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浆果肉质多汁,营养丰富,口感极佳,深受消费者青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该文针对延边地区部分浆果种植园的栽培情况、品种分布、管理水平、加工销售等现状进行分析,构建SWOT矩阵,总结种植园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浆果是一种柔软多汁的肉质果,种类丰富,如草莓、葡萄、蓝莓等,营养价值高,富含维生素C及多种纤维。浆果中存在抗氧化酶、花青苷等活性物质,具有保护视力,减轻视觉疲劳[2],抗衰老,保护神经元等保健功能[3]。除此之外,浆果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预防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突发疾病[4]。因此,浆果被称为“第3代黄金水果”,占据着国内外高端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处于北半球中温带地区,秋季湿润多雨,降水量为400~800mm。耕地面积有限,但草原、山地面积广阔,土壤理化性质稳定,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浆果类水果。近年来,随着生活观念的改变,消费者越来越追求绿色食品,因此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当前,延边地区的浆果产业在水果产业中的占比较大,主要种植的有草莓、葡萄、蓝莓、树莓及软枣猕猴桃等,2019年延边地区浆果栽培面积为413.31hm2,产量为274.25t,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浆果类产业发展潜力大。
迄今为止,关于延边地区浆果产业的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尚少,该文总结了当前延边地区浆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机遇及针对性对策,旨在为延边地区浆果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新思路。
1、延边地区部分浆果栽培现状
1.1栽培面积和产量
由表1可知,延边地区各县市均种植草莓,但各地发展不平衡[5],2019年延边地区草莓栽培总面积为8.91hm2,珲春、敦化、龙井草莓种植面积较其他县市大。除汪清外,各县市2019年草莓栽培面积均有增加。2019年延边地区葡萄总栽培面积为35.4hm2,相比2018年减少了7.9%。其中,图们、延吉、龙井、汪清栽培面积有少量增长,其他县市栽培面积较2018年减少。这是由于2018年延边雨水较多,导致葡萄减产,收益减少,部分农户2019年减少了葡萄种植面积。延边地区蓝莓的栽培面积最大,2019年延边地区蓝莓栽培面积为386hm2,同比2018年增加了7.6%,其中,安图栽培面积最大,为300hm2。2018和2019年延边地区树莓栽培总面积均为8hm2。软枣猕猴桃种植主要分布于延吉、珲春、汪清等地,栽培面积逐年上升,2019年软枣猕猴桃栽培面积为84hm2,同比增加了40%。
2018-2019年各县市浆果产量见表2。
由表2可知,延边地区2018、2019年草莓总产量分别为200.8和274.3t,是延边地区产量第3的浆果。延边地区2019年葡萄总产量为715.12t,2018年葡萄产量为747.2t。敦化市葡萄产量最高,部分农户近2年开始种植葡萄,葡萄为1年种植,2年见果,3年丰产,即使2019年种植面积减少,但葡萄已达到丰产阶段,总产量仍有所增加,达496.25t。龙井2019年葡萄产量12.5t,其增长率最高,为108.3%。除敦化、图们、龙井、汪清外,其他县市同比2018年产量均有所减少。
延边地区2019年蓝莓总产量为3646.25t,同比增长了13.28%。安图县2019年蓝莓产量为3375t,比2018年增长了12.5%。图们市蓝莓种植园为2019年新修建,当年无产量。
延边地区2019年树莓产量为12.6t,同比2018年增加了2.4%。软枣猕猴桃自2017年开始在延边地区推广,3年见果,5年丰产,因此延边地区软枣猕猴桃近2年无产量,但有部分种植园已出现挂果现象。
1.2品种结构
延边地区种植的葡萄品种丰富,包括夏黑、茉莉香、巨峰、贝达等数十余种。其中,夏黑、茉莉香在各县市均有种植(表3)。
适宜延边地区种植的蓝莓品种分为3大品种群(表4),即北高丛蓝莓、半高丛蓝莓以及矮丛蓝莓。北高丛蓝莓果实大,口感佳,具有一定的抗寒能力,其中北青、北空、都克、瑞卡等品种适宜在延边地区种植。半高丛蓝莓,抗寒能力极强,可以抵抗-30℃的低温[6],北陆、北蓝、北土在延边地区均有种植。矮丛蓝莓品种美登[7],具有很强的抗旱抗寒能力,在30cm的积雪覆盖下就可安全过冬。
延边地区主要种植的草莓品种有红颜、幸香和小白[5],其中,红颜的种植面积最大。延边地区主要种植的树莓品种可分为黑莓和红莓。成熟的黑莓为紫黑色[8],平均果重6.7~8.9g,平均666.7m2产量1.1t左右,可在-17℃的环境下生长。红莓品种有丰满红、哈瑞太兹、欧洲红等,果实颜色多样,平均果重5.4~6.4g。主要特性是丰产、抗寒,平均666.7m2产量为1.2t左右,可耐-30℃的低温。延边地区主要种植野生驯化品种的软枣猕猴桃,分别为延龙一号、延龙二号、魁绿、龙成二号以及桓优一号。其中,“魁绿”是1993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左家特产研究所筛选的,“桓优一号”以辽宁省桓仁县林业局为首选育[9]。这些品种具有耐严寒的特点,在北方寒冷地区不需埋土防寒也可以顺利过冬,且具有极强的抗抽条能力。
1.3经济效益
延边地区各县市浆果生产利润见表5,延边地区8大县市草莓种植利润达2.6万元·666.7m-2,其中,敦化市草莓栽培利润最高,达3.2万元·666.7m-2,其次为珲春市和龙井市,均为3.1万元·666.7m-2。各县市草莓园利润均达到2.0万元·666.7m-2以上,在延边地区浆果产业收入上占主导地位。汪清县葡萄生产获得的利润最高,达0.69万元·666.7m-2,延边地区各县市葡萄生产利润为0.39~0.90万元·666.7m-2。延边地区蓝莓生产总利润为0.51万元·666.7m-2,敦化市蓝莓生产利润最高,达0.80万元·666.7m-2,其次分别为延吉市和汪清县,利润均为0.70万元·666.7m-2。延边地区仅延吉市种植树莓,且生产利润达1.2万元·666.7m-2,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2、延边地区浆果产业SWOT分析
