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镇麦12为江苏镇江农业科研所研究成果,母株为镇麦168穗系列鉴定圃中变异单株,经系谱法选育,于2010年培植出新品种。随后两年开始对其进行实验研究,2012年~2014年开展试验区实验,于江苏省当地实验并取得成功。该品种被广泛运用在江苏附近的省市,产量高品质好,2015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笔者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以镇麦12号在不同地区种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查阅资料综合查询镇麦1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国内市场中筋小麦生产过剩让人们将更多目光投入强筋专用小麦,强筋专用小麦供应不足和市场缺口大为强筋小麦的推广创造了途径。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中筋小麦品种,在长时间的种植中小麦性能和品质不断退化,穗层平整度下降、抗逆性退化等表明目前该品种已经无法适应市场发展需要。镇麦12号为优质强筋小麦,在昆山、张家港、常熟等地区的种植取得优良成果,调整了小麦品质布局,为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1、小麦新品种镇麦12号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研所根据镇麦168穗系异变植株研究出镇麦12号,原名10216。该品种经过江苏省审定委员会审定后进入市场推广,属于春性中熟小麦品种。2017年在江苏省内示范种植,种植面积于次年超过666.7hm2,2019年再次翻倍受到广大种植户的欢迎,种植面积推广到江苏整个地区,甚至在昆山、常熟市积极引进实验,取得显著效果。镇麦12号物质含量丰富,含有粗蛋白15.24%,湿面筋含量为32.9%,测定稳定性为14.1min,品质优良,为中优质强筋二等品种。在实际研究中人们发现镇麦12号的巨大优势,为专用强筋小麦品种,高产、质量佳、卖相好、成熟穗粒饱满、抗逆性良好、抗倒性良好、植株生长粗壮、成熟期适宜。在调查资料中引入昆山市后,2018年~2019年产量为486.9kg/667m2,与昆山地区原本种植的扬麦16相比增产为17%;引入张家港市后示范区域实验,平均两年内产量达到475.2kg/667m2,与扬麦11相比增产5.4%,从2012年开始示范种植,随后几年内都取得理想的产量。2017年~2018年,尤其是2018年5月中旬连续高温,导致镇麦12号受到影响,籽粒灌浆千粒重降低。随后张家港2018年~2019年期间内持续种植该品种,但是因为在小麦生长期间内降雨较多,影响小麦出苗、生长,降低了有效穗数,在生长后期极端天气出现,连续高温和暴雨的恶劣影响下导致小麦严重倒伏,影响了粒重与产量。但是当地资料报告显示,即便在如此恶劣条件下镇麦12号仍旧取得了较高产成绩。与当地大面积推广的扬麦16相比增产5%以上。针对张家港地区示范种植情况,确认该品种具备良好的抗逆性,增产潜力大适合该地区种植,值得推广。
黄海地区大面积推广扬麦16号,在镇麦12号示范实验结果中,2016年,镇麦12号实验结果产量与扬麦16相比增产3.4%;2017年,对照实验增产2.1%。苏州市2017年~2018年间内实验结果对比,确认该品种与扬麦16相比,综合性能更加,市场更大,更具有增产潜力,值得推广。
2、镇麦12号特性
2.1生育期
镇麦12号生长期为190d,播种时期最佳为10月25日~11月10日,种植时间为基本苗18万/667m2左右。抽穗时间为四月左右,5月~6月逐渐成熟可以收获,在苏北地区,可安排下茬水稻生产。在苏北种植示范生产基地,于2015年~2016年引入黄海进行实验;2018年~2019年设于速降农作物品种综合生产基地。镇麦12号产量较大,2018年~2019产量最高。
2.2品种特征
镇麦12号植株高度为72cm~80cm,幼苗直立,叶色比较深,生长旺盛,株型比较松散,分蘖偏弱且成穗率比较高。在多地区示范中镇麦12号展示出的特征有:11月份中旬播种,种植面积为240万株/hm2~255万株/hm2范围内,有效穗经统计为375万穗/hm2~405万穗/hm2范围内。进入生长后期叶片变得宽厚,颜色更深,长势喜人。进入抽穗期抽穗整齐,每一株穗粒数目达到30~34之间,穗整体长度为8.5cm~9.0cm,观察穗形为长方形,小穗属于紧凑饱满类型,芒长尖锐,白壳,籽粒为长圆型,穗粒颜色重为红色,色泽深厚质地硬,整体饱满。镇麦12号千粒重较高,但是生长期间内极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对其产生影响,在不同地区培育种植会产生明显差异,在不同年份、不同地方选择不同栽培方式,千粒重差异范围为7g~8g,产量跟随粒重的增加而上升[1]。
