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探讨GSDMD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肺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肺癌组织中GSDMD的蛋白表达;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分别下调和上调了A549细胞中GSDMD的表达,并通过一系列体外功能试验,探索了GSDMD下调和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表型的影响。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提示:GSDMD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且其主要定位于肺癌的细胞质。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了稳定下调和上调GSDMD的细胞系A549-siGSDMD和A549-LV-GSDMD。BrdU细胞增殖及CCK8实验表明: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反之亦然;高内涵细胞运动试验证实: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运动能力,反之亦然;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表明: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上调GSDMD的表达,则得到了相反的结果。结论:GSDMD促进了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肺癌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全世界每年约有159万人死于肺癌。在中国,2015年肺癌相关死亡约占所有癌症相关死亡的21.6%[1]。肺癌主要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前者在组织学上又可分为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2]。
GSDMD属于结构上和进化上保守的GSDM蛋白超家族,其功能尚不清楚[3]。2015年,两项独立的研究均证实:GSDMD是介导焦亡发生的关键执行者[4,5]。焦亡是一种溶解性、炎症性的程序性细胞死亡,以细胞肿胀和溶解为特征,同时伴有细胞内各种物质的释放,比如促炎介质lL-1β和IL-18[5]。进一步证实:多个炎症性的半胱天冬酶(caspase),包括caspase-1、caspase-4、caspase-5和caspase-11,能够将GSDMD剪切为一个32kDa大小的GSDMDN端结构域(GSDMD-N)和一个22kDa大小的C端结构域(GSDMD-C),而GSDMD-N能够在细胞膜上打孔,从而使细胞发生溶解,产生焦亡[6,7]。然而,截至目前,有关GSDMD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仍知之甚少。那么,GSDM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究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其对肺癌生物学表型究竟起到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呢?为了阐明这个问题,本研究首先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肺癌组织中GSDMD的蛋白表达,然后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了稳定下调和上调GSDMD的稳转细胞系;最后,通过一系列体外功能试验探索了GSDMD下调和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表型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肺癌组织芯片(上海芯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张包含90对肺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的芯片);肺癌细胞系A549及GSDMD干扰和过表达病毒(上海吉凯公司);0.25%胰蛋白酶、DMEM培养液、Opti-MEM培养液、胎牛血清和青霉素-链霉素(Gibco公司);GSDMD引物、RNA提取试剂盒、反转录试剂盒和SYBRPremixExTaqTMII(Takara公司);GSDMD抗体(Sigma公司);HiPerFect转染试剂(QIAGEN公司);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Millipore公司);CCK8试剂盒(日本DOJINDO);Transwell小室(Millipore公司);Matrigel基质胶(BD公司);4%多聚甲醛(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结晶紫溶液(西安国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细胞培养和慢病毒转染
在37℃、5%CO2的培养箱中,利用DMEM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1%青霉素-链霉素)常规培养A549细胞。慢病毒转染的具体步骤参照吉凯公司提供的操作手册,此处不具体赘述。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GSDMD的转染效率。
1.2.2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
参考RNA提取试剂盒中的实验步骤进行组织和细胞系RNA的提取,参考反转录试剂盒中提供的体系将RNA反转录成cDNA,利用RT-PCR检测GSDMDmRNA的表达水平,以β-actin为内参,采用2-△△CT法进行相对定量分析。RT-PCR反应条件为:95℃10s,60℃30s,72℃30s,40个循环。引物序列如下:GSDMD:正引物:5'-TGAATGTGTACTCGCTGAGTGTGG-3',反引物:5'-CAGCTGCTGCAGGACTTTGTG-3';β-actin:正引物:5'-TGGCACCCAGCACAATGAA-3',反引物:5'-CTAAGTCATAGTCCGCCTAGAAGCA-3'。
1.2.3蛋白质的提取
