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纪国民的音乐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因而,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教育对培养音乐教育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高师音教专业教学的弊端加以剖析,并对高师音教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一、高师音教专业教学的弊端
(一)文化类课程开设不多
当今音乐类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个短板,就是文化素质偏低。对于已经考入高师音教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必须的,只有文化素质得到提高,才能提高综合素质与自我学习能力,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地开展音乐教育工作。
但是,当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与专业类课程相比,人文类课程开设相对较少,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与综合素质,也无法适应全方位发展的教师职业需求。
(二)专业课程针对性不强
视唱练耳类课程是专业课程中的基础课程之一。研究发现,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课普遍难度偏低,高师的老师教学不够认真严谨,某些省份教学的难度甚至还不如高中艺考培训。在大学视唱练耳课里,许多学生有走音、跑调或听不准音的现象,而老师要么继续降低教学难度,要么不对学生进行认真的纠正,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导致有些学生直至大学毕业还不能准确唱完一首视唱曲。
我国高师的作曲课程基本上是由专业音乐学院的作曲课程“迁移发展”而来的,作曲课程细分为“和声、曲式、复调”等。在时间分配上,往往是先上乐理课,再按照和声、曲式、复调的课程设置来上课,前期侧重理论,等学生读到了高年级,再在课程中加入作曲和配器课。每门课开设一到两年,通常一周两个学时。在这样的课程安排下,课与课之间该如何衔接过渡,就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仅以和声课为例,在课堂上,学生只需要练习柱式和声,教师一般不会要求和声走向以及低声部的旋律性。由于要求低,导致学生不知道和声的布局走向以及和声与曲式的关系,似懂非懂。
(三)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
目前高师音乐课程设置有声乐、器乐、理论等主项课,除理论课通常以集体课的形式进行之外,其他主项课基本都以一对一或一对几的小课形式进行。基础大课一般为乐理、视唱练耳、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指挥、作曲、音乐教学法、教学实习等。此外还有大学内统一安排的文化课如教育学、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心理学等等。根据以上所述高师课程内容设置情况,我们可以得出:
1.高师课程安排整体偏重于专业能力培养,而对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不够重视。唯一一门培养学生音乐教学能力的课是“音乐教学法”,但是这门课一般来说开得很晚,而且时间很短,一般只上两个学期。
2.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唯一途径就是“教育实习”,本应长期多次地进行实践,却安排学生毕业前一次性完成,并且时间持续不长。这样学生缺少在理论与实践间进行反复的自我评价与提高的机会,也就导致作为师范生应有的教学技能和课外辅导能力很难得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师范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教学能力、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都较为薄弱。
3.由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构成的课程结构模式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与培养目标关系不大或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基本都被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这导致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忽视。
(四)学生的综合能力较为欠缺
长期以来,我们对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教育都是以提高音乐技能为主,学校的课程设置也都是以专业课为重。这些做法无可厚非,但从音教专业培养人才的目的上来讲,这种只注重专业课而忽视其他课程的做法,对全面提高音教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太大作用。目前来讲,高师音教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欠缺,具体表现为:
缺乏良好的文化素质。良好的文化素质是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今后从事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文化素质是培养综合素质的必备条件,也是综合素质的基础,对于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修养是学习其他一切课程知识的基础,有了文化修养才能提高艺术修养,才能提高专业能力,才能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缺乏足够的音乐专业素质。音教专业的学生要想将来真正胜任音乐教学工作,就必须具备足够的音乐专业素质,成为有较强音乐能力的人。音乐专业素质涵盖了很多方面,而不是单指音乐专业能力。
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教学组织能力等等。学生必须具备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许多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站在讲台上,经常由于语言表达能力的缺失,想传达的东西没能准确传达给学生,从而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教学中经常因为缺少沟通与协调能力,无法妥当地处理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工作氛围,使课堂人际关系受到很大影响;而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整节课都用来管理纪律,那么预设好的教学任务就难以按计划完成。
二、对高师音教专业教学的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高师音教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改进的过程,归根结底也就是自我完善的过程。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包括道德品质、文学修养、表达能力、专业技能等等。人文教育重在熏陶,广泛开展阅读活动是最好的手段之一。学生在阅读中能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完成人文素养的自我教育和培养。
高师音教专业学生要想提升人文素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的修养,比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领悟作品的内涵,要从中与自己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获得精神世界的熏陶。对文学作品能够客观评价,对书中所要讲述的东西能够进行自己的理解,对书中动人的情景和段落能够有自己的体会,这样才可以说,自己真正读懂了这本书,并且从中受益。
总之,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与人的具体生命活动、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紧紧相连的。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各个学科的实用性,也要偏重人文性,使学生对艺术产生真正的热爱,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主动地去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二)合理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
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教学:首先要增加高师音乐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教师应当要求学生磨练自身技能,多看专业理论书籍,全面提高音乐理论修养。
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根据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风格来设置符合教学实际的氛围和情境。积极调动视听感官,给学生营造一个多视角、全方位的音乐空间,使其在欣赏音乐时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带来不可言说的精神愉悦,以达到一种“心悦神畅”的审美境界。在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专业性地欣赏音乐作品,除了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之外,还可以在欣赏过程中使学生用所学的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去印证、去实践,从而得到新的体会。
训练必备的音乐专业技能技巧:除了理论知识讲述之外,还应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练习。由于师范专业的性质特点,学生还应具备一定的钢琴即兴伴奏能力,要能熟练弹奏二十四个大小调,能够下意识地对和声及伴奏型进行反应,并养成正确、良好的读谱习惯。
(三)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
高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教学实践。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以教学为主,以“走上讲台”为目的。要以此为目标彻底改变以往的音乐教学模式,突出“师范性”,增加音乐教学实践环节。
