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阴阳应象理论的中医研究进展

  2024-07-12    14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红外热成像作为继X线、CT、MRI、超声之后的第5大影像学检查技术,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发展迅速。中医研究者借助该技术对寒热敏感这一优势,从水火寒热的应象角度进行切入,分析了不同病症患者的阴阳应象特点,并以此分析其联合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干预价值。中医阴阳应象理论联合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肯定中国古代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现代临床诊疗科学性的同时,也为中医阴阳理论提供了热代谢方面的客观参考依据。本文通过梳理近5年与红外热成像相关的研究资料,总结正常人体及各系统疾病患者体表寒热的分布特点,结合阴阳运动规律,具象中医阴阳理论,对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领域的相关研究展开评述。

  • 关键词:
  • 中医基础理论
  • 寒热辨证
  • 红外热成像技术
  • 经络辨证
  • 脏腑辨证
  • 加入收藏

阴阳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围绕阴阳衍生应象,将抽象、晦涩的阴阳概念通过4方面进行具象化、通俗化地举例说明,即空间层次的天地、人文层次的男女、方位层次的左右、寒热层次的水火。而其中又尤以水火最能代表阴阳之征象,故唐容川在《血证论》中直言:“阴阳二字,即是水火”。造化之机,水火而已,可见“水火”是中华文化的潜在轴心[1]。张介宾曰:“水润下而寒,故为阴;火炎上而热,故为阳”。阴阳应象大论所论述的是自然变化规律和人体运行情况之间的对应关系。从水火寒热的应象角度进行切入,以视觉观察具象之水火,以温觉感知抽象之寒热,将视觉与温觉进行有机结合,从而感察阴阳,恰与红外热成像技术中将热力学应用到影像学的可视化思路如出一辙。


1、红外热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热力学研究的蓬勃发展,采用热成像技术了解人体热代谢变化特点并指导临床医学的诊疗方法日趋成熟。1956年LAWSON[2]在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红外热成像测温时发现,乳腺组织癌变侧显示为大面积的红色热区,且平均温度明显高于健侧正常乳腺组织,故研究者认为热成像技术对癌变的筛查诊断具有积极意义。此举拉开了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的大幕,也标志着人类医学自此正式进入了热成像时代。

红外热成像技术利用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物体均可辐射红外线的原理,使用红外探测器接收人体所散发的红外辐射能量,并借助光敏元件与计算机系统获得红外热成像图,形成直观的温度彩色图谱[3]。红外热成像图运用不同颜色显示不同温度分布情况,以灰度情况表示温度的高低,如亮为温度高,暗则表示温度低。在正常人体中,各个部位温度趋于稳定,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而在人体出现某一生理或病理性改变时,则会造成该区域的血液循环出现异常,进而导致人体体表温度改变。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了解机体各部分的灰度情况,进而辅助临床判定患者体内病灶所处位置与范围[4]。所以,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应用在多种疾病的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技术能够客观显示人体能量代谢情况,具有初筛速度快、安全无辐射、灵敏度高、可早期发现等优势,故红外热成像技术有助于诊断人体患病情况。另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反映人体体表经络、腧穴情况,从而为中医诊疗提供依据。


2、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阴阳应象理论的内在关联


阴阳应象理论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而机体温度可以作为阴阳的外征表现,阳气充足可温煦体表,阳气不足则表为寒象。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机体处于阴阳平和状态,全身各个部位温度分布基本对称均衡,且存在较高的稳定性,不同组织器官间可能会因为解剖结构、组织代谢、血管神经网络等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热场差异。一旦某些组织器官结构或功能出现异常,其呈现出的热场也会发生改变,打破整体平衡,最终表现为温度上的偏差。因而可以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全面、细致地展现人体全身温度分布情况,通过测量各个脏腑经络区域的热值,来判断人体热结构。相关研究指出,“温度”与中医的“阳气”存在一定关联,人体所产生的热量便与阳气类似,因而可以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来解读中医阴阳应象理论[5]。

李洪娟等[6]统计了1 668例平和体质健康者的红外热成像结果发现,正常人命门、下焦、中焦、上焦、头面部等部位的温度呈递减趋势,这与正常热秩序相呼应。人体体表热结构与身体组织结构、经络运行有关,阴阳变化是物质变化的根本动力,阴平阳秘是一种稳定状态;阳区温度逐渐下降,阴区温度逐渐上升,此谓阴阳互化,在阴阳互化过程中便会产生热效力,形成热秩序。而当人体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干扰时,机体阴阳互化过程会遭到破坏,正常热秩序被打乱,脏腑功能失调,产热散热异常,最终表现为异常热结构,使人体处于疾病状态。


