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SrTO法探讨当代中医名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特点

  2024-05-30    47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究当代中医医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与方法。方法 全面系统检索当代中医名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相关文献。依据澳大利亚循证方法学组织(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研发的基于文本和专家意见的系统综述(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text and opinion, SrTO)方法,对中医脑病领域名医名家诊治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学术思想等相关研究进行证据整合,并从理法方药、因机证治多方面分析其学术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36名中医医家,医家在华南、华东、华北、华中等医疗发达地区分布多,其中北京地区纳入医家数量最多,为7名;纳入医家的20%有中医家传教育背景,69.4%有师承名医学习经历;36名医家总结归纳形成包括脑髓理论、伏邪理论、毒损脑络在内共计11种新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包括通腑化痰、破血化瘀、痰瘀同治在内共计23种新治法。结论 当代中医名家将传统理论和现代研究相融合,诊治上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并重,学术上传承与创新兼备,对出血性中风的研究逐渐深入。

  • 关键词:
  • SrTO方法
  • 中医名家
  • 出血性中风
  • 学术特色
  • 脑出血
  • 加入收藏

出血性中风,西医称其为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血管病最严重的亚型之一,也是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出血性中风有起病快、病势急、预后差的特点[2]。出血后积极进行干预有助于受损神经细胞恢复[3]。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有多靶点作用、受益人群广泛、患者依从性好的优势,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实验也证实了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4]。由于各地区中医发展侧重点不同、患者体质不同,不同地域医家对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辨证施治不尽相同。本文通过整理总结当代医家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和论治特点,比较各地区诊治的差异,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详细的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府网站确认的国医大师(第一至第四届)名单,全国名中医(第一、二届)名单,中华中医药学会官网公布的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会(第三届、第四届)终身名誉主任、顾问、名誉主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名单,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显示研究方向涉及脑病领域的医家来确定当代中医名家;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数据库获取相关文献,以出血性中风、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等和医家姓名为关键词或主题词共同检索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采用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管理。

1.2信息提取

1.2.1方法介绍

本研究依据澳大利亚循证方法学组织(JoannaBriggsInstitute,JBI)研发的基于文本和专家意见的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of textandopinion,Sr TO)方法,对中医脑病领域名医名家治疗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学术思想等相关研究进行证据整合,并从理法方药、因机证治多方面分析其学术特点及影响因素。Sr TO是一种围绕来自期刊/杂志/专著/报告的专家意见、共识、评论、假设或断言进行系统梳理的综述方法。本研究以当代中医医家论治出血性中风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为主题展开,按照Sr TO指南的建议与流程,对当代中医名家的出血性中风医案医话和专家经验进行系统评价,从中提炼出解决出血性中风临床问题的证据[5]。

1.2.2文本信息提取

文本信息提取表单:研究者依据“JBI基于叙事、文本和意见的系统综述资料提取表”[5],从医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医案医话、论著、医家经验等相关资料中提取以下信息:(1)文本类型,(2)代表人群,(3)研究立场,(4)应用场景,(5)地理环境,(6)文化背景,(7)论证逻辑,(8)作者结论。基于以上信息,本研究总结归纳医家学术思想,探究其学术特点。

1.2.3文本质量评价

文本信息质量评价表:研究者采用“JBI叙事、文本和意见的系统综述严格评价清单”[5],从以下7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1)资料来源是否明确?(2)资料来源是否在该专业领域被认可?(3)观点是否代表人群(如患者、公众、用户)的利益?(4)所提炼观点基于的经验是否可信,是否符合逻辑?(5)已形成的观点是分析性的吗?这个观点是基于个人经验还是文献分析的结果?(6)是否参考了现有的文献/证据(包括中医经典理论),以及与之不一致的地方是否进行了合理讨论?(7)是否得到了同行支持?结果分为“是”“否”“不明确”“不恰当”。以此来判断证据是否具有真实性,以及文献自身逻辑是否自洽。

1.3医家筛选流程

1.3.1中医脑病医家纳入标准

曾获国医大师或全国名中医称号的医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第三届、第四届)委员会终身名誉主任、顾问、名誉主任、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显示研究方向涉及脑病领域的医家。