2.3品种抗性
在审定公告内明确提出该品种抗赤霉病,中期感染纹枯病、感白粉病、黄花叶病毒。在苏北地区种植中发现该品种发生赤霉病一般,纹枯病、白粉病较重。镇麦12号具备极为优良抗冻能力,低温-5℃左右冻害较轻,后期生长影响并不明显;在生长期间内遭遇短期高温,尤其是接近成熟的5月中旬会遭遇短期高温,但是对镇麦12号影响也不明显,穗粒饱满达到高产[2]。镇麦12号的植株不高,植株粗壮茎秆壮实,具备优良抗倒性能。
3、镇麦12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分析
国内稻茬小麦中高产水平结构研究人员较多,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相关程度关系表现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稻茬小麦的栽培应以穗数为主导因素从而协调穗数与穗粒数之间的关系,稳定千粒重实现高产增产。对淮南麦区高产小麦的产量、特性、生理特征进行仔细研究,认为小麦高产与穗数、粒数、粒中、茎粒成穗率、籽粒充实度等有关系,在栽培过程中应围绕高产群体形成特性而进行控制,建立小麦群体穗、粒、重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面积协调发展实现小麦产量的健康协调发展。镇麦12号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证明做好田块群体合理布置、穗粒协调、植株强健生长发育、籽粒灌浆充实饱满,保证穗数就可以取得理想高产。因此镇麦12号高产的核心是建立合理的穗数体,采取措施提高植株发育活力,后期增大穗、粒重,提高单产。
4、高产栽培技术
4.1提高整地质量
苏北地区有广大农田,且稻茬小麦混合,在种植过程中连续秸秆还田、土壤黏重等原因导致小麦种植期间内整地质量偏低,水稻秸秆分布不均匀、浮泥块多、土块较大等。在播种出苗之后,部分小麦出现种子根系和土壤接触不良,漂浮在秸秆层的现象。小麦生长中后期极为容易发生根系早衰的情况,影响中后期的生长与粒重。在这种情况下水稻在收获之后应及时抓紧时间耕地平整,提高耕地质量粉碎秸秆,让秸秆与土壤混合。适合使用旋耕播种一体机来播种,播种深度为3cm~5cm之间,部分有条件地区可以选择机械镇压,确保土壤和种子之间充分接触方便植株更好扎根,从而保证高产。
4.2适期足量播种提高种子质量
当地种植时间为11月份前后,考虑镇麦12号分蘖中等、偏弱的特征,在种植之前应充分考虑做到足量适期播种,让基本苗满足225万株/hm2的规格。考虑到最近几年内极端气温出现,苏北地区近一段时间内出现的大风天气,可以在考虑风力、暖湿气候的情况下充分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3]。镇麦12号千粒重可达50g甚至以上,播种期间内实际测量种子千粒重,计算预定苗数、田间实际情况来综合确定,保证基本苗可达预期目标。
4.3合理肥料
经过实际研究表示,有效穗数是影响镇麦12号产量的关键因素,在种植期间内可适当施加肥料提高基本苗,从而得到的有效穗数得以增加。在对东台市与苏州地区镇麦12号种植中得到的结论,发现该品种适宜使用纯氮肥,按照22kg/667m2的施肥标准进行,同时配合合适的磷肥、钾肥、基肥、拔节肥,具体可以根据土壤成分、田间长势情况、环境来适当配比。
4.4病虫害
镇麦12号具备优良品质,常见病害主要是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在具体生长作业中需要根据当地栽培情况、植保部分技术意见来开展对病圆形防治。在种子阶段使用药物拌种,如使用多菌灵悬浮种衣剂的拌种防治病虫害。如果苗期有蚜虫,则使用吡虫啉见治疗。做好排水,播种前后做好开沟准备,内外沟渠连接防止阴雨天出现滞害情况。做好除草管理,有杂草的麦田使用麦极等除草,二月中旬如有杂草还可以再使用过一次,三月下旬后不能使用药物除草。中期后期出现病虫害需要综合防治,齐穗扬花期内使用药物做好管理,保证药量足,如有条件可以接入叶面肥同喷,增加植株活力来改善植株性能。
5、结束语
综上,文章针对镇麦1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综合本文实际调查资料,参考昆山、常熟等地种植实际情况与苏北地区环境各方面,结合东台市具体情况,分析镇麦12号高产技术的运用,为镇麦12号的种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石志平,王科峰,张锋,等.小麦新品种镇麦12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305(10):44-45.
