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检测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静脉血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突变情况。方法:将肠镜留取的患者结直肠癌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诊断,将病理学诊断为腺瘤伴高级别癌变的2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诊断为正常的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艾德-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检测标本的19种KRAS基因突变。结果:试验组24例腺瘤伴高级别癌变患者肿瘤发生部位和组织学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例静脉血和对照组12例静脉血标本中KRAS基因均未检出突变。结论: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患者的血液中KRAS基因突变量较低,需要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根据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和2018年全球癌症在线数据库的资料,2018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430万,死亡病例290万,36.4%死于消化道癌症[1];致癌危险因素中,环境和生活方式占40%,吸烟占24.5%,慢性感染占17%[2]。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位居第5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死亡病例19.1万。城市地区远高于农村,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
直肠癌患者的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是否突变与肿瘤发病机制间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表明结直肠癌患者的KRAS基因突变率为30%~40%;KRAS基因突变出现在结直肠癌的早期,患者的原发灶与转移灶的KRAS基因突变情况基本一致[3]。将KRAS基因是否突变作为分子标志物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筛查,检测结果对结直肠癌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PCR技术使基因突变检测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本文采用基于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的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KRAS基因突变,该方法具有简单、方便、快速和灵敏度较高等优点,易于临床开展。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为结直肠镜检查+病理学诊断。将病理学诊断为腺瘤伴灶性高级别癌变的24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将病理学诊断未见异常的1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8~72岁;乙状结肠腺瘤伴灶性高级别癌变10例,升结肠腺瘤伴灶性高级别癌变6例,直肠腺瘤伴灶性高级别癌变8例;管状结肠腺瘤14例,绒毛状结肠腺瘤10例。对照组男6例,女6例;年龄42~68岁。试验组纳入标准为病理学诊断为腺瘤伴高级别癌变;排除标准为诊断为非结直肠癌的其他癌症或诊断为肠炎或肠息肉等良性病变。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n(%)]
1.2 仪器与试剂
1.2.1 试剂
核酸(循环DNA)提取试剂购自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BufferCDL、DigestSolution、DNATracer、BufferCDB、BufferCDD、BufferCW1(浓缩液)、BufferCW2(浓缩液)、BufferCDE、KRAS基因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均购自厦门艾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KRAS19PCR反应条(引物、探针、镁离子、dNTPs),KRAS19混合酶(TaqDNA酶、UNG酶),KRAS19阳性对照(质粒DNA),阴性对照(纯化水)。KRAS19PCR反应条组成:KRAS19反应液1-11,KRAS19外控反应液。
1.2.2 仪器
StratageneMx3000P实时荧光定量PCR仪购自美国安捷伦公司。
1.3 方法
1.3.1 标本采集和保存
患者做肠镜前,采集肘静脉约15.0mL(4支商品化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采血管),缓慢轻柔颠倒采血管6~8次(防止静脉血凝集或溶血),3000r/min离心10min,在生物安全柜内收集上层血浆(约8.0mL),血浆未上机检测前于-80℃冰箱保存。
1.3.2 标本DNA提取
按核酸提取试剂(型号:循环DNA)说明书进行操作,DNA分离完毕后,使用Nanodrop2000测定DNA水平,DNA水平大于2ng/μL,吸光度A260/A280为1.8~2.0。DNA提取后6h内未上机检测应保存于-20℃以下。
1.3.3 PCR检测流程
PCR反应体系:DNA样品65.8μL,KRAS19混合酶4.2μL,每反应管加入混和好的PCR反应物5μL。KRAS19阳性对照(质粒DNA)和阴性对照(纯化水)按样品DNA的检测步骤操作,对PCR检测流程进行质量控制。后统一上机检测,第1阶段:95℃、5min;第2阶段:95℃25s,64℃20s,72℃20s,循环15次;第3阶段:93℃25s,60℃35s,72℃20s,循环31次。第3阶段60℃时收集FAM和HEX(或VIC)信号。
1.3.4 结果判断
确定扩增曲线的拐点位置,得到Ct值,根据Ct值把检测结果分为阴性(Ct值≥28)、弱阳性(26≤Ct值<28)和强阳性(Ct值<26)。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KRAS基因19种突变检测结果,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12例)的血浆KRAS基因的突变率都为0.00%。试验组患者的血浆KRAS基因19种突变检测结果见表2。
表2试验组患者血浆标本的KRAS基因19种突变检测结果
3、讨论