①倒出培养液,用无菌的1×PBS洗三次;②加入适量的裂解液(RAPI,蛋白酶抑制剂和磷酸酶抑制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充分摇晃使其接触细胞,然后用细胞刮刮下,移液枪移入1.5mlEP管,冰上裂解15min(如果提取组织蛋白,则将配制好的裂解液加入到放有组织块和小钢珠的2mlEP管中,然后在组织匀浆机打碎,12000r/min离心10min即可进行步骤⑤及后续步骤);③用超声打碎细胞(5s×3次,间隔15s);④4℃离心机(提前预冷),12000r/min离心10min;⑤吸取上清液,移入新的1.5mlEP管中,加入1/5体积的5×LoadingBuffer;⑥100℃加热10min,12000r/min离心后,稍微冷却,放入-20℃冰箱保存备用;⑦蛋白浓度的测定:将96孔板放入VARIOSKANFLASH仪器中进行测定,每孔体系为220μl,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体系为2μl的蛋白样品+18μl的PBS+200μl的G250染色液;空白对照组体系为20μl的PBS+200μl的G250染色液。
1.2.4Westernblot
℃冰箱内取出提前准备好的蛋白样品,融化混匀后上样;组装好电泳装置,设定好条件(习惯采用恒流),接通电源后开始电泳,待蓝色线条移动到相应位置(具体位置依所需蛋白分子量而定)时,结束电泳;裁剪PVDF膜和滤纸,切胶,注意胶、膜和滤纸三者的大小;注意PVDF膜在使用前需要在甲醇中浸泡一会;转膜:湿转,恒流300mA,至少1h(具体选择依据所需蛋白分子量而定);丽春红染色,30s即可,观看膜上有无条带以确认转膜是否成功;用5%的脱脂牛奶(1×TBST配制而成)孵育,室温1h即可;一抗稀释液,配制好所需一抗后进行孵育,置于4℃冰箱摇床上,过夜;次日取出后,室温下进行复温,约1h,然后用1×TBST洗膜,每次5min,洗3遍(摇床设定80r/min);二抗(5%脱脂牛奶和1×TBST等体积配制)孵育,室温下1h即可;用1×TBST洗膜,每次5min,洗3遍;按1∶1比例配制适量的发光液(尽量现配现用);用MolecularImagerChemiDocTMXRSimagingSystem仪器进行显影。本实验所用相关抗体信息描述如下:一抗:GSDMD抗体(Sigma公司,兔抗);β-actin(Sigma公司,鼠抗);二抗:山羊抗兔IgG,山羊抗鼠IgG(中杉金桥)。
1.2.5BrdU细胞增殖及CCK8实验
根据BrdU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以及CCK8试剂盒的操作说明进行相关实验。
1.2.6高内涵细胞运动实验
细胞转染24h后,常规消化处理,然后取适量细胞(细胞密度约为40%~50%)接种于12孔板;次日,待细胞贴壁后,做如下处理:弃去孔内培养液,DMEM基础培养液洗3遍,然后加入Hoechst稀释液(1∶1000,用DMEM基础培养液配制)2ml,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孵育15~30min,再用DMEM基础培养液洗3遍,用1ml注射器吸净孔内残存的液体,最后加入DMEM完全培养液;将12孔板移入CELLOMICSARRAYSCANVTIHCSReader仪器中,设定程序,监测12h;将数据从仪器中输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绘制图形)及统计学分析。
1.2.7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
①在超净台内将Transwell小室取出,放于24孔板的孔内,并向小室外部,即孔内加入600μl左右的含有2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暂时放入培养箱内;②对细胞进行常规消化处理,800r/min离心5min后,用基础培养液重悬,然后进行细胞计数;③根据细胞计数结果,计算所需加入的细胞量(一般为每200μl5×104个细胞);④取出步骤①中准备好的24孔板,给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内加入200μl细胞悬液(每组细胞设置3个复孔),重新放回培养箱内,24h后(可适当调整时间)取出;⑤用4%多聚甲醛进行固定,15min即可;⑥用棉签轻轻擦拭小室的膜内侧,反转晾干;⑦用结晶紫溶液(0.5%)进行染色,15min即可;⑧用1×PBS洗小室,5min×3次,反转晾干;⑨在显微镜下观察拍照;⑩统计学分析:随机挑选10个视野/样本,进行细胞计数,然后计算平均值即可。
侵袭实验:实验前一天,把Matrigel放入4℃冰箱,过夜使其变成液体状态备用;Matrigel与基础培养液以1∶8的比例配制(在冰上进行操作),然后取100μl加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内,放于培养箱中,静置使其凝结成胶;余步骤同迁移实验。
1.2.8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具体参见以前发表的文献[8],在此不做赘述。本实验所用相关抗体信息描述如下:一抗:GSDMD抗体(Sigma公司,兔抗);二抗:生物素化二抗工作液(SP-9001:生物素标记山羊抗兔IgG)(中杉金桥)。
1.3统计学方法
实验结果以均数±标准误(x¯±s)(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22.0,当P<0.05时,差异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GSDMD的表达
首先,我们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在肺癌组织芯片中检测了GSDMD的表达,结果发现:GSDMD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67/88,76.1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0/88,34.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1)。此外,我们还发现,GSDMD主要定位于肺癌组织的细胞质中(图1)。
表1GSDMD在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
图1GSDMD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
2.2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下调或上调肺癌细胞A549中GSDMD的表达
为了研究GSDMD在肺癌中的作用,我们分别将GSDMD干扰及过表达病毒转入A549细胞,RT-PCR及Westernblot对其转染效率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细胞(A549-siNC),转染了干扰病毒的细胞(A549-siGSDMD)GSDMD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转染了过表达病毒的细胞(A549-LV-GSDMD)GSDMDmRNA及蛋白表达则明显高于对照细胞(A549-LV-NC),见图2。
