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天地人三才”思想探析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

  2024-07-26    10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三才思想源起于《周易》,天、地、人三才是构成宇宙万物的三大要素,三者此中有彼,彼中有此,互根互用,其中以人最为关键。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基于三才思想,分别从天环境、地环境、人环境探讨与之对应的气象因素、地理环境、三焦功能对类风湿关节炎病情活动的影响。曹炜教授提出通过外顺天地自然之法、内助三焦气化之司达到“天人合一”之稳态,以防治类风湿关节炎。深入理解三才与类风湿关节炎之间的关系,以期融汇哲学与中医,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念。

  • 关键词:
  • 《周易》
  • 三才思想
  • 天人合一
  • 天地人
  • 类风湿关节炎
  • 加入收藏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全球发病率为0.5%~1%,我国约为0.2%~0.4%,覆盖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近年来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进展[1]。RA是一种慢性、高致残性自身免疫病,主要累及关节滑膜、软骨和骨质,以关节疼痛、肿胀、僵硬为特征,病情多反复且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关节结构破坏,造成残疾,还可累及全身多个组织和器官,给患者健康造成沉重的负担,一直被认为是“不死的癌症”。由于我国风湿科专业人员少、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低,长期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多,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存在早期诊断率低、治疗欠规范、治疗达标率低、患者致残率高等现象。目前尚无根治RA方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2]。RA属于中医学“痹证”“尪痹”范畴,为临床疑难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RA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诸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且标本兼治,发挥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特点,在RA治疗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已有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RA有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延缓骨破坏的优势,能缓解症状、降低西药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防治RA的优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3]。

天、地、人三才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天地人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认识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的核心思想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应用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中中医整体观念的形成、病因学说、三因制宜等中医基本观与三才思想联系密切[4]。《素问·痹论篇》最早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灵枢·百病始生》也曾言“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曹炜教授认为RA的发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气候地理环境改变及个体差异,临床RA表现逐渐复杂[5]。本文基于“三才”思想从天环境、地环境、人环境三维视角出发探析RA的病因病机,以期借助三才互通、天人一体的方法为RA的临床辨治提供新思路。


1、三才思想对中医学术体系的影响


三才思想滥觞于《周易·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6]。所谓天、地、人三才并非指代某种单一物质,而是对宇宙万物、芸芸众生的高度概括,将世间万象还原来看,其最本质的因素都可以归于三才,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所言“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7]。就广义而言,天、地、人作为宇宙时空中最重要的三种代表元素,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所在,三者创造万物又归属于万物,彼此相待而成又各循其道,从而保持宇宙的动态平衡。狭义而言,天地万物都需法从自然,人居天地之间,要时刻尊崇顺应自然之道,方能维持体内正常的生理功能。天地人是一个整体,《灵枢·岁露》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孙思邈提出“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8],即易理和医理是相通的观点,可见三才思想与中医的整体观念紧密相关[9]。《素问·阴阳离合论篇》曰“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素问·五脏别论篇》言“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灵枢·百病始生》言“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是谓三部”。中医学中天人相应、三阴三阳说、三部九候说、三焦说、精气神说均受“三才”思想影响,中医“三分脏腑”的生理观,“三部之气”的病因观,“三部九候”的诊断观,以及“三因制宜”的治疗观均基于“三才”医学模式[4,10]。


2、三才思想与类风湿关节炎


2.1 天环境

“天”字首见于甲骨文,《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天,颠也,至高无上”[11]。《汉书·董仲舒传》言“天者,群物之祖也”[12],认为天是万有之发端,决定自然和人事的最高主宰。人与天地互参,天人相应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素问·六节藏象论篇》曰“天食人以五气”,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气象变动会对人体产生相应的影响,而RA的主要诱发因素和症状表现与气象变动也密不可分,正如《素问·痹论篇》所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素问遗篇·本病论篇》载“久而不降也,伏之化郁,天埃黄气,地布湿蒸。民病四肢不举、昏眩、肢节痛”,临床上RA患者就诊时,也常诉天气变化诱发或加重关节症状的疼痛。

