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自然地理中植被是其重要的组成要素和成分,植被的生长情况也是对自然地理的映照。然而植被对自然地理的环境影响P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本文首先介绍了自然地理环境的简要内容,然后阐述了近些年来植被变化情况,最后针对植被变化带给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展开实验设计,在有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中,逐步树立学生保护环境和爱护植被的意识。
在自然地理的环境研究中,植被的变化是这一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在众多地理环境的研究中发现,植被的变化是反映一定区域内地理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标志。当然从字面上看植被的变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比较抽象,对于学习地理的学生来说非常不容易理解。因此需要加强植被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实验设计研究。本文从加强植被变化的重点出发,科学设计相关实验,逐渐帮助学生加深理学科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了解植被变化对自然地理产生的重要影响,通过学科的学习积极树立学生保护自然植被的意识和观念。
一、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简介
一般情况下自然地理环境主要包括植被、土质、地势以及水系等内容,在地图上所能够展示出的河道、水渠、胡泊、水库、江河以及海洋等统统称为水系。在地图上显示出的植被往往运用覆盖率等总体情况来表示,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进程中植被对全球的人类生存起到了截然不同的意义和作用。水系负责为地理环境正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输送生命的源泉,水系和地势、土质共同影响了植被的生长与分布。当前地理学科中运用植物覆盖代替植被的总称,植被的种类可以分成人工植被和天然植被两大类,当前森林和草地构成了天然植被,人工林、果园以及农田构成了人工植被。
二、近些年来地球植被的变化分析
近30年来通过卫星测绘的地球地表植被变化情况发现,地球的地表森林覆盖率正在逐渐的提升,而地球的裸地面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以及气候的变化正在逐渐的减少。相关的权威研究部门发现,尽管一直以来在热带地区工业生产引起的森林砍伐仍然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全球的树木丛林还是增加了几百万平方公里,原因在于温带、亚热带以及北极地区的森林面积有所增长。在所有的地区分布中亚洲地区的森立面积变化最为明显,以下是当前全球森林植被的分布情况,其中深绿色代表森林以及植被生长茂盛的地区,如图:
图1:全球森林植被分布图三、关于本次实验的设计
1、积极设计本次实验的目的分析
第一,做好基础性比较工作,重点加强裸地与林地同季节、同时刻的气温差异比较,积极总结地理环境的变化来自于植被的影响;第二,在相同的风力条件下积极比较裸地和草地在坡度相同的情况下展现出的风力对地表的侵蚀作用,然后总结出风力作用下对土壤的侵蚀作用;第三,积极设定相同坡度的裸地和草地,然后比较在相同降雨量的情况下,降雨对裸地和草地的侵蚀作用,总结在河流径流量以及土壤的水土流失中植被所起到的作用。
2、关于本次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分析
(1)关于本次实验材料的准备
本次实验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木槽两个,两个木槽的尺寸相同,木槽高8厘米,宽18厘米,长48厘米;本次实验所需要的吹风筒两到三个;相同厂家和规格的矿泉水瓶6瓶,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便是在其中的3瓶矿泉水瓶盖子上提前钻好12个小孔,其余的矿泉水瓶要做的处理便是将平口的上半部分减掉,在保留下来的瓶子上面贴好空白标签,这样自制的实验烧杯就做好了;另外还需要准备凉快相同质地的草皮,2个相同规格的小盆子以及还需要准备相同规格的砖块;需要准备的细线若干条、2支相同的空气温度计,若干土壤,两个相同尺寸规格的小纸箱,要求空气温度计的尺寸要比纸箱的尺寸小。
(2)积极制作简单便捷的百叶箱
在准备好的纸箱外侧贴上防水材质的白色贴纸,按照百叶箱的制作样式在贴好外皮的纸箱四周剪好小口,并且让小口的外侧向上呈现45度角的倾翻,这样既能实现对进入纸箱的阳光完成有效的遮挡,又能实现箱内充分的通风。然后将纸箱的另一侧剪开一面当成纸箱的小门,然后将各种小孔布置在纸箱的顶部,这些小孔的大小只要控制在细线可以穿过的尺寸就可以了。然后将温度计与细线的一端进行固定,随后将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百叶箱之上。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需要在连接温度计的一端细线上打一个体积较大的结,在纸箱顶部的小孔由内向外完成细线的穿线工作,然后将在温度计一侧打好的较大体积的线结卡在纸箱顶部的小孔内侧,这样在移动纸箱的时候便可以通过细线将纸箱拎起,另外通过预先做好的细线绳结还可以让与细线相连的温度计始终保持悬空状态。
3、关于实验过程的设计
(1)局部地区气温中植被生长和变化产生的影响分析
第一,在校园内或者校园外边的裸地和林地各一片,将此两块地作为数据检测的对象和地点。第二,在每一天的晚上、中午以及早上各监测一次数据,每次监测数据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监测数据需要坚持20天;第三,将参与实验监测数据的学生分成组,根据裸地和林地的测量需求,将学生分成两组为宜,其中一组学生首先负责裸地气温监测,另一组学生负责林地气温监测,然后每五天要求两组学生换一次岗,但是在具体的监测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不需要调换,原有的温度计还继续用于测量同一地块。第四,在进行相应地块温度的监测之前,要准备好预先制作的百叶箱,然后将温度计悬空放置在百叶箱内,值得注意的是百叶箱内的温度计必须是悬空状态的;第五,负责监测温度的同学要手持百叶箱,面朝太阳在百叶箱底部始终保持离地1米高度的情况下,站立5分钟的时间一换岗,每一组换到6个学生以后即监测满了30分钟则顺利结束一次测量;第六,从预先剪开的百叶箱侧门处对着太阳打开并准确读取数据,然后积极做好温度的监测记录;第七,每一次完成实验数据的监测后,都要小心、仔细地将温度计从实验百叶箱内取出收藏归位。
(2)监测风力及流水在植被作用下的抵抗影响
第一,选取两个木槽,其中一个只放土壤,另一个木槽在草皮下面铺好土壤,然后将土壤压紧、压实;第二,保持桌面水平,然后将两个木槽放置在桌面之上用砖头在木槽一段压紧;第三,在预先准备的小盆子中装满清水,放置在木槽下方的端口;第四,在两个木槽的上方架设高度相同的架子,将吹风筒放置其上,然后同时将两个吹风筒开到相等的风力;第五,记录好第一阶段的实验数据后,将放置的吹风筒取回,将小盆子内的水倒进带有小孔的矿泉水瓶,然后将小盆子擦干放置在木槽下方,然后运用同等重量和速度的流水冲刷两个木槽,然后观测流进小盆子内的水流土壤含量。
(3)实验结论
植被减少能够产生土壤肥力下降和土壤侵蚀的影响,对于河流来说能够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导致局部速加大、气温升高。
四、结语
