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应用于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实际效果,针对此类护理工作、护理理念能否对肿瘤科护理起到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将院内经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观察组,2016年1月~6月的130名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月~6月的150名患者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经护理工作后的实际状况展开分析对比,确定护理方式是否有效。结果:经护理工作开展后,两组患者间的各项参数具有较大差异。以肿瘤患者护理满意度为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且对照组患者的情绪亦存在部分问题。讨论: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肿瘤科患者的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令患者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提高治疗效果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肿瘤疾病为临床诊断中较为常见的相关问题之一,此类病症的表现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具有不同的差异性。就实际情况展开分析,肿瘤患者的患病期间常伴随情绪上的问题,表现形式多为焦虑、抑郁、烦躁等,此类情绪问题不仅对患者本人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困扰,减缓治疗效果实现速度,亦对相关治疗过程、护理工作造成一定难度。因此,为保障患者情绪稳定,使治疗切实开展、高效开展,本文针对护理工作方面展开研究,意在于护理过程中融入人文思想,使患者负面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增强治疗效果、治疗依从度的同时使患者情况得到有效改善。下文即为研究相关数据。
1、研究资料
1.1 研究对象资料
本文中的研究对象为肿瘤科患者,共280例,为2016年1-6月、2017年1-6月我院肿瘤科接诊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5例,女性患者115例,年龄段处于32~66岁。患者经临床诊断与监测工作后证实其确为恶性肿瘤患者。为保障研究数据精确、研究结果标准,本文于展开研究前对所有患者间的差异进行对比,发现此类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对研究无影响。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为证实人文关怀思想是否能够切实应用于实际护理工作中,因此将患者分为两组,予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即关注患者实际状况的条件下对患者展开监测、指导等工作[1];观察组所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基于人文护理所展开的方式,即将常规护理作为基础,融入人文思想展开护理工作,实际工作包括切实关注患者身体状况的同时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基于实际角度针对患者展开分析,发现其存在情绪方面问题后切实与其展开沟通,全程运用"Heart"和"CICARE"沟通模式,保障患者心情舒畅[2];将患者所处环境实行"7s"管理,使病房内温度适宜、环境整洁温馨舒适,,为患者树立较好印象的同时加强患者实际治疗依从度,促进医患关系发展等[3]。护理工作展开一段时间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取数据,针对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对比,最终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取计算机软件计算统计学的方法展开数据分析。就实际情况而言,研究阶段获取的数据均可使用此类软件证明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若最终结果中P<0.05,这证明此类数据间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作为研究证据。
2、结果
经护理后发现,患者经人文关怀护理后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存在有效提高,与此同时患者自身的生理体征、心理现象等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此类过程中以实际情况为例,可结合相关数据展开分析。如以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展开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可观察表1中数据。
表1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针对肿瘤科患者展开分析,此类患者多需进行化疗、放疗以及靶向治疗及姑息治疗方式[4]。但这些治疗尤其是传统化疗,是把"双刃剑",能够解决肿瘤问题的同时,亦对患者本人造成较大危害,患者亦于治疗过程中承受较大痛苦[5]。就实际情况分析,肿瘤化疗患者多出现骨髓抑制、脱发、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等现象;放疗会引起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放射性皮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直肠炎或邻近组织神经放疗后改变如视力、听力下降,也会引起骨髓抑制等等;靶向药物副反应如高血压、皮疹、手足综合征等;便秘、恶心呕吐又是以镇痛为主的姑息治疗最常见副反应....护理人员因充分注重此类现象,针对患者展开较为全面的人文关怀护理[6]。现阶段此类护理主要围绕患者生理、心理、思想方面展开分析,以争取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具备较为饱满的情绪为主展开护理,护理工作中既包括实际病情讲解、病理知识分析等方面,亦包括针对患者所展开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工作。此类工作专注于患者思想状态,对于患者而言可有效缓解其焦虑情绪,实现稳定性的同时解决问题。患者于此类环境下接受全方位的护理分析,能够使相关患者治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性,实现治疗工作的同时加深治疗依从度,保障医患关系促进的同时使患者能够较为顺利地实现目标,最后有效返回家庭、社会中去。
参考文献:
[1]郝婷婷,王诗竹,蔡小旭,陈汐,潘群.规范化的冰箱药品护理标识在肿瘤科药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11):168-170.