现代研究认为,气象要素包括气温、气压、湿度等,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失衡都会对RA的临床表现与疾病活动度产生相应的影响。调查显示RA发病与季节明显相关,冬春季RA活动频繁,秋季活动性较低,因而季节是影响RA发病重要因素[13]。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曰“冬善病痹厥”。《素问·五脏生成篇》曰“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春冬两季,风、寒为主气,容易侵袭人体而发病。秋季不是风、寒、湿等外邪表现最突出之时令,相对其他季节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二为秋季气压高,大气压与关节压痛数、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呈负相关。除了季节外,疾病活动度与气压、气温、海拔、风速呈负相关。调查显示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区、低海拔区的RA患者与其他地区RA患者的证候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以湿热痹阻证和寒湿痹阻证最多见[14]。马艳等[15]通过对64例病情平稳的R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RA患者关节压痛数与大气压、露点温度呈负相关,与相对湿度、日最高温度呈正相关,而关节肿胀数与日最低温度呈正相关,与水汽压、低云量、日降水量呈负相关。此外,气温、湿度和海拔也可影响RA的证候分布。追本溯源,气象变化中RA的发病离不开风寒湿三邪作祟,然风邪易宣,寒邪易散,独湿邪黏滞重着,若与风寒相合,便可交错稽留、阻于筋脉关节,壅滞经络气血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僵滞拘紧,甚或手足偏废、成畸致残等临床表现。

同样诞生于“天人相应”思想背景的五运六气理论集气象、物候、病候于一体,通过气象变动、日月轮转、时令往来等天地规律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万物处于互通共化的动态循环历程。五运六气独特的理论体系重视对天地大道的把握及宇宙万物的运行法则,可据此临证察机,探寻并阐明疾病的根源及其发展规律[16]。有研究发现RA患者所罹患的中医证型与出生时运气体质和发病流年运气关联性较强[17]。具体而言,患者出生时所处的司天之气和发病时天干、司天之气与RA寒热属性保持高度一致性。换言之,出生日期及时辰使个体均持有特定的运气禀赋,从而容易形成具有同种禀赋特征的证型属性,例如相比出生司天为阳明燥金的RA患者,出生司天为太阳寒水的RA患者易形成寒湿体质,更易罹患寒证。反观,岁运对RA寒热属性的影响是基于运气胜复郁发理论进行变化与转归的,而非其自身属性的寒热偏颇。基于运气理论,可借用亢害承制、乘侮胜复等关系使得邪祛正安,调控人体自身运气的动态平衡,天地得其冲和之气,则人身康健。

2.2 地环境

《释名》有言“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18],“地”乃万物生长之本,提供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必要的物质基础。《素问·异法方宜论篇》云“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南方者阳之所盛处也,中央者地平以湿”。因各个地域的地理及环境的独特性,当地居民的生物节律各有所别,导致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证候演变均具有地域性,这是万物感天地之气的结果。我国疆域辽阔,南北东西,水土不同,不同地理条件造成人的差异是多方面的[4]。诚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所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素问·五常致大论篇》曰“岐伯曰: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大小之异也”,可见寒热温凉依地势而变[10]。对于RA亦是如此,黑龙江、辽宁等东北地区维度位置较高,气候严寒,年降水量较多,RA患者以寒湿痹阻证为多见;南方正好相反,以岭南为例,因其湿热郁蒸的自然环境,RA患者湿热痹阻证多见,岭南人的风湿痹痛多呈现湿热并重的特点;华东地区多缺乏室内供暖,其沿海气候条件以及患者对寒冷气候的耐受性等使得寒湿痹阻证多发,西南及西北地区气候寒冷、温差较大以及潮湿的气候使RA患者寒湿痹阻证比例也较高[19]。