图2肺癌细胞A549转染GSDMD干扰及过表达病毒后GSDMD的相对表达水平的验证
2.3GSDMD下调或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能力的影响
BrdU细胞增殖及CCK8实验的结果显示:与A549-siNC细胞相比,A549-siGSDMD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而与A549-LV-NC细胞相比,A549-LV-GSDMD细胞的增殖能力则明显增加(图3)。
图3下调或上调肺癌细胞A549中GSDMD的表达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2.4GSDMD下调或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运动能力的影响
高内涵细胞运动试验结果显示:A549-siGSDMD细胞的运动能力比A549-siNC细胞的运动能力弱;而A549-LV-GSDMD细胞的运动能力比A549-LV-NC细胞的运动能力强(图4)。
2.5GSDMD下调或上调对肺癌细胞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结果显示:相比于A549-siNC细胞,A549-siGSDMD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而相比于A549-LV-NC细胞,A549-LV-GSDMD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则明显升高(图5)。
3、讨论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肿瘤相关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9]。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是肺癌晚期,尤其是在Ⅳ期[9]。虽然不同的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手术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肺癌患者的生存率,但不可避免的转移仍然是肺癌治疗的一大挑战[10,11]。因此,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有效的生物学标志及潜在的治疗靶点。
图4下调或上调肺癌细胞A549中GSDMD的表达对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
图5下调或上调肺癌细胞A549中GSDMD的表达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晶紫染色×400)
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的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证实:有一类被称为炎性体的多蛋白复合物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权威炎性体主要通过半胱天冬酶(caspase)-1来介导焦亡的发生,而非权威炎性体则主要通过caspase-4和caspase-5(人类)以及caspase-11(小鼠)来介导焦亡的发生。GSDMD是一种最近被阐述的新的焦亡执行者,它能够被炎症性的caspases,包括caspase-1、caspase-4、caspase-5和caspase-11,剪切为GSDMD-N和GSDMD-C,前者则是直接介导焦亡发生的功能性片段[12]。GSDMD-N可以与细胞膜上的脂质、磷酸肌醇和心磷脂蛋白结合,继而在膜上形成孔洞,细胞内容物释出,发生焦亡[13]。
GSDMD属于GSDM蛋白超家族的一员,在人类,这个家族还包括5个成员,依次是GSDMA、GSDMB、GSDMC、DFNA5和DFNB59,而它们已经被证实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14,15]。比如,GSDMB能够促进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16],GSDMC促进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17],GSDME介导了caspase-3依赖的细胞焦亡,从而促进了胃癌耐药的发生[18,19]。此外,GSDMD也被证实在胃癌的增殖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20]。那么,GSDM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为了阐明上述问题,本实验首先利用肺癌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了肺癌组织中GSDMD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GSDMD在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然后,我们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了稳定下调和上调的肺癌细胞系A549-siGSDMD和A549-LV-GSDMD;最后,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体外功能试验,包括BrdU细胞增殖及CCK8实验、高内涵细胞运动试验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试验,结果表明:下调GSDMD的表达,抑制了A549细胞的增殖、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反之,上调GSDMD的表达,则促进了A549细胞的增殖、运动、迁移和侵袭能力。
综上所述,GSDMD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促癌作用,这在一定上程度上提示我们:GSDMD可能作为肺癌的一个潜在的诊疗靶点。在后续研究中,一方面,我们将进一步通过体内研究证实我们的实验结果;另一方面,我们将重点探索GSDMD参与肺癌增殖与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并期望能够为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王莉,王萌,王亚芳,陈迪,王玉同.GSDMD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生物学作用[J].现代肿瘤医学,2020,28(14):2396-2400.