总之,通过具体实验的设计能够将植被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抽象影响完成具体化的展示,学生们通过对实验的参与最终能够有效树立爱护环境保护植被的有效意识,为后续的地理学科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凤娟.高中地理“土壤与水文、植被”模拟实验案例优化设计及评价标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2]曾群.基于高中生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地理教学案例设计与开发[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
张婷.植被变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实验设计探究[J].青春岁月,2020,(8):110,109.
分享:
电磁波测距高程导线传递高程灵活方便,在一定条件下可替代三、四等几何水准测量。相比垂直角误差和边长误差,大气折光的影响最大,大气垂直折光系数主要取决于视线路径上的大气密度分布和温度梯度,与时间和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很难用一个确定的函数模型实时求定大气折光系数[2-4]。
2024-09-05目前对于高原鼠兔干扰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研究主要在青海等地,对于海拔更高、生态环境更脆弱的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养分对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变化的响应目前还未关注。本研究通过分析高原鼠兔不同有效洞穴密度下土壤养分的变化,以期阐明高原鼠兔洞穴密度与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养分间的相关性。
2024-08-18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作为草地土壤肥力和土壤养分的关键组分,在草地管理、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健康维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含量的高低将会影响土壤养分循环、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土壤养分的积累效率[1]。在长期的自然成土过程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2]。
2024-08-18半干旱风沙草原区植被覆盖度较低,风蚀沙化造成该区域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1]。植被可减缓近地表风速,抑制沙尘释放,增加沙面地表粗糙度,从而达到防风固沙的效果[2]。不同粒度的土壤颗粒对养分的吸附性存在差异[3],细粒含量是影响土壤肥力的重要因素,其含量越多,土壤保肥性越强[4,5]。干涸湖底风蚀物主要是土壤中含有丰富养分的细粒物质,这些细粒物质会随着风沙流运移被地表植被拦截,从而形成土壤养分的富集体[6]。
2024-01-16建筑物的立面线划图是建筑物外表面投影到与其平行的投影面上得到的正投影图,其可清晰地反映建筑物的外部特征,是城市市容规划改造等工作的关键依据。因此,研究如何快速准确地采集建筑物外立面三维信息,绘制建筑物的立面线划图,对实现智慧城市数字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2023-08-30为适应技术发展、行业变革提出的需求,建设化工园区一体化、协同化、智能化管理模式,探索应用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建设化工园区数字孪生平台,充分发挥基于服务的三维地理信息技术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业务协同化等方面优势,提供园区地理空间要素的地图展示、空间分析、可视化呈现等服务。
2023-08-30由于迄今为止在技术层面仍然难以准确地预测地震,为了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失,评价地震可能诱发的灾害形式并进行合理的抗震设计是当前最为有效的应对方法。地震发生时,震源处释放的能量往往以地震波的形式传至地壳表面,大量震害调查结果表明,剪切波和以瑞利波(Rayleigh wave)为代表的面波更具破坏性,其传播形式如图1所示。
2023-07-10结合项目案例,介绍了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中的生态破坏区域的地理信息监测技术工作思路,对技术方案的技术指标确定、图斑属性结构、技术实施路线进行了论述,并对监测成果进行了示范。实践证明,文中的经验和做法在生态修复及自然资源监测领域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可在其他自然资源及各部门管理中进行复制、推广应用。
2021-11-26在地矿工作中,地理信息测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矿山矿产考察、矿上环境防治,还是矿山开采与地质勘测等,地理信息的测量与采集都必不可少。对矿山地理信息进行全面、准确测绘是确保矿山安全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地矿建设、防治等的数字化发展,地理信息测绘的重要性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基于此,本文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在地矿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2021-08-07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土空间规划工作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地理信息大数据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使用率,而且推动了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顺利进行。文章以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为例,分析了地理信息大数据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此来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有效保证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2021-06-01人气:3998
人气:3786
人气:2029
人气:1675
人气:1597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地理科学
期刊人气:1183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版地方:吉林
专业分类:地质
国际刊号:1000-0690
国内刊号:22-1124/P
邮发代号:8-31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71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6
影响因子:0.00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