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基于中医体质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

  2024-07-24    5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探讨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其与术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以期为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对促进其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方案提供新的思路。方法:325例肛周脓肿患者根据创面愈合情况分为愈合良好组(n=157)和不良组(n=168),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判定患者术后体质类型,分析中医体质与创面愈合的相关性。结果: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痰湿质为主,阳虚质、湿热质次之。创面愈合质量与痰湿质、阳虚质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平和质是创面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是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合并肛瘘及脓肿涉及多个象限是创面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痰湿质、阳虚质等偏颇体质与创面愈合不良密切相关,术后调理体质可能有助于创面愈合。

  • 关键词:
  • 中医体质
  • 创面愈合
  • 平和质
  • 痰湿质
  • 肛周脓肿
  • 加入收藏

中医称肛周脓肿为肛痈,是肛管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性、慢性感染而形成的脓肿,发病以20~40岁的青壮年男性居多[1]。目前,国内外对肛周脓肿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2-3]。肛周脓肿术后创面在3~4周经正规换药和护理后可愈合[4],但由于其术后创面多为开放性,且解剖位置特殊,加之一些局部原因,如水肿、缺血、感染、机械刺激、生长因子失衡以及全身性原因,包括代谢性疾病、营养状况和一般灌注紊乱等不利因素,从创面闭合时间、炎症细胞内流和成纤维细胞迁移到胶原和细胞外基质沉积的所有过程均会延迟,从而增加了创面愈合难度。如何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是亟须解决的问题[5-6]。中医体质学起源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体质分类方法百花齐放,其中以王琦教授提出的九分法最具有代表性,认为体质由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有着紧密联系[7-8]。随着中医体质学不断发展,中医体质理论与外科疾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不断增多[9-11]。有研究表明,中医体质与肛周脓肿的发病相关[12]。临床采用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分期治疗肛周脓肿疗效满意[13]。目前,中医体质与肛周脓肿临床各个阶段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初步探索其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相关性,旨在从“治未病”的角度为促进患者术后创面愈合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325例肛周脓肿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病程、肛周脓肿手术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肛瘘、脓肿部位、创面愈合时间等资料。

1.2 病例纳入标准(自拟)

(1)符合肛周脓肿诊断标准[3];(2)行手术治疗者;(3)年龄≥18周岁。

1.3 病例排除标准(自拟)

(1)克罗恩病相关肛周脓肿;(2)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或其他全身系统性严重疾病患者;(3)合并恶性肿瘤患者;(4)根据量表结果无法判定体质类型者;(5)资料不全,影响判断者。

1.4 分组及随访

术后3~4周,若创面上皮完全覆盖,瘢痕坚实,经1周观察创面未再发生溃烂,则愈合良好;若创面仍未愈合则判断为愈合不良。根据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分为良好组(n=157)和不良组(n=168)。采用门诊随诊、电话或网络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期为手术结束至2023年12月。

1.5 中医体质判定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参照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每一问题按5级评分,计算原始分数和转化分数,根据得分将患者分为9种体质[14]。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2.1.1 不同性别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男性患者(n=281)多于女性(n=44)。男性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女性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不同性别患者的中医体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696,P<0.05),见表1。

2.1.2 不同年龄范围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年龄<40岁的患者有208例,占60%,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年龄≥40岁的患者主要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77,P=0.043<0.05),见表1。

2.1.3 不同BMI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BMI≥24.0 kg·m-2患者223例,占68.6%,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18.5 kg·m-2≤BMI<24.0 kg·m-2患者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BMI<18.5 kg·m-2患者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阳虚质、气虚质、阴虚质;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392,P<0.05),见表1。

2.1.4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未合并糖尿病患者301例,占92.6%,主要中医体质为痰湿质;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30,P=0.179>0.05),见表1。

2.1.5 合并肛瘘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合并肛瘘患者133例,占40.9%,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未合并肛瘘患者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445,P=0.003<0.05),见表1。

2.1.6 既往有肛周脓肿手术史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既往有肛周脓肿手术史患者47例,占14.5%,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痰湿质、阳虚质;无肛周脓肿手术史患者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185,P=0.040<0.05),见表1。

2.1.7 不同脓肿范围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脓肿范围为1个象限的患者200例,占总病例61.5%,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脓肿范围在2个及以上象限的主要中医体质依次为:痰湿质、平和质、阳虚质、湿热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231,P=0.001<0.05),见表1。

表1 不同基线资料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2.2 影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单因素分析

以创面愈合情况作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是否合并肛瘘、既往是否有肛周脓肿手术史、脓肿范围与创面愈合情况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见表2。BMI≥24.0 kg·m-2(OR=1.516,P<0.05)、合并肛瘘(OR=2.963,P<0.05)、既往有肛周脓肿手术史(OR=3.620,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可知脓肿范围1个象限(OR=0.170,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

表2 影响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3 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325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以平和质(n=116)、痰湿质(n=109)、阳虚质(n=51)最为常见。157例愈合良好组患者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168例愈合不良组患者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依次为:痰湿质、阳虚质、平和质、湿热质、气虚质。愈合良好组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平和质、痰湿质,愈合不良组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为痰湿质,见表3。

例(%)

表3 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分布

2.4 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医体质与创面愈合情况的单因素分析

以创面愈合情况是否良好作为因变量,9种中医体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是=1,否=0),其中特禀质患者只有1例,故未纳入分析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平和质、痰湿质、阳虚质、湿热质、气虚质等5种中医体质类型与创面愈合情况呈显著相关(P<0.05),见表4。平和质(OR=0.079,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痰湿质(OR=3.523,P<0.05)、阳虚质(OR=2.319,P<0.05)、湿热质(OR=5.404,P<0.05)、气虚质(OR=4.905,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

