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过敏性鼻炎在临床中属于耳鼻喉科十分常见的一项疾病,此病的发病原因是患者接触过敏原,从而导致诸多细胞因子参与到炎症反应中,形成病变。目前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鼻塞、鼻痒、喷嚏为主要特征;当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对患者的嗅觉产生极大影响,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1]。
48
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视力呈进行性损害的疾病,玻璃膜疣形成、Bruch膜增厚、光感受器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损伤以及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是其显著特征。AMD归属于中医学“视瞻昏渺”范畴,《证治准绳》中明确指出此病的特点:“若人年五十以外而昏者,虽治不复光明。盖时犹月之过望,天真日衰,自然日渐光谢”。
40
青光眼是一组慢性进行性的视神经疾病,其特点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 RGCs)不可逆损害、视野损伤和病理性高眼压[1]。青光眼已成为我国位居第四的致盲眼病,据估计40岁以上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已达0.67%[2]。青光眼的发病因素繁杂,除眼压升高、遗传、近视、年龄、血管等危险因素外,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害还与自噬、氧化应激、病理性谷氨酸水平、免疫反应及细胞因子等机制相关[3]。
60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 RVO)是一种由视网膜静脉系统循环障碍所引起的,导致眼底静脉区域出血、水肿或渗出的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突然性的视力下降甚至失明[1],是临床上常见的致盲性疾病。有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RVO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发病年龄也逐年降低[2],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84
干眼是指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泪液质量、分泌量和动力学异常等为基本特征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不平衡的一种慢性眼部疾病。干眼常伴眼部炎症反应、组织损伤和神经异常、视功能受损伤等症状[1]。亚洲地区干眼发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总患病率为20.1%。随着年龄的增长干眼的严重程度将逐渐增加[2]。
89
针灸治疗五官疾病的记载由来已久,目前关于针灸学在五官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大多以药物干预或针药结合为主。查阅既往文献,针灸之法在五官临证治疗方面效果优,且不良反应少。此外,针灸强调辨病及辨证不同,认为病位是治疗核心,辨病位是针灸辨证论治的关键[1]。
104
干眼(dry eye,DE)是一种多因素慢性功能障碍性眼表疾病,是由于泪膜稳定性下降而引起的眼部不适以及眼表组织病变。干眼与中医学中的“白涩症”相似,均表现为白睛不赤不肿而自觉眼内干涩,甚至视物昏蒙,根据病情不同阶段,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白涩症”“神水将枯”“干涩昏花”等范畴[1]。近年来,随着生活习惯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干眼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干眼的防治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51
突发性耳聋是指72 h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 BHL[1]。患者以听力下降、耳鸣为主诉,伴或不伴有耳闷、眩晕、呕吐、平衡障碍等临床表现,其症状表现可属于中医学“猝聋”“暴聋”等疾病范畴。“暴聋”的相关论述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厥论篇》曰“少阳之厥则暴聋”[2]89,《灵枢·寒热病》亦有记载“暴聋气蒙,耳目不明”[3]59。
110
近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异常状态,指当人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于视轴进入眼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1],临床表现为远视力下降。预计到2050年,全球近视的发病率将会增加到49.7%[2],对医疗保健系统、经济和生活质量造成沉重负担[3]。因此,亟需一种有效减缓近视发展的治疗方法[4]。
105
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型干眼是由弥漫性、慢性睑板腺病变引起泪膜失稳或微环境失衡的眼表疾病,可伴随眼表炎性反应、神经异常及组织损伤,导致眼部不适或视功能障碍,以终末睑板腺导管阻塞或分泌睑酯的量或质异常为特征。据报道[1],全球干眼患者中,MGD型患者高达65%,是脂质异常型干眼的主要原因。
82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多为单眼发病,属于中医学“络损暴盲”“视瞻昏渺”“视直如曲”及“血证”等范畴[1]。临床多表现为视网膜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静脉扩张迂曲,伴静脉走行处散在的出血、视网膜水肿、棉绒斑、渗出及视力下降甚至致盲,是一种治疗难度较大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诱发的视网膜缺血、缺氧、黄斑水肿与视力存在直接关系[2]。
云雾移睛是指眼外观端好,自觉眼前似有蚊蝇或云雾样黑影飘荡,甚至视物昏朦的眼病[1],《中医名词考证与规范》[2]描述其主要症状为“谓人自见目外有如蝇蛇旗旆,蛱蝶绦环等状之物,色或青黑粉白微黄者,在眼外空中飞扬撩乱,仰视则上,俯视则下也”,该表现与现代医学中玻璃体混浊的临床表现高度吻合。
50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位致盲眼病[1],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除了眼压病理性升高导致视神经损伤的“压力”因素,越来越多的观点[2,3,4,5]认为,“非压力”因素在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不同于其他类型的青光眼,视神经血流异常被认为是其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之[1,2,3,4,5]。
67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anch retinal vein occlusion,BRVO),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常见视网膜血管疾病[1,2],其易导致视力受损,甚至致盲,是眼底病领域的“顽疾”[3]。
69
弱视是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眼部检查多无器质性病变[1]。据统计[2],弱视在全球儿童中患病率为0.8%~3.3%。文献[3-5显示],我国儿童患病率可达到0.82%~9.60%,弱视是儿童常见眼病,若不及时诊断并适时干预,可造成儿童永久性视力损伤,严重危害其身心健康。
124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1.207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153
影响因子:0.951
影响因子:0.685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