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调查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需求,为制订切实可行、科学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应用基于核心胜任力的儿科新入职护士培训需求调查表,于2022年8月对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112名新入职护士及23名在职护理培训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儿科新入职护士对核心胜任力内容的培训需求整体低于护理培训师认为应该培训的力度,在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需求、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需求、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需求、操作技能培训需求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训方式方面倾向多元化教学方式,理论培训方式位居第一。结论 新入职护士及护理培训师均认为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需求较高,但培训内容及方式应与时俱进并持续更新,以满足个性化培养需求,帮助新入职护士尽快适应角色转换、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是指工作第1年的护士,已学习了护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毕业前实习,对临床也有了初步的实践。但儿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新护士在操作技术方面实践较少,与专业护理人员存在较大差距[1]。如何快速适应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环境,从实习护士顺利过渡到责任护士,是所有儿科新护士面临的严峻挑战。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是在提供护理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反映[2],包括通科护理核心能力和专科护理核心能力两个范畴[3]。护士核心胜任力是护理专业人员必备的最应重点培养的主要能力,对临床护理质量与安全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是患者安全的基础,也是体现医院护理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的指标[4-6]。新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是让其尽快适应角色转换、促进儿科护士职业发展的良好开端,也是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与服务质量的根基[7]。本研究旨在以儿科护士核心胜任力为基础,从儿科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视角全面了解新护士岗位培训需求,为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8月,采用整群抽样的调查方法,以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妇女儿童专科医院儿科新护士及儿科护理培训师为研究对象。新护士纳入标准:(1)完成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或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2)取得大专或本科及以上毕业证;(3)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同意参加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者;(2)有规范化护士培训经历或外院工作经历者。护理培训师纳入标准:担任护理培训师1年及以上;本年度工作时间>10月。排除标准: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者。
1.2研究工具
根据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制定的《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简称大纲)[8]要求,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9-11],编制儿科新护士核心胜任力调查问卷,包括3部分内容:(1)一般资料调查,涵盖被调查者的年龄、性别、目前取得的最高学历及职称等。(2)培训内容需求,包括六大培训内容,即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培训需求(10个条目)、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需求(19个条目)、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需求(9个条目)、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需求(8个条目)、专业知识培训需求(40个条目)、操作技能培训需求(20个条目),共106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其中非常不需要=1分,不需要=2分,一般=3分,需要=4分,非常需要=5分,各条目得分越高表示培训需求越高。(3)培训方式需求,包括理论授课、专题讲座、个案护理、示范教学、情景模拟、护理查房、观看录像、经验交流、角色扮演及业务自学,共10种教学方法及1个补充选项(其他希望培训的内容及培训方式),每个培训内容可以选择1种或多种教学方法。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16,其中培训内容需求Cronbach′sα系数为0.925,培训方式需求Cronbach′sα系数为0.889,调查问卷的CVI值为0.96,提示该问卷信度及效度良好。
1.3资料收集
借助问卷星,晨交班结束后由专人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前向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说明本次调查目的及注意事项,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集中统一现场发放问卷并填写,现场收回。向儿科新护士发放问卷116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6.6%;向护理培训师发放问卷23份,回收有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10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当数据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时,采用t检验;呈偏态分布时,采用两独立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112名儿科新护士及23名护理培训师,新护士平均年龄(23.80±1.40)岁,护理培训师平均年龄(35.74±4.60)岁,其余一般资料见表1。
表1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的一般资料
2.2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情况
112名新护士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排名前3的是专业知识培训需求、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培训需求与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需求。23名护理培训师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排名前3的是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需求、操作技能培训需求、专业知识培训需求。护理培训师六大培训内容需求得分均高于新护士,且在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需求、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需求、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需求、操作技能培训需求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培训内容需求得分情况比较(,分)
2.3培训方式需求情况
本研究显示,112名新护士对培训方式的需求因不同的培训内容有所差异。在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培训方式上,排名前3的是理论授课、业务自学及专题讲座(见图1);在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方式上,排名前3的均是理论授课、业务自学及经验交流(见图2、图3);在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方式上,排名前3的是理论授课、经验交流及业务自学(见图4);在专业知识培训方式上,排名前3的是理论授课、个案护理及护理查房(见图5);在操作技能培训方式上,排名前3的是示范教学、理论授课及观看录像(见图6)。
图1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培训方式占比
图2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方式占比
图3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方式占比
图4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方式占比
2.4其他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需求情况
