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配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盐酸伐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治疗组(62例)给予抗病毒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分析治疗后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实验室指标均改善,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联合抗病毒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疱疹性口腔炎由单纯疱疹病毒(HSV-1)感染引起,HSV-1易定植在口腔黏膜,临床表现主要为口腔聚集成簇的小水泡,即疱疹,可伴发头痛、淋巴结肿大等[1]。HSV-1病毒具有传染性,主要经呼吸道、口腔传播,6岁以下小儿免疫较差,口腔黏膜易受感染,成为疱疹性口腔炎主要侵犯的人群,该病具有自限性但是极易复发[2]。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以DNA类抗病毒治疗为主,伐昔洛韦为常用药物,但疗效不够理想,部分患者还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3]。中医中无疱疹性口腔炎等病名,将口腔溃疡等疾病归为口疮、风热喉痹疾病范畴,重在清热解毒治疗,开喉剑喷雾剂是用于复发性口疮的局部清热解毒治疗。本研究将抗病毒联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局部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观察疗效与安全性,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4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随机分配为2组,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诊断标准
以《儿科学》[4]为标准:(1)典型口腔疱疹、发热等临床表现;(2)2~3d形成溃疡;(3)实验室检测HSV-1可确诊。
1.3纳入标准
(1)1~3d内就诊;(2)1~6岁儿童;(3)患儿配合较好;(4)不合并其他呼吸道感染;(5)入院前未服用抗病毒药物。
1.4排除标准
(1)高热患儿;(2)超过6岁患儿;(3)不按医嘱服药患儿;(4)不耐受开喉剑喷雾剂患儿;(5)合并手足口病与咽峡炎患儿。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
给予盐酸伐昔洛韦颗粒抗病毒治疗,根据
15mg/kg的量进行温开水冲服,每天2次,连用1周。
2.2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喷口腔患处,每次3喷,每天3次,连续用药1周。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
观察2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以及治疗后症状体征变化情况、疗效与不良反应。
3.2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分析软件为SPSS22.0,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指标用t检验;疗效与安全性分析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
参照相关疗效标准评价[5]。显效:3d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有效:4~5d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无效:5d后还未恢复。总疗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4.22组症状体征情况比较
见表2。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2组症状体征情况比较
4.32组实验室指标情况比较
见表3。治疗后,2组实验室指标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CRP)均改善,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32组实验室指标情况比较
4.42组疗效比较
见表4。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42组疗效比较
4.52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5。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52组不良反应比较
5、讨论
HSV是一种DNA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口腔黏膜处直接侵犯机体,属于直接接触传播的病原体,对于6岁以下的孩童来说,其呼吸道黏膜较娇嫩,且免疫系统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感染病毒[6]。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部位成簇的小水泡,后可破溃形成溃疡,剧烈疼痛,影响正常进食,给患儿带来痛苦。目前西医主要采取抗病毒与对症支持治疗,伐昔洛韦是阿昔洛韦的前体,口服吸收效能较大,对HSVⅠ、Ⅱ型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病毒的DNA复制,限制其增殖,临床相关研究发现伐昔洛韦比阿昔洛韦不良反应更轻微,但部分患者仍存在不良反应[7]。
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小儿机体属阳内热,若饮食炙爆导致脾胃积热,情绪不畅引起心火上炎,加之外感风邪湿热,上攻至口舌,日久逐渐伤及津液,热毒腐蚀黏膜导致本病的发生,治则以清热解毒、利咽止痛为原则[8]。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是传统苗药的代表,由八爪金龙、山豆根、蝉蜕、薄荷脑制成的喷雾,其中八爪金龙性凉,可清利咽喉,利湿消肿,药理学发现其岩白菜素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还具有抗溃疡、增强免疫的功能;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主治口舌生疮,丁凤荣等[9]发现山豆根浸出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等多种细菌存在抑制作用,另外生物碱成分还可对抗乙肝病毒并可发挥直接或者间接的抗炎作用;蝉蜕性凉,疏风热,利咽喉,药理学发现蝉蜕各个部分都可发挥镇痛作用,蝉蜕的活性成分对大肠杆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大鼠体内研究还证实蝉蜕可发挥解热、抗炎作用[10,11];薄荷脑清热解毒,药理学表明薄荷水煎剂在一定浓度比例下可对病毒发挥抑制作用,另外d-薄荷脑还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以上经典苗药配伍制成开喉喷雾,可发挥清热解毒、清咽止痛的功效[12]。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在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总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开喉剑喷雾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WBC与CRP是机体在急性炎症期大量释放以吞噬细菌、防御疾病的因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用于监测炎症反应的过程[1]。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表明开喉喷雾剂的确可以更好的发挥抗炎作用,将其联合抗病毒药物共同治疗小儿疱疹口腔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刘桂红.开喉剑喷雾剂联合肿痛安胶囊治疗儿童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5):202-205.
