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与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

  2025-02-20    5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与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NSCLC患者94例设为癌症组,94例健康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对比2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血小板计数(PLT)],分析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生存状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癌症组D-D、PT、FIB、APTT和PLT检测值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Ⅲ~Ⅳ期者APTT、D-D、FIB高于Ⅰ~Ⅱ期者,转移者APTT、D-D、FIB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转移者PT、PLT及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瘤生存者APTT、D-D、FIB低于有瘤生存者(P<0.05);不同生存状况者PT、PLT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显示,D-D、FIB与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APTT、PT、PLT与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 NSCLC患者凝血功能异常,且凝血功能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生存状况有明显关系,其中D-D、FIB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 关键词:
  • D-二聚体
  • NSCLC
  • 凝血功能
  • 纤维蛋白原
  • 非小细胞肺癌
  • 加入收藏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率占肺癌的80%~85%,相比于小细胞癌,其扩散转移相对较晚、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不易被发现,因多数患者确诊时,病情已进展至晚期,预后较差[1-2]。随着肿瘤生物学、人类基因组学等不断发展,免疫抑制剂和靶向治疗具有更高的安全性、选择性,其虽能改善患者病情,但仍有部分患者预后不理想[3]。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凝血功能障碍可能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临床治疗以及预后均有关[4-5]。本研究旨在分析NSCLC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新的思路。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NSCLC患者94例设为癌症组,年龄42~68岁,平均(59.32±2.16)岁;TNM分期:Ⅰ期28例,Ⅱ期23例,Ⅲ期26例,Ⅳ期17例;女性44例,男性50例;病理类型:腺癌71例,鳞癌23例;肿瘤大小:≥5cm46例,<5cm48例;转移:有51例,无43例。纳入标准: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NSCLC;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血栓性疾病;入组前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治疗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选择同期在本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94例并设为健康对照组,年龄40~66岁,平均(58.26±2.64)岁;女性41例,男性53例。入组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且组间资料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采集入组对象空腹静脉血3ml,加入枸橼酸钠抗凝管内,离心,离心参数:10min,3000r/min,离心半径为12.5cm,取血浆,保存在-20℃冰箱内待检。使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

1.3观察指标

(1)对比2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2)对比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如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有无转移、TNM分期的NSCLC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差异;(3)随访1年,随访截止日期为2024年1月31日,记录NSCLC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分析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患者生存状况之间的相关性。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Pearson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相比于健康对照组,癌症组FIB、PT、D-D、APTT、PLT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2组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NSCLC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Ⅲ~Ⅳ期者APTT、D-D、FIB高于Ⅰ~Ⅱ期者,转移者APTT、D-D、FIB高于无转移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是否转移者PT、PLT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大小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NSCLC患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2.3各项凝血功能指标与NSCLC患者生存状况之间的相关性

随访1年,94例NSCLC患者中有61例患者无瘤生存(64.89%)。无瘤生存者APTT、D-D、FIB低于有瘤生存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生存状况者PT、PLT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Pearson分析显示,D-D、FIB与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APTT、PT、PLT与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无相关性(P>0.05)。见表4。

表3不同生存状况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表4不同生存状况者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对比


3、讨论


NSCLC发生与肺部慢性感染、大气污染、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吸烟等饮食有关,发病年龄普遍低于小细胞肺癌和肺鳞癌,多数患者为周围型,且生长相对缓慢,但疾病早期易发生血行转移,预后较差,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6-7]。虽然近年来诞生了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新的有效治疗手段,但总体预后仍然较差。

本研究结果显示,癌症组PT、APTT、D-D、FIB、PLT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提示NSCLC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恶性肿瘤细胞可分泌促凝因子,使得凝血级联反应被激活,还能促使血小板在内的血液成分活化,也能分泌、释放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抗血栓形成状态减弱,增强血栓形成前状态,而在血管壁上附着的肿瘤细胞可能经黏附在血小板或其他细胞上,激活局部凝血,使得血液呈高凝状态[8-9]。进一步分析显示,Ⅲ~Ⅳ期者APTT、D-D、FIB高于Ⅰ~Ⅱ期者,转移者APTT、D-D、FIB高于无转移者(P<0.05),无瘤生存者APTT、D-D、FIB低于有瘤生存者,而D-D、FIB与患者1年无瘤生存率呈负相关,提示凝血功能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生存状况有明显关系,其中D-D、FIB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病理分期越晚者越易发生肿瘤细胞转移,其易浸润血管,而诱发转移灶,血液流动受到阻碍,且肿瘤细胞会对血管内皮基膜形成破坏,降低抗血栓能力,进而导致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可减少机体正常血液灌注,诱发一系列代谢障碍,为肿瘤细胞生长、转移提供良好的条件,加重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影响其预后[10]。FIB属于糖蛋白,是参与凝血和止血过程的重要成分,凝血过程中,凝血酶切除血纤蛋白原中的血纤肽A和B,促进纤维蛋白网形成,推动凝血过程的进展,被认为是疾病状态的标志物。FIB能够结合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生长,利于肿瘤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且FIB水平增高可促使肿瘤细胞周围发生致密蛋白层,防止肿瘤细胞受到杀伤细胞影响,促进肿瘤细胞的建立和深入渗透和转移,其还能促进肿瘤间质形成和循环肿瘤细胞黏附于血管内,诱导肿瘤转移,也可与细胞生长因子VEGF相结合,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生成,使得患者病情加重,影响预后[11-12]。D-D属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其水平高低可良好地反映凝血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活化程度,其水平增高提示机体凝血纤溶系统被异常激活,促进血栓形成,推动肿瘤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促进病情进展,影响患者预后[13]。

综上所述,凝血功能与NSCLC疾病发生和病情严重程度、生存状况均有明显关系,其中D-D、FIB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参考文献:

[1]尹蕾,杨旭东,杨悦,等.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机制研究〔J〕.实用肿瘤学杂志,2021,35(2):117-124.

[2]田红伟,李慎柯,李训东.IGF1,miR-148b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实用癌症杂志,2022,37(11):1801-1804.

[3]郭爱霞,王珍,孙倩,等.CA72-4,CA15-3,AFP及NSE评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预后的价值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2023,38(3):422-426.

[4]赵娜,赵宁,申晓楠,等.不同分期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凝血功能指标,NLR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24,35(5):685-688.

[5]汪敏,于鹏跃,王言,等.外周血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和NLR检测对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机体凝血状态的评估价值〔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48(1):203210.

[6]徐亚来,邵润霞,张长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UCHL1和HIF-1α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J〕.热带医学杂志,2022,22(3):368-372,386.

[7]孔彦,田亮.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DJ-1,sMICA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5):64-69.

[8]马云飞,于明薇,李光达,等.凝血功能相关检测指标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预后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44(3):212-216.

[9]景永宏,杜娟英.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预后的关系〔J〕.医学临床研究,2021,38(2):295-297.

[10]王秋桐,吴爽,杨艳梅,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及其对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n远端转移的诊断价值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2,30(10):40-46.

[11]薛守貌,王凤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研究〔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21,28(6):993-996.

[12]李虎,陈晓艳,严春霞,等.凝血指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1):13-16.

[13]张晓飐,王茜,张梦梦.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凝血指标及临床意义〔J〕.癌症进展,2023,21(10):1151-1154.


文章来源:韩洁琼,杨喜永.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与病理类型和预后的关系[J].实用癌症杂志,2025,40(02):223-226.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我要评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期刊人气:15567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43-1225/R

国内刊号:1005-8982

邮发代号:42-143

创刊时间:1991年

发行周期:半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