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超声检测技术作为监测肾肿瘤时主要采用的技术,能够对肿瘤的周围血液循环进行检测,特别是采用的超声造影技术,具有能够增强血循环信号,提高检测准确性的优势。基于此,本文就肾肿瘤诊断中超声造影和常规超声使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实现在肾肿瘤诊断中超声检测更为有效的使用。
肾肿瘤是泌尿系统的第二大肿瘤,而且该种肿瘤还呈现出上升发展趋势。造成肾肿瘤上升发展的原因之一是环境因素,再者目前人们对健康是越来越重视,希望采用更准确方法早检测出肾恶性肿瘤,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以此来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1、超声新技术在肾肿瘤诊断中的运用
1.1 超声造影
目前使用的彩色超声诊断肾肿瘤,较小肿瘤或者是肿瘤学流低速肿瘤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对这些方面的肿瘤检查时采用超声造影检查,能够增强血流信号强度,促使检测肿瘤灵敏度提高[1]。用超声造影检测恶性肿瘤或者是良性肿瘤主要有着两种方法,一种是采用血管的造影形态来区分恶性肿瘤;另一种是采用多普勒信号强度区分恶性肿瘤。从目前使用超声肿瘤诊断中分析,恶性肿瘤使用超声检测以后,其造影表现为快进快退型;如果是良性肿瘤,采用超声检测以后,其造影表现为和周围肾皮质一致;如果检测的肿瘤为囊性肿瘤,造影的表现为无节样表现特征,囊壁也会表现为比较光滑。采用的超声检测,还可以对病症周围组织增强显示,这种显示可以有提高诊断率。
1.2 肾肿瘤的三维成像表现
采用超声成像对肾肿瘤的检测过程中,肾肿瘤的三维成像特征主要有着以下方面:(1)肿瘤形态表现出不规则形态;(2)肿瘤边界凹凸不平;(3)肿瘤的内部结构不均[2]。对这三个肾肿瘤的超声成像检测特点掌握,并且运用在超声成像检测肾肿瘤中,有着重要的使用价值。
2、肾肿瘤诊断中使用常规超声检查方法
2.1 二维声图像表现
使用超声检查方法在肾盂内或者是在肾实质内出现病灶的检查过程中,检查的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形态规则,出现图像形状为椭圆形,有的也呈现圆形,如果是比较小的肿瘤检查的图像不会改变肾脏的实际形态,但是在较大的肿瘤中,检查时图像显示为肾外部有突起[3]。检查时显示的肿瘤回声方面,和肿瘤的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如果是小于3厘米的肿瘤,检查的回声为高回声结节;如果检查的对象是4到5厘米的肿瘤,呈现的回声表现为中等回声结节;如果检查的肿瘤是大于6厘米的肿瘤时,出现的回声是混合回声团块,也有可能出现的是不均匀的低回声,出现该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肿瘤内部有血,或者是肿瘤内部有坏死才造成低回声。
小肾癌肿瘤中采用常规超声检测时,表现的情况为边界比较清晰,多切面动态观察病症,该种病灶的球体感非常明显,而且还有着比较明显的占位效应。并且在回声检测过程中主要呈现为稍高回声,但是也会出现低回声情况,该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小肾癌病症在早期的生长时主要是呈现膨胀性生长,还会出现压迫周围组织的情况,且形成假包膜,这也正是小肾癌采用超声检测时边界清晰的主要原因。对于使用超声对肾小癌肿瘤的内部检测中,内部回声的强弱和两个方面有关系,一个是肿瘤内部细胞成分构成比例或者是排列有着关系;另一个是肿瘤内部间值成分的排列和构成比例有关系。
囊性肾癌在肾癌症中是一种少见的类型,一般在肾癌病症中的占比例不会高于4%,但是该种肿瘤容易出现和复杂肾囊肿混淆的情况。囊性肾癌和复杂性肾囊肿相比较时,采用的超声检测复杂性肾囊肿囊壁比较薄,一般情况下都会小于1毫米,采用的超声检测时复杂性肾囊肿周边均无血流信号。囊性肾癌使用超声检测时囊壁比较厚,还会呈现不规则状,一般的情况下厚度都会超过2毫米,采用的超声检测囊性肾癌时周围还会有着血流信号。
2.2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1)肿瘤生长的基础:如是良性的肾肿瘤,该种肿瘤不会产生诱导血管生成的活性物质,在良性肿瘤中血管生成比较缓慢;但是在恶性肾肿瘤中,该肿瘤本身会产生多种活性物质,会在肿瘤周围诱导生成大量新生血管,但该血管生成速度太快,造成血管没有弹力,形成动静脉瘘等情况。恶性肿瘤的血管供血量大,血流量速度快,这也造成恶性肿瘤的生长速度快。采用多普勒超声来检测恶性肿瘤或者是良性肿瘤,主要的鉴别也在于此。
(2)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使用彩色多普勒血液显像在肾肿瘤的诊断上,该种方法有着确诊的重要意义。肾脏癌形成以后,周边组织会呈现很多血流现象,采用超声检测时会出血丰富的血流信号,并且在血流的形态上呈现出多样化,恶性肿瘤还会呈现出较大的血流进入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和肾实质血流完全不相同,因此可以采用该种方法来鉴别恶性肾肿瘤。同时使用多普勒还可以使用在动脉血管阻力指数的评价上,其主要的原因一是恶性肿瘤生长过快,造成血管壁薄,血管壁没有弹性,一般的情况下还会呈现动静分流的情况;原因二是恶性肿瘤生长快,肿瘤的代谢也快,会产生酸性代谢产物引起血管的扩张,该种情况下血管内部的血流速快,因此动脉血管阻力降低。而在良性肿瘤中血管的生成比较缓慢,血管的结构也是比较完整,血液在血管内的流速也相对缓慢,形成的动脉血管阻力指数也会较高,采用多普勒检测良性肾肿瘤时显示的结果是周围没有血流信号,或者是血流信号较低的表现。
3、结语
综上所述。超声检测使用在肾肿瘤的确诊中,主要是通过彩色超声对肿瘤的血液循环检测,确定肿瘤的恶性和良性;同时采用的超声成像技术,能够增强对肿瘤血液循环信号的增强,有效提高检测准确率。
参考文献:
[1]汪鑫,张明,苗晓星,田晖,乔娜,王东彬.超声造影联合强化CT在肾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5):538-542.
[2]邢元秀.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肿瘤鉴别诊断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10):124-125.
[3]于建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肿瘤鉴别诊断在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9):68-69.
何秀萍.超声在肾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23):166-167.