1.3.2中医脑病医家排除标准

研究方向未涉及脑病领域;无出血性中风相关研究;JBI质量评价结果为“否”或“尚需寻求更多信息”的医家学术思想。脑病医家筛选流程见图1。

图1中医脑病医家筛选流程  

1.4文献筛选流程

1.4.1文献纳入标准

(1)研究对象:临床确诊疾病为出血性中风的患者;(2)干预措施: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针刺、中西医结合等治法;(3)结局指标:a.临床状况:患者的意识状况、肢体活动情况以及语言状况逐渐恢复;b.神经影像学复查:血肿未增大,血肿密度逐渐降低、变淡;c.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评分逐渐升高[6];(4)研究类型: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类文献。

1.4.2文献排除标准

重复发表的文献;文献综述、科普文献;未体现医家学术思想或诊疗经验的文献。文献筛选流程见图2。


2、信息展示


经过对医家诊治出血性中风学术经验信息提取和质量评价后,本研究共纳入36名医家。采用区域地图直观展示医家分布,采用表格陈列医家学术思想与师承信息。

2.1医家地域分布

文中共纳入36名医家,以其工作单位地域分布进行归类。纳入医家分布多集中于医疗水平发达地区。华北地区以北京为例:研究中共纳入7名来自北京的医家,医生分布密集;华南地区以广州为例:研究中纳入5名来自广州的医家,且5名医家均来自于广东省中医院;华西地区以成都为例:研究中纳入3名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的医家,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专科业务能力突出相一致。研究中所纳入的医家均在教学医院就职。医家依托院校平台提升临床、科研思维与能力,名医成才经验也同时助力医院人才培养。医家分布情况见图3。

图2文献筛选流程  

图3纳入医家地域分布图  

2.2医家信息

纳入医家中的20%有中医家传教育背景,69.4%有师承名医学习经历。36名医家提出了脑髓理论、伏邪理论、毒损脑络在内共计11种新理论;提出通腑化痰、破血化瘀、痰瘀同治在内共计23种新治法,见表1。

表1纳入医家的学术传承与研究内容  


3、分析与讨论


3.1疾病认识

徐灵胎在《兰台轨范》中言“欲知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病状所自异,而后考其治之法”,中医治病应该先定其名,后求疾病施治[7]。

3.1.1规范病名

出血性中风是因久病虚损,或情志刺激,或跌仆惊扰,致使气血逆乱,风阳上窜,痰火内扰,络破血溢,临床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失语、偏瘫、口噤不开等为特征的急症[8]。传统中医治疗中风不分出血与缺血,在中医与解剖学结合之后,缺血与出血的分类开始在中医研究中出现。当代诊疗中,影像学的介入为中医中风病明确诊断提供了客观证据支持,《中医内科学》和《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也将影像学诊断列为次要症状[7,9],出血性中风的中医研究在传承四诊合参的同时,重视影像学对疾病定位、定性、定量诊断的指导意义,为疾病预后判断提供指标,同时也提高病名诊断的符合率。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正在向着更精确的方向发展。

3.1.2洞察病机

当代中医对脑和出血性中风病的认识不断加深,疾病病因病机认识也在进一步发展。《黄帝内经》重视肝脏与出血性中风的关联,《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有言“大怒则形气绝,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海论》有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清末西学东渐,张伯龙贯通中西,在脑病领域展开探究,开创动物实验方法(把兔子用铁锥伤其脑)研究出血性中风病先河,阐明了血冲脑气筋之病的概念[10,11]。张山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在《中风斠诠》中指出“阴虚阳亢,水不涵木,木旺生风而气升火升痰升,冲激脑神经,导致顷刻瞥乱,神志迷蒙,或失知觉,或失运动”,提出了血冲脑之说[12]。现代病理学研究表明脑出血全过程分为脑血肿、脑缺血、脑水肿、继发性损害四个阶段[13]。当代中医名家在中医经典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发展,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从脏腑层面向病理产物层面发展。国医大师任继学认为急性出血性中风本因五脏气血阴阳失调,致使痰、热、瘀三种伏邪藏匿脑髓,外邪引动内邪,气血逆乱,“气有余,便是火”,风火相煽,上犯脑髓,从而出现窍闭神昏等症[14,15]。国医大师陈绍宏认为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为“元气亏虚为本,气虚生瘀、血瘀生痰、痰郁化火、火极生风”,风、火、痰、瘀的先后关系得以阐明[16,17]。《金匮要略》有言“血不利则为水”,脑水肿是出血性中风病理过程之一,严重者形成脑疝危及生命,江苏省中医院符为民认为瘀水互结、痰水互结为脑水肿发生的主要病机[18]。当代医家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使得疾病在治疗上有不同的切入点。

