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阅读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理解、思考感悟等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只有解决了为什么读、怎么样读、通过读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等问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情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路上走得更远。
阅读是语文教学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阅读,既可以获得知识,又可以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根植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的感性知识。另外,阅读所带来的认知思维、层次架构、语感知识等,都是写作所必需的素养。同时,阅读也是自学知识的唯一途径,一切信息的来源,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自主获得。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必须重视阅读教学。因为读,是语文教学的根。
一、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一)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阅读教学
试想一下,不管是现代文教学,还是文言文教学,教师的第一要务都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结构及主题思想。课堂上的导读、范读抑或学生齐读,无一例外都践行着阅读教学。纵观整个课堂,包括字词的识记、层次的把握,都是在为阅读夯实基础。现代文教学是这样,文言文教学也是这样。在整个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花费精力最多的是课文的翻译。而翻译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文言文的教学,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理解句意、句式、结构和文意,才能学通学懂文言文。从这个角度上讲,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阅读教学。
(二)阅读是伴随学生一生的东西
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知识的更替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快,信息量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强大。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个体,必须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多变的时代。对于学生来说,学校的学习总是有限的,课堂学习只能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小部分。一个人一生的学习时间大部分是在校外进行的,所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迫在眉睫。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进而最大限度地在时代的竞争中出色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所有一切的前提就是学习。一个人在脱离了学校,远离了教师的情况下,自学就成为其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而自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阅读。人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涉猎自己未竟的领域,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知识。从这个层面上讲,阅读是伴随学生一生的东西。
(三)阅读既要有阅又要有读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并获得审美体验与知识的活动。它是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过程。视觉材料主要是文字和图片,也包括符号、公式、图表等。按照阅读时是否出声,学术界又将阅读分为朗读、默读和视读三种。不管是朗读、默读还是视读,只要有读,就必须有视角的介入。狭义的阅读是不要求出声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视读,这样不但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还能减少相互间的干扰。它应该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阅读应该既要有阅,又要有读。但对于学生来说,还得将阅和读充分结合起来,在大量朗读的基础上,推进高质量的视读。因此,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将学生的朗读、默读、视读都纳入阅读体系。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形成面,聚成体。
二、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不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阅读已经蜕变为当代公民的一种文化素养。人一旦离开了阅读的滋养,就会成为一个不思进取,与世隔绝的门外汉。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的成长撑起一片爱的蓝天。对于初中阅读教学,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课堂教学
现行的语文课本里收录的课文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不能轻视课堂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生为本,以书为本,将课本中呈现的课文隆重地推介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做到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重视课堂的完美与充实。不管是背景的介绍、重点字词的掌握,还是文章层次的划分、重点语句的把握,都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讲到这里,肯定会有人问:你不是说语文教学说到底就是阅读教学吗?课堂不就是让学生读吗?怎么又重视这重视那的,这岂不是前后矛盾吗?在这里有必要更正一个认知。那就是传统课堂里的背景介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文本产生的特定历史背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写作意图和文本主旨;重点字词的过关训练,是为了扫清阅读障碍,便于学生顺利阅读;至于层次的划分,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文本的思维逻辑;重点语句的把握,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行文特点及表达技巧。所有这一切的操作,都围绕着一个主题,那就是阅读。因此说,只要抓住了课堂教学,就能为学生的阅读保驾护航,充电续航。对于课本中的范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认真地阅读,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大声地诵读。对于一些精彩的片段,可以要求学生背诵、摘抄。因为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可供阅读的优秀书目十分有限,教师就要以课本为纲,努力做到纲举目张。
(二)上好阅读课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学校也十分重视阅读教学,好多学校已经开设了阅读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这是天大的好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倍加珍惜。因为这不仅仅是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舞台,更是为全体语文教师搭建了一个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让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在阅读课堂上,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帮学生选好书目,制订好阅读计划,有目的、有步骤、有条理地推进阅读活动,切不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语文基础设置阅读阶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师可仿效教材的编写原则,比如七年级重在记叙文训练、八年级重在说明文训练、九年级重在议论文训练,大体遵循这样一个规律,有效地推进阅读教学。当然,在书目的选择上,教师可以穷其所有,有效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甚至可以发动学生和家长,一句话,要保证课堂上学生有书可读。其次教师要做的就是阅读方法上的点拨。课前教师布置阅读目标,也可以称之为阅读任务和要求,要让每个学生都明白读什么、怎样读、读到什么程度、解决什么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展示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让各小组分享阅读收获,也可以指名让学生展示。一句话,成果验收很重要,可以让学生获得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和获得感,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三)抓好主题阅读
“有人一定会问:通常人们是一篇一篇地读,那么,我们能不能一组一组地读呢?这个问题问得好。文章不仅可以一篇一篇地读,也能一组一组地读。这一组一组地读,就是群文阅读。”2020年8月,由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改革实验项目课程资源部编著的《群文阅读读本》已正式发行使用。初中语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资源,激活我们的阅读教学。在这里,必须先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题阅读”。群文阅读的最大好处在于改革了阅读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要以《群文阅读读本》为抓手,认真开展群文阅读,在教学设计上要突出主题、关注阅读内容和阅读速度,提出阅读要求。当然,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提前阅读,充分预设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做好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集体性引导和个别性辅导。
(四)关注早晚读