分享:
胸部恶性肿瘤,其肺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都长期处于我国肿瘤排行榜前十之内,且食管癌在我国有地域性高发现象。至今,临床上对于肺癌毛玻璃结节的精准诊断、食管癌病因学与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胸腺瘤和间皮瘤的病理诊断都存在盲点和难点。寻找可识别肿瘤的特异性指标能早期发现胸部肿瘤以提升手术根治性切除几率。
2025-03-19胃癌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较高,在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工作中也构成了重要且严峻的挑战。 对于胃癌而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03-17肺癌是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根据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1〕。由于大部分NSCLC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临床特征,导致该病早期诊断难度显著增加,一旦确诊,病程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2,3〕。
2025-03-1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群NSCLC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肿瘤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分期,还直接决定了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必要性〔3,4〕。
2025-02-08有关调查[2-3]显示,在全球范围内,PCA为男性第二常见癌症,也是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在北美和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加勒比地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国家的发病率较低。我国PCA死亡率约为每10万人口4.6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占全球新发病例的8.2%和PCA致死病例的13.6%,表明我国对PCA的关注亟需加强。
2025-01-20在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肺癌居于首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居之高位。肺腺癌作为NSCLC的主要组成类别,其发病率、术后复发率以及死亡率之高依旧是当代肿瘤治疗领域中应首要攻克的难题。肺腺癌诊断的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病理学检查重要的辅助手段。
2025-01-14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死因,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和持续性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极大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增加合并症的发病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COPD患者的长期慢性炎症状态可损伤肺组织,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而肺部感染反过来又会加重COPD病情。
2025-01-09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由约翰·麦卡锡于1956年首次提出。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机器模拟人类行为和思考的可能性,并发展了图灵测试以区分人类与机器。历经多年发展,直至2006年,HINTON等[1]成功应用深度学习(deeplearning, DL)算法,AI研究因此迎来了重大突破。
2024-12-19目前,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是外科手术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方案,但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方式以及新辅助治疗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发展,对胃癌的术前分期提出了更精确的要求[1]。同时有研究发现,胃癌患者的疾病分期与治疗方案的选择、预后效果息息相关[2]。因此,术前明确胃癌分期对改善胃癌预后及提高生存率尤为重要。
2024-12-16太赫兹(Terahertz,THz)波位于毫米波和红外光之间,频率位于0.1~10 THz。由于太赫兹波光子能量低,具有指纹特性、无需标记等特点[1-3],太赫兹技术在药品质量检测[3-5]、公共安全[6]、生物医学[6-7]等方面均有应用,特别在癌症检测诊断[8]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2024-12-09人气:22309
人气:9782
人气:8476
人气:8321
人气:779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期刊人气:1977
主管单位: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金陵医院肾脏病研究所
出版地方:江苏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298X
国内刊号:32-1425/R
邮发代号:28-227
创刊时间:1992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1.262
影响因子:0.972
影响因子:0.633
影响因子:1.147
影响因子:1.431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