2.1优势
2.1.1自然区位优势
延边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东经127°27′,北纬41°59′。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400~800mm。延边耕地面积37.16万hm2,山地面积多达55%,土壤、气候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在浆果种植方面具有极大潜力。调研发现,延边地区浆果收益为0.39~3.2万元·666.7m-2,且浆果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高于其他产区。延边发展浆果类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将其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小农户增收致富,加快脱贫攻坚的步伐。
2.1.2社会经济优势
延边地处中、朝、俄3国交界,出国劳务赚取外汇人员较多,人均收入有所提高,消费水平提升。延边拥有多个对外口岸,是吉林省重要的贸易出口地。政府增强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10],国内外游客较多,可以大幅度促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也可对浆果产业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
2.2劣势
2.2.1管理水平低,基础设施陈旧
延边地区浆果种植园平均种植规模为1.3hm2,管理粗放,生产体系不完善,浆果产量少。果农年龄普遍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导致管理水平较低,病虫害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延边地区浆果生产集约化程度低,产品质量差。延边地区浆果种植园基础设施陈旧,对其翻修投入少,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保温控水能力差,抵御降雨、降雪等自然灾害能力差[11],严重制约延边浆果产业发展。
2.2.2品种结构不合理,盲目抢早
种植浆果获得效益高,许多种植户为追求眼前利益,跟风种植,盲目选择栽培品种,忽略了品种的区域适应性。延边地区栽培的蓝莓成熟期存在明显的重合现象[12],易引发供求失衡等问题。果农过度重视产量,过剩生产、盲目抢早现象严重,影响浆果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延边地区开始引进一些新品种,但由于地域和气候差异导致的问题在实践生产中逐渐显露,如“哈瑞太兹”适应性较好,但成熟期较晚,产量易受温度影响[13]。品种结构不合理,无法形成地理性标志,采后只能以低廉的价格进行销售,不能达到利益最大化。
2.3机遇
2.3.1消费水平提高,产业前景广阔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消费观念有所改变,消费者开始更注重健康生活。浆果口感丰富,柔软多汁,且具有保护视力、抗衰老等多种保健功能,激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当前,浆果的购买群体已从收入高的年轻人群扩展到了小孩、青年、老年人等,消费者对浆果需求量的增加,使得浆果在延边地区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2.3.2多项惠农政策支持
我国积极鼓励发展现代农业,针对现代农业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保障,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延边地区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关注和鼓励浆果产业发展,为种植户及企业提供了多项支持,浆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员深入分析浆果产业发展现状,并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浆果产业欣欣向荣。
2.4威胁
2.4.1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低
现今,劳动力资源紧缺、价格上涨[14],浆果生产成本不断增加。延边地区浆果栽培过密,且机械设备昂贵,因此大多仍以人工作业为主,增加了果园管理的人工成本。延边地区劳动力老化情况十分严重,农户大多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前沿的浆果信息了解少,接受相关农业信息技术能力有限,浆果采后也存在着销售渠道过少、浆果上市供大于求以及难以掌握市场需求等问题,造成浆果滞销,农户遭受损失,严重威胁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
2.4.2市场开发滞后,缺少综合性种植园
延边地区浆果以鲜食销售为主,95%的浆果通过贩卖和采摘的方式销售,只有5%用来加工销售。延边地区浆果保鲜、贮存设施差,加工企业寥寥无几,因此大部分浆果未经过加工便销往市场,销售价格低廉。近年,延边地区已开展采摘园销售模式,但大部分采摘园季节性开放,全年开放时间短,且受农事季节影响较大[15]。同时,大多数采摘园仅种植一种果品,采摘活动单一,且缺少休闲、餐饮等配套设施和服务[16],不能足够吸引消费者留园。
2.4.3资金投入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当前政府及农户对新兴浆果产业资金投入不足。一方面,对浆果市场发展前景认识不足;另一方面,浆果生产投资周期长,具有一定的风险,农户都不愿投入过多的资金。浆果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政府在金融、税收、政策方面对企业及种植户的扶持力度不够,无法吸引外地加工企业投资,且本地农户生产积极性差,制约了延边地区浆果产业的发展。
