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过对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产地加工工艺的探究,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乙醇浸出物、黄曲霉毒素含量为指标,考察不同蒸煮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蒸后干燥延胡索整体质量优于煮后干燥处理,其中蒸制3 min的样品质量最佳;采收时期与延胡索乙素含量之间没有明显关联;自然存储和冷库存储5 d以上能明显提高延胡索浸出物含量。建议选择蒸制方式处理延胡索,其中蒸制3 min最佳。采收应在植物茎叶完全枯萎时进行。新鲜采收的延胡索不应立即加工,而应存储一定时间积累有效成分含量。建议自然存储或冷库存储10 d或20 d以上。鲜货存储过程中不易导致黄曲霉素污染,加工后及时干燥可以明显降低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风险。
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理气、止痛的功效,临床上常应用于治疗胸腹疼痛、关节疼痛、闭经痛经等疾病[1,2]。中药材的产地加工是中药材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延胡索的质量与产地加工过程密切相关[3,4]。由于延胡索的产地初加工多为农户或合作社加工,缺乏规范化的操作技术规程,导致产区生产产品质量不一[5]。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及各省市药监局官网多次公告延胡素药材及其炮制品检验不合格的情况,不合格项目集中在黄曲霉毒素超标、含量不合格、人为掺伪染色等[6-9]。由此可见,延胡索产地加工亟需规范。本研究针对延胡索产地加工方面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如蒸煮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等开展试验,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乙醇浸出物的含量为主要指标,结合黄曲霉素检测等,明确影响延胡索质量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产地加工指导建议,保障延胡索药材的质量。
1、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地点
样品采集地点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城固县董家营村城固县云谷兴汉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N 33°08′20″,E 107°26′90″)。
1.2 土壤情况
前茬作物为水稻,土壤肥力均匀,光照充足。
1.3 试验材料
收集延胡索鲜品进行蒸煮工艺、存储方法、存储时间对其质量的影响试验。收集不同采收期延胡索成品进行不同采收期对其质量的影响试验。研究材料经安徽中医药大学刘守金教授鉴定为罂粟科植物延胡索(Corydalis yanhusuo W.T.Wang)的干燥块茎。
1.4 仪器与试剂
1.4.1 仪器
戴安Ulti Mate3000型液相色谱仪(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KDM-A型控温电热套(常州迈科诺仪器有限公司);DZKW-S-6型恒温水浴锅(北京永光明医疗仪器有限公司);MS204TS型十万分之一分析电子天平(200 g)、XPE-26百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DHG-9240A型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4.2 试剂
甲醇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延胡索乙素对照品(批号为110726-201617,纯度为99.8%,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1.5 试验设计
1.5.1 蒸煮工艺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通过蒸制、水煮2种加工方式设计不同加工时间梯度,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乙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比较蒸制、煮制工艺的差异以及不同蒸煮时间的影响,确定最佳延胡索蒸煮工艺。试验共设8个处理,3次重复。各处理设计如下。
1)蒸制处理组。将样品洗净去除泥沙、去皮后蒸制,蒸制温度100℃,经过不同时间(3、5、8、10 min)蒸制后于70~85℃带式干燥机烘干。每组制备3批样品,共计12批次。
2)水煮处理组。将样品洗净去除泥沙、去皮后水煮,水煮温度100℃,后期处理方式同蒸制处理组。
1.5.2不同采收期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以延胡索茎叶完全枯萎为标志时间点,确定以2023年4月25号为时间节点,分为3个采收期。采收早期4月10—25日(农户零星采挖,占比10%~15%),采收盛期4月26日至5月5日(农户大面积采挖,采收占比70%),采收尾期5月6—15日(5月15日基本结束采挖)。以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等为主要指标,分析各采收期含量变化,确定延胡索最佳采收期。试验共设3个处理组,即采收早期、采收盛期、采收尾期,按照统一产地加工方法,每个采收期各制备5批样品。
1.5.3 不同存储方法、存储时间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设计自然堆放存储、冷库堆放存储不同堆放时间梯度,分析延胡索鲜货存储过程中各物质含量的变化,结合黄曲霉素检测,确认鲜货存储过程中是否存在黄曲霉素滋生,以确定延胡索鲜货最佳存储方法与存储时间。将延胡索鲜货分为自然堆放和冷库堆放2组,分别进行不同时间(10、15、20、30 d)的存储处理,按照水煮8 min、70~85℃烘干制备。每组制备3批次样品,共计12批次。