95.5%的新护士及82.6%的护理培训师认为本次调查的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很全面。5名儿科新护士希望增加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造口护理及更换引流袋(示范教学);(2)接送手术患儿方式(理论授课或观看录像);(3)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的使用(理论授课、操作示范)。4名护理培训师希望增加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1)部分操作可采用同伴教学法,素养相关理论学习可采用学习通等App进行培训和考核;(2)情绪管理(参与式体验);(3)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准备、手术交接、手术护理,可采用专题讲座、情景模拟,见表3。
图5专业知识培训方式占比
图6操作技能培训方式占比
表3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其他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式需求情况
3、讨论
3.1儿科新护士对培训内容需求较高但与护理培训师有差异
本研究显示,儿科新护士对核心胜任力内容的培训需求较高,但低于护理培训师认为应该培训的力度(P<0.05),与王春立等[12]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是:(1)不同角色的需求差异。儿科新护士和护理培训师在工作职责和角色定位上存在差异,儿科新护士急于角色转换,常专注于单一临床实操技术的学习,而护理培训师作为教育者,更注重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等,他们希望新护士尽快熟悉规章制度、掌握相关操作技能、培养安全意识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与职业素养,在工作中保障临床安全[13]。(2)工作经验的影响。护理培训师通常具有更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对新护士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培训、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等综合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而儿科新护士可能刚接触儿科护理工作,认识尚浅显[14]。(3)儿科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因为儿科医疗领域相对于其他领域来说,存在许多特殊的情况和挑战,如与儿童及其家属沟通和合作的技巧,以及处理儿童特有病例和疾病的知识,都需要专门的培训,因此儿科新护士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需要更多的培训[15]。
3.2儿科新护士培训需采取多元化的培训方法以提高学习效果
儿科新护士对核心胜任力内容的培训倾向于多元化教学方式,但整体来说理论培训方式位居第一,这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理论培训方式更容易传达知识。理论培训可以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系统地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帮助新护士建立起基本的理论框架和学习专业知识。(2)理论培训方式更具可控性和规范性。理论培训可以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和教材进行,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能够更好地控制培训进度和内容,确保培训的质量和一致性。(3)理论培训方式更适合初学者。对于儿科新护士来说,他们可能对儿科护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不够熟悉,理论培训可以帮助他们为后续的临床实践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16]。
同时,儿科新护士在选择核心胜任力内容的培训方式时,不同培训内容可能对于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有所差异[17]。(1)在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培训中,理论授课、业务自学及专题讲座排名前3。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这些方法能够提供全面的理论知识,使护士能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从而更好地应对工作中的各种情况。(2)在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中,排名前3的都是理论授课、业务自学和经验交流。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方法能让护士深入学习规章制度和安全管理的要求,以及学习如何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通过业务自学和经验交流,护士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从其他经验丰富的护士身上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指导。(3)在沟通技巧及职业素养培训中,排名前3的是理论授课、经验交流和业务自学。这是因为沟通技巧和职业素养是儿科护士必备的重要能力,理论授课可以提供相关的理论知识,经验交流可以帮助护士学习他人的实践经验,而业务自学可以让护士通过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和职业素养。(4)在专业知识培训中,排名前3的是理论授课、个案护理和护理查房。这是因为儿科护士需要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理论授课可以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个案护理可以帮助护士学习如何处理具体的病例,护理查房可以让护士了解病情发展和护理需求[18]。(5)在操作技能培训中,排名前3的是示范教学、理论授课和观看录像。这是因为示范教学可以直观展示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理论授课可以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观看录像可以让护士反复观看和实践。
3.3儿科新护士培训内容及方式应与时俱进、持续更新
本研究显示,新护士希望增加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造口护理及更换引流袋、接送手术患儿方式、医院HIS系统使用,护理培训师希望增加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情绪管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这可能与国内外儿童中心(儿内科+儿外科)逐渐兴起有关。随着医疗领域知识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为了保持儿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培训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儿内科知识,需要及时更新儿外科相关知识及信息系统(HIS系统)知识,以适应新的医疗进展。加之患儿需求和护理模式及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儿科护理的模式和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需要与这些变化相适应,以提供更贴近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从儿科新护士个人发展的需要来看,每个护士都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和需求,培训内容应该能够满足不同护士的个性化需求,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此外,本研究中新护士及护理培训师希望增加同伴教学法及参与式体验的方法,这提示管理者在选择儿科新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方式时,还需要考虑培训方法是否全面、是否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培养新护士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如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培训中,可以考虑引入角色扮演和模拟训练等培训方式,以帮助新护士学习如何与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19]。通过模拟真实场景的练习,新护士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患儿及其家长的需求及情感,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20-21]。
综上所述,培训者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实际情况制订个体化的培训计划,以提高儿科新护士的核心胜任力水平。在选择培训方式时,应考虑引入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真实场景下的沟通技巧和心理支持训练,以及更加实用的操作技能培训方法。通过持续更新完善培养内容及方式,以促进及提升儿科新护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为儿科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结果可能受样本数量、调查方法及研究区域等因素影响,今后还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及研究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及不同儿科亚专业角色的需求,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和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学习需求及提高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显兰,李平,冉孟芳,等.儿科护士临床护理规范化培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08,8(1):46-48.