2.5构建SWOT矩阵
根据上述针对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发展的分析,构建出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的SWOT矩阵(表6),得出SO战略、WO战略、ST战略、WT战略,以此提出发展延边地区浆果产业的建议。
3、延边地区浆果生产的发展对策
3.1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
延边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发展浆果产业[17],但现阶段生产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较低。成熟的浆果质地较软,贮藏运输性较差,农业相关部门及合作企业应协助种植户改善基础设施,集资建立大型冷库,保证采后果品质量。浆果行业专家及技术人员应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规范种植模式,除此之外,还应借鉴国内外浆果产业发展较好地区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结合当前农村种植现状,可邀请高校相关专家进行生产指导,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提高栽培技术水平[19],倡导绿色栽培,为拓宽浆果市场打下基础。
3.2调整品种结构,选育优良品种
规范果树苗木生产,选育优良品种是浆果产业发展的基础。1)延边地区农业部门应严格制定浆果苗木生产标准,防止苗木以次充好流入市场[20]。2)种植户应结合本地区现状,严格试验,避免盲目引种。适当扩大种植规模,引入果实品质好、口感风味佳、抗逆性较强的品种,丰富浆果市场。3)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建立规范的育苗基地,培育适合当地的优良品种[21],节省优良品种选育成本,使延边地区浆果种植业合理健康发展。
3.3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
通过组建合作社集资购买生产设备,减轻种植户的资金压力。在浆果生产中引进除草机、旋耕机、采摘机、分拣机等机械化设备,不仅可以节约人工成本,提高采摘效率,还能减少人工采摘对果实的损伤,减少坏果损失。在此基础上,浆果产业专家还应引导研究开发本地区机械化体系,加快机械化设备推广。普及互联网应用,掌握行业中先进的生产技术,了解市场行情,提高浆果产业信息化水平。鼓励组建合作社,及时整理市场信息,使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互相联系。
3.4积极开拓市场,丰富采摘园活动
延边地区浆果多以鲜食销售,售价较低且不易保存[23]。政府应实行优惠政策,吸引有规模的企业合作,带动延边地区浆果产业发展。同时,加快研究浆果深加工技术[24],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发展果汁、果干等深加工产业,充分挖掘浆果的附加产值,延长保存期。拓宽销售渠道,建立农超合作,将浆果及加工品直接运往各大超市,省时省力,降低成本,提高农户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更渴望多元化的休闲旅游活动。改善采摘园的基础设施以及经营模式,发展休闲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开发集观赏、采摘、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浆果采摘园,套作多种瓜果蔬菜丰富采摘,结合果品加工制作、特色餐饮、垂钓露营等休闲体验活动,使其成为综合性采摘园,延长采摘园开园时间[25],这样既提升了游客的观光体验,又能够增加采摘园收益。
3.5加大扶持力度,带动产业发展
浆果产业投入大,政府部门应加大对产业的扶持力度。1)政府部门应更多了解延边地区浆果产业现阶段发展趋势,对其进行合理监管,为种植户提供补贴资金,对外招商引资,大力支持浆果产业发展[26]。2)相关部门应出台对应政策,例如银行、信用社贷款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提供专项资金用于完善种植基地设施和苗木的购买等,减小种植户投入风险,保障投资者利益。3)延边地区各级相关部门及专家应合理规划产业模式,根据产地实际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积极协助营造良好的浆果市场,大力支持浆果产业发展。
政府推行扶持政策的同时,还应普及农业物联网平台,根据浆果生长发育所需,将温度、湿度、养分等因素调控在合理范围之内[29],逐步建成设施先进、管理科学的种植基地,扩大延边地区浆果栽培规模,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4、小结
延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浆果产业的发展空间极大。在延边发展特色产业,建立浆果农产品优势区,有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促进贫困偏远地区的小农户增收致富。延边地处3国交界,经济发展较快,对绿色果蔬的消费意识较强。科技应用使浆果产业与休闲农业的联系更加密切,现代农业和旅游观光业相结合的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开阔。将浆果栽培作为载体,大力发展集采摘观光、餐饮旅游以及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朝阳产业[31],引导延边地区新农业、浆果产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宽博,王明力,万良钰,等.树莓中主要活性成分及产品研究进展[J].中国南方果树,2016,45(06):178-183.
