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依据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在野外进行实地资源考察,分析目前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药用植物资源状况,促进当地药用植物资源发掘,推进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进程。研究内容涵盖了实地考察、建立样方调查、采集照片信息、腊叶标本鉴定、种质和药材样品及栽培药用植物收集、中药材市场调查等。结果表明,芦山县野生药用植物共计215科399属492种,本次研究收集野生植物共计580种,野外调查植物主要有草本、灌木、乔木、藤本4种类型,可以为四川地区药材信息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有利于当地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周山区西缘,雅安地区东北部,青衣江上游,北与汶川县连界,东北与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毗邻,地跨东经102°52′~103°11′、北纬30°01′~30°49′。县境南北长86.6km(飞仙关至断头岩),幅员面积1364.42km2,地势北高南低。芦山县境内最高山为南天门,海拔3842m,最低点为向阳坝,海拔686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偏少,夏湿冬干。四川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具有亚热带、温带以及寒带气候特征[1]。同时具有悠久的中药材栽培历史。据统计,四川地区药材的种类多达4500种以上[2]。芦山县在此复杂的地理条件下孕育出茂密的森林植被,使芦山县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境内分布有红豆杉、桢楠、润楠、珙桐、光叶珙桐、麦吊云杉、油麦吊云杉、领春木、连香树、水青树、圆叶玉兰等珍贵植物。本研究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依据遥感卫星定位技术,在野外进行实地资源考察[3]。
1、调查地概况与方法
1.1 调查地概况
芦山县全县辖5个镇4个乡46个村。根据试验方案及样地分布,本次走访芦山县9个乡镇进行调查研究,调查范围覆盖率达100%,对全县植物资源进行了地毯式了解。
1.2 调查方法
1.2.1 野外调查。采用空间信息技术、数码影像技术等实地调查野外生境情况,距样地1000m范围内,了解植物种类分布。其中,每个样地内包括5个样方套,通过GPS定位样地现场采集标本及图像资料,记录野生植物数据,同时采集野生药用植物为后期制作腊叶标本做准备[3]。另外,野外调查过程中,需采集种质种苗资源,探访当地中药材市场,了解当地药材兜售情况并做好记录。
1.2.2 室内鉴定。制作野外采集的药用植物标本,将每株标本数据进行有效记录及统计,后期进行腊叶标本制作及鉴定相关工作[4-6]。针对采集的药材样品进行及时的初加工处理,保证药材的有效性,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将野外采集数据及时录入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系统。
2、结果与分析
2.1 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组成
调查发现,各乡镇优势植物略有不同(表1)。双石镇山茶科及玄参科植物较多,太平镇以禾本科及百合科为优势,大川镇毛茛科及蔷薇科品种较多,龙门镇与双石镇地貌相似,故优势植物相近,以玄参科和菊科为主,宝盛乡则以藤黄科和山茶科为主。
表1芦山县调查乡镇药用植物情况
芦山县辖区统计收集野生植物共计580种,由表2可知,野外调查植物主要有草本、灌木、乔木、藤本4种类型。其中草本植物分布最广,种数最多,占总种数的64.14%,代表植物有车前、大羽贯众、顶芽狗脊等、其次是灌木,共计102种,占总种数的17.59%,代表植物有菝葜、宝兴茶藨子、薄叶鼠李、川莓等、乔木仅次于灌木,共88种,占总种数的15.17%,代表植物有稠李、膀胱果、川泡桐、杜仲等、藤本植物占比最少,仅3.10%,代表植物有粗齿铁线莲、红毛悬钩子、三叶木通等。可见,芦山县野生药用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群落类型多样,这与芦山县多样的气候及地貌有关。芦山县野生药用植物共计215科399属492种。
表2芦山县植物群落类型统计;表3芦山县药用植物科数统计
由表3可知,215科药用植物中,被子植物的占比最多,达到207科,占总科数的96.28%、其次是蕨类植物,共计5科,占总科数的2.32%、裸子植物的占比最少,仅有3科,占总科数的1.40%。芦山县药用植物共计215科,每科所含种数不同,其中有8科植物占有优势,种数均大于10种。其中所含种数最多的是菊科,达到31种,占总种数的6.30%、蔷薇科仅次于菊科,有30种,占总种数的6.10%、毛茛科、百合科、兰科种数相近,各含有22~23种,占总种数的4.47%~4.67%、另外,唇形科、玄参科、豆科种数为12~13种,占总种数的2.44%~2.64%。种数大于10种的优势科共计165种,占总种数的26.62%。
表4芦山县药用植物优势科统计
2.2 重点药用植物
通过调查,芦山县重点药材36种,按近代习惯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分为全草类,根及根茎类,茎、枝和树皮类,叶类,花类,果实,种子,树脂和其他类。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对重点药材进行分类,其中根及根茎类药用植物占比最大,占25.00%,代表药用植物有川牛膝、姜、野葛等、全草类仅次于根类,占总种数的22.22%,代表药用植物有车前、石松、龙牙草等、再次是茎及树皮类药用植物,占19.44%,代表药用植物有细叶十大功劳、桑、厚朴、杜仲等、而以叶、花、果实等作为药用部位的种数之和仅为22.23%,代表药用植物有女贞、野菊、银杏等。表明在芦山县药用植物其药用部位的利用中,根、茎及全草类较多,占当地重点药用植物的1/2以上,这为当地重点药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数据。
2.3 中药材市场资源
通过各乡镇集市及村落走访中了解芦山县中药材市场的交易情况和价格。由表6可知,芦山县中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在各乡镇药材市场重复出现的中药材有石菖蒲、蝉蜕、重楼。其中,收购价及销售价最高的均为重楼。市场年销售量突破1000kg的药材分别是重楼、黄连、黄柏、夏枯草、厚朴及伸筋草。
表5芦山县不同药用部位的重点药材种数统计;表6芦山县中药材市场调查
3、结论与讨论
通过引进。感卫星定位技术进行野外实地考察、建立样方调查、采集照片信息、腊叶标本鉴定、种质和药材样品及栽培药用植物收集、中药材市场调查等手段,结合第四次全国重要资源普查对芦山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芦山县野生植物共计590种,其中药用植物215科399属492种。
基于芦山县特殊的地理条件,野生药用植物种类繁多,大川镇以北高海拔地区该特征尤其显著、其药用植物品种及鉴定需更深层次的探索及研究。考察发现,芦山县重点药用植物多为根、茎及全草类入药,为四川珍贵的种质资源、道地药材以及种苗基地的建立奠定基础,但该县中药材市场开发有限,使当地优势中药材,如重楼、黄柏、三七等种植推广渠道受限。可采取政府鼓励企业加入、拓宽市场流通渠道、提高中药材销售量等措施,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在加强宣传的同时让群众了解保护药用植物的重要性,避免珍贵药用植物再次破坏,提高全民专业知识及保护意识,为四川地区药材信息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琴,张东方,孙成忠,等.气候特征与药用植物地理分布的数值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8,20(2).145-151.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21.