《素问·痹论篇》曰“故饮食居处,为其病本也”。除外所处地域的外邪偏性,各地的饮食偏嗜也对RA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两广地区喜食酸野,两湖人士偏好辛辣,江浙一带爱吃甜品,西北地域不离牛羊乳酪等。酸味属肝,过嗜则夺竭肝阴,加重RA筋脉拘急难伸、肢体顽麻不仁的症状。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所言,“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可见痹证与南方湿气繁重及民众饮食有密切的关系[20]。辛味属肺,过嗜则耗伤肺气,加大继发肺间质病变的可能;甜食及牛羊乳酪为肥甘厚腻,多食则伤脾损胃,运化失职致痰湿内生,流注、胶着关节见疼痛难举、肿胀畸形,加之湿性黏滞,导致疾病缠绵难愈,若是久居湿地,外湿侵袭,更加重上述诸证。

2.3 人环境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明言“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作为三才系统的核心,其生命活动与天地的运行变化协调一致。人为天地之贵物,是天地所代表的宇宙的缩影,并可以通过认识天地的规律和法则在五行四时的流转中生生不已,把握自身,创化世界。《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1],天地人“三才”作为构成宇宙的三大要素,是宇宙自然发生发展的基本模型,具有无限可分性,并适用于万事万物,而人体之中亦含三才之象。后世有医家将三焦类比于三才来指导临床实践,《圣济总录·三焦统论》有载“论曰三焦有名无形,主持诸气,以象三才之用,故呼吸升降,水谷往来,皆待此以通达”[22],即通过三才中天地人交互的属性来概括三焦的周流属性。

《素问·痹论篇》言“荣者,水谷精气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即营卫调和,运行如常,风寒湿邪不得侵,无以成痹。而三焦为气化之本,主司营卫气水通行之职,调和上下内外,荣养左右四肢,故《中藏经》指出“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23]。若气水受阻,失于输布,必为三焦气化不利所致,水湿内入营血,郁结筋骨,浸淫关节,遂发痹证。可见,主司营卫气血津液输布之三焦与RA发病密不可分。

以三焦划分脏腑,可分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胆)及下焦(肾膀胱大小肠)三部,应对天、人、地三才。肺、心二脏居于高地,位同于天。天部之中,君火炎上,温化肺金,肺金清冽,肃降君火,寒温交济,同枝叶相持。肺者背天,性本清虚,阴寒自降,降至于地,化有形有质之物藏之,故有言“阴寒自此而降,以成秋收气寒之渐也。降至于地下,以成冬藏,伏诸六阳在九泉之下者也”[24]。君火以明,悬挂于人体天部,酷似骄阳,天之用在地,温煦大地万物方可生长。君火借肺金之清肃沉降于肾,调和水火阴阳,资肾阳、温煦肾阴,驱散寒凝,濡润滋养五脏六腑。心主血藏气,肺主气生血,共为气血之脏,统全身气血调衡,荣周不休。气非血不和,血非气不运,两者互为体用,相互制约平衡。若心肺宣发不利,一方面可致气血不充,腠理疏豁,御邪无力,淫邪乘虚而袭,内客胶着筋骨关节,不能外达于皮毛肌腠以温分肉、养骨节、通腠理,或是卫阳内伐,痹证遂起,故临床常见RA患者常因外感风寒湿等邪而发。另一方面气血运行不畅,输布障碍,则气滞成瘀,津凝成痰,痰瘀胶结于络,不通则痛,可见骨节僵痛,肌肤甲错、皮下结节,手不能握摄,足难以履步[25]。

中焦脾胃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脾为“后天之本”,若脾虚失养,运化无力,水谷精微亏损,不能布散供给肌肉以发挥润养作用,则见四肢关节尽疼痛,消瘦痿废、伸缩不能。另《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湿,若脾虚纳运失衡,湿浊水饮内聚不化,囿于经络关节,气机不畅,阳气不布,而见肢肿酸重、麻木不仁。外湿最易伤脾引动内湿,二者相合,加重病情,缠绵难愈。肝木居于中道,如同枢纽之用。脏腑恒定的关键在于肝木之条达。木曰曲直,根本在于通调畅达,肝体阴用阳,可调气血津液,濡养周身。从病位上看,RA常以手足小关节为主,《素问·五脏生成篇》记载“手足,肝之分野”,肝主周身筋膜,筋脉张弛有度,则肢体关节运转自如,一身得舒。肝主藏血,四肢骨节筋脉得肝血充养方可灵巧,否则“足不能步,掌不能握,指不能摄”。在临床症状中,RA患者除关节表现外还常因疼痛难耐、病情缠绵不愈,多伴有情绪障碍。郭静波等[26]通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发现33.69%的RA患者会有焦虑状态,且女性占比较大。女子以肝为先天,追本溯源,亦与肝喜条达主疏泄密不可分,气郁无以畅达则情志怫郁,而气机闭阻日久亦会内蕴化热,因热生毒,从而加重RA病情。

