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高等教育阶段,钢琴教育逐渐成为主要的艺术教育选择,在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也不断提升。部分钢琴教师在相应教育进程中进行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尝试,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大多数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明显不足。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也产生了一些明显问题,这些问题能否及时解决也会成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的关键。本文将具体分析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状况,并提出更为有效的培养策略。
得益于艺术教育受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系列创新教育教学法的较好应用,高校钢琴教育水平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程度提升。新时期,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多教师在钢琴教育中进行了相应努力与尝试。但实际结果表明,钢琴教育中进行的创新相对简单,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进行培养则具有较大难度。大部分教师在这一进程中十分被动,鉴于此,探寻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概述
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钢琴曲是一种具体的音乐艺术形式,钢琴教育视角下进行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也十分可行[1]。从具体的意义表现上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能够为新时期钢琴教育指明新的方向,增强钢琴教育的方向性与目的性,甚至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钢琴教育内涵。此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应当具备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对这一具体能力予以的具体培养对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情操的陶冶也有很大帮助。但也要清醒的看到,钢琴教育创新性与有效性的提升带有一定难度,想要在钢琴教育视角下较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也具有一定难度。对于钢琴教师而言,也需要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事宜进行更多思考。
二、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现状
(一) 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不足
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虽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实际的钢琴教育教学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2]。绝大多数教师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在钢琴教育中进行有效创新,并依托创新性的提升驱动钢琴教育有效性的提升。不仅如此,很多钢琴教师对于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事宜并不了解,其同时也缺乏足够多的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经验。
这一情形下,部分教师在钢琴教育中并未有意识的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予以具体培养。一部分教师虽然进行了相应努力与尝试,但由于思想意识层面并未给予足够关注,在钢琴教育中断断续续进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也无法取得较好成效。一定意义上来说,之所以从整体上看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状况较差,与其受重视程度较低有直接关联。
(二) 钢琴教育中缺乏有效互动
在很多高校的钢琴教育中,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明显不足,钢琴教育中缺乏有效互动不仅仅成为了钢琴教育层面的一个问题表现,同时也对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产生了很大影响。缺乏有效的互动、交流时,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内容在渗透上会缺乏良好的媒介,教师机械性的讲解钢琴弹奏知识,抑或是介绍音乐鉴赏知识也无法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提供足够帮助与支持。
更为严重的是,在固化的钢琴教育模式中,各个阶段的钢琴教育活动容易成为简单、机械性的重复,想要在钢琴教育中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予以有效培养也会十分困难。大部分教师更为关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内容的渗透,并未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模式优化以足够的关注,这也是导致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培养的直接原因。
(三) 专项音乐鉴赏活动较少
高校的钢琴教育中专项的音乐鉴赏活动相对较少,这一问题影响下,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状况也相对较差[3]。严格意义上来讲,钢琴教育与学生的音乐鉴赏教育之间存在很大差别,钢琴教育虽然可以成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的载体,但需要钢琴教育教学活动在开展上不断向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角度不断靠拢。联系钢琴教育实际状况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在钢琴教育中会开展一些钢琴曲演奏相关专项活动,但并不会从音乐鉴赏的角度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在钢琴教育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进行的培养往往缺乏针对性。这一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时,即便教师进行了很多学生音乐鉴赏力培养上的尝试,但依然很难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上取得较好突破。
(四) 学生的音乐鉴赏技巧掌握状况较差
现阶段,很多学生并未掌握较多的音乐鉴赏技巧,钢琴教育视角下,教师也并未对学生音乐鉴赏技巧的掌握、应用能力予以具体培养。可以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产生影响的因素众多,其中,学生的音乐鉴赏技巧掌握与应用状况往往会直接决定其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与否。一直以来,部分学生将自身对音乐的喜好,对不同流派音乐的理解等看作了音乐“鉴赏”,但严格意义来讲,这种个人喜好,以及自身对部分流派音乐,对部分音乐曲目的理解并非音乐鉴赏范畴。很多钢琴教师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忽略了音乐鉴赏技巧的解读,也并未对学生相应技巧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予以针对性培养。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于音乐鉴赏的理解都带有明显局限性,想要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予以有效培养也会变得更为困难。
三、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具体策略
(一) 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作为钢琴教育基本目标
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中,教师应当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作为钢琴教育中的基本目标,给予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事宜更多关注[4]。例如,大连某高校内,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成为了学校艺术教育中的基本目标,钢琴教育中,教师也围绕着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进行了钢琴教育调整与优化,思想意识层面给予了足够关注,且钢琴教育中进行了跟进式的调整与优化后,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环境也十分良好。为此,其它高校也要注重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目标的明确,重点要转变钢琴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确定了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基本目标后,教师也可以基于相应目标的达成状况,更为精准的进行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评价,这也可以为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培养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
(二) 钢琴教育互动中进行音乐鉴赏引导
