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电力自动化系统运行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持,因此,加强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包括电力适应性、电网管理以及缴纳电费等领域都促进了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进程。因此,下文先是提出电力自动化系统含义,然后研究分析了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最后探讨了电力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了自动化技术,有效解放了人工劳动力。电力自动化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想要进一步推动电力自动化发展需借助计算机技术。当今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已经融合了调控、调度等方面,提升了电力系统操作的自动化水平,实现了无人值守目标。电力自动化可以有效控制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子系统、设备,以计算机为终端,监控电力系统各项运行参数,自动判定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并且可以自动处理采集信息,针对性推动系统处理结果,从而更好的管理电力工程。
1、电力自动化相关阐述
电力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指电力技术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从而构建了集多项现代化技术为一体的电力自动化系统。电力系统中包括一次设备(变压器、发电机、开关、输电线)、二次设备(计算机、测控装置、通信设备、保护装置等),可以实现发电、变电、配电、输电、用电等功能。自动化系统中包含着多种要素,从而实现整个发电厂的分散控制,结合计算机硬件、软件、通信系统,实现整个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监控和控制。
2、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
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功能就是电网调度自动化,我国当今在电网调度上主要分为5个标准,即国家、区域、省份、地区、县镇电网调度。电网调度的基础技术就是计算机,二者有着紧密联系,如计算机网络接口、存储器、显示器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终端。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数量较多,以计算机为终端可以对电网运行状态、检修情况进行监测。在电力调度过程中,监测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负荷情况,并传输给计算机系统进行评估,判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消除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与障碍问题,确保实际运行环境能够满足电力系统运行标准。在我国五级调度体系当中,计算机作为调度系统的服务器,通过国家电网计算机平台对次级电网进行监督检查,采用计算机网络展开云监控,从而保证各级电网的运行安全。
2.2 配电网系统自动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实现电网配给,特别是在智能电网建设背景下,通过对电网展开技术改造,实现智能化配电。配电系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主站、子站、终端三级结构,并且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有助于实现电网自动化、保持高效运行。配电网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作为整个系统的操控终端,会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操作性能。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终端应用可以进一步简化配电流程,从而有效地解决资源浪费等问题,进一步推动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
2.3 变电系统自动化
变电系统通过输电线路、变电站输送电能,并传递给各个小区和家庭。传统变电站在送配电中智能凭借发电站和用户,中间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劳动,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严重,并且工作效率非常低,无法对电能输送过程进行监控,难以及时找出故障问题。而借助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且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变电站故障问题,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可以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线缆与光纤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传输资源与信息的媒介,替代了传统的电缆,减少了传输通道铺设量。同时在变电站系统中应用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平台上可以对文件统一分类,方便于日后审查。
3、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发展趋势
3.1 驱动智能电网建设
计算机技术衍生出了自动化技术,未来的自动化技术会不断地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管理与控制智能化,通过应用智能技术,可以在指定区域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全面动态的监控,一旦出现了问题,系统可以智能判定故障类型,如果是软件故障系统可以自行修复,硬件问题会发出警报、在终端显示故障信息,提醒工作人员尽快完成修复。智能管理技术已经逐步的应用到变电管理领域,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提高安全性、降低人工劳力投入量。
智能化控制系统当中较为常见的是模糊控制法、神经网络控制法、专家系统和最优控制理论等,在电力系统中应用这几种智能化控制方法,并做好这些方法的整合与应用,统筹兼顾,及时解决电力系统中出现的问题。合理地做好智能化技术组合,实现各项技术的优劣互补,可以加强电力系统综合控制,使整个电力系统变得更加智能化,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概率。
3.2 融合计算机视觉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除了智能化发展外,还会朝着可视化方向发展,这依然需要计算机技术的支持。计算机技术领域中的人机交互界面、图像处理分析等,都是实现可视化的核心技术。在计算机截面中,以电力系统图像信息为基础,结合最新的成像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这样可以更直观、方便的对电网设备进行检测,直接呈现系统故障部位和实际情况,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管理效率和时效性。可视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加强电网故障的检修能力,进一步降低系统损失。可视化技术可以识别电力系统运行中的故障种类,将故障信息存储到数据中,如果电力系统出现了类似的故障问题,计算机终端会自动提示故障情况,并在显示屏上呈现故障信息,这样检修人员可以快速定位故障部位,将停电损失降到最低。
3.3 电力通信系统灵活操作
电力系统信息通信可以实现多项数据的交互和传输,在当代电力系统中,应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加强电力系统控制,对传输信息进行保护,进一步维护电网系统稳定。在实际通信中,整个通信系统十分繁琐和复杂,这就需要构建更加完善、先进的电力系统,全面加强电力企业与用电用户之间的交流,为电网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还可以及时掌握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对电力系统用户用电情况做出详细报告。此外,应用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还有助于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预判并处理故障问题,减少整个电网区域的不良干扰问题。再者,计算机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通信系统功能,使电力通信系统结构和通信方法更加灵活多样。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作为电力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基础,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故障的发生率。客观来说,在电力系统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存在短板,例如依然存在系统漏洞、没有完全实现无人值守等,所以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研究,全面强化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鲁庆.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J].区域治理,2019(7):522—523.
