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ic/index/images/icon-home.png)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EBM)结合“托利派”的教学模式在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科2016级16位学生在二年级时接受传统教学法,三年级时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2017级14位学生直接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教学模式的效果及对2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2个年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均认为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独立思考、科研能力等,2个年级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均满意。2016级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对教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应用EBM结合“托利派”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及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的需求,我国在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领域推出全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形式。根据2015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出台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接受为期不少于33个月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部分教师对这一规定理解存在偏差,有走向“重临床,轻科研”倾向。与传统的临床研究生培养模式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规培无疑缩短了理论学习和科研的时间。但研究生培养不同于单纯规培,对其基本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要求[1]。在新的培养要求下,显然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类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作用小,因此如何平衡以上矛盾,培养高综合能力的实用型研究生是目前本院面临的重要问题。循证医学(EBM)既是一种思维也是一种医学研究方法,是以证据为基础的临床医学,该思维包括对问题的提出,围绕问题查找临床证据[2],再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治疗方案。“托利派(TOREPIE)”教学是一种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某一学习主题与教师进行研究与讨论的交互式教学路径[3]。进入规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更多的临床实践时间,面对患者存在更多发现临床问题的优势,且皮肤性病学专业以主观临床实践为主。结合以上优势,融入EBM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同时与教师进行研讨学习促进问题的解决。2种模式结合在研究生培养中应用目前鲜见报道。本研究将EBM结合TOREPIE教学法应用于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初步探讨其在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皮肤科2017级、2016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别为14、16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16位学生在二年级轮转回皮肤科开始接受传统教学法,三年级时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2017级14位学生轮转回皮肤科后直接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2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2个年级的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均需轮转皮肤科住院部及门诊部。对于2016级的16位研究生,在二年级时接受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即跟随导师门诊、住院部收治患者及导师的讲授。在三年级时与2017级二年级14位研究生同时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法,贯穿于门诊及住院部轮转学习中。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收集科室2017级、2016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中遇到的问题并综合,拟定主题,选定分主题,引导学生进行EBM思维,经过2周的时间查阅相关材料(包括基础、前沿、创新),制作成PPT,讲解时间为20~25min;(2)课堂展示:每周一、三分别对2个年级学生轮流演讲展示;(3)师生互动阶段:观听者就展示者所讲解的内容进行共同分析和讨论;(4)主持导师总结并就新问题给出下期主题。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导师为辅引导、点评。
1.2.2教学效果评价
学期结束后应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教学模式的效果及对2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问卷回收率为100%。分别对本科室2016级和2017级专业学位研究生30位发放问卷。对教学模式满意度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评价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采用考评制对研究生的科研思维、科研实践进行评价,每项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能力越强。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分别对2个年级及同一年级接受2种不同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及指标评分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秩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个年级学生对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问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认同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见表1。
表1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问卷[n(%),n=30]
2.22个年级学生对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2016级学生对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的总满意度为93.8%,2017级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92.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2个年级学生对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n(%)]
2.32016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与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满意度比较
2016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总满意度为37.6%,低于对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9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2016级学生对传统教学模式与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比较[n(%)]
2.4接受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的2个年级考核指标评分比较
2组在科研思维、科研实践考核评分中,2组在未接受联合教学模式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联合教学模式后,2组评分均高于接受联合教学模式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2组考核指标评分比较
3、讨论
《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指南》指出该计划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可信任的研究生,旨在帮助实践者成为更具有胜任力的医师,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照护[4]。在中国不谋而合地提出了新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是我国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设立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更高,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层次的医学科研和应用型人才[5]。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要求抓好“三基”培训,加强临床思维能力、岗位胜任能力培养,加强学术交流,提高综合能力[6]。平衡临床与科研,在有限的时间内培养更高质量的医学研究生,势必要求在教学的各个方面均需改进、创新。新的、有效的教学模式探索也势在必行。
EBM的基本定义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做好临床研究证据,制定每个患者最佳的诊治方案”[7]。进入规培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有更多的临床实践时间,面对患者存在更多发现临床问题的优势。结合以上优势,融入EBM思维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EBM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表明,EBM教学模式可提高该学科见习学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思维能力[8]。EBM教学方式在儿科、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表明了EBM在临床和理论教学中的价值,有助于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探究性及独立思考的习惯[9,10]。“托利派”最初是由汉阳大学的约瑟夫·舒维勒教授提出的,是韩国高校普遍用于培养研究生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模式。其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等方面与被大家熟知的seminar教学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却比seminar教学模式更规范,其具备严密的逻辑性和可操作性[3]。“托利派”教学模式的整个操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即题目引导阶段、研究拓展阶段、课堂展示阶段、师生互动阶段、综合评价阶段。在汉阳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中实施的“托利派”教学模式的全流程可以看出,其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鼓励学生独立选题、查资料、定观点,增加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发现成分[11]。研究拓展阶段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创新力。将“托利派”教学模式应用于生态学原理和生物教学测量与评价课程中表明,该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平等师生关系的形成等方面有极大的促进作用[12]。
本研究将EBM联合“托利派”教学模式运用于本院皮肤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将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对比,同时在同一届学生中的前后对比中均体现了该新教学模式的优势及满意程度。2个年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对该结合教学模式均满意。科研思维、科研实践在接受联合教学模式后可见提高。同一届学生对结合模式的满意度较传统模式明显增加,说明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学生需求不断调整、改进、创新教学模式,以适应目前国家教学改革需求,平衡临床与科研、时间紧张的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在以后教学中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推广该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玲玲,刘玉秀,顾怀敏,等.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创新性的探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2):193-195.