[2]徐少波,叶志弘.护士核心能力概念和构成要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8):764-766.
[3]赵蓓蓓.我国护士核心能力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6):516-518.
[5]王香莉,刘玲玉,张才慧,等.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21,35(8):1480-1483.
[6]雷若冰,蒋小平,林楠,等.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9,34(17):1628-1631.
[8]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的通知[A].国卫办医发[2016]2号.
[9]丁炎明,吴欣娟,刘飞,等.三级综合医院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3):331-336.
[10]任黎,赵秀芳.基于洋葱模型的妇幼专科医院新护士岗位胜任力模型及指标体系构建[J].护理学报,2021,28(7):21-25.
[12]王春立,张琳琪,王晓军,等.北京某三甲儿童专科医院儿科新护士基于岗位胜任力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4):556-562.
基金资助:四川省妇幼保健协会科研课题“‘智慧教育’融合‘柯氏评估模型’的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研究与实践”(FXYB25)资助;四川大学2022年度新时代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研究项目“‘智慧教育’与‘柯氏评估模型’结合的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培养评价研究与实践”(SCUYM10)资助;
文章来源:曾琴,苏绍玉,胡艳玲.儿科新入职护士核心胜任力培训需求现状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24,42(18):114-118.
分享:
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道路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以及地质灾害等所导致的严重创伤已成为45岁以下中青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1,2]。在创伤急救的第一现场,如不能及时且正确地对伤员进行处置,可直接影响伤员的预后,严重者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
2025-03-14在新入职护士由学生到临床护士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岗前规范化培训是必经阶段。我院自成立护理培训中心以来,一直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岗前培训,即新入职护士入科后由各科自行安排培训时间,其临床带教适应期长短不等。然而近年来由于科室工作量突增,岗前培训结束后,新护士入科后不再有带教适应期,而是直接进入临床护理角色。
2025-03-12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对医师人际沟通能力的要求已不仅局限于医患之间的个体互动领域,还包括与患者及其家属、同事和跨学科团队3个沟通群体的有效信息交流与团队协作[1-2]。作为医疗实践的关键组成部分,医师的人际沟通能力在加强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团队合作、提高医疗效果与服务水平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3]。
2025-02-25为了满足对能够推动现代医学进步的医师科学家日益 增长的需求,世界各国的医学院校都在设计研究课 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中国在这方面 起步较晚,目前正在迎头赶上,但仍有许多问题尚未 解决。在“健康中国2030”目标的指引下,中国启动 了医学教育改革创新,旨在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和 综合能力[2]。
2025-01-23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 结局和转归,以揭示疾病本质的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 的桥梁学科。在医疗工作中,病理学与临床医学密切 联系,病理诊断作为诊断疾病的金标准,利用病理活 检、尸体解剖、细胞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分 子病理诊断技术可为精准医学提供佐证和支撑[1]。
2025-01-21中医外科学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不同于中医内科学的独特理论体系和诸多验之有效的内、外治法。中医临床思维模式和实践技能的培养在中医外科规培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长期在临床一线带教,对规培学生的学习规律、心理特点及规培后的工作成绩都有深入了解。
2025-01-17心内科急危重症较多,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会提高致残率和病死率。而急危重症处理又对医生的急救意识、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和急救操作有较高要求。在临床教学中,我们发现心内科急症处理是中医类学员的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学习薄弱环节,急症的发生往往令他们手足无措。
2025-01-17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新型冠状病毒、埃博拉病毒等新发和烈性传染病接连出现,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和范围广等特点,国家对生物安全和职业防护也愈加重视。医学生在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实习,不可避免会直接、频繁地接触临床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检验标本,其中不乏传染性疾病和高致病性病原体。
2025-01-13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实施办法(试行)》(国卫办科教发〔2015〕49号)[1],对我国住院医师招收作出了制度性要求。随着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由制度建设进入内涵建设阶段[2],各住培基地招收住院医师流程应进一步规范,质量和效率也需进一步提高。
2025-01-09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医学毕业生尽快完成向合格临床医生的转变,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培养住院医师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病人管理、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学习提升是康复医学科住培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
2025-01-08人气:16531
人气:15876
人气:11012
人气:10373
人气:1015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卫生职业教育
期刊人气:3273
主管单位:甘肃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甘肃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
出版地方:甘肃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1246
国内刊号:62-1167/R
邮发代号:54-85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