肾阳气化失职,则见水液代谢失常。肾内存真阴而寓元阳,命门火动,蒸腾气化水液,三焦通行无阻。若肾气内消,肾阳虚损,潜藏不能,三焦气痞不畅,水液留滞,寒湿内阻,胶结关节而见四末肿痛畏寒。阳不化气,阴亦难成,肾为髓之府,髓乃骨之充,日久肾精不足,髓化无源,可致筋痿骨弱,见关节筋脉疼痛拘急,屈伸不能,甚则骨损致残[27]。


3、天人合一,相顺相互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载“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早已表明人处气交之中,应观察总结宇宙规律,与天地相顺相护,依自然环境趋势而行,因势利导做出相应的调节对预防RA的发生和缓解病情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1 顺时调和避贼邪,平衡饮食养五脏

人要适应而非对抗自然,讲求中和之术,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云“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亦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及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因此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人体生理病理与自然变化紧密相关,内蕴一定的规律,故人体调摄养护的方式应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及时令的更迭而变通。《儒门事亲》云“此疾之作,多在四时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痹从外入”[28]。如前述RA病情活动与季节有关,春夏正值阳气升发之时,RA患者衣着可宽松舒适,“广步于庭”,在晴朗无风之日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并可根据发病部位进行相应的功能锻炼。另切忌过早减衣,贪凉饮冷,内耗体内阳气导致病情难愈;秋冬两季则以“防护”为要,做好养藏之道,着装以合体、保暖为要,避寒就温,无泄皮肤,且不忘润燥,保暖护体同时不可汗出过多,以免致正气虚耗使邪气外入。《灵枢·本神》有言“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顺时调和,调动机体内源性防御机制,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状态,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增强RA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素问·藏气法时论篇》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医学历来重视饮食调理,以食物为辅,科学搭配肉食果蔬有助于化生精微气血,和调充养五脏,从而加快疾病的改善和恢复。肖佳等[29]发现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诱发RA的高风险因素,地中海饮食及高膳食纤维饮食则有利于患者自身免疫平衡和肠道菌群恢复,从而缓解关节疼痛症状。另有研究表明富含n-3脂肪酸、纤维、抗氧化剂和益生菌等抗炎食物可降低RA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疾病活动度[30]。故采取积极的饮食干预是辅助治疗RA的有效手段。中医食养以阴阳平衡作为出发点,选择饮食要有利于体质的阴阳动态平衡,要重视对RA患者关节骨骼的营养补充,如高蛋白、高热量、高含纤维素食品。RA患者可多食富含益生菌、不饱和脂肪酸和抗氧化成分的食物,如全麦谷物、果蔬、低脂肪乳制品等,有助于疾病的恢复。由此,曹炜教授提出关节炎患者的饮食宜忌。首先,饮食要节制,饮食要定时、定量,食物的软、硬、冷、热均要适宜,不可因担心体质虚弱、营养不够而暴饮暴食,增加脾胃负担,伤及消化功能。其次,饮食宜清淡,关节炎患者经常受病痛折磨,又长期以药物为伴,病发作时,更是茶饭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则可以保持较好的食欲,二则可以保持较好的脾胃运化功能,以增强抗病能力。再次,饮食不可偏嗜,鸡鸭鱼肉,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视,应搭配合理。最后,注意饮食宜忌,关节炎患者有的病程较长,如果患病后忌口太严,长年日久,影响营养的吸收,对疾病的康复不利,一般说关节炎患者可以食用任何饮食,不必忌口。

