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不同点比较研究

  2020-06-27    43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唐朝是我国艺术史和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在该时期孕育了无数优秀诗人,产生了很多的诗篇作品,这主要是与当时外交、社会等有着密切联系。繁盛的大唐为后世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更是让人有了更多与之相关联的遐想,在初唐时期和盛唐时期,两个时期的边塞诗都具备着明显不同之处,意境表达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区别,这样的区别产生大多数都是与当时历史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军事变革方面有着密切联系,所产生艺术价值也存在着一定不同。

  • 关键词:
  • 分析
  • 初唐时期
  • 区别
  • 差异
  • 意境表达
  • 盛唐时期
  • 语言文学
  • 边疆诗
  • 加入收藏

引言


漫长岁月里和历史长河中,伴随时代发展、经济发展和外交军事以及政治发展,这样情况下就造成了艺术界也发生了很大程度改变,特别是在我国唐朝时期,相应诗歌作品的特色性十分之强,且在不同时期诗句意境表达也存在着很大程度不同之处。这样的不同主要是与当时政治背景等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同时也与社会变迁有着密切关联,鉴于二者时期特点具备本质差异,那么在适宜表达方面就具备明显的不同之处,艺术特点和特征更需要结合具体历史与社会特点去全方位看待。


一、初唐边疆诗的功名欲和盛唐边疆诗的社会愿望


初唐时期其自身具备着较强的特殊性,尤其在艺术方面表现与表达也具备明显特异性,不同于盛唐时期,其自身的功名欲要比盛唐时期相对更强一些,这在很多作品中都能明显发现[1]。在该时期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和特异性,诸多边疆诗中,尤以初唐四杰所创作的诗作为代表,作品中充斥着阳刚之性,不畏生死、不畏牺牲的为国情怀。然而在这样的作品中,除了不怕牺牲和慷慨激昂之外,大多数作品都具备着较强特殊性,功名欲也相对较强一些,其自身更加突出的重点是,希望用这样的报国行为取得君主重用。在这样的宏观以及中心下,具体诗作中的功利性相对更强一些,例如“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长驱万里詟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这些诗作中更加关注的都是用实际性的方式去报国,用较强的能力取得君主青睐,进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报答国家,以期达到一个名利报国二者兼并的作用。这样的情况也符合当时唐朝时期社会发展特点,与当时社会需求和军事政治需求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而在盛唐时期边塞诗发生了很大程度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一方面覆盖了功名欲,同时另外一方面有一种美好的社会期待,主要是将社会愿望与功名欲二者融合在了一起,将社会责任心和报效国家充分融合[2]。在很多作品中都有这样的体现,也是所处时代最常见的特征、特性,除了功名欲之外更多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责任感,将社会群体的民生、生活充分体现在了诗句中,体现在了诗作中。例如千古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其中除了功名欲之外,更多的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命脉的关心,透露出一种对于国家、荣誉和民生的捍卫。


二、初唐边疆诗的战乱环境和盛唐边疆诗的浪漫乐观


初唐时期边疆诗大多数描述的都是与战争、战乱相关的艰辛困苦和无奈,这样悲壮的情绪和氛围十分浓烈,这与当时社会常年处于疲惫的战乱,日益加剧的边疆矛盾有着密切联系,从而导致了边疆诗作中更加有一种深刻的悲壮情绪,其中所描写的生命脆弱、命运不由自主更多一些[3]。在这样情况下,其中作品更加侧重于悲壮、消极,尤其围绕着战争大多数都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与当时社会疲惫应对于战争有着密切联系,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多是对战争的厌倦和反感。至盛唐时期,虽然盛唐时期边疆战士更为频繁,但经历过了繁华,在对战争的态度方面也与初唐有着本质性差异,更多的是一种正面影响,有着较强的积极和乐观的色彩,特点也十分明显。

步入盛唐时期历史发展和社会发展决定了边疆矛盾日益激化,但在艺术领域对待战争和边疆问题却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除了有较强社会责任感之外,在具体诗作中更加鼓励将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塑造了强大、义无反顾、不顾一切捍卫国家荣誉和社会的唐朝军队形象。盛唐文化与军事经历了很大的改变,在战争与边疆问题方面也更加有着积极的态度和自信,直接影响了诗作的发展。


三、初唐边疆诗的放荡不羁和盛唐边疆诗的浑厚优美


在初唐时期作为唐朝蓬勃发展和建立刚开始阶段,诗人在这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以及诗作的成品大多数也是对国家社会的批判,其自身更加自由,塑造出了整体的放荡不羁,无所畏惧的风格[4]。社会发展和艺术发展本就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在初唐时期相关作品大多数都具备着自由的特点,创作成品相对较为自由,没有较强的束缚感,反而放荡不羁的特点十分明显。步入盛唐之后,语句中其实更多的是精炼、精致,尤其与初唐相比更加浑厚优美。伴随文化发展和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盛唐时期的边疆诗作更加具备较强的系统性和体系性,与初唐存在着风格方面的差异,比初唐时期而言有更明显的进步,艺术体系也更加的完整、雄厚和优美起来。由此可见,时代不同时期不同,其自身风格也存在着一定程度差异之处,艺术表现和表达也有所不同。


四、结束语


如上所述,初唐时期边塞诗更多的是功名欲,表达了战乱环境,风格放荡不羁,相较而言盛唐边塞诗多了一些社会愿望和乐观浪漫,同时也更加浑厚优美,具体艺术效果也需要结合社会发展特点进行客观看待,明确文化与艺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佳利.安史之乱对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影响[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5):38-40.

[2]杨继武.盛唐诗酒塞上情边关烽烟古堡立——唐代边塞诗中的石嘴山情结[J].中学语文,2017(36):65-65.

[3]刘梅兰.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唐代河西边塞诗歌研究[J].理论界,2017(1).


陈瑞鑫,王利玲.初唐与盛唐时期边塞诗意境表达的区别分析[J].才智,2020(18):229.

基金:“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自筹)课题《学科融合下的甘肃与唐代边塞诗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9]GHB192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国学

期刊名称:国学

期刊人气:804

期刊详情

主办单位:四川师范大学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

出版地方:四川

专业分类:文学

创刊时间:2014年

发行周期:半年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