3.1.3归纳证型

出血性中风中医证型有7种,分别为:肝阳暴亢、风阳上扰证;痰热腑实、风痰上扰证;阴虚风动证;痰热内阻、内闭清窍证;痰湿蒙塞清窍证;元气败脱、神明散乱证;气虚血瘀证[9]。其中痰热腑实证为王永炎院士首次提出。王永炎院士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痰热证与腑实证常并存,提出痰热腑实已成为大多患者证型演变的共同路径[19]。痰热腑实证的发现与提出是王永炎院士对中风病证候学的创新发展,历代医家认为腑气不通为本病的伴随症状,而未予重视,王永炎不囿于中风证候既往认知,在观察腑气不通消退与否与疾病转归、痰热证的关联时,将痰热腑实这一证候抽离进而形成新的证型,本证的提出促进了出血性中风证候规律及病机认识的进一步深化[20,21,22,23]。

3.1.4学说创新

在强调“风、火、痰、瘀”病理产物的同时,随着研究深入,当代医家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学说。王永炎院士提出“毒损脑络,络损髓伤”理论,出血性中风络破血溢后病理产物蓄积体内而生毒,毒损脑络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此学说的提出标志着中医对出血性中风的认识由重痰、重瘀,进入了中风毒邪论的阶段[24]。广东省中医院黄燕重视“升降枢轴”和“脑中血海”学说在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升降枢轴”为“肾(命门)-脾胃-肝-脑”,调节气机升降,从而调节“脑中血海”的正常运行。当气机升降失常时,血海运行随之失常,随之出现出血性中风。黄燕依据枢轴中各脏腑关系,主张疾病急性期治肝、胃,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多治脾、肾[25]。学说创新是推动中医学发展和进步的重要途径,学说的提出离不开当代医家深厚的学科基础、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思维、严谨的科研态度和实践验证能力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同样,学说创新拓宽了出血性中风的中医诊疗思路。

3.2临证思维

3.2.1治法创新

治法创新考验的是医家对关键病机的把握。张允岭师承王永炎,将“毒损脑络”扩充到“毒损络脉”,重视清除病理产物来治疗疾病,提出“开通玄腑、利尿解毒”法来治疗出血性中风后脑水肿,给邪以出路,及时排出水毒,减少神经损伤[24,26]。河南王新志在临床中重视气虚,认为气虚是出血性中风病发生的重要基础,同时中风患者受情志、活动等影响,多于病程中呈现气虚更甚的症状。所以出血性中风患者虽表现以实邪为主,但始终以气虚为本。故王新志教授对出血性中风患者不论有无明显气虚之象,治疗始终贯穿补气原则[27]。创新性治法的提出推动了中医治疗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3.2.2多法组合

出血性中风病理因素复杂多样,多位医家形成了治法矩阵,多法组合,力求完备。广东省中医院刘茂才针对出血性中风的病理因素,归纳“通”“调”“补”三法论治出血性中风,“通”为破瘀化痰通脉,“调”为调畅气机,“补”为培补中下二焦,针对不同时期核心病机不同,治疗有所侧重[28]。国医大师任继学提出“破血化瘀、泄热醒神、开窍化痰”的治法,据“血实宜决之”“离经之血皆为瘀血”“治血总以祛瘀为要”“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等古训,任继学治疗出血不止血,疾病发生后,若其病机演变是上逆之气复返,气返后气顺,无明显出血倾向,便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同时泄热以安神,化痰以开窍[29]。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健,在继承任继学学术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基于补肾填精药物的神经损伤修复作用,创新性提出“破血化瘀,益髓填精”治法[30]。一法融合多法,当代医家在出血性中风治疗过程中,重在祛邪以治标,兼以补虚,主次分明但又总体兼顾,形成治法矩阵,体现了出血性中风中医治疗体系的综合性。