3、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辨证分型中的应用


3.1 寒热辨证

《素问·调经论》有言:“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可见寒热为阴阳盛衰的外在表现[7]。从人体三焦温度来看,平和质多表现为“上寒下热”,此为正常表现,而阳虚质则表现为“上热下寒”,提示机体阴阳失衡。因而,临床可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了解患者全身寒热分布情况,以客观评估机体寒热虚实、气血盛衰。黄诗雅等[8]通过对某地区女性进行寒热状态的红外热成像分析,以红外热成像图来判断该地区女性体质寒热分布情况,并发现研究对象中3/4以上女性表现为“上热下寒”“上热”或“下寒”,成功辅助临床快速辨别研究对象的寒热状态,在辨识疾病以及早期干预治疗中存在重要意义。

3.2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主要是通过观察脏腑的功能与特点,来判断患者的脏腑病位,并用以判断脏腑阴阳、气血、虚实情况,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关键所在。《灵枢·阴阳系日月》有言:“其于五藏也,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少阴,肝为阴中之少阳,脾为阴中之至阴,肾为阴中之太阴”。即心脏为上焦中的阳脏,肺脏为阴脏,心脏的温度高于肺;肝居于左右胁,脾居于大腹,肝脏温度高于脾脏;肾居于左右腰府,温度高于所有脏腑[9]。虽然不同脏腑区域的热结构高低不同,但基本处于恒定状态,而受病理因素影响,脏腑区域的热结构会发生异常改变,最终表现为体表温度的变化。王佳丽等[10]通过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脏腑红外热成像,发现患者躯干部位脏腑功能反射区平均温度呈现出下降趋势,红外热成像图存在凉偏离特点,可能是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痰湿内盛,有碍气血运行,致使水液潴留,阴盛阳衰,最终导致该区域温度下降。此外,肝气郁结者,可见肝区出现散在片状热区;肾阴不足者,可见心区、腰骶部温度升高;脾胃虚寒者,可见胃、腹等区域温度下降。故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用于脏腑功能的判断,辅助中医辨证分型。

3.3 经络辨证

《灵枢·经脉》中记载:“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因而在疾病诊治中,辨证归经乃核心要点[11]。督脉为阳经之海,任脉为阴经之海,故正常情况下督脉温度略高于任脉。但受到不同病理状态的影响,人体经络腧穴也会发生温度改变,因而中医常通过观察不同经络腧穴的温度变化情况,评估机体生理病理状态。蔺伟等[12]通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深入观察穴位温度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此类患者多处经络穴位的体表温度均高于健康人群,如血海、曲泉、委阳、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命门、胃经等,可能是由于疾病导致膝周软组织持续痉挛,局部血液运行发生改变,炎性物质大量释放,促使周围穴位温度升高。故红外热成像技术同样在经络辨证中具有良好应用效果[13]。

3.4 六经辨证

六经以阴阳、气血、脏腑、经络为一体,形成“三阴三阳”的辨证纲领。《素问·血气形志》曾指出:“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三阳病,阳气充足,以热证、实证为主;三阴病,阳气亏虚,以寒证、虚证为主。红外热成像可直观反映人体全身冷热分布情况,进而辅助临床判断全身脏腑、经络气血虚实状况。太阳表虚体质,可见背部双侧膀胱经、中焦、大椎等区域呈凉偏离;阳明体质,可见腹部呈弥漫性热偏离;少阳气郁体质,可见双侧胸胁温度高,躯干呈热偏离;太阴阳虚体质,可见腹部呈冷偏离;少阴阳虚体质,可见头面部呈热偏离,掌心、足背呈凉偏离[14]。


4、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4.1 呼吸系统疾病

张尊敬等[15]在对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后行热成像测温比较发现,经药物治疗,患者肩颈、胸腹处红色高热区逐渐向正常黄色温区转变,上焦局部温度随症状减轻呈明显下降趋势,与病变X线吸收情况和痰菌转阴率呈负相关。周向东等[16]通过热成像技术对46例肺结核的肺经温度进行采集后发现,肺结核患者的肺经线温高于健康人,而其中尤以左侧太渊和左侧鱼际2穴的热偏离变化最为显著。

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图像和数据为《黄帝内经》中“手太阴肺经所生病主咳”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客观依据,同时也为肺结核“痨瘵主乎阴虚”等病机论述提供了影像学和热力学支持。另外,中医理论认为“阴虚则生内热,阴不足则阳亢奋”,故以寒热属性划分,肺结核属“阴虚”,则表现为热者,所以,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肺经体表温度较高。临床可根据此特点,当发现患者肺经红外热成像呈热偏离时,应明确其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并由此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4.2 消化系统疾病