[2]高剑波,唐瑞森,陈书健,等.小麦品种镇麦12号在宝应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20,579(3);212-215.
[3]秦军,王科峰.镇麦12号在张家港市大新镇的种植表现及高效优质栽培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272(32):102-103.
文章来源:薛辉琴.镇麦12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家参谋,2021(13):55-56.
分享:
沙漠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方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在沙漠化防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沙漠化信息,为沙漠化监测、评估和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2024-11-13大蒜、花生分属百合科和豆科作物,所形成的根际生态环境不同,特别是大蒜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蒜素以及分泌物,会强烈抑制花生病原菌发生和发展,打破花生单一种植的连作障碍,有利于花生高产。
2023-11-03甘蔗对降水与气候的要求较高,为了提高甘蔗种植质量,种植人员应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并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作为食糖的主要原料,甘蔗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糖业的发展。为了满足糖业的发展需求,甘蔗种植人员应积极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2022-02-26贾汪区政府正在着力打造桃产业特色小镇,推广了江苏省现代桃产业集成技术,配套了轻简树形、生草制度、壁蜂授粉及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其中桃园生草的应用,能够减少中耕、培肥地力,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促进桃产业的提档升级。笔者通过对桃园生草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桃树轻简标准化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021-11-19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20d,年平均降雨量1780mm,年日照平均1800h,有“闽北粮仓”、“嘉禾之乡”美称。建阳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3.1万hm2,2020年建阳区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83万hm2,总产量20.6万t。
2021-10-07水稻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86.7万hm2[1]。近年来,浙江省培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具有产量高、秆粗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备受福建省稻区农民喜爱,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平均海拔652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福建省主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
2021-10-07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嘉丰优2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粳稻三系不育系嘉禾212A与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P025配组育成的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12),2018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8]第1号}。
2021-10-07晶两优534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晶4155S和R534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80015)。
2021-10-07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地处丘陵山区,海拔500m,为单季稻区,以种植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实行稻—菜轮作制。2000—2019年20a平均气温19.8℃,降雨量1780mm左右,日照1710h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优质杂交稻生产。
2021-10-07岚下乡位于顺昌县东北部,属闽北丘陵山区,大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种植面积约930hm2。随着果蔬型特用玉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鲜食玉米的销量不断增多,糯玉米作为玉米群系中的一个类型,具有香、粘、软等特点,更适合于当前人们对清淡口味的追求。2020年岚下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130hm2,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2%,成为岚下乡除水稻之外的主要粮食作物。
2021-10-07人气:2880
人气:2847
人气:2738
人气:2222
人气:217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农家参谋
期刊人气:1651
主管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
出版地方:河南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3-5494
国内刊号:41-1229/N
邮发代号:36-68
创刊时间:1983年
发行周期:旬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1-3个月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165
影响因子:0.223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0.45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