3.2.3分期论治

出血性中风病机变化多端,应对疾病采用分期论治的方法,辅助临床及时把握病机变化,快速调整用药。孙塑伦和刘清泉针对出血性中风重症提出“分层扭转”法,将病机发展分为三个层次,其一闭证期,擅用大黄之品;其二热盛伤阴,瘀血留滞,神机渐开,当用清热解毒之品;其三阴津渐复,仍瘀阻脑络,应用化痰通络之品同时调整气机[31]。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杨文明,重视出血后水肿带来的神经损害,按脑水肿程度分三期论治:轻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为主,治法为活血化瘀、解毒通络;中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为要,治法为化瘀解毒、通络利水;重度脑水肿阶段,多以瘀、毒、水、痰并见,治宜豁痰化瘀、通腑解毒[32]。分期论治出血性中风时,截断病机变化、扭转病势是疾病治疗的关键。

3.3方药配伍

3.3.1以法统方

在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中,益气、活血、化瘀、开窍为急则治标的主要治法,经典古方在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医大师邓铁涛临床常用温胆汤合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邓铁涛认为出血性中风发作和情志有关,而且发作之后易出现情绪郁结,痰阻日久易出现抑郁、呆滞,可用温胆汤益脾和胃、化痰调节情志,合用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3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董少龙重视活血化瘀,治疗本病常以桃红四物汤为底方进行加减[34]。国医大师方和谦治疗本病重视开闭固脱,沿用古方苏合香丸配局方至宝丹[35]。在益气、活血、化瘀、开窍等治疗大法的指导下,当代医家用药上暗寓了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温胆汤、苏合香丸等经典古方,古方今用,以法统方,在临床中展现良好疗效。

3.3.2剂型多样

针对出血性中风起病快、病势急、变化快的特点,中医医家大力研发中成药。国医大师陈绍宏毕生致力于中医急诊事业,力求为中医治疗急危重症正名,他研发的中风醒脑液在临床使用中得到推广[36]。北京中医药大学黄启福的病理生理学背景对其基础实验的开展起到支持作用,他参与利开灵、脑血疏通口服液、救脑宁、醒神健脑胶囊、中风脑得平等中成药的研发,对临床用药给予更多更便捷的选择[37,38,39,40]。当代医家在研制中成药的同时也重视开辟多种给药方式,例如口服、静脉滴注、直肠滴注、鼻饲给药等。中药剂型和给药方式的创新增强了急危重症中医中药的参与度,充分体现中医简便廉效的特点和优势。

3.3.3一药多用

中医医家治疗出血性中风常用大黄、川芎和当归这三味药。大黄除清热之外还具有止血化瘀的作用。因脑血管具有细、长、弯曲、管壁薄、弹性差的特点,脑出血较其他部位出血不同,出血后离经之血难以排出体外,阻于脑络。大黄既能通腑泄热,又能化瘀止血,临床收效较单用止血药更满意。生地黄、大黄配伍有滋阴清热、止血活血的功效[4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俞晓飞通过实验也证实了生地黄、大黄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还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42]。川芎也为出血性中风治疗常用药,国医大师张学文在治疗出血性中风时,常用川芎与其他药物配伍而成的药对:川芎配丹参,凉血活血,行气止痛;川芎配牛膝,活血化瘀,引血下行;川芎配葛根,活血化瘀,通脉生津;川芎配黄芪,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川芎配蔓荆子,清利头目,祛风止痛;川芎配麝香,活血化瘀,开通脑窍[43]。川芎配当归,组成佛手散,又名芎归散,《医宗金鉴》中谓用此方治胎前产后诸病且其效如“佛手”之神妙。甘肃省中医院夏永潮在临床中以“佛手散”为基础,重用甘肃特产岷当归,辨证组方自制方剂30余个,自拟“佛手汤系列”用来治疗出血性中风,有独特疗效,学古而不泥古,自成“中医佛手治疗体系”[44]。医家善通过剂量、配伍来发挥药物多重功效,实现一药多用。

