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妇科贫血患者输血质量受整体护理的影响

  2020-07-15    26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妇科贫血患者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62例妇科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给予两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输血治疗效果、抑郁焦虑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1.35%,护理服务的满意度96.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65%;且观察组患者SAS评分(48.98±6.49)、SDS评分(49.12±5.2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8.42±6.52、57.33±5.37,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在妇科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全面推广应用价值。

  • 关键词:
  • 卵巢恶性肿瘤
  • 妇科贫血
  • 整体护理
  • 肿瘤护理
  • 输血质量
  • 加入收藏

卵巢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宫外孕破裂等都是导致妇科贫血患者需要大量输血的主要原因。输血可改善患者体循环,维持身体血流量,从而有效治疗疾病。但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容易出现发热、过敏等输血反应,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相关数据表明,护理干预措施是否恰当将会对输血质量造成严重影响,主要体现在保证护理操作顺利进行和输血安全性两个方面[1,2]。本文将以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62例妇科贫血患者为研究样本,探讨整体护理在妇科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162例妇科贫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81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年龄16~77岁,平均年龄(44.01±8.20)岁,功能性子宫出血12例,妇科肿瘤53例,病理妊娠6例,其他疾病10例;对照组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43.16±10.06)岁,功能性子宫出血11例,妇科肿瘤50例,病理妊娠5例,其他疾病15例,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方法:应用常规护理,在完成出血基本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输血治疗,要向患者讲解输血治疗的原因、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同时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变化。

观察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1)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输血规范化流程和整体护理干预模式培训,进一步明确科室人员职责分工,由专人负责输血仪器、血液制品的管理。(2)在接收到输血申请单的第一瞬间,护理人员要核对患者的各项信息,并确认患者是否对输血治疗已知情同意。其次,护理人员要将患者的具体信息贴于试管,避免出现混淆情况,在开展血型交叉配血试验时,需两名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方可开展抽血工作,若同一阶段有两名及以上的患者需要进行备血,护理人员要秉持“一人一次一管”原则,依次对两名患者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要严格遵循相关流程和标准,禁止同时进行患者血液标本的采集,在完成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后,交由专业的配送人员送检即可[3,4]。(3)输血前由2名医护人员对检验科出具的血型结果报告单、输血科出具的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内容(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条形码、血制品有效日期、血液的种类、血液数量等)进行逐项核对,在信息无误后,医护人员需对血袋的完整性进行查验,并观察血液的状态是否正常,有无溶血、浑浊及凝块现象。护士到患者床边双人核对受血者床号、住院号、呼唤患者姓名以及确认受血者。然后遵照医嘱,应用无菌操作技术和标准输血器进行输注[5]。(4)在开展输血治疗时,原则上应秉持现输现取理念,要尽快将所取回的血液输入到患者体内,禁止将其在室温下或无温度监控的区域中存放,以保证血液的鲜活性。输血时首先要轻轻混匀血液成分,不得加入其他药物,以保证血液的纯洁性,若特殊情况下需将血液稀释,可采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方式,冲洗患者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献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完后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连续进行血液成分输注时,输血器至少每5h更换一次(室内温度过高,适当增加更换频率)。国外认为连续输注4单位(1单位红细胞450mL全血制备而成)的血液应更换输血器[6]。多种血液成分需要输注时,优先输注血小板。(5)通常来说,输血速度要遵循先慢后快原则,在前15min内,输血速度要慢,尽量控制在每分钟20滴以内,然后视患者的病情和年龄情况,可科学调整输血速度。(6)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就有发生细菌繁殖或丧失功能的危险,严格执行输血的时间限制:全血或红细胞要求离开2~6℃的储存温度后30min内开始输注,一袋血要求4h内输注完毕(如室温温度过高,则应适当缩短时间)。浓缩血小板收到后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每袋血小板应在20min内输注完毕。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融化后应尽快输注,要求以患者可以耐受的较快速度输入。对成年患者来说,200mL新鲜冰冻血浆应在20min内输完,一个单位的冷沉淀应在10min内输完。(7)护理人员要重视做好对输血患者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严格把控时间,评定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等情况。一般来说,需在输血开始前、中、后的15min、输血阶段的每小时、结束后的4h进行监测。据临床数据说明,在对患者开展输血治疗后的15min内,患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大,因而,护理人员要对这一时期尤为重视[7,8]。(8)输血完毕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医护人员将输血申请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24h。对有输血不良反应的患者,督促主管医师逐项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上报院感科,并打印后返回输血科保存。(9)患者输血结束后,患者症状可得到明显好转,护理人员应抓住这一时机,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激发患者愉悦心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9]。

