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应用于胰腺炎患者的效果,以期为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中国武装警察部队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线性同余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干预,对照组给予早期主动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尿、血淀粉酶恢复所需用时、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生活质量(QOL)积分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五项胃肠道功能指标恢复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QOL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P<0.05)。结论通过在胰腺炎患者临床管护期间,为其实施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干预,可有效改善其尿、血淀粉酶恢复用时,且可缓和胃肠道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胰腺炎作为消化道常见的疾病,致病期可诱发多种并发症,需施以早期护理干预。研究认为,在胰腺炎患者护理期间实施个体化运动处方干预,可起到良好应用效果,该处方依照患者病症严重性和机体耐受度所采取的个性化运动训练模式,现于临床普遍应用[1]。为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其实施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护理,以期明确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60例胰腺炎患者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线性同余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9~53岁,平均(51.68±0.37)岁;病程5~9年,平均(7.68±0.35)年;分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6例、家族性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8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8例、继发甲状旁腺肿瘤急性胰腺炎8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9~53岁,平均(51.71±0.38)岁;病程5~9年,平均(7.71±0.34)年;分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7例、家族性高脂血症型急性胰腺炎8例、酒精性急性胰腺炎8例、继发甲状旁腺肿瘤急性胰腺炎7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受试对象均在我院行血常规检查、血淀粉酶测定、脂肪酶测定、腹部B超检查确诊;(2)无妊娠期、哺乳期妇女;(3)入组对象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进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关节活动度较差者;(2)护理依从性不佳,不支持远期随访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医嘱执行抗感染、改善电解质以及优化饮食状态的相关护理。待患者病症趋于稳定,辅助患者实施康复运动干预。
1.2.1对照组给予早期主动性护理
医护人员为患者实施早期、主动性管护。(1)患者进入医院后要主动接待,知晓患者体征状态,为其阐述院内人员编组和院内环境。在早期宣教过程中,经通俗易懂言语阐述胰腺炎的常识信息,说明治疗内容、表明护理方式,辅助引导患者开展符合自身最大耐受力的自我管护。(2)在护理过程中,预先评估患者护理期可能存在的问题,知晓其中因素,按时帮助患者进行呼吸道、表皮检查护理,防止出现呼吸不畅、压疮破溃等隐患;主动询问患者体征变化,确认血氧供应不足因素,积极寻找根本原因并进行改善。
1.2.2观察组给予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干预
(1)组建护理小组:由专科主任护师担任组长,组员涵盖专科所辖护师、主管护师、主治医师等。依照相关文献、患者病症进展、耐受度拟制个性化运动方案,确立运动训练目标[2]。(2)个性化运动处方:前期干预1~3 d,辅助患者肺功能运动,期间结合深呼吸、慢吐气以及有效咳嗽进行调节,2次/d向装有水的密封瓶内吹气,以此为训练方法提高患者呼吸状态,单次训练时长5 min;而后在四肢锻炼中,辅助患者自主按摩腓肠肌,单次时长30 min;进行上肢功能训练,2组/d,60次/组,其内容包括握拳、屈膝、蹬踏等,锻炼项目、频次、时长均需依照患者实际表现及恢复状态进行调整。中期干预4~7 d,在之前训练内容上逐次递增运动量,附加桥式运动。后期干预8~14 d,辅助患者床旁站立,单次时长10 min。期间记录患者每日训练情况,并在训练期间应用心电监护仪监督,确保训练强度以患者感到轻度疲劳为宜[3]。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尿、血淀粉酶恢复所需用时:统计不同护理模式干预下,患者尿、血淀粉酶恢复所需用时。(2)比较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针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排气用时、腹痛(腹胀)改善用时、肠鸣音恢复用时以及排便用时进行数据统计。(3)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QOL)评分:评测内容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周边环境4项(每项分值均为0~25分)。分为1~5级,<40分者为生活质量差;40~<55分为质量不佳;55~<70分为质量尚可;70~85分即质量较好;>85分为生活质量良好。分值同患者生活质量成正比。(4)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以我院自拟满意度量表评测两组患者的护理体验,总分为100分。其中,≤75分为不满意;76~85分为一般;≥86分为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尿、血淀粉酶恢复用时比较
观察组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尿、血淀粉酶恢复用时比较(,h)
2.2两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比较
观察组五项胃肠道功能指标恢复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用时比较(,d)
2.3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QOL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QOL各项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6,P=0.009)。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QOL评分比较(,分)
3、讨论
胰腺炎是一种非传染性的炎症,属于常见病,可呈持续性、放射性上腹痛,水肿充血,腰部皮肤水肿等症状。该病症起病急、进展快,且伴有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存状态有着严重影响,故需为患者在疾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临床病症,缩短康复用时[4]。经研究表明,由于活动量不适所导致的康复问题,其在病症改善中并不明显。通常情况下,康复训练由护理路径拟制直至训练方法实施,均由护士为管护核心,但由于护士日常工作繁忙,极易出现对护理训练内容关注不彻底现象,同时由于训练内容过于宽泛,具体路径陈旧,不具有针对性,导致患者护理后自身恢复效果受到影响。而临床应用个体化运动处方,则是通过医护人员与患者共同针对患者疾病变化进行分析,依照现阶段所需实质性康复内容和耐受度进行综合评估,以此制订科学运动改善方案,其具体路径符合患者具体体征优化需求。
