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凝血功能列表
肩关节疾病是指影响肩关节结构和功能的各种疾病,包括肩关节骨折、肩峰下撕裂、肩袖损伤、冻结肩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和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肩关节镜手术作为治疗肩关节疾病的一种创伤较小、恢复快的微创手术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引流情况往往会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
44
0
手术时机的选择是近年来专家 和学者研究的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老年 髋部骨折手术应早期进行,美国、加拿大及中国指南 均建议在 48 h 内完成[5-7] ,可以减轻疼痛,缩短住院 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但目前临床上 针对手术时机的选择还存在争议,针对早期手术对 患者凝血功能指标和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较 少。
31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 后可诱发机体呼吸道感染,是目前发现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 主要病菌体之一。肺炎支原体肺炎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儿童社区获 得性肺炎类型,在所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中,肺炎支原体 肺炎可占20%~40%[1]。
29
有研究显示,竹叶青蛇咬伤能引发纤溶系统功能过度活跃及凝血机制紊乱,造成皮下出血现象,而在病情危重的患者中,甚至可能引发脑出血。因此,精确评估患者的实际病情并迅速采取治疗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康复情况至关重要,而探究相关参考指标用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现实意义[3-4]。
43
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也称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为儿童期常见的急性自限性血管炎,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可累及心脏引起冠状动脉瘤,不及时接受诊治,冠状动脉瘤的破裂可能会引发心肌梗死、心肌炎或血栓闭塞等不良事件[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ofpregnancy,HDP)是妊娠期孕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出现蛋白尿、水肿等症状,严重情况可导致多脏器损伤、子痫和昏迷等,还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因此,确诊后需立刻进行治疗。硝苯地平为HDP临床常用降压药物,不仅能够降低血压,还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心血管意外[1]。
若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可导致感染、贫血甚至休克发生,会严重影响产妇产后泌乳、子宫复旧、身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对于产后恶露不绝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抗感染药物、缩宫素等,但缩宫素半衰期较短,药理效应具有非线性特点,长时间大剂量使用临床疗效有限[4]。
25
恶露指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 若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超过4~6 周,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超过 10 d,且伴有明显气味改变、腹部胀痛或全身乏力等症状,则称为产后恶露不绝,属于产后常见并发症。 产后恶露不绝主要与胎盘、胎膜残留、子宫收缩乏力等因素有关,严重影响产妇产后子宫和身体恢复效果,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0
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主要特征为血小板出现活化、血液凝固性加剧,其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凝血指标,且经研究发现,FIB、PT等凝血指标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的进展情况施以有效评估[4-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占肺癌的80%~85%,相比于小细胞癌,其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不易被发现,因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预后较差[1-2]。随着肿瘤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学等不断发展,免疫抑制剂和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选择性,其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3]。
51
达格列净片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主要对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具有一定作用,能促进患者疾病康复,提高患者肾功能[3]。厄贝沙坦具有降压、降蛋白尿的作用,能够扩张出球小动脉及入球小动脉,从而降低肾小球高压,缓解肾小球高过滤,能更好地延缓肾功能的恶化[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及病死率等特点[1]。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管径狭窄、阻塞是冠心病病理基础,血液高凝状态、高血脂、炎症等均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且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心肌缺血、梗死或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生理、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2]。
19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hemorrhage,HICH)是由高血压引起的脑内小血管破裂所导致的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存在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缺损等生理变化,具有发病急和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早期干预可控制患者急性期病情,但如何预测其远期预后仍是临床面临的重要问题。
17
上消化道出血指自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上消化道的出血,临床针对中危以下程度的出血常可采取保守药物治疗。目前临床常用的止血药物有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及血凝酶[1]。血凝酶是临床常见止血药物,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内外科及妇产科的出血性治疗,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针对性较差,且长期使用会造成凝血功能异常[2]。
6
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属于产后出血最为常见的原因,占比高达70%以上[1]。缩宫素是目前临床用于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重要药物,通过增强子宫收缩力来促使子宫血窦闭合。但该药的作用时间较短,且对子宫下段的作用不明显,单独应用的效果不甚理想[2]。因此,临床多考虑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2
影响因子:1.116
影响因子:1.258
影响因子:0.427
影响因子:0.812
影响因子:1.230
影响因子:1.881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