3.3.4因地制宜

地域差异指导中医临床用药。东北地区出血性中风发病率高[1],有三个原因:其一,东北气温低,当地人民喜食肥甘厚腻之品,此为痰热内生重要原因之一,故出血性中风发病常伴息高声粗、意识模糊、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苔黄厚腻;其二,东北人民喜咸食,如腌制、熏制食品,味厚之品易聚湿生痰,困乏脾土,导致脾胃虚弱,不能布散水谷精微而导致元气亏虚,此为出血性中风本虚的病机;其三,东北饮食重视酒文化,酒具有辛热之性,易炼液为痰,部分患者性格豪爽且阳刚,肝火易旺,发病易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脉弦[45,46]。据此,东北医家治疗出血性中风常用水蛭、土鳖虫、蒲黄、胆南星等药物,用药峻猛,以速达泄热、开窍、化痰、醒神的目的,驱邪于外,谨防传变。而华南地区,气候潮热,当地居民喜食生冷,长期耗损脾阳胃阳,脾胃阳虚易致湿邪内生,外湿与内湿胶结,易成脾虚痰湿的体质。治疗出血性中风时,当地医家重视健脾祛湿、调理肝气,多用白术、茯苓和甘草行健脾祛湿之功,因黄芪燥温,故少选黄芪。当地医家还善用决明子、荷叶等协助清热化湿通便,总体药力较平和[47,48]。广东名医刘茂才在中风急性期擅用虎杖和益母草。虎杖活血祛瘀化痰解毒,同时具泻下作用,泻下力量较大黄弱,与益母草配伍达化痰通络的功效[49]

3.4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出血性中风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经济方便等优点,通过针刺治疗出血性中风以提高生活质量,能够达到让患者尽快回归社会的目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邹伟,善用“百会”透“曲鬓”的头针针法治疗出血性中风,基础实验证实头针可减轻急性出血后脑损伤和脑水肿[50,51]。

3.5治学经验

3.5.1继承与创新并重

中医治学强调继承与创新,实际上就是在注重经典理论的同时要融合临床实际。王永炎师承董建华,董建华重视腑气以通为顺,对张子和用经典的汗吐下三法治急症重症尤为推崇。王永炎用通腑法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腑实证达到调畅气机、清除邪热的目的。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健跟师国医大师任继学,基于对任继学学术理论的研究,王健提出“破血化瘀,益髓填精”[30],此法的提出强调了出血性中风“髓虚毒损”的病机关键,填补了任继学“脑髓理论”体系下脑病发病学的空白。此外,王健团队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及疾病发展变化转归,归纳总结任继学从伏邪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提出治疗时重视给邪以出路排出伏邪[52,53]。中医理论框架和临床、科研还有差距,对先贤学术思辨过程的继承,就是在建立理论框架和临床现实之间的关联。同时,当代医家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有助于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补充与验证。

3.5.2多层次人才培养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高颖致力于推动中医中风病证标准化,助力中医现代化进程[54]。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玉来,广泛开展临床研究,进行中风中医流行病学调查、中风高危因素调研,对减少急症发病率、保障人民健康有重大意义[55,56]。多层次人才培养旨在为中风研究进程建立坚实后盾。

3.5.3疑难疾病诊治

海绵状血管瘤是指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海绵状异常血管团,出血为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常见并发症。广州黄培新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颇有经验。因脑干结构复杂,外科手术入侵风险较大,西医内科也缺乏有效治疗手段,黄培新教授治疗本病时,在出血期化瘀止血,在缓解期则重视调养肝肾、标本兼顾、敛阴潜阳,从而维持正常的机体功能,平稳控制血压波动[57]。面对疑难疾病时,中医重在调节人体内部失衡,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4、结语与思考


本研究围绕当代中医医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和论治特点展开,分析了出血性中风的理法方药及各地区对出血性中风的不同认识。

4.1必要性

4.1.1学术特点总结的必要性

疗效是中医立身之本。文献所记载的出血性中风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虽然有经验的积累,但有些只对正向反馈进行概括,所以要重视中医名家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对诊疗方案临床可实行性作出理性判断。中医临床取得疗效的一个前提是理解和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因此,梳理名医诊疗经验和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研究重要且必要的工作。