在高校的钢琴教育中,钢琴教育模式的优化也需要得到足够关注,除了丰富钢琴教育中与学生音乐鉴赏力相关的内容外,教师也应当针对性的优化钢琴教育模式。具体来说,在钢琴教育中,构建多维互动的教育模式较为可取,通过提升钢琴教育中的互动性,将教育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音乐鉴赏力培养上的一个引导过程。例如,在讲解《云南民歌五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民族韵味浓郁的钢琴曲时,教师可以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鉴赏为基本切入点,创设文化韵味感知、文化魅力分析相应问题,引导学生从情感感悟、文化感悟的角度弹奏相应钢琴曲目。常态化的在钢琴教育中创设一些音乐鉴赏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反馈,并结合反馈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后,钢琴教育中教师也能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予以更好培养。
(三) 定期开展钢琴曲为基础的音乐鉴赏活动
在高校钢琴教育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钢琴曲为基础的专项音乐鉴赏活动,这些专项的音乐鉴赏活动开展中,教师也能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例如,在学习了肖邦《圆舞曲》这一钢琴曲目后,教师可以整理《前奏曲》《夜曲》等设计音乐鉴赏活动。在专项的音乐鉴赏活动中,教师可以联系这些经典钢琴曲的创作背景等与学生一道进行音乐鉴赏。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一些经典流行音乐中钢琴的灵活应用,与学生一同进行音乐鉴赏。例如周杰伦《夜曲》《夜的第七章》《不能说的秘密》等流行音乐中,钢琴在音乐曲目前奏中的成功应用也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定期开展不同形式的音乐鉴赏活动,学生也可以在这些专项的音乐鉴赏活动中积累更为成熟的音乐鉴赏经验,这自然有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培养和提升。
(四) 联系经典钢琴曲鉴赏讲解音乐鉴赏技巧
由于音乐鉴赏技巧的掌握与应用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高低,因此,钢琴教育视角下,教师可以联系经典钢琴曲鉴赏等讲解音乐鉴赏技巧。加深学生对音乐鉴赏技巧的了解、认识后,教师则要对学生的音乐鉴赏技巧应用能力予以较好培养。一般来说,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与应用音乐鉴赏技巧后,其音乐鉴赏能力自然能够不断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结合《车尔尼钢琴练习曲》讲解一些基本的钢琴弹奏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难度系数更好的钢琴曲,诸如马克思姆《出埃及记》《野蜂飞舞》等,从钢琴曲鉴赏、音乐鉴赏的角度,讲解文化角度鉴赏、技巧层面鉴赏、气势层面鉴赏等不同的音乐鉴赏技巧,并鼓励学生应用相应技巧进行鉴赏尝试,借此对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予以具体培养。
四、结语
高校钢琴教师应当给予钢琴教育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事宜更多关注,并积极进行相应尝试。在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与作用下,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要求教师构建相应的评价机制,阶段性进行回顾式评价,精准定位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相应问题的表现、诱发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将系列问题解决的过程作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更好培养的过程。阶段性评价并进行动态调整后,教师在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中也可以掌握更多主动权。
参考文献:
[1]孟梦.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如何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9):66-67.
[2]何中国,束昆.刍议高校钢琴教育中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策略[J].艺术教育,2019,(01):227-228.
[3]郑斌.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鉴赏能力的探究[J].赤子,2019,(017):105-106.
[4]郭洪涛.高校钢琴教育中对学生鉴赏能力探究[J].北方音乐,2018,038(001):199-200.
文章来源:周沁林.高校钢琴教育视角下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策略[J].戏剧之家,2021(21):92-93.
分享: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教育模式迎来适应全新变革的挑战。艺术设计类专业有着自身教育特点,其模式要求灵活多样,特别强调培养独立思考、把握前沿、交叉融合能力。但传统的教育模式较为固定,需要进行优化和革新。
2023-11-06体育舞蹈是一项新兴的运动项目,能够在培养学生健康体魄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是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体育舞蹈与核心素养的关系,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做法,仅供高校体育教师参考。
2022-04-30艺术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承担着新的使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其积极创新自身的艺术教育理念和教育策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文章在简要阐述新时代背景下艺术教育工作者核心使命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了艺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并据此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2022-03-11"赛教融合"背景下中职美术教学应跳出传统教育理念的藩篱,拓宽教学途径,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基本美术技能和艺术鉴赏审美能力,从而为学生将来走上就业岗位打好基础。结合教学实践,就"赛教融合"在中职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我国中职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促进作用。
2021-12-29安顺地戏被认为是"中国戏剧的活化石",作为屯堡人精神文化诉求的外在载体,曾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屯堡人离开了他们原有的文化生态环境,愿意学跳地戏的人也越来越少了。当下难能可贵的是,学校教育逐渐开始担负起地戏传承的重任。
2021-12-23如今,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途径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特别是微博、微课等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微课资源,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提升教学效果,因此,微课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和青睐。
2021-12-01在高师院校开展教学工作时,舞蹈属于教学体系中比较独特的部分,不管对于内容来说还是对于方法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为了克服困难,增加教育深度,融传统民族文化于其中的做法值得提倡。从教育宗旨的确认、文化本质的坚持、文化与教学的联系、创新理念的贯彻等角度对具体操作方法展开探索,用以回应文化与教育相融的潜在价值,以期促进下一代学生的健康发展。
2021-11-25生活中的绘画材料特别丰富,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可能成为绘画材料的物品,如废旧的报纸、植物、石头等物品。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就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新媒材,这样每个学生就可以自主选用生活化的新媒材,而每个学生选择的材料也大不相同,学生利用这些新媒材积极创作,就会得到不同的绘画作品。
2021-11-23中职美术的教学最关键是对学生进行色彩教学。色彩教学对于中职美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强化色彩教学对学生来说是提高美术水平的一个有效途径。为了让学生受到更专业的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发现色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改善措施。主要探究中职美术色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2021-11-22随着当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中职院校的功能从原来培养学生就业,发展到如今的就业升学双向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顺应时代的变化,结合当前学情做出适当的调整。美术类专业是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之一,在福建省中职院校美术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针对素描、色彩、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四个基础课程,教师要将理论考试内容与实际技能等多个方面结合起来。
2021-11-22人气:2751
人气:2155
人气:1665
人气:1370
人气:101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期刊人气:1613
主管单位:黑龙江大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2-4107
国内刊号:23-1064/G4
邮发代号:14-337
创刊时间:201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3.09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154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0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