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常用方法包括Sanger法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ARMS技术、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技术等,检测对象主要为癌变组织。Sanger法测序是检测基因突变的金标准,丁莉等[4]对378例结直肠癌标本进行了检测,KRAS基因突变率为34.7%;代云等[5]对265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KRAS基因突变率为32.1%;孙新超等[6]对210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进行了检测,KRAS基因突变率为43.8%。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凌云等[7]检测了304例结直肠癌石蜡包埋标本,KRAS基因突变率为38.82%;梁跃等[8]检测了58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KRAS基因突变率为29.31%;贠田等[9]检测了389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突变率为42.4%。毛旭华等[10]采用HRM技术检测了60例结直肠癌患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KRAS基因突变率为36.67%(Sanger法的突变率结果为33.33%);MIRANDA等[11]采用HRM-定量PCR方法检测了47例结直肠癌组织KRAS基因的2号外显子突变情况,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30%和96.6%,与第二代测序(NGS)法结果高度一致。
本文采用的方法基于ARMS,其原理为PCR引物的3′端末位碱基必须与其模板DNA互补才能有效扩增。这一方法需先设计等位基因的特异性PCR扩增引物,只有引物3′碱基与模板严格配对才能出现PCR扩增带,从而检测出突变。罗妙玲等[12]检测了177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标本,KRAS基因突变率为37.9%;祝继原等[13]检测了14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石蜡标本,KRAS基因突变率为43.06%;张莹等[14]检测了60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KRAS基因突变率为38.3%。
本文检测了血液标本中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相关文献较少。李学琴[15]采用酶切富集-PCR联合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4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组织和外周血,癌组织KRAS突变率为9.30%,静脉血KRAS突变率为6.95%。崔发强等[16]采用PCR法检测9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KRAS突变率为9.9%。伍洁[17]采用PCR-DNA直接测序法检测129例原发结直肠癌组织标本和静脉血标本,癌组织KRAS突变率为39.53%,静脉血KRAS突变率为32.56%。BOTEZATU等[18]采用富集突变PCR-定量DNA熔解曲线分析(mePCR-qDMA)技术检测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血浆KRAS基因2号外显子12和13位密码子突变情况,KRAS基因突变率不一致(组织为60%、血浆为25%)。
ARMS技术尚未大规模应用于血浆标本的检测,本研究尝试检测血浆中KRAS基因突变的情况,但结果未检测出KRAS基因突变,可能原因有:(1)检测标本例数较少;(2)结直肠癌早期(包括癌前)血液中的KRAS突变基因含量较少;(3)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不足以检测到微量KRAS基因突变。
4、结论
静脉血是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理想标本,但需要提升检测方法的灵敏度;采取不同方法的联合达到扬长避短的目的,极大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参考文献:
[2]孙燕,顾晋,汪建平.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7年版)[J].上海医学,2018,41(8):449-463.
[3]范志军.KRAS基因突变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8):163-164.
[4]丁莉,韩义明,郑杰,等.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突变及意义[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6,32(10):1156-1159.
[5]代云,郑国华,李青.结直肠癌患者BRAF、KRAS、NRAS和PIK3CA基因突变与其病理特征的关系[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5):875-880.
[6]孙新超,秦旭,王金海,等.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7,15(11):8-11.
[7]凌云,胡海燕,邱田,等.结直肠癌患者K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23(6):645-649.
[8]梁跃,李光学,马庆庆.结直肠癌KRAS、NRAS、PIK3CA、BRAF基因联合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107-109.
[9]贠田,王长松,李富林,等.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BRAF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的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19,36(8):733-736.
[10]毛旭华,汤俊明,乔国洪,等.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结直肠癌患者KRAS基因突变[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7,9(5):296-299.
[12]罗妙玲,徐韫健.结直肠癌KRAS、BRAF及PIK3CA基因突变状态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6,16(7):843-846.
[13]祝继原,吴鹤,张震,等.结直肠癌患者KRAS、NRAS和BRAF基因突变检测分析[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7,51(6):500-503.
