素存在差异性,幼儿园可以安排幼儿自主选择公共活动区域。作为一名驻场幼师,要管理好公共活动区域,确保所有的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3. 开展以“平行班跨班”为组织形式的区域活动
“平行班跨班”这一形式旨在为所有幼儿提供活动空间和活动中所需要的材料。有时候可以开展以大带小的活动,即大班幼儿带动小班幼儿,这样做便于幼师管理好区域活动,更有助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提高每位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4. 重视区域活动的常规性,提高区域活动的实效性
通过观察、比较,认真研究区域活动中存在的规律,并且在活动中培养每位幼儿的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区域活动中,幼师要事先告诉每位幼儿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规则,保证区域活动的安全性。
(五)合理投放活动材料
在每个幼儿园教室里都要设置最基本的活动区域,如:英语角、数学角、美劳角、阅读角等。由于小班幼儿的年龄丧小,针对此,要专门开设交通安全体验区、玩具屋、爱心儿童医院等。针对中班幼儿,要专门开设彩绘区、剪纸区、益智区等。针对大班幼儿,要专门开设陶艺区、沙艺区等。根据不同的幼儿,开设了不同的活动区域。但是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教师要将新的教育理念渗透到其中,引导每位幼儿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活动。当幼儿投入到自身所感兴趣的区域活动时,他们能愉悦、积极地投入到区域活动中,在此活动中锻炼了幼儿的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内在情感。有时候,教师要围绕主题教学活动来开展区域活动,并且投放材料时,要真正做到有层次、有针对。当幼儿参与到区域活动时,幼师要认真观察每位幼儿在区域活动的表现,不断完善区域活动内容,使得幼儿全身心的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六)优化区域活动后的评价
1. 点评环境创设
点评时,要充分观察是否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是否科学、合理地规划每个活动区,是否规划出像科学区、语言区、英语区等最基本的活动区域。同时,点评过程中,还要考虑到本班所设置的活动区是否满足本班幼儿园的发展需要。
2. 点评材料投放
投放区域活动材料时,要真正做到投放材料的多样性、可操作性、趣味性。针对幼儿的实际需要,幼师要及时调整活动材料。当然,幼儿园还要将废弃物品,如:废弃的塑料瓶、废弃的轮胎等充分利用起来。但是投放材料时,要保证材料的安全性,还要保证材料的整洁、干净,方便幼儿取放。
3. 点评幼师指导
幼师引导幼儿园制定区域活动的相关规则,尊重每位幼儿对区域活动内容的选择,并适当引导幼儿。同时,还要认真观察幼儿的表现,有针对性地指导幼儿,引导幼儿专注地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4. 点评幼儿表现
在区域活动的设计环节中,点评环节是其中较为重要的部分。故而教师需注重点评效果,让幼儿真正了解评语的含义。比如在幼儿完成区域游戏后,幼师若直接询问幼儿游戏环节中遇到的问题,很难得到最终答案且会让幼儿处于迷茫状态。因此,幼师可在幼儿参加区域活动期间借助照相机等工具及时捕捉幼儿存在的问题,待游戏结束后利用照片唤醒幼儿记忆,引导幼儿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保证幼儿在后期遇到同等问题时可以具有自行处理的能力,必要时可组织幼儿园班级幼儿共同讨论,以便提高整体教学质量,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实现健康成长,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有效开展区域活动,有助于幼儿在丰富的娱乐活动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并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幼师也应当根据幼儿不同的年龄特征设置专门的活动内容,并注重教学材料及教学资源的选择,保证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得到相应的进步,实现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清华.放飞智慧,绽放光彩——幼儿园数学区域活动有效开展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10):54-56.
[2]张丽君.情智教育引领下如何有效开展幼儿园区域活动,培养幼儿自主性[J].学周刊,2017(13):227-228.
吴雪萍.探讨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区域活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3):112-113.
分享:
戏剧主题式儿童主题海报贯穿着幼儿创玩戏剧的全过程,是在幼儿园创玩戏剧的过程中,从儿童视角出发,用儿童式的图像、绘画、符号等表征手段记录并呈现幼儿独特的戏剧主题思维导图,儿童主动建构起属于儿童自身的认知体系。本文从戏剧主题式儿童海报的引入缘由;戏剧主题式儿童海报的运行策略;
2023-07-31随着幼儿园足球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足球已逐渐成为幼儿园着力开展的一项体育游戏活动及园本课程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在足球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幼儿园足球课程家庭资源进行“需要评估”和“价值分析”,找出最突出的教育价值与特色,丰富足球课程文化。
2022-07-0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幼儿学前教育,他们认为幼儿时期良好习惯的培养将会关系到幼儿以后的整体发展。处在学龄前的幼儿,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活动方式,学前幼儿教师在实际的工作中,要采用合理、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如可以借助科学游戏适时引入科学知识,确保幼儿在游戏中能充分认识、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022-05-21幼儿是一个特殊的学龄群体,他们年龄较小,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尚不完善。幼儿园教育中的班本课程是提高幼儿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充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激发其探究未知的兴趣,促进其智力及认知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行,幼儿教师需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对班本课程进行探寻和完善,以保障幼教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2022-05-21社会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幼儿教育改革的进程,但也对教师的综合实力和反思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分析、思考、探究,结合幼儿教育反馈情况,合理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和改革。深入了解不同阶段幼儿学习诉求和个性化发展需求,掌握幼儿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积极地进行全新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的引入
2022-05-16幼儿处于人生的第二启蒙阶段,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将游戏教学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从而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文章主要对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展开论述。
2022-04-13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幼儿园作为一个人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其启蒙式教学可为一个人今后习惯和能力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观察能力作为幼儿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可为提升幼儿审美,对促进幼儿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2022-03-21幼儿年龄小,自身较为规律的学习习惯与意识尚未建立。与此同时,幼儿普遍活泼好动,喜欢在游戏中获得快乐,这也为幼儿阶段教育课程的开展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思路。基于此,教师应当重视课程游戏化,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将组织幼儿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转变为另一种教育方式,寓教于乐,调动幼儿参与热情的同时,在游戏中实现教学相长。
2022-03-21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游戏对培养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并针对区域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问题加以探析,进而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对推进幼儿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用文献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案例文献的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022-03-21幼儿园教师应当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对科学活动的内容选择、形式安排进行适宜地设计。在内容开发、目标预设、引导策略等方面做好相关的研究,利用多元的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技术让科学活动的形式更加精彩,内容更加突出充实,更受到幼儿的认可和喜爱。微课作为多媒体教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在促进幼儿科学活动不断创新优化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2022-03-21人气:6368
人气:5038
人气:5033
人气:4250
人气:317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幼儿教育
期刊人气:4008
主管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主办单位:浙江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4604
国内刊号:33-1042/G4
邮发代号:32-30
创刊时间:1982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