众所周知,早晚读是培养学生读书习惯、强化知识识记的主要途径。特别是一些文科性学习,更离不开读。但现行的中小学早晚读,存在着很大的弊端。根据教师长时间的观察,目前部分初中生的早晚读出现了读书碎片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就是语文只读文言文、古诗词,英语只读单词。很少完完整整地读一遍课文,更别说有感情地朗读了。学生的早晚读出现如此现象,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反思。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语文被字、词、句、段、篇等教辅资料所代替;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学生的潜意识认为,语文学习重点不在书本,而在于多做题。长此以往,学生将完整的语文学习分段分层化,甚至碎片化。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语文考试无非就是字、词、句、段、篇。所以他们的早晚读除了读一些具体的和碎片化的知识点外,很少完完整整地读一遍课文。要知道,课文是经典中的经典,是范例中的范例,丢掉了经典,抓住了皮毛,这样的早晚读有多大意义?再者,早晚读突出的是个“读”字,但对于好多学生而言,早晚读就是不出声的“看”,读书没有声音,更谈不上情感的介入。这种低效的早晚读,对于语文学习到底能起到多少助推作用,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思考。其实,理想的早晚读应该是:学生双手捧书,目光如炬,声大如钟,不时摇头晃脑,不时手舞足蹈,不时高声,不时低吟……只有思维和情感介入的读,才是有质量的阅读。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句话,那就是初中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早晚读,要对学生的早晚读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学生一种正确的阅读观,从大处着手,系统性地学习语文。而不是丢了西瓜,抓住芝麻式的碎片化的学习。早晚读,只要教师组织得好,指导得力,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自然是水到渠成的。
(五)把阅读和口语表达紧密结合起来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外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读是输入,说是输出。学习就是一个不断输入和输出的过程。学以致用便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因此,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要特别重视输入和输出的结合。也就是把阅读和表达紧密地结合起来,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平台,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更要最大可能地赋予学生表达的权利,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把自己在阅读中获取的信息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变得有意义,有价值。这也是阅读教学的本质所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搭建表达的平台,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沟通、大会演说、课前演讲、课堂辩论等方式,强化阅读成果展示。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可以说,阅读是一个杠杆,只要用得好,就可以撬动整个语文教学。
(六)让阅读与写作同行
写作,其本质就是一种输出。写作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甚至是小学最普通的语文学科检测,写作都占有相当大的分值。然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最好的途径莫过于阅读。只要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善于在阅读中获得灵感,写作水平就不会很差。因此,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因为写作本身就是一种表达,只不过是除口语表达之外的另一种方式而已。教师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阅读收获、阅读体验,还可以让学生仿写、缩写、扩写,让学生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体验、想法及时地写出来。如此,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教学最好的抓手,也是激活语文教学最得力的法宝。阅读是一个杠杆,用得好,可以撬动整个语文教学。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还记得犹太人怎样教育孩子吗?他们总是把蜂蜜涂在《圣经》上,引导孩子去接近书本,去亲近知识。并十分直观地告诉孩子:书是甜的,阅读是有价值的。正是由于犹太民族特别看重阅读,才培养出众多令世界为之敬仰的人才精英。
犹太民族的做法,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深入思考。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更应该认真反思,细心体味。然后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抓好阅读教学。只有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创意地开展阅读教学,才能使阅读不仅是一种课程,更成为一种能力培养的方式与途径。只有我们的学生具备了阅读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自主学习,进而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在未来的社会里取得更大的成绩。因为他们掌握了一种学习所有知识的法宝———阅读。这就正应了一句话:“方法比能力更重要。”因此,请记住: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
参考文献:
[1]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编著.新课程1+X群文阅读读本[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20.
[2]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仑如何阅读一本书[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4.
文章来源:白军刚.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23,(21):112-114.
分享: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速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也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身信息素养,以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
2023-11-16新课程下,写作是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具体体现,学生唯有掌握写作技巧,才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认识世界、体会认识,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想。然而,当前学生的写作技巧普遍不高,很多学生采取平淡无奇的叙述手法写作文,内容空洞,不能够凸显出写作的主题,降低了学生的写作热情,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2023-11-16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作为语文教育的核心,文学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学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也是对社会生活和人性的反映和批判。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关怀、审美水平和情感表达能力,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2023-11-14教材是课程的中心,是具有教育、文化、政治等多维属性的复合体。它一方面具有联系课程标准、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中介作用,另一方面具备由教师、考试制度强化的权威性,“是社会各种执政、经济和文化作用的结果"。教材对教育活动会产生深远、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会超出知识的层面,并通过教材话语的组织与呈现逐步渗透、缓释成效。
2023-11-09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技术不断成熟进步,给学生的语言学习方式特别是阅读与交流学习带来了重大变化。语文阅读不再局限于纸质媒介,交流表达方式也更为丰富。为适应时代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设置了“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在此之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实践引起相关学者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关注。
2023-11-09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要求教师要主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由“唯知识”向“提能力”“重素养”转变。这也是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面对当今百年未有之变局,教师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在独特复杂语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2023-11-08写作占据着语文的半壁江山,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尝试,但是仍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制约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微写作,借助微写作的灵活性、交际性、及时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突出语文学科的魅力,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2023-08-14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在小学教育中,阅读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拓展课外阅读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甚至是提升语文综合素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来达到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拓展阅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对策,以供参考。
2023-08-13新课改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此,语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单向输出”的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而互动则是课堂上师生之间进行有效交流的重要方式。
2023-08-06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阶段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形成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面、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落实整本书深度阅读教学不仅能促进学生积累语料和人文知识,也是其增进思维、认知能力,培养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的主要途径。
2023-08-06人气:3132
人气:2102
人气:2062
人气:1938
人气:182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语文教学通讯
期刊人气:2230
主管单位:山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教育
国际刊号:1004-6097
国内刊号:14-1017/G4
邮发代号:22-45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71
影响因子:0.116
影响因子:1.248
影响因子:0.284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