音乐教育实习: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是为了使学生在实际教学中融入所学知识与专业技能,不断磨合,自我审视,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今后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做好准备,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安排充足的教育实习时间,并将教育实习合理分配进每一个学期。
教育实习基地:应建设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现在很多大学实习都是学生自己出去找实习单位,这样的后果就是实习的质量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学生找不到本专业实习而被迫找了其他专业的实习,这对本专业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害无益。因此建设一个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是使学生真正从实习中学到东西的重要保障。
(四)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是综合型人才,单纯追求一门专业技能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导学生学习一定的音乐技能,传授必要的音乐知识,更要使学生在音乐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具有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成为艺术修养、精神境界都很高的人。
因此,在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中,应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不仅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具备较强的沟通、表达及课堂组织能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不仅会决定他求职层次的高低,也会决定他思想的广度和自由度。要提高综合素质,不是泛泛而谈就能实现的,也不是靠短时间的突击就能解决的,它要求大学生转变自己的观念,增强竞争的意识,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高要求、有针对性、分阶段地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音乐毕业生。
三、结语
21世纪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社会适应力强的全面型人才。音乐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着眼于把过去片面强调专业化人才改为培养素质型、能力型的综合人才。只有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新世纪的发展需求。新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思想文化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面对新形势,我国的高师音教专业必须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许高原.教育实习[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吴跃跃.音乐教育协同理论与素质的培养[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3]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李德隆.高校音乐教育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5]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6]冯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J].四川音院音乐探索,2003.
[7]吉人.新世纪音乐教育需要新型音乐教师[J].中国音乐教育,2000.
赵芷伊.浅论高师音教专业教学现状及建议[J].戏剧之家,2021(04):61-62.
分享: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模式迎来适应全新变革的挑战。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自身教育特点,其模式要求灵活多样,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把握前沿、交叉融合能力。但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固定,需要进行优化和革新。
2023-11-06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能够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体育舞蹈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仅供高校体育教师参考。
2022-04-30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2022-03-11"赛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应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拓宽教学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和艺术鉴赏审美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就业岗位打好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就"赛教融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2021-12-29安顺地戏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屯堡人精神文化诉求的外在载体,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屯堡人离开了他们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愿意学跳地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当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教育逐渐开始担负起地戏传承的重任。
2021-12-23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微博、微课等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青睐。
2021-12-01在高师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舞蹈属于教学体系中比较独特的部分,不管对于内容来说还是对于方法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克服困难,增加教育深度,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的做法值得提倡。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对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索,用以回应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潜在价值,以期促进下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
2021-11-25生活中的绘画材料特别丰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可能成为绘画材料的物品,如废旧的报纸、植物、石头等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新媒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主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而每个学生选择的材料也大不相同,学生利用这些新媒材积极创作,就会得到不同的绘画作品。
2021-11-23中职美术的教学最关键是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色彩教学对于中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色彩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提高美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专业的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主要探究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2021-11-22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中职院校的功能从原来培养学生就业,发展到如今的就业升学双向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结合当前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美术类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在福建省中职院校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四个基础课程,教师要将理论考试内容与实际技能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
2021-11-22人气:6619
人气:6428
人气:5112
人气:4997
人气:4755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音乐教育
期刊人气:1264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3-1138
国内刊号:11-2543/J
邮发代号:82-565
创刊时间:1989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