周晓玲等[17]对3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红外热成像图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右胸凉偏离程度高于健康人,而肝区胁肋部与中焦脘腹部相比则呈典型的热偏离。殷小兰和陈峭[18]在对12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观察后发现,乙肝e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膀胱经平均皮温低于健康人群1.60 ℃,肝经平均皮温高于健康人群2.18 ℃。李娟[19]结合60例胃食管反流病治疗前后的红外热成像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上焦热值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评分呈正相关,中下焦热值与VAS评分呈负相关,治疗后上热下寒的热态分布差异逐渐缩小而趋向平衡。

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发现,在消化系统疾病当中,无论是脏腑投影区还是经络循行处,“肝热脾寒”和“上热下寒”的热图分布特点都具有代表性,符合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因而当红外热成像结果提示存在上述特点时,应注意评估患者的消化系统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予以相应治疗。

4.3 循环系统疾病

潘跃红等[20]对20例冠心病和20例健康人进行左右胸特定圆形区域的红外热成像测温时发现,健康人左胸平均温度略高于右胸0.16 ℃,而冠心病患者的热态分布却与之相反,表现为左胸平均温度低于右胸0.37 ℃。邹燕珂[21]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47例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为Ⅱ~Ⅳ级的心力衰竭受试者内眦和颧部温值进行测量后发现,Ⅱ~Ⅳ级心力衰竭患者颧部平均温度低于Ⅰ级患者2.14 ℃,颧眦温差与N末端脑钠肽前体水平和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而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金匮要略》以脉释机,将心血管疾病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高度概括为“阳微阴弦”四个字,即心阳亏虚为本虚阳微,痰瘀互结为标实阴弦[22]。冠心病和心力衰竭患者凉偏离的热态分布特征恰与“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相契合。

4.4 泌尿系统疾病

刘安国等[23]对50例慢性前列腺炎进行红外热成像技术测温发现,患者下腹部平均温度比同年龄段的健康男性低2.16 ℃,其脐周可见明显低温团块,与健康男性的红外热谱存在明显差异。赵洁[24]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60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透析患者的体表平均温度进行探究,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患者双肾区、督脉和命门穴呈冷偏离,平均温度均低于健康人,且慢性肾脏病分期与温值呈负相关。曹金霞等[25]对45例早期慢性肾衰竭进行红外热成像检查时发现,早期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督脉存在不连续性,双侧肾区相对热态差值大于健康人。

水肿、小便不利等水液代谢障碍症状常见于泌尿系统急慢性炎症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其热图中冷偏离代表下焦虚寒、肾阳虚衰、督阳不足等征象,在联系了“阳化气,阴成形”和“阳虚水泛”这两大中医基础理论的同时,也为“温肾化水”这一临床治法的可行性提供了现代科学方面的参考依据。中医理论显示,督脉在维持人体正常活动、抵御疾病上具有重要意义,督脉物质基础为肾脏所藏之精,故督脉与肾脏息息相关。而泌尿系统疾病与肾脏功能同样存在密切关联,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帮助临床判断患者病灶部位与正常部位的温差,进而判断人体结构中的异常部位,一旦发现肾区、督脉、命门穴等区域呈冷偏离时,需考虑泌尿系统疾病发生的可能,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4.5 生殖系统疾病

黄倩茹等[26]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对18例寒湿凝滞证原发性痛经进行测温后发现,患者艾灸后任脉平均温度上升了0.4 ℃,与腹痛VAS评分呈负相关。杨越[27]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热成像扫描后发现,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冷偏离者占96.7%,子宫区均温低于健康人2.61 ℃。刘丹萍[28]为验证黄体功能低下与阳虚宫寒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对60例黄体功能不全不孕症进行红外热成像测温后发现,患者子宫区平均温度低于健康人1.58 ℃,且与性激素分泌水平呈正相关。萧园丽[29]在对58例不孕症进行红外热成像扫描后得出结论,不孕症患者前额部、脑干部、督脉、双肾区和子宫区的相对热值均低于健康受试者,其“髓海不充、心血不足、胞宫寒凉”等热代谢低下特点,与中医学者提出的“脑(心)-肾-子宫生殖轴”理论相契合[30]。

红外热成像显示女性月经异常和不易受孕者多伴有“宫寒”特点,其热图结构与《金匮要略》中“妇人之病因积冷”和《傅青主女科》中“胞宫寒而不孕”等文献记载相符合,继而从热学角度为“暖宫温经法”治疗妇科生殖疾病的科学合理性提供有力支持。