《素问遗篇·刺法论篇》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RA以虚为本,邪侵为标,无论是起居调护还是饮食宜忌,皆是顺应自然规律的修身养性之法,以达天地人和,增加机体的免疫力,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然“病初易治,病久难愈”,迁延缠绵不愈是RA难治的根本,更需患者在日常作息饮食中加强防范意识,阻止疾病的反复发作。

3.2 调和五脏除痹痛

3.2.1 宣肺通络和天道

《临证指南医案》记载“肺为娇脏,不耐邪侵,凡六淫之气,一有所着,即能致病”[31]。曹炜教授指出,肺主肌肤腠理,若人体肺气郁闭,宣降不能,则营卫难和,邪气无路可出,因此尤其对于早期的RA患者而言,治疗上应重视宣肺祛邪、通络除痹。临床常用麻杏苡甘汤加减,宣肺卫之表,兼顾祛风寒湿三邪。方中麻黄、杏仁宣肺气、开玄府、和营卫、畅气机以走表透邪,薏苡仁舒筋脉、除里湿,和杏仁一同宣痹消肿,甘草合中扶正,配合薏苡仁共建中土,同时防止麻黄发汗太过,诸药合用祛在表之风寒湿邪,通在里之气血经络。朱治文等[32]通过网络药理学发现麻杏苡甘汤治疗RA的可能机制包括逆转免疫系统的失衡、调节血管新生及抑制骨质破坏等多靶点、多通路。RA常出现合并关节外的症状,其中肺间质纤维化是RA患者最常受累的表现,对于肺痹,宣肺畅气的同时需兼顾化瘀通络,可配以黄芪、丹参、赤芍、鸡血藤等药。有研究表明,黄芪能抑制炎症反应并改善肺功能,丹参可修复损伤的肺内皮细胞,抵御病毒侵袭[33]。攻彻贼寇,则无以内传,因此善宣肺气,对RA的治疗有着“既病防变”之意,可及时预防或扭转病情进展。

3.2.2 健脾疏肝和地道

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指出“脾病,体重节痛,为痛痹,为诸湿痹”[34],又《金匮要略心典》曰“土德不及而湿动于中”[35]。曹炜教授认为脾虚不运在多方面切合RA病因病机,化湿必当运脾,临证治疗需以调补脾胃、守中理气为法。临床多用苍术、白术、薏苡仁、茯苓健脾祛湿,党参、山药、黄芪、甘草益气健脾,若是气滞兼夹湿阻,则借砂仁、陈皮、半夏理气化痰除湿。纳谷不馨,则选焦三仙、酒大黄消食健脾、燮理枢机。以健脾化湿为宗,固守中焦,断湿之源,即所谓“盖土强可以制湿而气自足,自无顽麻也”[36]。许小芬等[37]应用运脾通络解毒祛湿方,在延缓RA关节症状、减轻炎症、促进骨修复等方面疗效显著,实验结果显示,该方可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类脂质的代谢,抑制炎性细胞的浸润,降低炎症水平,调节免疫失衡,达到缓解RA患者关节疼痛肿胀晨僵等多重目的。周巧等[38]发现健脾化湿法能调节氧化应激介导的AMPK/Foxo3a通路,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调节自由基的生成及清除,恢复机体免疫稳态。

《景岳全书·风痹论》曰“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39]。《医学入门》提及“周身掣痛麻者,谓之周痹,乃肝气不行也”[40],据此曹炜教授提出RA以治肝为要,以“和”为基,肝疏则诸痛自愈。临证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对于RA伴有抑郁状态患者常获佳效。临床应用需知常达变,针对疼痛较甚者,可酌情加忍冬藤、青风藤、络石藤等藤类药物增强通络除痹之效;若是寒邪偏盛,可予川乌、附子、细辛;热重则加土茯苓、金银花清热解毒除湿;郁证较甚者,加香附、玫瑰花助柴胡疏肝解郁;对伴有气血亏虚者,可合四物汤加味补气养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柴胡桂枝汤能发挥抗炎、提高免疫、改善躯体疼痛及调节抑郁状态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前列腺素E2等炎症因子产生、升高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并调节神经生长因子有关[41]。姚璐莎等[42]研究发现柴胡桂枝汤可明显缓解产后风湿患者的关节症状及体征,缩短疼痛时间的同时降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

