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诊断价值研究

  2020-09-19    14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检查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采取血管造影诊断,观察组采取GEDiscovery750HDCT脑灌注诊断。结果:在本组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过常规头颅CT扫描,有38例患者发现病灶,且都存在早期脑梗死征象,检出率为76.00%(38/5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脑组织密度减低,部分症状为临近脑沟消失,其他患者在扫描时无异常征象。经过3个月的治疗再对患者实施CT扫描,其梗死病灶区出现低密度。GEDiscovery750HDCT灌注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其脑部均存在异常灌注区,其中轻度降低患者7例(14.00%)、中度降低患者33例(66.00%)、重度降低患者10例(20.00%);患者病变区脑血容量和血流量,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变区对比剂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结果显示:本组50患者中,存在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2例,存在左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有4例,患者存在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有18例,存在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有6例。结论:通过实施CT脑灌注检验,能够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缺血部位、缺血程度,侧枝循环等,通过血管造影检验,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变血管范围,因此两种方法联合检验具有较高的价值。

  • 关键词:
  • CT脑灌注
  • 影像诊断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血管造影
  • 加入收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此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是一种起病较急、病情进展较快的疾病[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缺血、缺氧症状的出现,对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受到严重损伤,进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3]。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疾病,需要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以帮助患者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减少疾病对患者的损伤[4]。目前临床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检查诊断的方法较多,本文主要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患者检查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年龄55~81岁,平均(64.52±6.29)岁;男28例、女22例。观察组中,年龄56~82岁,平均(65.36±6.33)岁;男29例、女21例。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急性缺铁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严重认知障碍或者精神疾病者;②伴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者;③伴全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④伴恶性肿瘤疾病者。

本研究经我院伦理研究委员会审批;组间一般资料作比较,P>0.05,存在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CT平扫,检查时先对患者的横断面进行扫描,排除含出血性急性脑梗死患者。

对照组采取血管造影诊断,方法为:检查范围为主动脉弓到颅顶;管电压设为120KV、管电流为100mAs、层间距为0.625mm;给予患者静脉注射造影对比剂,造影对比剂的剂量为70ml,当对比剂达到高峰后,进行扫描,然后对扫描结果进行观察、记录。

观察组采取CT脑灌注诊断,方法为:将基底节层面设为扫描层面,使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静脉注射碘普胺注射液(剂量:40ml)和等渗盐水(剂量:40ml),在对患者注射完成后,需要延迟5s,然后进行扫描,扫描部位为患者的基底节区,参数设置如下:管电压为100KV、管电流为150mAs,以0.75s/r的扫描速度进行扫描,扫描时间间隔为1.5s,扫描的总时间为48s,覆盖范围为40mm、层厚设为5mm;将扫描获取的数据传送给工作站看,并使用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并获得患者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对比剂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及侧枝循环等脑灌注参数。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诊断师进行阅片,并做出诊断分析。

1.3观察指标

观察GEDiscovery750HDCT脑灌注结果和血管造影结果,并作对比。

1.4数据处理

文中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GEDiscovery750HDCT脑灌注结果分析

在本组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过常规头颅CT扫描,有38例患者发现病灶,且都存在早期脑梗死征象,检出率为76.00%(38/5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脑组织密度减低,部分症状为临近脑沟消失,其他患者在扫描时无异常征象。经过3个月的治疗再对患者实施CT扫描,其梗死病灶区出现低密度。GEDiscovery750HDCT灌注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其脑部均存在异常灌注区,其中轻度降低患者7例(14.00%)、中度降低患者33例(66.00%)、重度降低患者10例(20.00%);患者病变区脑血容量和血流量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变区对比剂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患者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2例(44.00%),左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4例(8.00%),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有18例(36.00%),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有6例(12.00%)。


3、讨论


随着我国老年人群的不断增加,导致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不断上升[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能够对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造成严重损伤,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此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

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需要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检查诊断,以了解患者的具体病情。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CT脑灌注和血管造影诊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研究得出,在本组的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经过常规头颅CT扫描,有38例患者发现病灶,且都存在早期脑梗死征象,检出率为76.00%(38/50);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局部脑组织密度减低,部分症状为临近脑沟消失,其他患者在扫描时无异常征象。经过3个月的治疗再对患者实施CT扫描,其梗死病灶区出现低密度。GEDiscovery750HDCT灌注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其脑部均存在异常灌注区,其中轻度降低患者7例(14.00%)、中度降低患者33例(66.00%)、重度降低患者10例(20.00%);患者病变区脑血容量和血流量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病变区对比剂达峰时间、平均通过时间与健侧镜像区对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在所有的患者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有22例(44.00%),左侧颈动脉闭塞的患者4例(8.00%),一侧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有18例(36.00%),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患者有6例(12.00%)。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CT脑灌注检查,能够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缺血部位、缺血程度,侧枝循环等,通过血管造影检验,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变血管范围,因此CT灌注检查对临床指导诊断及治疗评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体,苏雪娟,李运奇.双源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9,20(1):22-24.

[2]汪林刚,冯波,俞蓉蓉.全脑CT灌注成像联合头颈部CT血管造影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4):408-411.

[3]柯伟,邓小容,李文澜,等.CT灌注成像ASPECTS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再通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012):2829-2832.

[4]符惠宏,张雪红,李旻,等.脑灌注成像技术联合CT血管造影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制定的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9,42(12):1103-1107.

[5]谢瑱,常小妮,黄大耿,等.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12):31-33.

[6]钟跃,邱伟,廖珍兰,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查与CT血管造影的影像表现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9):2,73-76.


彭杰,王启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应用CT脑灌注与血管造影诊断价值研究[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9):31-32.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

期刊人气:232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陕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出版地方:陕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7035

国内刊号:61-1289/R

邮发代号:52-14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