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比值(N/LPR)检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9例SAP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AKI发生情况分为AKI组、非AKI组。收集患者治疗前β2-MG、N/LPR等资料,分析AKI组、非AKI组β2-MG、N/LPR水平及影响SAP患者并发AKI的因素,分析β2-MG、N/LPR的交互作用对SAP患者并发AKI的影响,分析β2-MG、N/LPR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SAP类型构成、基础疾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白细胞计数、淀粉酶、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β2-MG、N/LPR均高于非AKI组(P <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2-MG水平高[■=4.314(95%CI:1.673,11.125)]、N/LPR水平高[■=3.991(95%CI:1.193,13.353)]、血肌酐水平高[■=4.444(95%CI:1.410,14.005)]、胱抑素C水平高[■=8.919(95%CI:1.904,41.788)]、β2-MG/N/LPR交互作用[■=5.692(95%CI:1.945,16.652)]均是影响SAP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P <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β2-MG、N/LPR及两者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敏感性分别为68.85%(95%CI:0.603,0.741)、70.73%(95%CI:0.637,0.819)、82.93%(95%CI:0.714,0.905),特异性分别为71.19%(95%CI:0.669,0.854)、68.64%(95%CI:0.637,0.812)、89.83%(95%CI:0.809,0.934),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95%CI:0.610,0.816)、0.734(95%CI:0.623,0.846)、0.883(95%CI:0.815,0.952)。结论 β2-MG、N/LPR与SAP患者并发AKI有关,两者在SAP患者并发AKI中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其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效能良好。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酶原激活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造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以全身并发症和 多 器 官 衰 竭 为 主 要 特 征[1-2]。急 性 肾 损 伤(acutekidney injury, AKI)是SAP常见并发症,AKI致SAP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迅速恶化,甚至造成不可逆损伤,并诱发患者体内环境失衡,促进多组织器官衰竭,显著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及住院时间,是导致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4]。虽然目前一系列治疗方案已被广泛用于SAP伴AKI中,但AKI仍是导致SAP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有效识别SAP患者AKI发生风险,尽早指导临床给予医疗防 治 措 施,对 改 善 患 者 预 后 及 医 疗 效 益 有 重 要 意义。目前虽已有关于SAP患者并发AKI的报道,但其准确度有限[5],临床需探索出更多安全、高效的指标以便指导临床治疗。AKI可造成肾小管细胞受损 ,增 加 β2微 球 蛋 白(β2-microglobulin,β2-MG)释放。目前已有报道证实 β2-MG升高是AKI的危险因素 之 一[6-7]。中 性 粒 细 胞/淋 巴 细 胞 和 血 小 板 比 值(neutrophil/lymphocyte and platelet ratio, N/LPR)是 新型炎症标志物,炎症反应导致炎症细胞向受损肾组织区域浸润,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和氧自由基可直接损伤肾组织细胞,N/LPR表达与AKI关系密切[8]。现 阶 段,β2-MG联 合N/LPR检 测 在SAP患 者AKI预测中的临床价值尚缺乏报道,本研究特针对该问题开展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2024年3月延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59例SAP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9]SAP诊断标准;②年龄> 18岁;③发病至入院时间< 72 h;④入院前未接受相关治疗;⑤患者或家属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慢性肾病史、肾移植史、慢性胰腺炎病史;②入院时已伴有AKI;③住院时间< 48 h;④血肌酐测定< 2次;⑤伴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衰竭、心力衰竭;⑥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⑦无法配合完成本研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o:(2021)医伦审第(0003)号]。
1.2 方法
1.2.1β2-MG、N/LPR测定
患者治疗前采集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收集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 β2-MG;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全血并计算N/LPR=(中性粒细胞计数×100)/(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
1.2.2 临床资料收集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SAP类型、基础疾病、吸烟史、饮 酒 史,入 院 时 急 性 生 理 与 慢 性 健 康 状 况 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10],是否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腹腔 间 隔 室 综 合 征 ,休 克 、甘 油 三 酯(Triglycerides,TG)、总 胆 固 醇(total cholesterol, TC)、白 细 胞 计 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血乳酸、淀粉酶、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
1.2.3 AKI发生情况评定