[14]张莹,王哲,杨向红.结直肠癌患者应用ARMS法检测KRAS、NRAS、PIK3CA、BRAF基因突变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9,26(8):506-511.
[15]李学琴.酶切富集PCR-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及外周血KRAS基因突变[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4.
[16]崔发强,李涛,王铮,等.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KRAS基因水平及其对西妥昔单克隆抗体治疗疗效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9,22(4):565-568.
[17]伍洁.结直肠癌组织和静脉血中KRAS基因突变分析及临床意义[J].中外医疗,2016,35(4):51-52.
李代昆,樊超强,吴茳铃,余雪梅,李文明,薛建江.早期结直肠癌患者的静脉血KRAS基因突变检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20,41(17):2085-2087+2091.
基金:重庆市卫生计生委医学科研项目(2017MSXM087).
分享:
盆腔恶性肿瘤在生殖系统肿瘤疾病中十分常见,发病比较隐秘,通常情况下,患者确诊时间较晚,许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较大[1]。部分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病灶,预后相对良好,而一些晚期患者确诊时已经错过最佳手术时期,预后不佳[2-3]。
2025-04-24胃肠道间质瘤是临床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率高,致死率也较高,肿瘤细胞存在于胃肠道组织内部,且过度表达,从而使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及表现。通常情况下,胃肠道间质瘤无论风险程度高低,均具有局部复发与转移的风险,故加强对患者的诊疗十分重要。由于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仅有腹痛、出血等表现。
2025-04-15胸部恶性肿瘤,其肺癌和食管癌的死亡率都长期处于我国肿瘤排行榜前十之内,且食管癌在我国有地域性高发现象。至今,临床上对于肺癌毛玻璃结节的精准诊断、食管癌病因学与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胸腺瘤和间皮瘤的病理诊断都存在盲点和难点。寻找可识别肿瘤的特异性指标能早期发现胸部肿瘤以提升手术根治性切除几率。
2025-03-19胃癌为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和死亡 率均较高,在我国恶性肿瘤防控工作中也构成了重要且严峻的挑战。 对于胃癌而言,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然而,由于胃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大多数患者在就医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导致其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2025-03-17肺癌是呼吸系统恶性肿瘤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根据组织病理学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其中NSCLC约占所有肺癌患者的85%〔1〕。由于大部分NSCLC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临床特征,导致该病早期诊断难度显著增加,一旦确诊,病程往往已发展到中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预后较差〔2,3〕。
2025-03-1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人群NSCLC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生命健康。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肿瘤扩散的主要途径之一,淋巴结的转移状态不仅影响患者的临床分期,还直接决定了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辅助治疗的必要性〔3,4〕。
2025-02-08有关调查[2-3]显示,在全球范围内,PCA为男性第二常见癌症,也是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在北美和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加勒比地区的发病率最高,亚洲国家的发病率较低。我国PCA死亡率约为每10万人口4.6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占全球新发病例的8.2%和PCA致死病例的13.6%,表明我国对PCA的关注亟需加强。
2025-01-20在全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肺癌居于首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居之高位。肺腺癌作为NSCLC的主要组成类别,其发病率、术后复发率以及死亡率之高依旧是当代肿瘤治疗领域中应首要攻克的难题。肺腺癌诊断的金标准为病理学检查,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为病理学检查重要的辅助手段。
2025-01-14慢阻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全球第三大常见死因,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和持续性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极大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增加合并症的发病率以及患者的死亡率。COPD患者的长期慢性炎症状态可损伤肺组织,增加肺部感染风险,而肺部感染反过来又会加重COPD病情。
2025-01-09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由约翰·麦卡锡于1956年首次提出。此后,学者们进一步探讨了机器模拟人类行为和思考的可能性,并发展了图灵测试以区分人类与机器。历经多年发展,直至2006年,HINTON等[1]成功应用深度学习(deeplearning, DL)算法,AI研究因此迎来了重大突破。
2024-12-19人气:18550
人气:16005
人气:14844
人气:14022
人气:11604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实用肿瘤杂志
期刊人气:1481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1692
国内刊号:33-1074/R
邮发代号:32-87
创刊时间:1986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