4.1.2中医科研开展的必要性

中医治疗出血性中风历史悠久,当代医家经验总结丰硕,中药资源丰富,组方化裁多样,随着现代研究的深入,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找到了更多效应物质为佐证,更加验证了中医治疗的有效性。中医科研紧跟发展,又保持着中医理念,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中医科研工作者依据研究结果提出新概念和新观点,为现代中医增添了新的内容。但是,中医科研是一个艰难且复杂的工程,对研究者要求较高,需要研究者既掌握现代科研理念及方法,更要充分了解中医理论,这对未来中医医生或者科研从事者提出了新的考验。

4.1.3中医师承的必要性

纳入医家中20%有中医家传教育背景,69.4%有师承名医学习经历。近代以来,师承教育仍然是中医传承的主要形式之一,学术流派、医学世家其本身就体现了师承传授的关系。若能在当代中医教学中,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交互相融,强化中医教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推动中医通识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就能实现培养多层次中医人才的目标。

4.2差异性

4.2.1中医地域诊疗差异性

中医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具有地域差异。中医注重人与自然相和谐,不同地域的气候、土壤、植被等环境造就了不同的中药资源,地域差异影响中药选择;不同的饮食习惯、气候对当地居民的体质和疾病特点有一定影响,地域差异影响诊疗策略的制定。因此,中医流派、中医理论和特色疗法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在实践中具有优势,但也需要与更广泛的医学知识体系交流、融合。

4.2.2理论与实践的差异性

中医强调个体差异、辨证施治,而在实践中,为了确保治疗的规范性和可重复性,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个体辨证与统一标准之间的区别可能导致中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这种理论与实践的差异要求中医从业者在实践中灵活遵循理论指导。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知识的更新,一些传统的理论和方法可能需要进行调整或改进,实践经验可以为理论研究提供新的观察和思考。中医工作者需不断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动,以促进中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拥军,李子孝,谷鸿秋,等.中国卒中报告2020(中文版)(1)[J].中国卒中杂志,2022,17(5):433-447.

[2]刘红梅,李斗.脑卒中院前急救专家共识[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7,15(6):604-609.

[3]武翠梅,王改青,要振佳.小鼠脑出血后不同时间点小胶质细胞极化状态的实验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20,15(10):1094-1100.

[4]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医学会.脑出血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EB/OL].(2023-05-31)[2023-12-16].

[5]张乐,吴雪,景城阳,等.基于文本和专家意见的系统综述方法在中医经验类证据整合评价中的应用[J].北京中医药,2023,42(5):491-496.

[6]王伊龙,刘艳芳,王文娟,等.自发性脑出血临床试验的结局评价[J].中国卒中杂志,2006,1(5):350-352.

[7]黄伟贞.西医脑出血与中医中风病病名诊断的对比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7):690-692.

[8]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第1部分疾病:GB/T 16751.1-202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3:30.

[9]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3(1):55-56.

[10]李芳,刘柏炎.张山雷中风病学术思想渊源探讨[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10):1750-1752.

[11]王静怡,汪宗江.论“三张”对中风病诊治的贡献——暨对中西汇通派的反思[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2,15(1):13-15.

[12]郑秋兔.张山雷评按张伯龙《雪雅堂医案》选辑(上)[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4(2):41-44.

[13]黄如训,苏镇培,曾进胜.脑出血的分型分期治疗[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9,25(3):66,69.

[14]任继学,黄燕.“伏邪”探微(下)——杂病伏邪[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3,1(2):8-9.

[15]任继学.三谈中风病因病机与救治[J].中国医药学报,1998,13(5):48-49.

[16]郭建文,张晓云,兰万成,等.陈绍宏教授“中风核心病机论”[J].天津中医药,2006,23(1):7-9.


基金资助: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0701-3,CI2021A05503,CI2021A05501);中国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业务研究室主任专项”(2020YJSZX-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循证能力提升项目(2023年);


文章来源:赵珮希,常天瀛,崔英子,等.基于SrTO法探讨当代中医名家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特点[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5):836-84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名称:基础医学与临床

期刊人气:2093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北京生理科学会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6325

国内刊号:11-2652/R

邮发代号:82-358

创刊时间:1981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