分享: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常见的类型,疾病发展早期均无明显症状,待患者确诊时往往处于错失手术最佳治疗时间的中晚期。 化疗是此阶段首要选择,但实际应用中存在化疗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化疗敏感性不高等问题,且对肿瘤细胞及正常细胞缺乏理想的靶向性,虽可杀灭肿瘤细胞,但正常组织细胞也会被化疗药物所杀伤,进而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力。
2025-04-03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的发展,放射疗法、化学疗法及生物疗法等治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效延长了肿瘤患者的总生存期。与此同时,医院获得性真菌感染的检出率呈明显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综合治疗进程,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表明,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多发生在伴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导致患者的院内病死率显著升高。
2025-03-19对于晚期肺癌患者,CRF具有更强的破坏性和更长的持续时间,其疲乏感无法通过简单的休息得到缓解。相关研究显示,CRF可能造成患者减少治疗剂量,削弱患者抗癌自信心乃至放弃治疗,进一步对其生存时间产生不利影响〔4〕。CRF作为一种长期伴随的症状,在疾病发展、治疗及预后等过程中起重要参与作用。
2025-02-24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人数目前位居全球首位,通常早期可不伴有任何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病情逐步进展至中晚期,患者会伴有持续不断的、无法缓解的刺激性咳嗽,咯血,肺部反复感染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肺腺癌最主要的病因是长期主动或被动吸入香烟烟雾。肺腺癌常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药物治疗。
2025-01-13近年来,中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这种现象在45岁以上人群中更加明显。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是更常见的类型,占比可达85%。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多伴随器官功能衰退,免疫低下,术后容易感染[2]。术后感染提高患者的生存难度和经济成本,加剧心理负担。
2025-01-09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肺部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其致病因素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和遗传因素等。近年,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手术是治疗肺癌的常见方式,其中,右上肺叶切除术对右上肺叶局部恶性病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该术式通过切除患者的右上肺叶及清扫肺门纵隔淋巴结,达到治疗右上肺癌的目的。
2025-01-03肺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多数为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奥希替尼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EGFR) T790M 突变阳性 NSCLC 患者的一线用药方案。
2024-12-28肺癌是发生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疾病, 在临床 极为常见。 近年来, 临床对于肺癌的影像学诊断已获得较好的 发展, 多层螺旋 CT (MSCT) 扫描可观察肺部病变的形态、 大 小、 范围等信息, 并可显示肺部病灶之间的血供特点, 为临床 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1] 。
2024-12-25肺癌发病率及死亡率极高,其中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约占80%~85%[1]。随着分子医学的发展,肺癌治疗逐渐由传统的放化疗向特异性高、副作用小的靶向药物治疗转变,尤其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靶向药物的应用使肺癌治疗进入一个新时代[1-2]。
2024-11-15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癌症,早期肺癌可采用手术治疗。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慢,故近年首选胸腔镜微创治疗方案。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康复时间、并发症、功能状况恢复等相较传统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但术后患者会发生咳嗽等症状,对术后康复产生影响,轻者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引起严重并发症。
2024-11-08人气:16541
人气:15881
人气:15468
人气:15196
人气:14588
我要评论
期刊名称:肿瘤药学
期刊人气:2289
主管单位: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
出版地方:湖南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2095-1264
国内刊号:43-1507/R
邮发代号:42-391
创刊时间:2011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10-12个月
影响因子:1.474
影响因子:2.876
影响因子:0.89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3
400-069-1609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