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行卵巢癌根治术后直接接受化疗干预的患者88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化疗期间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及化疗期间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值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QLQ-C30各个维度评分值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卵巢癌根治术后直接化疗患者,在化疗期间采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有助于提升化疗依从性并优化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卵巢癌是临床恶性程度较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性疾病,根治性手术是改善患者生存结局的最可靠方法,其中绝大部分患者术后需辅助化疗以彻底杀灭散在肿瘤病灶以减少复发率。化疗药物在对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细胞也产生损伤,患者可出现一系列毒副反应,给患者带来明显不良体验,严重者甚至因无法耐受化疗不适而中断治疗,进而影响预期疗效的实现[1,2]。目前卵巢癌根治术后部分化疗患者依从性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院外护理措施较少、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薄弱,如何增强化疗患者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强度是目前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基于目前互联网平台的迅速发展,使网络延续护理的实施成为可能,目前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已经在乳腺癌化疗患者[2]、癌痛患者[3]中得到成功应用,但关于该护理模式对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涉及极少。本文探讨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对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化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后续同类患者的延续护理模式选题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间在本院行卵巢癌根治术后直接接受化疗干预的患者88例作为观察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37~79(59.64±11.47)周岁,病理分型:浆液性囊腺癌2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7例、其他4例,最大肿瘤直径1~6(3.02±0.88)cm;观察组患者年龄36~77(59.40±10.95)周岁,病理分型:浆液性囊腺癌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16例、其他4例,最大肿瘤直径1~5(2.96±0.86)cm。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均征得患者与家属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后开展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常规护理,具体如下:护理人员在化疗实施前统一对患者进行化疗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宣教,出院后以电话随访形式、使用标准化随访流程、每周随访1次,具体随访内容包括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当下问题答疑、并发症护理指导、用药情况追踪、化疗感受交流等。在患者主动求助等特殊情况下,可增加随访次数或嘱患者门诊复诊。
观察组患者接受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具体如下:(1)成立护理平台团队:由本病区护士长1名、责任护士6名、网络中心技术员1名成立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团队,团队成员重点学习延续性护理知识,掌握微信后台与患者数据库的操作使用方法,每周集中3次,1h/次,系统学习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相关文献并开展讨论与实际操作演练,制定适合本科室卵巢癌根治术后直接化疗患者的护理方案。(2)具体平台使用方法及功能: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包括病区电脑管理端、护士手机管理端、患者手机使用端3个端口,团队护理人员可通过个人工号、密码登录绑定微信的延续护理平台,每天定时发布与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的康复与护理宣教文章、并提醒患者阅读、主动引导患者提问及回答相关疑问等,具体包括健康宣教、日程提醒、在线互动、数据报表等功能模块,做到每周至少3次与患者保持互动交流。各个模块功能如下:①健康宣教模块:每周定期发布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相关文章,如卵巢癌基础常识、化疗药物功能、不良反应的自我护理、化疗后饮食及身体功能锻炼、患者心理疏导、复查复诊、康复药物的知识等内容。②日程提醒模块:因为大部分患者为老年人,干预团队成员需提前将老人的手机进行注册,陪同患者在平台内录入个体化信息,平台自动将事先在病区内电脑里为患者设定好的化疗、检查日期等信息通过延续护理平台发送给患者,并运用联网技术将患者的化疗完成情况、排期日程、用餐情况、身体机能数据等情况实时提醒患者参与治疗,并采集相关数据回传给病区电脑。③在线互动模块:患者可在该模块中实时提问,并由团队专职护理人员在线进行解答,团队成员需编制回复值班表,并按值班表论班保证延续护理平台实时有工作人员在线,保证在病区或个人手机端口每日针对有代表性的提问进行答复,或者在线与患者进行一对一沟通答疑。④数据报表模块:软件后台程序可显示患者、护士的登录次数、使用频率及患者并发症及用药情况等历史数据记录。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将化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当下问题答疑、并发症护理指导、用药情况追踪、化疗感受交流等随访工作做到实时化,随时随地的掌握患者情况并督促患者配合治疗,让医护人员第一时间为患者做出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与治疗方案,让患者的康复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化疗期间依从性,包括完全依从(严格完成所有化疗工作,定期复查)、部分依从(完成化疗计划的60%及以上,偶有复查)、不依从(完成化疗计划不足60%、未复查)三类。化疗前、化疗期间,分别采用中文版癌症自我效能量表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包括3个维度(自我减压、自我决策、正性态度)、28个条目,采用5级分类,从没有信心至非常有信心,得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估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包括功能、症状、单项量表、总体健康状况4个维度,分值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文中数据,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且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以频数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化疗依从性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完全依从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U=6.989,P=0.030<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化疗依从性比较[n(%)]
2.2自我效能感
化疗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值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自我效能感比较
2.3生活质量
化疗前,两组患者的QLQ-C30各个维度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QLQ-C30各个维度评分值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比较
3、讨论
卵巢癌根治术后化疗期间,患者绝大多数时间处于自我管理状态,其对化疗相关并发症的专业认知极少、自我护理能力缺乏,均易导致负面情绪爆发及自我放弃。传统模式的延续性护理以间歇性电话随访为主,在电话中询问患者化疗用药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在给予医学专业指导的时效性及频率方面均存在较大不足,部分患者可能因无法获得有效专业帮助而中断化疗。互联网时代微信等多种公众平台的出现,使群体性实时沟通成为可能,在最新互联网+延续护理模式中,通过建立卵巢癌化疗沟通群或者公众号,护理人员以定期发布健康宣教文章、在线回答患者提问等模式,大大增加与患者沟通的频率、使患者感受到自身被关注及被帮助[4,5]。
文中观察组患者接受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通过成立专业团队、设立医护登陆端口、开辟多种功能模块等形式,使患者可定期了解到化疗相关注意事项及自我护理技能,同时对个人遇到的问题及时在平台中进行留言以获得最快的回复。经上述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其自我效能感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值也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
综上所述,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干预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延续性护理干预新方法,相较于传统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增加患者化疗依从性、提升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巨大优势,可能在后续同类化疗患者的延续性护理模式选择中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2]黄聪,谌永毅,刘翔宇,等.基于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的护理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J].肿瘤药学,2020,10(2):244-247.