[2]孝媛媛,张彤.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与疼痛护理质量相关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3):241.
[3]邱慧珍.临终关怀伦理思想在肿瘤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9):133-134.
[4]徐春兰,倪静玉,万静波,曹霞,丁佳丽,胡欢.肿瘤科化疗护理资质准入在新入职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83-85.
[5]周新华,薛少杰,康璇,张翠萍.肿瘤科护士姑息护理知识和态度调查分析[J].全科护理,2018,16(24):2948-2951.
涂莹.浅谈"人文关怀"理念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饮食保健,2019,6(7):176.
分享:
甲状腺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针对甲状腺癌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为主。 患者术后心理会产生相应的积极改变,例如创伤后成长等。 同时,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开展手术治疗后,术后的出血以及并发症较多,手术后呼吸困难还可以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2025-04-02在常规的临床护理实践中,对患者所承受的压力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进而导致对患者压力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从而影响了护理效果。压力与适应理论认为,压力会导致患者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适应性行为,如果适应行为能顺利应对压力,那么患者就可以保持自身稳态,反之则会导致患者机体失衡。
2025-03-25围术期禁食禁饮、麻醉用药、气管插管等原因可能会引起全身麻醉病人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口渴感[4],而食管癌病人术后由于重建上消化道、留置鼻胃管、胃肠减压[5]等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多项研究表明,口渴是食管癌病人术后早期最严重的症状之一,持续口渴不仅增加病人耗氧量及代谢负担,还会使病人产生负性情绪[6‐8]。
2025-03-18植入式静脉输液港能够长期留置患者体内,是建立中心静脉通道的可靠方法,适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但临床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时,常伴有感染、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安全,干扰患者治疗的进程[1]。
2025-03-07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巨大改变,甲状腺属于人体情志器官,多受情绪波动影响,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1-2]。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会有颈部无痛性肿块或结节[3]。
2025-02-28消化道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与患者饮食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相关。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易漏诊误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癌症会给患者躯体造成剧烈疼痛,同时由于病情的不确定导致心理负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5-02-05结肠癌是一种常见且发病率较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和腹胀,随着疾病进展,病人可能出现排便习惯的改变,中晚期常见黏液便、脓血便以及腹痛等严重症状[1]。目前,结肠癌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样,包括外科手术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和生物治疗[2]。
2025-01-28宫颈癌位居全球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和死亡病例数第4位,严重损害女性的健康和生命。中晚期宫颈癌首选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随着放疗的进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肠炎,其发生率为50%~70%,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甚至出现贫血消瘦而导致放疗中断,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及生存质量。
2025-01-06放疗通过放射线干预病灶组织,消杀肿瘤细胞。部分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明显,生活质量急剧下降,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及适用性,可增强患者治疗耐受度,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机体状态,抑制环境、自身状态等因素对治疗的影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2]。
2024-12-05研究显示,2020年我国恶性肿瘤新发456.9万例,死亡300.3万例,均位居全球第1位。恶性肿瘤不仅影响病人健康,而且给病人有共同疾病经历的家庭照顾者(family caregivers, FCS)带来巨大负担。研究显示,肿瘤晚期病人照顾者的焦虑和抑郁发病率居高不下。我国超过80%的肿瘤病人家庭照顾者处于中重度压力水平,其身心疾病发生率高达30%~50%。
2024-11-26人气:22363
人气:18509
人气:15523
人气:15018
人气:14701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学杂志
期刊人气:1943
主管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黑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2-3070
国内刊号:23-1212/R
邮发代号:14-159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