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讨酰胺质子转移(APT)磁共振成像在诊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搜集患有OSA的患者13例和性别、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20名,对两组分别进行临床资料分析、临床心理学量表评估,对各感兴趣脑区进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酰胺质子转移成像,计算每个感兴趣区3.5 ppm处酰胺质子不对称磁化转移率(MTRasym),比较不同脑区两组间MTRasym(3.5 ppm)的差异,分析各个脑区的MTRasym(3.5 ppm)与爱普沃思嗜睡程度评价表(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OSA组患者的双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叶白质的MTRasym(3.5 ppm)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脑区的MTRasym(3.5 ppm)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豆状核、左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呈正相关(r=0.863,P=0.007;r=0.707,P=0.037)。结论 利用APT磁共振成像发现OSA患者双侧海马、左侧尾状核和左侧颞叶白质的MTRasym(3.5 ppm)升高,左侧豆状核、左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具有相关性,提示APT磁共振成像技术可能成为OSA患者早期代谢改变提供诊断依据。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是一种以上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为特征的疾病,睡眠期间膈肌持续用力呼吸,导致间歇性氧饱和度降低和高碳酸血症[1]。全球有9.36亿30~69岁的成年人患有轻度至重度OSA,而中国是受影响人数最多的国家[1]。OSA患者的脑结构损伤出现在不同的核部位以及白质区域,这些结构变化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认知、情绪和呼吸功能等[2]。有文献表明OSA与脑相关区域淀粉样蛋白-b的病理性沉积有关[3],而酰胺质子转移(amide proto transfer, APT)磁共振成像是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分子成像技术,可以敏感地探测组织中游离蛋白质和多肽[4]。
既往有研究利用OSA受试者的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 transter, MT)比值来探究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之间的关系,发现局部MT值与OSA疾病严重程度呈显著负相关[5]。但目前未有应用APT成像检测OSA患者相关脑区异常表现。因此,本研究旨在用APT成像技术检测OSA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相关脑区APT参数的改变,探讨APT磁共振成像技术在OSA患者脑损伤评估中的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前瞻性搜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间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打鼾而接受检查的OSA患者13例和正常对照组20名。(1)OSA组。纳入标准:符合2017年版《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及其相关事件判读手册规则、术语和技术规范2.3版》OSA诊断标准,AHI>5次/h。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睡眠障碍;②心脏病、精神疾病;③左利手;④脑外伤;⑤酗酒、滥用毒品及精神类药物等病史;⑥常规MRI扫描存在头颅器质性病变;⑦有MRI扫描禁忌症。(2)对照组。纳入标准:符合ESS<6分、2004年版MoCA总分≥26分。排除标准同OSA组。此外,所有入组被试均为汉族、右利手、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及年龄18~70岁。所有受检者均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和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多导睡眠监测
OSA组患者睡眠监测前24 h内禁止摄入任何影响睡眠的饮品(如茶、咖啡及酒精等),总监测时间≥8 h,根据被试的睡眠习惯确定监测开始时间。采用澳大利亚compumed-greal多导睡眠监测仪在MRI图像采集前3天内进行整夜多导睡眠监测,所有数据由一位经过培训的医师进行解读。
1.3认知功能评定
多导睡眠监测前,由临床心理科具有专业评估资格的心理测验医师在一独立、安静房间内对受试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6]检查。量表评分均按标准执行,MoCA量表总分30分,受教育水平<12年,测试得分加1分得分以校正偏差,≤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
1.4 MRI检查
采用3.0 T MR扫描仪(Philips Achieva, the Netherlands),15通道颅脑线圈。嘱受检者扫描过程中保持头部不动。(1)T1WI序列,扫描参数:TR 2.6 ms, TE 4.6 ms,翻转角1°,视野230 mm×183 mm,体素0.65 mm×0.8 mm,矩阵356×229,层厚6.5 mm,层数21,扫描时间为81 s。(2)T2WI:脉冲时间:TR 4000 ms, TE 107 ms,翻转角90°,视野230 mm×150 mm,体素0.6 mm×0.6 mm,矩阵384×384,层厚6.5 mm,层数21,扫描时间为104 s。(3)APT成像扫描参数:TR 5864 ms, TE 7.8 ms,视野229 mm×117 mm,体素1.8 mm×1.8 mm,矩阵128×1.8,层厚5 mm,层数28,扫描时间为692 s。
1.5数据后处理
将所有数据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使用ISP软件(Version7,Philips Healthcare),结合T1WI及T2WI在APT图上手工放置感兴趣区。选取部位为双侧额叶、尾状核、豆状核、丘脑、枕叶、双侧颞叶和海马,具体方法见图1、2。计算各组APT值,即3.5 ppm处非对称性磁化传递率(magnetic resonance ratio asymmetry, MTRasym),计算公式:MTRasym=(S-3.5ppm-S3.5ppm)/S0[7],其中S-3.5ppm、S3.5ppm分别为施加饱和脉冲在-3.5 ppm和3.5 ppm的信号强度,S0为未施加饱和脉冲的信号强度。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所有受试者年龄、临床认知量表评分得分及各感兴趣区域APT值首先行正态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如样本符合正态分布并且方差齐,则组间比较行t检验;如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则组间比较行近似t检验;如样本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非参数检验法。将双侧额叶灰质和海马MTRasym(3.5 ppm)与爱普沃思嗜睡程度评价量表(ESS)评分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资料