4.6 睡眠障碍

齐建华等[31]对60例青少年抑郁症进行热图分析时发现,伴有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额部生理热区呈明显红色热偏离。陈萌等[32]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对48例睡眠剥夺者的面部热成像图进行采集后发现,睡眠剥夺者面部呈高热状态,额区均温高于正常受试者约0.9 ℃。唐宜春等[33]在对40例失眠患者进行经穴测温后得出结论,随着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下降,失眠患者阳跷脉的头部腧穴平均温度呈下降趋势,阴跷脉腿部腧穴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将失眠患者头面部热偏离及“睡眠线”等热态分布特点进行清晰显像,反映了不寐患者具有“阳亢于上,阴甚于下,离而不交”的阴阳病理状态。该技术在验证了阴、阳跷脉司主寤寐和《灵枢·大惑论》中“阳不入阴”不寐病机理论的同时,也通过影像学为中医“营卫生会”“阴阳交感”“阴阳在运动中对立统一”等较为抽象的动态理论做出了合理的具象解释。

4.7 运动系统疾病

马碧涛等[34]对急慢性期68例膝骨关节炎膝区测温后得出结论,急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区平均温度高于慢性患者1.3 ℃。宋青凤等[35]将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其热结构时发现,患者腰骶热区偏斜分布方向与腰椎间盘突出侧相符合,平均温度高于健康人2.1 ℃。

我国著名骨科专家宣蛰人[36]在其提出的“无菌性炎症致痛论”中认为,除急慢性损伤外,保暖不当也是造成无菌性炎症反应的主因之一,而这也与中医“寒主痛”的病机理论相吻合。因寒湿阴邪引发的疼痛类疾病却在热结构上表现为热偏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为“寒极生热”“重阴必阳”等阴阳转化学说提供了参考依据。无菌性炎症反应引起的局部温态失衡已成为反映疼痛程度的一项重要量化参考,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于疼痛学将会是现代医学诊疗的一大发展趋势[37]。


5、展望


红外热成像技术采用热力学与影像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司外揣内,具化阴阳,将抽象的阴阳理论转化为直观的热力图,在肯定了中国古代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现代临床诊疗科学性的同时,也为中医阴阳理论提供了热代谢方面的客观参考依据。阴阳应象广博,水火寒热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喻象之一。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阴阳应象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具象中医抽象理论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1]高成鸢.“水火”范畴是中华文化的轴心——兼论“阴阳”的归纳、“格物”的诠释[J].社会科学论坛,2014(8):4-30.

[3]周晓玲,周娅妮,唐农,等.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人体阴阳本体结构[J].时珍国医国药,2020,31(2):468-471.

[4]童宏选,相乐康,李洪娟,等.健康中年气郁体质人群体表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1,53(12):31-34.

[5]朱小香,萨喆燕,许金森,等.艾灸对阳虚体质者任脉热学特性的影响[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21,44(2):58-61,74.

[6]李洪娟,孙涛,相乐康,等.基于正常人人体中医红外成像特征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16(1):88-91.

[7]马冲,张洪岐,刘颖,等.健康儿童红外热像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观察性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44(10):940-946.

[8]黄诗雅,张晓轩,吴宇标,等.岭南健康女性寒热状态的红外热成像分析[J].中医杂志,2022,63(18):1760-1765.

[9]邱林杰,任燕,李美洁,等.136例不同证型肥胖症患者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江苏中医药,2022,54(8):41-44.

[10]王佳丽,刘奕清,王竹风,等.代谢综合征患者脏腑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3,18(4):542-547,555.

[11]赵铁葆,文银萍,宗静岩,等.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红外热成像特征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0,26(11):1654-1658.

[12]蔺伟,刘晓佳,周玉梅,等.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穴位体表温度规律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5):1484-1489.

[13]蔺福辉,何正保,计姜逊,等.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相关经穴皮肤温度变化的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22,30(6):12-15,20.

[14]周娅妮,陈淋,刘静,等.六经体质及其红外热成像特征[J].河南中医,2022,42(10):1459-1466.

[15]张尊敬,刘忠达,郭净,等.养阴祛瘀法治疗肺结核41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8,53(8):580.

[16]周向东,刘宏,谷忠悦.肺结核患者肺经体表经脉与经穴红外温度显著性变化比较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0(7):158-161.


基金资助: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21年度青岛市中医药科技项目(2021-zyyq04);


文章来源:丁蕾,程熙腾,叶睿,等.红外热成像技术与中医阴阳应象理论的中医研究进展[J].临床误诊误治,2024,37(10):87-91+100.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970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6-3250

国内刊号:11-3554/R

邮发代号:80-330

创刊时间:1995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一年半以上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