故在本次研究中,针对胰腺炎患者临床管护方案,观察组医护人员实施早期主动性护理结合个体化运动的方式进行调节,通过数据分析得出,观察组患者尿、血淀粉酶,胃肠道功能恢复等相关恢复用时上相较于对照组短,进而说明,实施联合护理干预可明显优化患者体征状态,调解患者胃肠道消化吸收和排泄功能。其原因在于,早期主动性护理干预可使医护人员明确自身职能定位,加强临床主动管护能力,结合人文关怀,能够对患者进行积极情绪转化与心理疏导,从而在预后管护阶段及时发掘潜在隐患,对其进行针对性救治处理,优化患者管护体验,有效促进康复训练相关内容有序完成[5]。
同时个体化运动处方也可满足患者运动恢复需求,依照患者身体耐受度和状态进行训练内容优化,更符合患者病症恢复动态过程,符合患者生活实际所需,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临床应用效果较为明显。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由此可知在联合管护下,能够降低患者病症严重程度,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原因在于,早期主动性护理方式通过为患者进行预见性管理,避免潜在问题的出现,快速帮助患者病症转归,使其肢体活动能力、机体耐受度均得到优化[6]。
综上所述,将早期主动性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应用于胰腺炎患者临床管护中,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逐步缓解临床病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2]董珂敏,臧舒婷,邹琦.Pender健康促进护理联合专科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急诊留观护理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3,34(1 2):1528-1531.
[5]曲畅.基于品管圈活动的三维质控护理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滤过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吉林医学,2023,44(12):3540-3543.
文章来源:李玥,荆宇杰,张立颖,等.护理联合个体化运动处方对胰腺炎患者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5,40(01):73-75.
分享: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胰腺内消化酶自体消化,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1]。全球AP总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33.7例,且每年以3.07%的速度不断增长。由于AP病程进展迅速,约2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其死亡率高达20%~40%。
2025-04-19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1]。SAP发病率较高,逐年呈增加趋势,且本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真菌感染是SAP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会加重SAP病情,增加治疗难度[3-4]。
2025-04-03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酶原激活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造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以全身并发症和 多 器 官 衰 竭 为 主 要 特 征。急 性 肾 损 伤(acutekidney injury, AKI)是 SAP 常见并发症,AKI 致 SAP 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迅速恶化,甚至造成不可逆损伤,并诱发患者体内环境失衡,促进多组织器官衰竭。
2025-03-19由于人体内胰酶被不正常的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导致上腹持续性的疼痛并且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叫做急性胰腺炎(AP)。对于 AP,一般采取的治 疗 方 式 有 病 因 治 疗、对 症 治 疗、药 物 治疗及手术治疗,AP 发 病 较 急,且 发 病 原 因 多 且 复 杂,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会出现胰腺脓肿及假 性 囊 肿,更严重者导致患者器官衰 竭。
2025-03-18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危急且复杂的急腹症,以其快速进展和高并发症发生率著称,常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威胁患者生命。常规治疗虽能迅速介入,抑制炎症反应并稳定病情,但在迅速清除炎症介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全面缓解SAP的症状[1]。
2025-03-10现阶段,临床治疗AP多采用保守措施以控制炎症为主,且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2]。中医将AP纳入“腹痛”“胰瘅”等范畴,认为其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胆石、虫积、情志失常及外邪侵入引起气机紊乱、脾胃运化失常,以致腑气不通、热结中下焦,故临证以通腑泻热为主要治则[3]。
2025-03-06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可高达 13%~35%。而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 损 伤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lung injury,SAPALI)是 SAP 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约 60%的SAP 患者入院后 1 周内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2025-02-14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进展迅速,常伴胰腺组织坏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1]。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SAP患者的生存和恢复至关重要。大黄粉和奥曲肽作为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治疗药物,逐渐被应用于SAP的治疗[2⁃4]。
2025-02-13该病临床表现危重且多样,包括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心动过速、低血压等[3-4]。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多选择药物治疗,奥曲肽作为常规用药之一,可强效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力,减轻胰腺自我消化与损伤[5]。但其单独使用时药效较为单一,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合并其他治疗方法。
2025-02-05在消化内科治疗上的主要措施包括液体复苏与营养支持、抗生素及相应药物。在实际操作中,医师会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因素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据悉,除了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这两大核心治疗方法之外,药物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25-02-05人气:22459
人气:18552
人气:16674
人气:15574
人气:1508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吉林医学
期刊人气:9151
主管单位: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民医院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4-0412
国内刊号:22-1115/R
邮发代号:12-41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