[2]刘建平.转化医学与循证医学及其与中医药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31(4):13-14.
[3]陈奥,柯文山,彭宇,等.“托利派”教学模式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3):216-217.
[4]张小宁,王晓民.美国医学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指南(2016)解读[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7,30(8):792-797.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中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通知[EB/OL].(2019-05-24)[2020-03-06].
[6]柴文戍,田磊,潘殿柱,等.探讨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J].医学与哲学,2014,35(4):83-85.
[8]娜几娜·吾格提,蒋华,艾力曼·马合木提,等.EBM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心血管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5):125-126.
[9]陈雪梅.EBM结合PBL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7):46-47.
[10]唐汉庆.EBM和PBL双轨教学法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35(1):98-99.
[11]李翠亭.韩国研究生“托利派”教学模式评析:以汉阳大学国际学研究生院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68-73.
[12]赵月萍,柯文山.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托利派教学模式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11):9-11.
夏登梅,徐基祥,刘杰雄.EBM结合“托利派”教学模式在皮肤病与性病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03):501-503.
分享: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一种“基于问题学习” 的教学模式,它以问题为中心,启发学生通过思考、讨 论等形式分析与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 体”的教学思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发挥学 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2025-02-10本文旨在分析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学现状,以口腔材料学、口腔临床药物学为例介绍多样化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留学生教育中的策略及应用,探索多样化教学模式的成效及重要性,思考讨论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学改革的难点,以期为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其他课程提供参考,进而提高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留学生教学质量。
2025-02-07本文主要探讨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实施本研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及科学技术高质量发展的意义、现状、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提升本研贯通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议,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实施、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025-02-06生理学是生物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一门研 究机体生命活动各种现象及其功能活动规律的科 学[1] 。 主要从细胞、器官系统和整体三个水平对机 体正常生理功能进行研究,从而剖析机体各种生理 变化的规律和机制,当面对疾病状态下机体才能理 解其发生功能、代谢变化的规律和机制。
2025-01-22近年来基于评价顾客期望程度与实际体验效果差距的 SERVQUAL 模型被部分教育工作者用于评价课程教学服务质 量,并取得一定成果[5-7] 。该模型不仅能反映课程教学质量现状, 还能从学生角度通过预期与感受差距发现课程教学中存在的 关键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策略,进而实现课程教学 质量提升。
2025-01-21前期调查结果[1]显示,结合《全科医学概论》教材基础,讲述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在本科阶段十分必要。为进一步明确结论的可行性并探索更为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课题组对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不同年级本科生的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对调查结果、中医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及教学方法做出以下分析。
2025-01-17仪器分析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为后续的中药化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药剂学、中药分析等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程也是一门实验科学,需要结合实验才能更容易理解每种仪器的构造以及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应用。
2025-01-17在医学影像学教学过程中,以PACS系统存储的典型病例图像为基础,以案例为导向的CBL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作为铺垫,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提升,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而且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025-01-15护理科研创新能力是本科护生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岗位核心能力和必要条件[1]。目前,我国临床护士的科研创新能力,尤其是突破固有思维的能力较差[2],而本科护生作为未来临床护士的重要力量,其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我国护理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3]。
2025-01-13《护士伦理准则》指出新时代应敬畏生命、尊重患者个人意愿和尊严、提升患者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护理道德特点[1]。面对日益复杂多样的伦理问题,要想做出科学的伦理决策和合理的伦理行动,必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有效识别伦理问题的能力[2]。伦理敏感性指个体对伦理问题的敏感程度或对伦理挑战的认知和反应能力[3]。
2025-01-13人气:12751
人气:6651
人气:3855
人气:2637
人气:2550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期刊人气:1585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6763
国内刊号:12-1206/G4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