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产出为导向的新型教学观念。将OBE理念引入方剂学课程可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培养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产生很大影响。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3个专业认证基本理念为依据,从教学目标、授课形式、成果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改进,使“研究型教学模式和个性化教学”得到充分体现,在OBE理念落地的同时既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又推动了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也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升华。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引领着了未来教育改革的总体航向。2016年4月11日,于北京召开的教育认证国际研讨会强调了OBE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工程的成果是在解决复杂问题后获得的,而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绝非朝夕之事,要在专业培养方案的视角下积极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革新。在此大背景下,本研究在2016级本硕中医4班、5班及儿科和2017级本硕中医4班、5班实施方剂学教学改革,通过构建可以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框架,突破专业教学与考核的旧模式,建立师生良性互动、动态评价的新模式;确定方剂学习成果、构建分级教学体系并进行实时评定,侧重于突出教学成果的产出、研究发展型教学及实时个性化教学。以成果导向为指导的交互式教学可丰富方剂学课堂授课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1、传统教学模式下方剂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方剂学是各类中医药院校医学生必修的基础入门课程,主要研究方剂的治法、方剂配伍规律及其临床应用。该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实践的双重属性,是联络中医和中药,沟通传统中医和当代生命科学的重点课程。方剂学具有概念抽象,知识框架体系繁杂,难以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等特点。传统中医教学采取单向灌输、“车厢”式教学及单一检测的验收模式,以知识与进程为导向,强调按部就班进行学习,以及阶段性学习累积的单一考核。这易造成学生被动和僵硬化学习,从而只能死记硬背以应对考试;横向思维薄弱,无法整合其他中医基础课程以融会贯通;机械复制式学习,临床辨证运用能力差,出现高分低能现象。这与培养中医临床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初衷背道而驰。
目前,一些中医药高校在方剂学教学改革方面做了尝试,但由于课时数限制及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这些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这是很多方剂学教师亟待解决的教学问题[1]。
2、OBE理念在方剂学课程教学的应用
教学研究团队将OBE理念融入方剂学教学中,强调学生的学习而不是教师的教学,尤其是强调基于研究型而非灌输型教学模式,个性化而非“马车式”教学。教师通过整体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进度、学习目标等,全面把控学生学习过程,适时制定、改进教学计划和个性化教学指导。在教学评估体系上,OBE采用了多个分级评估标准,强调纵向进步与横向比较相结合,并提供从熟练、良好到优秀等不同的评价标准,进行与之相应的评估,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状态,为改进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计划提供可行参考。
2.1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师要改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根据学生差异设置不同的成果导向。首先,明确方剂课程的学习成果,系统掌握学生的学习志趣、学习能力提高需求、专业化资质提高需求、就业需求等,从而为不同层级水平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成果导向,以指导授课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有效改善教学过程。其次,创建一个层次教学体系,依据不同的结果为不同的入门级学生提供合理的分类指导,指导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时评定,以合理地制定课程设计、课程安排、课堂授课和教学反思,确定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时改进教学工作,并强调立足研究性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最后,教师准确地控制学生的学习轨迹并及时掌握每个人的目标、基础和进度,根据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提供不同的学习机会,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强化学习趣味性,提高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2]。
2.2持续改进的教学评价体系
OBE理念侧重于学习成果的产出,而非学习内容、时间和风格的革新,其采用多重和等级评价标准,侧重学习成果和个人进步的内涵,不推崇学生间比较。根据每个学生能达到的学历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给予从不熟练、良好到优秀的不同评定等级,逐级达到顶峰;将学生的学习进程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的不同阶段,并确定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和结果的掌握,把握学习进度,实现合理教学,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有力参考,为持续改进专业学习成果的定义和学习结果的实现提供驱动力。在OBE理念指导下,教师积极研究新型教育方法,掌握新型教学工具的使用,持续根据学生实时反馈改进教学工作,正视身份的变化,认识到自我的新价值,承担新角色,成为指导、启发和鼓励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有效提高其学习兴趣及效率[3],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宰。
2.3学生成果展示方式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课程掌握内容,10名学生为1组合作完成方剂学课件制作,让学生自主进行微课讲解并根据教师给出的11个题目完成相应学术论文撰写。每组的成果展示各具特色,各组均超预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良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3.1课件制作
在方剂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课件的制作,对学生对所学章节的了解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带着任务去听课,认真归纳、整理章节重点,并在参与制作PPT课件的过程中加深自己对章节内容的理解,有利于形成知识框架体系,锻炼归纳总结的能力。课堂上,教师对每组学生制作的课件进行点评,赞扬精彩之处、改进不足之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作热情,使其深刻把握授课重点,同时丰富了课堂授课形式。
2.3.2微课制作
辽宁中医药大学方剂学线上课程被评为2017年度MOOC中国最受欢迎课程。现教学团队打破教师录制微课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4],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网络微课;学生课后备课、录课时,积极运用案例式教学法(CBL)、问题式教学法(PBL)[5],并在“讲出来”的过程中各抒己见,既有助于灵活掌握方剂学重点、难点,锻炼中医学思维,又可加强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3.3学术论文的撰写
根据课件制作、微课录制等学习成果反馈,进一步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基于方剂学与国内外医学科研之间缺少互动性,方剂学科研思路狭窄的现状[6],教师根据学生个人的学习能力情况,布置11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相应题目的学术论文撰写任务,以锻炼医学生科研能力、学术思维为目的,为其以后的医学职业生涯或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科研基础。
3、讨论