1.3观察指标: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进行调查,满分100分,80分以下为不满意,80~89分为满意,90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和满意均纳入总满意度范围。采用SAS(抑郁评分量表)和SDS(焦虑评分量表)[10]评估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数越高说明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重。对比两组患者输血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根据WHO制定的贫血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极重度贫血(HB低于30g/L)、重度贫血(HB30~60g/L)、中度贫血(HB60~90gL)、轻度贫血(HB90~120g/L);输血治疗后患者HB(血红蛋白)增高<30g/L为无效;HB增高30~60g/L为有效;HB增高>60g/L为显效[11]。有效和显效均纳入总有效率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数据录入到Excel内,采用新版SPSS23.0对收集的数据加以分析,计量资料以的形式表达,检验工具为Student’stest;计数资料以n(%)的形式表达,检验工具为χ2;当检验工具显示P<0.05时,提示数据间的对比存在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输血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输血治疗效果对比

2.2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更低,P<0.05,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输血是重要的抢救生命的措施之一。在输血过程中,一旦某一环节出现漏洞,不仅会对输血效果和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进而引发一系列医疗纠纷[12]。妇科贫血患者具有恢复缓慢、病程长短不一、贫血程度不同等特点,输血治疗是妇科贫血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据相关报道表明[13],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临床输血治疗质量,在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的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有效率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分析原因如下:首先,整体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在输血治疗开始前,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知识培训,可进一步规范护理人员操作,严格控制输血治疗的各个环节,在有效改善输血质量的同时,防止护理差错发生,并最大限度降低医患纠纷发生风险,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14];其次,整体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在进行输血治疗过程中可充分满足患者心理及生理需求,使患者在平和、安静、舒适的环境下完成输血治疗,可大大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最后,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生命指标,关注患者自觉症状和严密观察病情,可立即发现患者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并上报责任医师处理,有利于及时控制患者病情,促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15]。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干预在妇科贫血患者输血治疗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进而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朱群卉,张青,张研,等.输血护理规范化管理对血液病输血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9,21(5):548-552.

[2]张屹敏,柯亚萍.失血性休克早期加温输液输血的护理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6):1020-1021.

[3]黄琳琳,王月兰,刘洋.不同输血方式下低体温患者寒战发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0):103-105.

[4]叶兰英,朱美丽.医嘱系统中植入输血护理模块提高患者用血时效[J].护理学杂志,2019,34(20):43-44.

[5]李静然,王学举.胎儿镜激光手术治疗双胎输血综合征的手术室护理体会[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19(8):766-768.

[8]娄颖,朱靖,王飞,等.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输血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145-147.

[9]孙杰,祁金英,王明慧.实施输血护理环节细化管理提高护士输血质量[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1):132-134.

[10]刘静雅,向超,闻锦琼.规范化质控输血过程中的管理实施PDCA循环理论对护理病案的作用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9,43(7):801-802.

[11]翟东琳.针对性护理对防范临床输血风险及输血误差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3):367-369.

[12]曹程,王梅.1例胎母输血综合征导致新生儿重度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9):158-159.

[13]颜榆文,余转,梁友娣,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中快速大量输血产妇应激反应与并发症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8):113-115.


冯惠芹,谭惠兴,胡敏,帅建刚.整体护理对妇科贫血患者输血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8):223-225.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军事护理

期刊名称:军事护理

期刊人气:5658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出版地方:上海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8-9993

国内刊号:31-1825/R

邮发代号:4-663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