[3]黄璐琦,陆建伟,郭兰萍,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方案设计与实施[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5).625-628.
[4]黄鑫慧,李红叶,胡韫韧,等.合肥工业大学屯溪路校区植物资源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6).144-147.
[5]黄婷婷,蒙姿蓉,刘彦秀,等.广西龙胜平安寨传统利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9,38(4).84-92.
[6]杨楠,张小芳,刘伟,等.四川雅江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
曾凡.芦山县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20(01):69-70.
分享: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大气污染源相关企业应对碳排放的压力越来越大,应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有助于促进企业碳资产管理。
2023-08-28伴随着南京地铁建设,每年产生数百万方盾构渣土亟待解决。文章从环境风险角度选取南京盾构渣土进行浸出和重金属含量测定,初步明确了盾构渣土的环境安全性。此外,提出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的全流程技术路径,即以水洗作为切入口,将盾构渣土里粗细骨料、泥浆等不同材质分离,制备固化土、绿植土、湿拌砂浆、再生混凝土、盾构壁后注浆等最终产品。
2021-08-06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理论是针对公共池塘治理难题提出的,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自主组织的行为有效解决公共池塘资源的“公地悲剧”困境。奥斯特罗姆从制度的角度分析了公共池塘实现自主治理的关键部分,经过实证分析总结出8项制度设计的原则。本文首先从奥斯特罗姆对公共池塘资源的研究框架进行总结分析,接着提出公共池塘资源理论的两大特点。
2021-05-20“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从一种从战略角度去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和思想。是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升级进化。区别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从成本的角度去看待人力资源,战略人力资源认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对照企业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设计,在对自身人力资源现状管理的基础上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的发展进行管理。
2021-03-16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自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以来,坚持“生态优先、全面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利用、绿色发展”的原则,遵照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的《河南省淮阳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和当年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考察评估意见,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初步打造了一个集湿地保护、科普宣教、休闲娱乐与科研监测为一体的湿地公园。
2021-02-20国土空间规划不仅仅是简单的“多规合一”,而是在更新的规划理念指导下,以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为基本前提的规划思想体系。生态规划为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宏观层面上保护、控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助力实现美丽中国的重要手段,是协调各类规划的有效工具,应该受到各方面的重视[1]。
2020-12-01作为人类生存与现代文明基础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是科学技术所无法取代的自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在人类健康、生存、区域安全和全球生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生态学和地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近年来,学者们致力于不断地加强研究生态系统尺度方面的问题,但相关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研究大多是单一尺度、静态分析的方式,而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适宜尺度及其尺度变化的响应特征、驱动机制等问题研究较少。
2020-11-30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不具有流动性,而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对自然资源有不同的需求量,这使得区域发展不平衡。如何解决区域自然资源分配不均的矛盾,在有限的资源下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代人的目标[1]。1992年,加拿大经济学家WilliamRees提出生态足迹的概念[2]。
2020-11-30随着我国城乡规划速度的不断加快,不仅城市人口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对土地规划管理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促进城乡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文章就土地规划管理和城乡规划实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2020-11-07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与消费国[1],廉价易得的煤炭供应在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二者在时空分布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为了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调必须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到2017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例降至65%以下。
2020-11-07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资源科学
期刊人气:1492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科学
国际刊号:1007-7588
国内刊号:11-3868/N
邮发代号:82-4
创刊时间:1977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294
影响因子:0.479
影响因子:0.860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