3.2.3 益肾固本和人道

《证治准绳》有言“有风、有湿、有寒……皆标也;肾虚,其本也”[43],曹炜教授指出肾虚是导致RA患者骨质破坏,甚至致残致畸的关键,治疗上注重补肾固本,平衡阴阳。临床常用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淫羊藿、补骨脂益肾中之阳、滋肾中之阴,佐以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使气血通顺,病邪难藏,对于病程较长、久治难愈的患者,“必有湿痰败血瘀滞经络”[44],予全蝎、蜈蚣、僵蚕、地龙、土鳖虫、蝉蜕、蜂房等药走窜通络、祛瘀生新,血脉畅通无阻则痹痛自止。田杰祥等[45]发现补肾通络法可降低RA血清中炎性因子,控制滑膜组织增生,提高骨密度来控制RA疾病活动度及关节肿胀症状。姚传辉等[46]通过系统评价国内外有关运用补肾法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发现,补肾方药在控制炎症、保护骨组织、缓解关节症状、减少不良反应等方面明显优于纯西药组。


4、结语


三才思想是古代先哲对人与天地自然相互关系的一种认识方法,这一思想方法与中医学整体观念不谋而合。RA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以进行性多关节炎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其病情活动的变化与内外环境的失和具有紧密的关系。曹炜教授在临床中从三才视角提出对应天环境、地环境、人环境的气象、地理、脏腑失衡是RA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指出从外顺自然和内调脏腑两方面防治RA,效验俱丰,见图1。然文章所提的天地人三才思想仅与《内经》所叙述的部分内容相结合,如何从三才思想多角度论治RA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图1 类风湿关节炎之“天、地、人三才”论治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4):242-251.

[2]田新平,李梦涛,曾小峰.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诊治现状与挑战:来自中国类风湿关节炎2019年年度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2021,60(7):593-598.

[3]葛高月,郑新春.类风湿关节炎中西医治疗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2):84-89.

[4]姜青松,王庆其.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的三因制宜[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9):2065-2067.

[5]崔家康,姜泉,唐晓颇,等.类风湿关节炎1602例患者发病季节及地域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0):4808-4811.

[6]周易[M].杨天才,张善文,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11:638.

[7]董仲舒.春秋繁露[M].北京:中华书局,2011:86.

[8]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

[9]张焱.从孙思邈的“大医习业”看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2):121-122.

[10]姜青松,王庆其.从“三才”角度看《黄帝内经》的病因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6):734-735,787.

[1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280.

[12]班固.汉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8:962.

[15]马艳,谭震,李向培,等.病情稳定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与气象指标的相关研究[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9):904-908.

[16]方药中,许家松.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0.

[17]卢成龙,王建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医证型寒热属性与运气分布规律[J].中医学报,2021,36(8):1758-1763.

[18]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2016:9.

[19]刘维,李闯,吴沅皞.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型地域性分布特征的文献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9):3349-3352.

[20]祁建华,张会择,杨斐,等.基于《黄帝内经》中“气象医学观”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规律[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9):51-53.

[21]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6:117.

[22]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30.

[23]华佗.华氏中藏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34.

[24]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49.

[25]欧阳奕瑜,储永良.肺主治节与类风湿关节炎[J].新中医,2021,53(13):212-216.

[26]郭静波,李亮,杨建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焦虑抑郁调查分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3):28-29,36.

[27]崔玮璐,袁博,杨越,等.从“肾与三焦相通”论治类风湿关节炎[J].吉林中医药,2021,41(9):1129-1133.


基金资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70550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KJ-202013);


文章来源:张子旋,安逸,张馨文,等.基于“天地人三才”思想探析类风湿关节炎的防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30(07):1125-113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70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邮发代号:80-330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