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学术期刊分类
论文范文词库
中医药疗法列表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老龄化程度日益增加,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也随之提高,这种疾病对我国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危害。然而,由于股骨粗隆间血液循环较为充足,这种严重骨折极少不愈合,但甚易发生髋内翻。保守治疗尽管可以有效恢复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功能,但是具有高病死率和致残率。
26
0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慢性胃部疾病,病情常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且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临床证实,中医学能有效缓解CAG患者临床症状,逆转部分患者的镜下病理。李慧臻教授认为,CAG病位在胃,与五脏关系密切,因滞而病,在临床治疗中,要谨守病机,不仅可以内服中药,还要发挥中医特色,结合多种外治方法,以期“内外并重”,标本兼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李教授内外并重治疗CAG的经验总结如下。
3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多见,好发于学龄期儿童。近年来,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且病情严重、发展迅速,呈现低龄化发病趋势。目前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用药是阿奇霉素,对支原体有良好的杀灭作用,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24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终末期股骨头坏死和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案,被认为是 20 世纪最成功的外科手术之一,但 THA 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在 700~2000 mL,常造成术后急性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临床问题,16%~37% 的患者需要术后异体输血。
37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据有关资料报道,妇女罹患子宫肌瘤的发病率达 20%,常发生于 30岁以上的女性。本病因临床症状不明显,常被忽略。随着妇科普查的普及和人们对自己健康状况的关注,子宫肌瘤的发现率逐年升高。针对子宫肌瘤,西医除手术外尚无其他有效治疗方法,而中医药治疗已经取得了较好效果,为目前临床中一种较为满意的保守疗法。
31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外邪犯肺导致机体气机郁滞,日久生热,使肺气不宣、痰湿内蕴引发,故治疗应以清肺化痰、辛凉宣肺、降气平喘为宜[5]。连花清瘟颗粒是由绵马贯众、鱼腥草、金银花等成分组成的中成药,具有清瘟解毒、宣泄肺热、清凉解表的功效[6]。
38
脉痹作为一种循环系统疾病,其发病主要源于多种因素的长期作用,导致血管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具体而言,长期的肝、胆、脾等内脏功能失调可能是脉痹发病的重要基础。这些内脏功能的异常可能包括胆汁分泌障碍、肝脏代谢功能下降以及脾脏免疫功能失衡等,这些变化影响了循环系统的正常代谢和调节功能。
32
虽然西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症状,但西药长期服用可能引起停药反应,如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椎体外系症状、出血倾向及5⁃羟色胺(5⁃HT)综合征,能显著影响人体代谢指标身体质量指数、糖脂代谢,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4]。
30
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Cough,PIC),多因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是在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控制后,仍以咳嗽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病程多在3~8周,按病程分类属于亚急性咳嗽[1]。近年来通过临床观察得知,多数患者感冒痊愈后咳嗽迁延不愈,并经临床诊断可为风燥伤肺型PIC。
29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导致的慢性肝脏疾病,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急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以慢性乙型肝炎较为多见。患者早期症状轻微,易被忽略,随病情进展,可逐渐出现乏力、头晕、食欲减退等症状,进而出现蜘蛛痣、肝掌、肝脾肿大等。
1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其主要病理机制是易损斑块形成破裂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完全闭塞,引发心绞痛甚至死亡[1]。易损斑块是具有破裂倾向的不稳定斑块,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薄纤维帽和大脂质坏死核心,活动性炎症、斑块有裂隙或损伤[2]。
20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Subdural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发生在硬脑膜和蛛网膜之间的血肿,血肿在头部受到创伤后数周(3周以上)出现者称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好发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2]。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深入,某些学者认为该病大部分是由硬膜下积液演变而来[3]。
25
据2022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全国癌症统计数据表明,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骨转移作为乳腺癌晚期最典型症状之一,晚期乳腺癌患者骨转移概率达70%[2],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骨痛、静息痛、高钙血症和病理性骨折等,其中间歇性骨转移疼痛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过半数骨转移患者会出现骨痛,夜间加重,疼痛严重者出现强迫体位甚至截瘫。
34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以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或伴喘息。由于长期反复发作,导致肺组织受损,最终可导致患者肺功能减退乃至丧失,晚期阶段又易合并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和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2]。
心血管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2019年全球心血管病患病人数约为5.23亿,因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多达1860万[1]。2019年我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年度报告显示,心血管病的患病率正在上升[2]。介入治疗挽救了很多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但并非使所有冠心病患者获益。
影响因子:1.203
影响因子:0.233
影响因子:0.997
影响因子:1.000
影响因子:1.881
影响因子:1.107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扫描二维码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