[2]王辉,陆瑶伽.单磷酸阿糖腺苷注射剂联合溶菌酶肠溶片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14):1311-1313.
[3]谭映红,杨鸯.盐酸伐昔洛韦联合开喉剑喷雾剂治疗疱疹性口炎的疗效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8,24(3):32-34.
[4]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3.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81-182.
[6]肖雷,邹学红.康复新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溶菌酶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5):3951-3953.
[7]赖伟红,韩国柱,钟铭英,等.盐酸伐昔洛韦与阿昔洛韦的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活性的比较[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4):36-37.
[8]钱会会,孙轶秋.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中医药治疗近况[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7(12):1466-1468.
[9]丁凤荣,邱世翠.山豆根体外抑菌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6):335-336.
[10]王珏,田强强,陶刚,等.蝉蜕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0,47(6):1109-1112.
[11]马涛,马成.蝉蜕连翘配伍对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IL-1β含量的影响[J].新疆中医药,2013,31(1):5-7.
[12]陈光亮,姚道云,汪远金,等.薄荷油药理作用和急性毒性的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1,17(1):10-12.
娄莹,可秋萍,尚莹,崔怀亮,杨成胜.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20,52(15):89-91.
分享:
体质是个体在形态、生理、心理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个性特征,对个体的健康管理与疾病预防具有重要作用[2]。白明华等[3]对108515例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偏颇体质占69.75%,痰湿质占10.70%。痰湿质与老年衰弱及继发疾病显著相关,早期识别痰湿体质并进行干预,对推动老年人健康生活具有积极意义[4]。
2025-03-28已有研究发现,ITP患者体内产生的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膜表面的特定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促进血小板的损伤[2]。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ITP与调控免疫系统的失调密切相关,对于初次确诊的ITP患者,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仍有较多的患者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或严重不良反应,进而发展为难治性ITP[3]。
2025-03-26临床上,现代医学多采用药物或者介入等手段治疗室性早搏,虽有疗效,但作用机制较为单一[3],缺乏对整体病因的深入探究,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等并发症候群,从而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而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强调治病求本,结合四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更全面、更稳定的治疗效果。
2025-03-07目前临床常用的失眠治疗方法包括失眠认知行为疗法(CBT-I)和以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的药物疗法,但CBT-I临床难以广泛实施[2],长期使用药物可导致耐受性、依赖性和戒断反应,且难以缓解失眠带来的日间疲劳、嗜睡等功能受损[3]。
2025-02-19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以胁痛、腹痛、黄疸、发热、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为主症[2]。全世界范围内,约有20%的成年人存在胆系结石;我国作为一个人口数量大国,成年人胆囊结石的发病率为6.3%~12.1%,且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
2024-10-15慢性病指标作为慢性病健康管理的重点监测点,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2]。在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近年来的体检数据时发现,血压、血脂、血糖、血尿酸等指标异常在体检人群中占很大比例,并随着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2024-10-09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肠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部分患者伴有口干口苦、腹胀、失眠、五心烦热等症状。该病病程漫长,容易反复发作,在中医上隶属于“肠澼”“便血”“泄泻”“下利”“久痢”“痢疾”等疾病范畴。
2024-07-24电针作为一种有效、简单、方便和廉价的治疗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脑卒中后的认知障碍(PSCI)。百会和神庭是治疗PSCI常用的穴位[3],然而电针百会、神庭治疗PSCI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主要依赖脑内葡萄糖代谢产生的三磷酸腺苷(ATP)提供能量。
2024-07-18当前,建设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被作为南阳市域副中心城市“三区一中心一高地”建设的五大支撑之一。市委、市政府为推动南阳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多项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方案,如《南阳市打造“全球中医圣地、全国中医高地、全国中医药名都”行动方案》《南阳市建设全省中医药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实施方案》等。
2024-07-10导引,包括太极、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是引体与导气相结合而令气和体柔的传统运动疗法,在疾病防治和卫生保健中占有重要地位。导引最初是以“舞”的形式出现在氏族公社时期的“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江不行其源”之地,用以宣导滞涩,治疗“筋骨瑟缩不达”“腠理滞涩多肿”之病。
2024-05-30人气:13043
人气:11122
人气:11015
人气:10757
人气:10366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辽宁中医杂志
期刊人气:12952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出版地方:辽宁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000-1719
国内刊号:21-1128/R
邮发代号:8-87
创刊时间:1958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074
影响因子:1.483
影响因子:0.495
影响因子:0.498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