表4 中医体质与创面愈合情况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5 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以创面愈合情况作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向前法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考虑与创面愈合显著相关的因素后,最终筛选出3个关键的自变量,分别为平和质、合并肛瘘和脓肿范围,见表5。平和质(OR=0.089,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合并肛瘘(OR=1.991,P<0.05)、脓肿范围即脓肿涉及多个象限(OR=5.373,P<0.05)是创面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表5 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情况相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3、讨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愈加丰富。现代医学常给予抗感染药物、生长因子、酶制剂、新型敷料、物理治疗、封闭负压引流等多种方法,应用于创面愈合的不同阶段以促进创面愈合[15]。中医认为,肛周脓肿术后余毒未尽,复因金刃所伤致使脉络受损,气血凝滞,气血不通致创面疼痛,气血不荣则筋脉失养,创面迁延难愈。中医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根据疮疡的不同阶段确立了“消、托、补”3个治疗总则。口服中药以扶正祛邪为治则,治法以补益气血为主,清消为辅。周康等[16]研究发现,止痛如神汤能提高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纤维连接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以促进组织修复、新生血管形成,降低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等炎症因子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当今社会对现代医学的要求不再满足于治疗疾病,而是维护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可通过调理体质达到这一目的。这也正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亦是中医特色治疗的优势。金鑫[17]将自拟清热利湿方应用于湿热质肛周脓肿术后,显示其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创面渗液、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复发率。因此,通过研究中医体质,以期为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调理体质,提高创面愈合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325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中男281例,女44例;年龄19~71(37.1±10.6)岁。以男性青壮年居多,BMI≥24.0 kg·m-2的超重及肥胖患者共223例,多于体质量正常的患者,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1]。BMI偏高的患者,多长期喜食肥甘厚腻之物,而胖人多湿,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阳气虚弱,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其体质多为痰湿质、阳虚质[4,18]。合并肛瘘及脓肿范围涉及多个象限时,创面多较大较深,因此愈合时间常较长。本研究统计不同年龄、性别、BMI、肛周脓肿病史、是否合并肛瘘、脓肿部位分类的中医体质分布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王琦等[19]既往研究结果。肛周脓肿大多以“湿、热”为病因,且湿热质、痰湿质与肛周脓肿的发病密切相关[20],术后创面湿热未尽,金刃所伤,脉络受损,气血运行受阻,瘀滞不通,局部污物反复刺激,以致创面肿痛难愈,故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养血为治则[21],术后给予中药内服辅以中药熏洗坐浴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创面肉芽组织,以促进术后创面愈合,并能减轻术后肛门疼痛、创面渗出等并发症[22-24]。本研究中患者体质以平和质、痰湿质最为常见,阳虚质、湿热质次之,推测原因为术后常规应用中药外敷、中药熏洗可使腠理疏通,血脉通利,加之调整个人生活方式,如饮食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作息规律等,体内热邪消退,故湿热质患者减少[25]。愈合不良患者多为痰湿质,患者多形体肥胖[9]。“脾为生痰之源”,痰湿困脾,水湿停聚,痰湿内生,阻滞经络气机。《景岳全书》载:“生冷内伤,以致脏腑多寒。”青壮年嗜食生冷,损伤脾阳,寒从内生,易形成阳虚体质,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创面气血失荣,气血津液运化失调,从而致创面愈合不良。平和质患者阴阳调和、气血平和,气机调畅,脏腑功能正常,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状态。有研究显示,平和质在疾病过程中产生的相关并发症较少,且更易恢复[26]。本研究亦显示,平和质患者术后创面大多愈合良好,并且平和质是创面愈合不良的保护因素,正谓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综上所述,应调整患者个人生活习惯,规律作息,必要时运用中医体质理论调理体质,增进平和体质状态,促进人体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促进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创面愈合,提高生活质量。目前,已有临床依据辨体用方治疗相关疾病,临床疗效显著[27]。未来临床可进一步探究患者术前术后体质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体质评价中医药调理后的创面愈合情况,进一步验证中医体质的调理对术后创面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红风.中医外科学[M].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8.

[3]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肛周脓肿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8,21(4):456-457.

[4]陈丹,吴先哲,冼柏青,等.体重指数与肛周脓肿的病因学关系及其炎症相关机制探讨[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6):17-19.

[7]俞若熙.基于中医体质学探讨“个体化抗衰老” 的思路和方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0,35(11):5353-5355.

[8]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74-176.

[9]冯慰慰,环璐瑶,梁静,等.子宫脱垂术后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及与术后恢复的相关性[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2,8(2):88-91.

[10]刘翠芳,万冬桂.乳腺癌术后继发失眠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7(10):6188-6192.

[11]李丹,毛炜,黎创,等.肾移植术后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1):6-11.

[12]庞雪,黄秀芳,范宜堂.肛周脓肿和肛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3,43(5):1-6.

[13]赵高斯,张小元,商俊芳.辨体-辨病-辨证相结合分期论治肛周脓肿的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1):2044-2046.

[1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4(4):303-304.

[15]热比艳木·亚库甫江,黄凤.促进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外治法应用概况[J].新疆中医药,2023,41(3):119-122.

[16]周康,陈正鑫.止痛如神汤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与血清学指标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8(24):98-101.

[17]金鑫.自拟清热利湿方对肛周脓肿(湿热质)术后治疗的临床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9.


基金资助: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科研专项计划项目(2023ZXZX1088);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科研专项计划项目(2021JDZX2093);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32102311221);


文章来源:张梦梦,徐新树,陈若冰,等.基于中医体质探讨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因素[J].中医学报,2024,39(08):1781-178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期刊人气:1831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山西中医学院

出版地方:山西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1-0258

国内刊号:14-1265/R

邮发代号:22-71

创刊时间:1999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