[2]陈洪涛.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研究田.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2):193—194.
[3]徐珂,聂萌,王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7(20):100—102.
[4]王利民,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世界,2014(17):96—97.
[5]黄治.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实践Ⅱ].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300—301.
叶华雄.计算机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运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3):86-87.
分享:
火灾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在高楼建筑中发生的火灾,由于建筑高度、人员密集度以及安全疏散难度的增加,往往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近几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火灾约30万起,如何有效地监测和预防高楼火灾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01-20湖泊水位是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状况的重 要指标,对于保障区域供水安全、防洪减灾以及 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预测 湖泊水位的变化趋势,可为相关部门制定合理的 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由于湖泊水位的变化 受到复杂多变的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传统的 定量预测模型在精度和适应性方面面临诸多 挑战[1-3] 。
2024-12-27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公认最有可能改变未来世界的颠覆性技术。AI在军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国内外已将AI不断应用到情报分析处理、目标识别监视、作战辅助决策、网络安全防护以及无人作战系统等智能装备中,在能力和可用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飞跃[1]。
2024-12-03数据安全风险的存在,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权益,影响企业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在这一背景下,强化数据安全措施,构建全面的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这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立法、技术创新及提高公众的数据安全意识等手段,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信息社会。
2024-12-03随着遥感卫星和高空平台的快速发展,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遍[1]。遥感影像的语义分割在地貌特征的像素级分类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已经在许多工业级图像中得到广泛应用[2-4]。例如,环境灾害监测[5]、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制图[6-7]、农业资源管理[8]、滑坡识别[9]和交通管理[10-12]等。
2024-12-035G技术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点,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基站选址与优化的巨大挑战[3–4]。因此,深入研究5G基站选址决策与优化问题,对于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通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2024-12-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协作机械臂和工业机械臂越来越受欢迎.为提高机械臂的智能性和自主性,机械臂自主抓取一直是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1-2].传统的协作机械臂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关知识,通过编程或拖拽指令实现机械臂的抓取操作[3-4].
2024-12-03在气象观测、工农业、航空航天、食品和药品储存等制造领域,对湿度和温度有着严格要求,因此,对这两个参数的检测变得尤为重要。温湿度传感器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电子式温湿度传感器易受电磁干扰,灵敏度低,响应时间长,限制了其性能和应用范围。
2024-12-03基于机器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NIDS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并增加系统对新型威胁的适应能力,鉴于这一优势,本文将深入分析机器学习在NIDS中的应用及其效能,探讨如何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来增强网络安全防御。
2024-12-03电力巡检是对电力系统相关设备进行定期、有计划、有组织地检测与维护工作,能够及时发现、排除电力故障,确保电力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巡检机器人是能够自主巡检、检测、监控电力设备状态的机器人,拥有导航、感知、移动、监测等能力,能够快速、高效、准确地完成电力巡检任务。
2024-11-26人气:7066
人气:5357
人气:5119
人气:4974
人气:486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信号处理
期刊人气:128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中电新一代(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技
国际刊号:1003-0530
国内刊号:11-2406/TN
邮发代号:18-531
创刊时间:198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407
影响因子:0.095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0.497
影响因子:0.3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