1.6 测定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延胡索项下检测方法,根据研究方案分别测定稀乙醇浸出物、乙醇浸出物、延胡索乙素含量、黄曲霉毒素的含量。
2、结果与分析
2.1 蒸煮工艺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由表1可知,蒸制处理组延胡索的整体质量优于水煮处理组,以蒸制3 min为最佳处理组。蒸制、煮制两种工艺,延胡索乙素含量、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乙醇浸出物含量均随着处理时间增加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说明产地加工应该重点关注加工方式和蒸煮时间。
表1 不同蒸煮工艺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2.2 不同采收期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采收早期(4月25日)延胡索的稀乙醇浸出物含量均未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限度标准(13.0%)。在采收早期乙醇浸出物含量与稀乙醇浸出物含量随着采收时间延长而升高,延胡索乙素含量与采收时间无明显关联。
表2 不同采收期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2.3 不同存储方法、存储时间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自然堆放存储和冷库堆放存储5 d以上均能明显提高延胡索稀乙醇浸出物含量及乙醇浸出物含量,其中堆放40 d时延胡索乙素含量、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乙醇浸出物含量均达到最高,延胡索鲜货存储过程中黄曲霉素均未检出。在冷库堆放处理组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稀乙醇浸出物含量在堆放10 d时先升高后降低,在堆放时间达20 d时随着堆放时间增加含量再次升高,乙醇浸出物含量随着堆放时间增加持续升高。在自然堆放处理组中,延胡索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乙醇浸出物含量在10 d时先升高后降低,在堆放时间达20 d时随着堆放时间的增加含量再次升高,延胡索乙素含量随着堆放时间的增加而持续升高。
表3 不同存储方法、存储时间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
3、讨论
作为传统中药,延胡索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10],但产地加工方面的研究不足[11]。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加工方法对延胡索质量影响较大。在鲜药材蒸、煮处理方面,蒸制处理的效果略优于水煮处理。蒸制处理能够提高延胡索的整体质量,其中以蒸制3 min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含量最高。随着蒸制或煮制时间的延长,延胡索乙素、稀乙醇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表明产地加工需进一步优化蒸制或煮制时间,保证延胡索药材的质量。
采收期与延胡索乙素含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早期采收的样品稀乙醇浸出物含量不符合现行药典规定。推测原因可能是由于植物细胞壁尚未完全枯萎,导致有效成分不易释放。因此,建议适当推后延胡索的采收期,以确保产出药材的质量。
此外,研究显示自然堆放存储和冷库堆放存储均可以提高延胡索药材中延胡索乙素含量。这可能是由于在存储过程中,延胡索内部的化学反应仍在进行,导致提取物含量逐渐增加。然而,在一定时间后,提取物含量可能会下降,是由于某些成分的分解或氧化导致的。因此,选择适当的储藏时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延胡索的质量。
结合研究结果,建议产地加工应在茎叶完全枯萎后采收延胡索,不宜采收早期植株。加工方式优先选择蒸制工艺,蒸制时间以3 min为宜,以蒸至延胡索断面无白心为准。采收的鲜延胡索应进行一段时间的鲜货存储,以保证浸出物的积累。推荐鲜货自然存储或冷库存储10 d或20 d以上。延胡索鲜品自然堆放或者冷库存储40 d均未产生黄曲霉毒素,表明延胡索黄曲霉毒素产生环节可能不在产地的加工过程中,推测在储存运输环节产生的可能性较大,后续研究将会持续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郑浩,邹小维,王诗语,等.延胡索的本草考证[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0):139-144,148.
[2]陈斯.延胡索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21,38(7):78-82.
[3]吴斌,高敏洁,邹任贤.中药材产地加工概述及监管建议[J].中药材,2023(10):2377-2381.
[4]查钦,高晋,张翔宇,等.中药材产地加工与饮片炮制一体化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23,19(8):250-255.
[5]方勇,吴顺利,王东.城固元胡产业发展调研[J].西北园艺(综合),2021(5):44-46.
[6]谌宇,刘宇文,张伟,等.UPLC-MS/MS检测浙产延胡索中4种黄曲霉毒素[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36(20):2548-2551.
[7]谭丽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醋延胡索药材中4种黄曲霉毒素[J].化学分析计量,2021,30(10):27-32.