[2]范亚东,吴玲,师喜军.黑龙江省小浆果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商业经济,2015(02):7-8+26.
[3]许平飞.我国树莓研究现状及产业化前景分析[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6):50-52.
[4张鹃,宋德禄,段亚东.黑龙江省黑穗醋栗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4(05):147-149.
[5]关文赫,周宇涵,曹丽.延边地区草莓种植园现状及发展对策[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19,41(03);:46-52.
文章来源:徐小迪,曹丽,高君,关文赫.延边地区浆果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21,43(03):41-47
分享:
沙漠化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还给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探索有效的沙漠化防治方法,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遥感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在沙漠化防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沙漠化信息,为沙漠化监测、评估和预警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手段。
2024-11-13大蒜、花生分属百合科和豆科作物,所形成的根际生态环境不同,特别是大蒜在种植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大蒜素以及分泌物,会强烈抑制花生病原菌发生和发展,打破花生单一种植的连作障碍,有利于花生高产。
2023-11-03甘蔗对降水与气候的要求较高,为了提高甘蔗种植质量,种植人员应采用高产栽培技术,并做好相应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的生长速度与质量。作为食糖的主要原料,甘蔗产量与质量直接影响着糖业的发展。为了满足糖业的发展需求,甘蔗种植人员应积极采用高产栽培技术,扩大种植面积,实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保证甘蔗种植业的稳定发展。
2022-02-26贾汪区政府正在着力打造桃产业特色小镇,推广了江苏省现代桃产业集成技术,配套了轻简树形、生草制度、壁蜂授粉及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其中桃园生草的应用,能够减少中耕、培肥地力,有利于提升果实品质,促进桃产业的提档升级。笔者通过对桃园生草的应用研究,旨在为桃树轻简标准化栽培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2021-11-19建阳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中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静风多,温差大,雨季集中,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20d,年平均降雨量1780mm,年日照平均1800h,有“闽北粮仓”、“嘉禾之乡”美称。建阳区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3.1万hm2,2020年建阳区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2.83万hm2,总产量20.6万t。
2021-10-07水稻是福建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播种面积约86.7万hm2[1]。近年来,浙江省培育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具有产量高、秆粗抗倒、适宜机械化收获等优点,备受福建省稻区农民喜爱,种植面积大幅提高,并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2]。龙岩市地处福建省西南部,平均海拔652m,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是福建省主要的水稻主产区之一。
2021-10-07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嘉丰优2号是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利用自育粳稻三系不育系嘉禾212A与优质籼型三系恢复系P025配组育成的单季籼粳杂交稻新品种,201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7012),2018年通过福建省引种备案{(闽)引种[2018]第1号}。
2021-10-07晶两优534是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深圳隆平金谷种业有限公司、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用不育系晶4155S和R534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2018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稻20180015)。
2021-10-07大田县均溪镇许思坑村地处丘陵山区,海拔500m,为单季稻区,以种植优质杂交稻品种为主,实行稻—菜轮作制。2000—2019年20a平均气温19.8℃,降雨量1780mm左右,日照1710h左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适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适宜优质杂交稻生产。
2021-10-07岚下乡位于顺昌县东北部,属闽北丘陵山区,大田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每年种植面积约930hm2。随着果蔬型特用玉米越来越受市场欢迎,鲜食玉米的销量不断增多,糯玉米作为玉米群系中的一个类型,具有香、粘、软等特点,更适合于当前人们对清淡口味的追求。2020年岚下乡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130hm2,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2%,成为岚下乡除水稻之外的主要粮食作物。
2021-10-07人气:4552
人气:4287
人气:4218
人气:3451
人气:3049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耕作与栽培
期刊人气:2878
主管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主办单位:贵州省农作物技术推广总站
出版地方:贵州
专业分类:农业
国际刊号:1008-2239
国内刊号:52-1065/S
邮发代号:66-27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589
影响因子:1.038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1.822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