参照《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临床实践指南》[11],将患者住院期间48 h内血清 肌 酐 升 高≥26.5μmol/L,或7 d内 肌 酐 升 高>1.5倍基础值,或尿量< 0.5 mL/(kg·h),并持续> 6 h者纳入AKI组,其余纳入非AKI组,AKI组、非AKI组分别有41、118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构成比或率(%)表示,比较用 χ2检验;影响因素的分析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质量指数、SAP类型构成、基础疾病、冠心病、吸烟史、饮酒史、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休克、TG、TC、WBC、淀粉酶、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比较,经 χ2/ 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β2-MG、N/LPR比较,经t检验,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P <0.05),AKI组 均 高 于 非AKI组。见表1。
2.2 影 响SAP患 者 并 发AKI的 多 因 素 逐 步Logistic回归分析
以SAP患者是否并发AKI(否=0,是=1)为因变量,以 β2-MG、N/LPR、APACHEⅡ评分、血乳酸、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C反应蛋白水平(赋值均为实测值)、β2-MG/N/LPR交互作用(赋值为两变量实测值相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 析(引 入 水 准 为0.05,排 除 水 准 为0.10),结 果 显示 :β2-MG水 平 高[ O^R=4.314(95% CI:1.673,11.125)]、N/LPR水 平 高[ O^R=3.991(95% CI:1.193,13.353)]、血 肌 酐 水 平 高[O^R=4.444(95% CI:1.410,14.005)]、胱抑素C水平高[O^R=8.919(95% CI:1.904,41.788)]、β2-MG/N/LPR交互作用[O^R=5.692(95% CI:1.945,16.652)]均是影响SAP患者并发AKI的危险因素(P <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表2 影响SAP患者并发AKI的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参数
2.3β2-MG、N/LPR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效能分析
ROC曲线分析结果示,β2-MG、N/LPR及两者联合 预 测SAP患 者 并 发AKI的 敏 感 性 分 别 为68.85%(95% CI:0.603,0.741)、70.73%(95% CI:0.637,0.819)、82.93%(95% CI:0.714,0.905),特 异 性 分 别为71.19%(95% CI:0.669,0.854)、68.64%(95% CI:0.637,0.812)、89.83%(95% CI:0.809,0.934),曲线下面 积 分 别 为0.713(95% CI:0.610,0.816)、0.734(95% CI:0.623,0.846)、0.883(95% CI:0.815,0.952)。见表3和图1。
表3β2-MG、N/LPR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效能分析参数
图1β2-MG、N/LPR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ROC曲线
3、讨论
SAP和AKI均为危重急性疾病,两者同时存在会显著增加患者的病情和死亡风险[12-13]。SAP导致的炎症反应可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从而加重肾脏的负荷[14-15]。SAP患者并发AKI甚至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风险较高。尽早预测SAP患者并发AKI风险,便于指导临床针对高危患者在AKI未发生时及时给予干预,不仅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还可降低患者冗杂费用,提高医疗保健系统经济效益。
本 研 究 结 果 显 示 ,159例SAP患 者 中41例(25.79%)并 发AKI;卢 跃 等[16]回 顾 性 分 析 了295例SAP患者的资料,显示61例(20.68%)并发AKI;谢光伟等[17]回顾性分析高甘油三酯血症型SAP患者的资料,发现发生AKI者占40.7%。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β2-MG、N/LPR、血肌酐、胱抑素C水平是影响SAP患者并发AKI的因素,提示并印证β2-MG、N/LPR水平与SAP患者并发AKI有关。β2-MG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被过度吸收,并在肾小管腔内分解,SAP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其他因素可 导 致 肾 小 管 损 伤,从 而 增 加 β2-MG的 释 放 和 积累,增加AKI发生风险;SAP引发的炎症反应可导致炎性介质释放,不仅损伤胰腺组织,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影响到肾脏,促进AKI发生;SAP造成明显的循环动力学改变,如血液循环不足,可影响肾脏的血液灌注和肾小球滤过率,加重肾脏负荷,使 β2-MG在肾脏内积累,增加肾损伤风险;β2-MG本身可具有促进炎症反应的特性,SAP造成的炎症反应与 β2-MG相 互 作 用,可 加 剧 炎 症 反 应 程 度,可 加 重 肾 损伤。王乐等[18]研究显示,AKI患者的 β2-MG水平显著高于非AKI患者。冯建中[19]研究显示,β2-MG是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有价值指标。N/LPR反映体内的炎症和免疫反应状态,SAP患者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免疫细胞的活化会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不仅损害胰腺组织,也对肾脏造成损伤;高N/LPR说明SAP患者炎症反应剧烈,发生全身性应激反应,致大量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可直接或间接影响肾脏功能,导致AKI;炎症反应和炎性介质的释放可导致氧化应激和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影响SAP患者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导致肾脏的血液供应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改变,增加AKI发生风险;高PLR反映血小板的活性和聚集性增加,这可导致微血栓形成和微循环障碍,从而增加AKI发生的风险。杨巍巍[20]研究显示,N/LPR升高为SAP患者AKI发生的危险因素。周双炉等[21]研究也显示,N/LPR升 高 是SAP并 发AKI的 独 立 危 险 因 素。BRAVOSANTIBÁÑEZ等[22]研究显示,N/LPR水平升高与脓毒症患者并发AKI有关。
本研究显示 β2-MG与N/LPR对SAP患者并发AKI存在正向交互作用,即 β2-MG与N/LPR同 时 高 表 达 可 增 加SAP患 者 并 发AKI风险。ROC曲线分析结果示,β2-MG、N/LPR两者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的AUC高于单独指标,提示两者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效能良好。综上所述,β2-MG、N/LPR与SAP患者并发AKI有关,两者在SAP患者并发AKI中具有正向交互作用,其联合预测SAP患者并发AKI效能良好。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且样本量较小,所得结论及建立的预测模型可能不足以在所有SAP患者中适用,因此后期仍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论,并优化模型的预测性能。
参考文献:
[3]宋微,李虹怡,吕洪波.血清miR-21-3p、IL-18水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J].山东医药, 2022, 62(1):20-24.
