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从生产床架规格、生产时间安排、菌株选择、养料制备、发菌、菇房处理、出菇要求、采摘、包装等方面总结了和政县双孢菇栽培技术。
和政县地处青藏高原与西北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南高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630mm以上,境内气候温凉湿润,平均年日照时长2400h以上,无霜期130d左右,年均气温5.2℃,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双孢菇的栽培。和政县双孢菇生产过程中采用料仓和隧道发酵技术及自动化上料、播种和覆土技术,并在出菇房内自动控制湿度、温度和气体浓度,实现了不受季节限制的周年化均衡生产。
1、床架尺寸
长20m、宽1.6m、高5m,共7层,第一层距地面15cm,各层间距80cm,共24张,栽培面积4000m2。工厂化生产也按该标准规划建设,有利于空间布局、方便操作。
2、栽培时间
为了方便管理一般采用工厂化生产,双孢菇的生产条件便于控制,除不可抗力因素外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全年均可生产。
3、菌株选择
选择经过当地做过对比试验的,具有高产、抗病虫、抗杂、适应性强的菌株。
4、养料制备
根据时间安排,在浸料池将麦草、牛粪(鸡粪)、水等按比例拌匀后,捞出至发酵混料区,含水量控制为70%左右(抽出几根麦草,用手绞拧,能见水渗出)。第二天将培养料投入一次发酵隧道,当温度上升至50℃时打开风机,送入新风,避免厌氧发酵,当温度上升至最高点开始下降时进行转仓,如此循环3次后完成一次发酵。一次发酵料投入二次发酵隧道进一步腐熟,将培养料在50~55℃温度下发酵5~7d,待培养料温度降至28℃以下时,完成二次发酵。
5、三次发菌
将播种好的基料送入三次发菌隧道,温度控制为22~26℃,相对湿度控制为60%~70%,定时通风换气。发菌期间要预防各种杂菌及虫害。一般12d左右菌丝生长情况良好、变粗发白,手一拍料面有整体振动感时表明菌已发好,可进行菇房培菌。
6、菇房处理
进料前1d左右,对菇房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可用甲醛和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温度控制为20~26℃,把培养料均匀平铺在菇床上,厚15~20cm,然后覆经灭菌的草炭土3~5cm,并整平、压实。
7、出菇要求
覆土完之后喷一次透水,将水量控制为60%~80%,2d后视菌丝生长情况喷水。菌丝生长旺盛且快时,需水量较多,应增加喷水量。菌丝生长慢且瘦弱时应减少喷水量。现场观察覆土材料,并据此及时调节喷水量和喷水次数。补充水分应按照多次少量的原则,以手捏土粒不粘手为宜,每次喷水之后要进行适度的通风透气。在温度23℃左右、湿度80%左右进行吊菌,温度高且湿度小时培养料要多喷水,反之少喷水。待菌丝爬土后进行松土操作,此时要加强通风,抑制菌丝生长,促使绒毛状菌丝扭结为线状菌丝,进而形成原基。出菇房温度控制为14~18℃,相对湿度控制为90%左右。此后,喷水时菇多多喷、菇少少喷,前期多喷、后期少喷。前期土层一潮菇喷2次重水,后期则要控制水量,但不能缺水。出土后直径达1cm至采收期间相对湿度控制为90%左右,出现长柄小盖菇、稀菇、红菇、锈斑菇时要及时通风,出现小菇、薄菇、开伞、空根白心及单菇轻时应控风。
8、采摘
菌幕完整、色泽鲜亮、大小相对匀称时可采收。双孢菇生长快,要及时采收,根据生长情况每天采摘2次以上。采取旋菇法,采大留小,将菇轻轻旋转采下,多菇用小刀切割采收,轻拿轻放,防止破损,采摘后用耐压的泡沫箱放置为宜,并注意防压、防潮、防晒、防火。
9、包装
鲜菇去根后,立即按产品要求包装,包装时需加入防腐纸。具体方法:将棉浆纸按包装纸箱规格裁制成长方形,配制防腐纸处理液(0.05%苯甲酸钠+0.01%山梨酸钾+0.2%吐温+0.5%海藻酸钠充分混匀),将裁好的棉浆纸浸入其中10min左右后取出自然晾干。包装时先在纸箱内内衬PVC大袋,然后在最下面铺双层已晾干的防腐纸,均匀紧密但不挤压地摆放双孢菇,摆满一层后加盖双层防腐纸,如此反复摆放至达到产品装箱重量要求后,对PVC大袋进行简单抽气处理,并扎紧袋口,封箱、打码、入库。包装时双孢菇拣选和防腐纸制备要同时进行,食用菌拣选好后防腐纸也要晾干,两道工序不同步会降低处理效果,影响产品品质。
文章来源:马瑞芳.和政县双孢菇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14):49+52.
分享:
沙漠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方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在沙漠化防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沙漠化信息,为沙漠化监测、评估和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2024-11-13大蒜、花生分属百合科和豆科作物,所形成的根际生态环境不同,特别是大蒜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蒜素以及分泌物,会强烈抑制花生病原菌发生和发展,打破花生单一种植的连作障碍,有利于花生高产。
2023-11-03甘蔗对降水与气候的要求较高,为了提高甘蔗种植质量,种植人员应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并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作为食糖的主要原料,甘蔗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糖业的发展。为了满足糖业的发展需求,甘蔗种植人员应积极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2022-02-26贾汪区政府正在着力打造桃产业特色小镇,推广了江苏省现代桃产业集成技术,配套了轻简树形、生草制度、壁蜂授粉及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其中桃园生草的应用,能够减少中耕、培肥地力,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促进桃产业的提档升级。笔者通过对桃园生草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桃树轻简标准化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021-11-19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20d,年平均降雨量1780mm,年日照平均1800h,有“闽北粮仓”、“嘉禾之乡”美称。建阳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3.1万hm2,2020年建阳区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83万hm2,总产量20.6万t。
2021-10-07水稻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86.7万hm2[1]。近年来,浙江省培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具有产量高、秆粗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备受福建省稻区农民喜爱,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平均海拔652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福建省主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
2021-10-07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嘉丰优2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粳稻三系不育系嘉禾212A与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P025配组育成的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12),2018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8]第1号}。
2021-10-07晶两优534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晶4155S和R534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80015)。
2021-10-07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地处丘陵山区,海拔500m,为单季稻区,以种植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实行稻—菜轮作制。2000—2019年20a平均气温19.8℃,降雨量1780mm左右,日照1710h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优质杂交稻生产。
2021-10-07岚下乡位于顺昌县东北部,属闽北丘陵山区,大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种植面积约930hm2。随着果蔬型特用玉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鲜食玉米的销量不断增多,糯玉米作为玉米群系中的一个类型,具有香、粘、软等特点,更适合于当前人们对清淡口味的追求。2020年岚下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130hm2,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2%,成为岚下乡除水稻之外的主要粮食作物。
2021-10-07人气:4569
人气:4338
人气:4226
人气:3494
人气:310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期刊人气:2918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2239
国内刊号:52-1065/S
邮发代号:66-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9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1.8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