[8]毕晓黎,许灿新,李养学,等.延胡索及其混伪品的红外光谱鉴别[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7):1653-1655.
[9]侯拥铓,田甜.常用中药饮片感染黄曲霉毒素B1的情况分析[J].新疆中医药,2021,39(3):55-58.
[10]杨梦萍,陈晓瑶,张悦健,等.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延胡索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药物评价研究,2023,46(7):1406-1416.
[11]孙爱梅.适宜在产地加工时切制成饮片的几类中药[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14):109-110.
文章来源:周平飞,邹俊,刘水龙,等.不同加工工艺、采收期、存储方法对延胡索质量的影响[J].中南农业科技,2024,45(08):268-270.
分享:
目前,DN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但效果甚微[2]。研究表明,肾小管细胞自噬减少是诱发DN的病理因素之一,调控自噬在维持肾脏稳态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3]。由此推测,调控细胞自噬水平,使其趋于正常、稳定,可能是治疗DN的重要途径之一。
2025-04-18随着肥胖、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增多,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全球患病率约为25%〔2〕。现阶段,NAFLD防治主要利用药物进行降糖、减脂,但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受到限制〔3,4〕。因此,亟需发现新的治疗机制以指导新型药物的开发。
2025-04-10有研究[4]表明,Morin生物/药理特性广泛,且细胞毒性低,通过调节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卵清蛋白诱导的气道炎症。Nrf2作为调控抗氧化应激的一种关键转录因子,在诱导机体的抗氧化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5]。血红素加氧酶-1(hemeoxygenase1,HO1)主要催化血红素分解代谢成胆绿素、Fe2+和CO,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酶[6]。
2025-04-03研究证实[4],多种病因导致PAH发生时,肺血管平滑肌Notch3信号表达增强,并且发现其与平均肺动脉压呈正相关[5],提示Notch3信号可能在PVR中起重要作用。Notch3激活后,Notch3胞内结构域(notchintracellulardomain,NICD3)释放到细胞质中,随后进入细胞核,激活下游靶基因转录[6]。
2025-04-03平贝母(FritillariaussuriensisMaxim.)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m,鳞茎扁圆,叶轮生或对生,花被钟状呈紫色,主要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草甸或河谷[1]。作为一种名贵的中药,其性味苦、甘、微寒,功能主治肺热咳嗽、阴虚劳咳、干咳少痰、咳痰带血等[2]。
2025-04-02便秘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排泄困难、排便频率低、大便硬干和胃肠道排空时间长[1]。据统计,在我国70岁以上老年人便秘患病率高达10.9%,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此外,老年性便秘可引起肠梗阻、结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疾病,并增加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严重者可导致死亡[3]。
2025-03-28宫颈癌属于妇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死亡率较高,严重危害女性健康[1-2]。化疗是目前宫颈癌患者术后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而顺铂是化疗的常用药物,但易产生耐药性,导致疗效达不到预期,是化疗失败、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3-4]。因此,逆转肿瘤耐药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成为宫颈癌药物治疗的研究重点之一。
2025-03-27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α(p38αMAPK)是一个经典的抗炎靶点[1-4],同时发现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神经元损伤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5-13]。芫花素是一种在植物界广泛存在的小分子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促成骨细胞分化、降糖、抗炎、抗痴呆等多种生物学活性[14-18],其抗炎的分子作用机制并未见相关研究报道。
2025-03-20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预计到2030年,DM患者总数将增加到6.43亿,而至204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7.83亿[1]。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cardiomyopathy,DCM)作为糖尿病的一种重要并发症,其概念最早于1974年由Riff等[2]提出。当前,针对DCM尚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存在靶点不明确、疗效不显著及有副作用等局限性问题[3]。
2025-03-18祛风活络胶囊(浙药制字Z20100146)是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丽水市中医院的院内制剂,由三七、全蝎、蜈蚣组成,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顽固性头部抽掣疼痛、风湿痹痛。在丽水市中医院院已有近30年的临床应用,疗效明确,安全稳定。
2025-03-07人气:22464
人气:18557
人气:16683
人气:16014
人气:15583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中药材
期刊人气:5308
主管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单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材信息中心站
出版地方:广东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1-4454
国内刊号:44-1286/R
创刊时间:197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年以上
影响因子:0.55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0.961
影响因子:0.410
影响因子:1.43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