基金资助: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24SF-YBXM-102);
文章来源:白龙,贺小龙,姬妍娜,等.β2-MG联合N/LP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5,35(06):78-83.
分享:
急性胰腺炎(acutepancreatitis,AP)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胰腺内消化酶自体消化,是常见的消化道急症[1]。全球AP总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33.7例,且每年以3.07%的速度不断增长。由于AP病程进展迅速,约20%的患者可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其死亡率高达20%~40%。
2025-04-19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黄疸等症状[1]。SAP发病率较高,逐年呈增加趋势,且本病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2]。真菌感染是SAP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会加重SAP病情,增加治疗难度[3-4]。
2025-04-03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一种由胰腺酶原激活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可造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以全身并发症和 多 器 官 衰 竭 为 主 要 特 征。急 性 肾 损 伤(acutekidney injury, AKI)是 SAP 常见并发症,AKI 致 SAP 患者肾脏排泄功能迅速恶化,甚至造成不可逆损伤,并诱发患者体内环境失衡,促进多组织器官衰竭。
2025-03-19由于人体内胰酶被不正常的激活,从而引发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导致上腹持续性的疼痛并且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叫做急性胰腺炎(AP)。对于 AP,一般采取的治 疗 方 式 有 病 因 治 疗、对 症 治 疗、药 物 治疗及手术治疗,AP 发 病 较 急,且 发 病 原 因 多 且 复 杂,当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时,会出现胰腺脓肿及假 性 囊 肿,更严重者导致患者器官衰 竭。
2025-03-18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是危急且复杂的急腹症,以其快速进展和高并发症发生率著称,常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而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威胁患者生命。常规治疗虽能迅速介入,抑制炎症反应并稳定病情,但在迅速清除炎症介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全面缓解SAP的症状[1]。
2025-03-10现阶段,临床治疗AP多采用保守措施以控制炎症为主,且中西医结合疗法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降低死亡率[2]。中医将AP纳入“腹痛”“胰瘅”等范畴,认为其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胆石、虫积、情志失常及外邪侵入引起气机紊乱、脾胃运化失常,以致腑气不通、热结中下焦,故临证以通腑泻热为主要治则[3]。
2025-03-06重 症 急 性 胰 腺 炎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可高达 13%~35%。而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 损 伤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lung injury,SAPALI)是 SAP 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约 60%的SAP 患者入院后 1 周内死于呼吸功能衰竭。
2025-02-14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其病情进展迅速,常伴胰腺组织坏死、腹腔感染等并发症,病死率高[1]。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SAP患者的生存和恢复至关重要。大黄粉和奥曲肽作为近几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治疗药物,逐渐被应用于SAP的治疗[2⁃4]。
2025-02-13该病临床表现危重且多样,包括持续性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部分患者可能发生心动过速、低血压等[3-4]。目前临床针对该病多选择药物治疗,奥曲肽作为常规用药之一,可强效抑制胰腺分泌,降低胰管内压力,减轻胰腺自我消化与损伤[5]。但其单独使用时药效较为单一,效果不够理想,需要合并其他治疗方法。
2025-02-05在消化内科治疗上的主要措施包括液体复苏与营养支持、抗生素及相应药物。在实际操作中,医师会充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等因素及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进展速度。据悉,除了液体复苏和营养支持这两大核心治疗方法之外,药物治疗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治疗中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2025-02-05人气:18558
人气:16684
人气:15092
人气:14858
人气:1403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5583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43-1225/R
国内刊号:1005-8982
邮发代号:42-143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