3.1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OBE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对话探索及自我进修本领。设定以实现学生预期成果为指导的教学目标,不仅带给了学生一种内在的期望与动力,而且搭建了一个进步的航向和框架。在学习收获方面,该理念不仅强调所有学习者都能在学习上受益,也强调要采用多重、多层次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较高的成就期待,并且不是用记忆知识和理论的能力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学习标准,而是根据学生完成预期成果的程度,采用多元和梯次的评价标准,强调达成学习成果的内涵和个人的学习进步[7]。采取各种措施作为OBE模式的主要内容,不仅可以实现OBE理念,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3.2师生教与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教学模式与OBE模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师生聚焦的内容、授课形式以及考核和评价标准上。OBE模式明确关注的是以学习目标和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岗位要求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这正是教学改革提倡的内容,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高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3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教育教学蓝图的绘制人,也是执行人和推动人,是影响和决定教育教学质量的主导力量。在传统和固有的学校教学体系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均一成不变,教师不能直接参与一体化教育教学的设计和构建。此外,诸如学校的行政权、教师陈旧的教学理念、学生的自主权利等因素,使教师往“非专业化”方向发展。而OBE模式的实施赋予了教师更大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并且不再以教材为导向,解开了固定教材和内容等对实时教学的束缚。通过回顾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意识到学生在特定区域的弱点与不足,并根据需要相对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相适应的教学风格,以参与者、构建者的身份融入教学活动中,真正成为能够“开处方”的“医生”,实现教学相长。
4、结语
在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级本硕中医4班、5班及儿科和2017级本硕中医4班、5班实施的方剂学教改方案得到了很好的教学反馈,为之后OBE理念大规模应用于方剂学教学做了带头示范作用。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不同的成果导向,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在设定的结果导向下学有所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学促教、以教促学,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循环。
参考文献:
[1]訾慧,范颖,张林,等.师生互动在提高方剂学课堂效率中的研究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0):33-34.
[2]罗曼,古学奎.提高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5):173-175.
[3]杨宜花,周步高,赵永红,等.OBE视域下的方剂学可视图+微助教教学应用及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5):30-32.
[4]訾慧,范颖,张林,等.将网络资源与方剂学传统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6):89-90.
[5]卢健,范颖,张林,等.提高中医院校研究生(非中医)方剂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1):45-46.
[6]向赤霞.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20):121.
[7]杨春梅,陈继华.基于OBE教育理念的中医养生学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3):165-167.
基金资助: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No.JG16DB266】;辽宁中医药大学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LNZYJG2018064】;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No.521】;
文章来源:李然,范颖,刘立萍,等.以学生为中心的OBE理念下的方剂学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22(13):197-199.
分享:
谵妄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且对患者预后产生严重影响[1]。有研究发现,谵妄延长了患者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与患者病死率的增加密切相关[2]。因此,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2025-04-11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儿童风热感冒治疗作用明显,其中富含许多中药成分,包括清热解毒、消痈散疖的连翘,解表、解毒、宣郁的淡豆豉,清利头目、疏肝解郁的薄荷,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的荆芥,泻火除烦、清热利湿的炒栀子等,不仅可疏风解表,还可清热导滞。
2025-03-21静脉炎是临床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一般是因输入高渗性、高毒副作用、强刺激性等药物后持续刺激血管,使血管的内皮细胞破坏所致。肝病患者在输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前列地尔、丙氨酰谷氨酰胺等药物时容易导致静脉炎。患者主要表现为静脉通路出现疼痛,血流变缓慢。
2025-02-11抗菌药物是临床上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随着细菌、病毒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多,抗菌药物在临床上的使用率也逐渐升高,虽然此类药物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效果,但随着使用率的提高和药物种类的增多,药物滥用、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也愈发普遍,因使用抗菌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逐渐增多[1]。
2025-02-05艽龙胶囊(西安正大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101,规格:每板9粒,共2板)具有清肝泻热之功效,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肝胃郁热证者,症见胃脘饱胀,脘部烧灼,口干口苦等。该产品是我国第一个促全胃肠动力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报道艽龙胶囊可治疗便秘、癌性腹胀等。
2025-01-17研究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治疗可以改善肝功能,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的生存率[2],但其潜在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此外,已有研究证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抑制药CAY10683在ALF中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
2025-01-02创新药物上市后,随着临床数据和用药经验的积累,对药物的生物药剂学特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认识深入。药物的原料、制剂和给药方案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变更可能影响药代动力学行为。因此,必要时需进行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 BA)和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e, BE)研究,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1-3]。
2025-01-02替尔泊肽是由39个氨基酸组成的合成肽,是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的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GIP)/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可有效控制血糖并减轻体质量[1]。2022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替尔泊肽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用于2型糖尿病成年患者的血糖控制[2]。
2024-12-30少数患儿也会出现播散性感染,往往预后不 良,甚至危及生命,其中免疫功能缺陷患儿以及接受 糖皮质激素治疗或化疗患儿是 VZV 发生播散性感 染的高危人群[2] 。 SLE 患儿感染 VZV 后,更易发展 成重症,如水痘性肺炎、水痘性脑炎及出血性水痘 等,临床病死率较高[3⁃4] 。
2024-12-26纳米载体的使用可有效增加药物水溶性和稳定性,提高药物在肺部的渗透性和滞留性,为中药活性成分在肺部给药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递送载体[4]。基于此,本文综述了肺部疾病应用纳米给药系统的机遇和挑战,概述了治疗肺部疾病的中药活性成分可吸入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肺部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2024-12-13人气:13043
人气:12955
人气:11122
人气:11016
人气:1075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期刊人气:4192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2779
国内刊号:11-5024/R
邮发代号:82-107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59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2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9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