[3]林海玉,郑珍丽,陈伊文,等.“互联网+”背景下采用317护APP对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8,38(6):771-774.
[4]郭辉,沙丽艳,蒲丛珊,等.“互联网+”应用于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9,19(7):1045-1049.
[5]张博,陈肖敏.我国“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的Meta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20,22(5):677-679.
王巧灵.互联网+延续护理平台在卵巢癌术后化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24):4219-4221.
分享:
对于老年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常选择居家保养以预防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但老年患者常因对疾病认知不足,自护能力较差,在日常生活中无法规避疾病诱发因素而导致病情反复发作,不仅损伤自身机体,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还会给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
2025-04-242型糖尿病可引起身体多系统的损害,需积极进行控制,稳定患者血糖,避免该病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及患者的健康与安全[3-4]。2型糖尿病发病后应及时降低血糖水平,平时需加强对患者的管理,由于老年患者对疾病不够了解,依从性差,对控制患者血糖造成负面影响,故而需加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及护理干预,以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5-6]。
2025-04-24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其病理机制涉及免疫复合物在肾脏的沉积,这些复合物由自身抗体和抗原组成,它们在肾脏的血管和肾小球中积累,引起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这种炎症反应可以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肾脏的过滤和排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1]。
2025-04-08慢性伤口是指在各种内在或外界因素影响下,无法通过正常、有序、及时的修复过程达到解剖和功能完整状态的伤口,主要包括糖尿病足溃疡、动脉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压力性损伤、创伤性溃疡等[1],具有持续过度的炎症反应、反复感染、形成耐药性细菌生物膜、表皮细胞对修复刺激无应答等特点。
2025-03-2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肺部疾病,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等)为特征,主要是由于气道异常(如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如肺气肿)引起的持续性气流阻塞,且气流阻塞通常是进展性的[1]。
2025-03-24肾结石形成过程中较为复杂,临床发现环境因素、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及遗传因素等均与该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此外,机体代谢异常、营养缺乏、尿路梗阻等也可诱发肾结石[1]。多数肾结石患者并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腹部绞痛、血尿及腹胀等症状。
2025-02-18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时间窗内的动、静脉溶栓、联合(或)机械取栓治疗等,可有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4]。缺血性脑卒中是所有脑卒中占比(80%左右)最多的类型,静脉溶栓能改善颅内压和出血,是神经功能转归的关键因素;但存在血压稳定性较差、溶栓并发症等问题[5]。
2025-02-18临床治疗化 脓性中耳炎以抗菌药物为主,若经正规药物治疗无效, 可通过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等手术治疗[4 - 6]。患 者通常在术后 1 周出院,患耳在 1 ~ 3 个月内仍会有渗 出液,此时对患耳的护理均需由患者或其家属在院外 完成,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直接影响康复效果。
2025-01-23脑梗死是常见病、多发病,属于脑血管疾病,老年人是高发对象。脑梗死会对人体健康、功能、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造成较大威胁,需临床尽早识别该现象的存在,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脑梗死发生后,因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会因持续缺血缺氧坏死,损伤神经功能,导致躯体功能、肢体功能以及语言功能等发生不同程度障碍。
2024-12-23延续性护理是医院护理至家庭护理的一种延续,有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持续性随访和指导,有利于患者进一步强化疾病相关知识,能够自行处理突发状况,从而促进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降低再入院率,同时提高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3]。
2024-12-05人气:22465
人气:18558
人气:16021
人气:15584
人气:1530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护理研究
期刊人气:16684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省护理学会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9-6493
国内刊号:14-1272/R
邮发代号:22-130
创刊时间:1987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690
影响因子:0.241
影响因子:1.185
影响因子:0.343
影响因子:0.076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