OSA组和正常对照组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oCA评分和E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OAS组和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
2.2两组受试者各感兴趣区域MTRasym(3.5 ppm)比较
表2 OSA组和正常对照组间各脑结构MTRasym (3.5 ppm)值的比较
表3 OSA组不同感兴趣区APT值与ESS评分的相关性
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双侧海马、左侧颞叶白质区域APT值升高(P<0.05),余其他部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详见表2。
2.3 OSA组不同感兴趣区APT值与ESS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在所有受试者中,左侧豆状核、左侧海马的MTRasym(3.5 ppm)值与ESS评分均呈明显正相关(r=0.863,P=0.007;r=0.707,P=0.037);而其他脑结构MTRasym(3.5 ppm)值均与ESS评分无统计学相关性(r=0.011~0.717,P>0.05)(表3)。
3、讨论
OSA是现在临床上最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1]。最近有假设认为,OSA综合征可能被认为是一种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其已被认为与认知障碍风险相关[8],目前关于OSA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功能性神经影像技术从分子层面可早期识别脑功能性改变,本研究所运用的磁共振APT技术[9]通过将组织中的内源性可移动细胞蛋白和多肽中的酰胺质子与水分子进行交换进而产生图像对比度,已在脑梗死、脑肿瘤等的运用中取得较大进展[10]。
在既往研究中,动物实验发现海马对间歇缺氧最敏感,是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早期发现脑组织代谢变化的最佳部位[11]。而且OSA中度以上患者,海马区无氧酵解产物堆积,因而磁共振波谱(MRS)中海马区乳酸(代表缺血缺氧的指标)升高[12],说明海马区夜间缺氧明显,乳酸堆积,神经元功能损伤。另有研究发现利用扩散张量成像(DTI)研究OSA患者的大脑白质纤维结构的变化[13],发现OSA患者存在广泛的大脑白质纤维束损伤,以左侧为著,OSA患者的大脑白质结构及认知功能损伤程度随着睡眠期间缺氧严重程度加重而增大。基于此,本研究选取大脑相关脑区为感兴趣区域。
新近研究发现OSA与脑淀粉样蛋白-b42动态变化的病理改变相关[14,15,16]。在OSA患者中的脑脊液中淀粉样蛋白-b42水平降低和淀粉样蛋白-b脑沉积增加,但是获取患者生物标记物属于有创检查,在临床应用并不广泛。OSA患者一般都是通过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通常可以恢复大脑结构变化和认知障碍[17]。有研究报道CPAP治疗1年后OSA患者脑脊液淀粉样蛋白-b42的含量,结果显示淀粉样蛋白-b42恢复到脑脊液正常浓度[18]。因此OSA有可能代表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前阶段,其中生物标志物的变化发生在神经退行性变的非常早期阶段。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SA组双侧海马、左侧颞枕叶白质的APT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通过部分标本研究结果所提示的OSA患者脑白质中淀粉样蛋白β沉积引起[19]来解释,由于淀粉样蛋白的沉积,APT信号强度会增加。但一项使用7.0 T MR设备的研究发现,APTw信号在正常睡眠期间没有显著变化,但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增加而下降,睡眠剥夺后海马中存活神经元的数量较低,其原因可能是过度的内质网应激[20]。以上关于双侧海马的APT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可能与患者样本量小或患者纳入标准不同而导致偏差有关。另外还发现左侧海马、左侧豆状核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呈正相关,患者脑白质异常区以左侧为主,推测可能是OSA患者均为右利手,且有研究发现OSA患者左侧海马体积有减少[21],而且伴随着双侧海马旁回体积减少[22]。海马体积减少,对淀粉样蛋白β沉积的清除能力减弱,从而导致其沉积增加。豆状核与ESS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可能左侧豆状核的MTRasym(3.5 ppm)与ESS评分呈正相关,这也许是因为海马与基底核区之间存在纤维联系,在认知、应激方面关系密切[12]。因此,MTRasym(3.5 ppm)不仅在OAS诊断中发挥作用,也与OSA的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这将有助于监测OSA患者的病情。
图1A~D男,45岁,OSA患者,MRI横断位T1WI、T2WI和APT图。
图2A~D男,45岁,OSA患者,MRI横断位T1WI、T2WI和APT图。
2A.MRI横断位T1WI序列,橙色、蓝色、绿色分别表示颞叶、海马、枕叶的ROI;2B.MRI横断位T2WI序列;2C、2D.APT图,参考T1W1和T2WI上双侧双侧颞叶、海马、双侧枕叶的位置,在APT成像分别勾画ROI
本研究的局限性:(1)样本量较小,对于研究大脑亚区MTRasym(3.5 ppm)的精确程度有一定限度;(2)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未来需开展大样本纵向研究,并研究CAPA治疗后相关脑区MTRasym(3.5 ppm)的变化程度。
总之,作为一种安全无创的磁共振分子成像技术,APT可显示OSA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左侧颞叶叶白质、左侧尾状核和双侧海马蛋白含量的差异,且APT值与ESS评分呈显著相关。因此,APT成像将在评估OSA的临床诊断、病情监测、病理生理研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2]冯伦伦,金蓉,曹城浩,等.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减退的海马亚区结构改变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2,41:1819-1824.
