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综合素质列表
本文从档案实际工作内容出发,分析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的政治、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及数字时代对档案管理人员从思想、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挑战,针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不同来源,从管理者、教育者和档案管理人员自身,分层次、多角度提出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思路和方法。
110
0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合作精神,提升其自觉能动性和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于2017年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其中强调了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实效,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
152
美育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同时也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让长期封闭在校园里的广大中小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现实生活,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生活,让他们的学习变成一种充满快乐和探索精神的成长之旅,同时又提高了他们鉴赏美、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为将来的综合素质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806
本文以新时代思政教育为背景,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和社团发展规律,围绕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聚焦总体发展、内部运转、内涵建设、活动效果四个层面,梳理学生社团育人存在的问题,运用思政理论、社团理论,从顶层设计、管理体系、工作理念、工作创新四个维度出发,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182
音乐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存在,在学校的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首先对于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利于熏陶其艺术气质,对于其他专业、选修课程的学生来说,有利于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的需求。音乐教育包含着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因为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有独特的民族特色,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123
当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班级管理理念不够清晰的问题。班级管理理念主要是对班级学生设定的相关期望标准与要求,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班级管理理念属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核心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导向,增强班级的综合凝聚力与向心力,并让学生具备较强的集体意识,使学生向着同一个目标去奋斗、发展,从而提升班级整体管理质量。
210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人文素养的重要课程之一。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部分,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读写结合教学理念逐渐被人们重视,以写促读、以读促写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74
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效及发展情况的反馈、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环节。目前,学者们在理论和实践中围绕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展开了大量研究和实践。
113
教育部于2017年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全面推进资助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将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从而切断贫困代际传递。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及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以学生学习成果和产出为教育目标,其更加关注学员在本次课程中学到了什么,能产生什么素质变化,提高怎样的能力,其理念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抓手,反向设计人才培养过程和教学设计。已有研究表明,将基于OBE理念的教育设计引入医学教育体系,指导医学教育改革和课程设计,可以取得较好成效。
122
自2013年国务院首次提出“研学旅行”以来,中国研学旅行相关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并纳入中小学生日常教育范畴。随着2022年“双减”政策的实施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劳动课”新要求的发布,家长们更加重视孩子综合素质发展和个人价值提升,对研学旅行的需求不断提升。
37
在当今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已经变成大学生成长的当务之急和关键课题。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演变也使创新成为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要素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支柱,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至关重要。
33
工程制图课程,作为工程技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精确表达工程研究图样的语言,不仅是学生传递信息、探索未知领域和认识客观规律的关键工具,更是工科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基础课程。课程思政其核心目的在于借助各类课程丰富的教育平台开展综合性的教育活动。
41
近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发展迅猛,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不是强国,许多高端机械装备依赖于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1-2]。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76
微生物学检验是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特征、致病性、微生物学检验和防治原则的学科,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不同耐药机制细菌的出现,临床微生物检验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1]。微生物检验临床带教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方法和技能[2]。
13
影响因子:0.93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82
影响因子:1.072
影响因子:1.234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