基金资助:南方医科大学2021年度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2112121253);
文章来源:张亚茹,张晓东,陈焱君,等.酰胺质子转移成像技术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24,43(04):505-509.
分享: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脑部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梗死,其主要特征为脑白质或基底节区的小腔隙形成。这类脑梗死通常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相关[1]。虽然腔隙性脑梗死的体积较小,但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认知障碍、运动功能丧失等,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025-04-15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尽管其在提高诊断效率和降低漏诊率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在肺孤立小结节的诊断中仍存在一定的误诊率[3-4]。本研究旨在分析基于低剂量CTAI诊断误诊的肺孤立小结节的影像学特点,探讨误诊的原因,并评估AI技术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5-03-26脑深部病变涵盖范畴广泛,就部位而言,涉及额、顶、颞、枕叶和小脑半球深部、基底节区、丘脑、脑室系统等;就病变性质而言,可包括各种类型的肿瘤、囊肿、血肿、脓肿、肉芽肿和血管畸形等,目前对于脑深部病变的精准定位和安全切除并非完美 。术中超声在颅脑手术定位中具有准确、实时、方便、经济的优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着病变定位和手术路径的误差 。
2025-03-25髓母细胞瘤是发生于后颅及小脑的恶性肿瘤。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髓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颅内恶性肿瘤,且发病率有攀升趋势。髓母细胞瘤患儿以颅内压增高、小脑功能障碍等为典型临床症状,病情严重可导致患儿死亡,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在挽救患儿生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5-03-25目前临床更多地从操作技能方面提高肺动脉血管成像质量,忽略了患者因素的影响,缺乏对患者的干预,导致肺动脉血管成像质量仍有待提升[6]。为此,针对肺动脉血管成像检查患者,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因素对检查造成的影响尤为重要。常规的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检查前相关注意事项的告知、体征监测等形式化护理,并未对可能影响检查质量的因素展开针对性护理[7]。
2025-03-19早期对股骨头坏死疾病诊断可在提升诊断准确度的同时,保障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此疾病出现的关键因素为机体股骨头受外力损伤,或是由于供血不足或中断,使得股骨头的内部细胞和组织出现坏死症状,进而使得股骨头结构出现改变,导致股骨头塌陷,甚至出现功能性关节障碍。
2025-03-10我国类风湿性关节炎(RA)和痛风性关节炎(GA)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发症较多且重症患者较多[1-2]。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早期RA和GA较困难,尤其是早期RA的诊断准确率较低,大多数RA患者从出现症状到明确诊断在2年以上,而RA发病后1年内治疗效果最佳,故大多数RA患者未得到及时和早期诊断[3]。
2025-02-27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中,四维彩超以其高精度和实时性在胎儿畸形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超声波成像,能够清晰呈现孕中期胎儿的三维立体图像及血流动力学状态,从而为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4]。四维彩超的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其在识别胎儿结构异常方面表现出色。
2025-02-21目前,临床对该疾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超声、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等,其中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图像清晰,分辨率高,可从不同方位获取图像,且扫描视野范围广,快速对病灶进行定位,进而提升诊断准确度[2]。本文主要探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子宫肌瘤患者诊断中的成像特征。
2025-02-19卵巢囊肿的发生与环境污染、 体内激素水平异 常、 反复盆腔感染、 手术等因素相关, 临床多表现为腹部胀满感、 性交时疼痛、 腹部下坠感等, 随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蒂扭转、 囊肿破裂等情况, 进而引发了下腹部剧烈疼痛、 呼吸急促、 皮肤湿冷等, 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2025-02-14人气:12837
人气:7965
人气:7507
人气:7121
人气:696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期刊人气:2385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医学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出版地方:天津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1897
国内刊号:12-1398/R
邮发代号:6-21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923
影响因子:1.022
影响因子:1.831
影响因子:0.793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