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们留言
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年轻生命猝然离世,该是谁担责任?

  2022-06-10    231  上传者:管理员

  • 标签:
  • 医疗新闻
  • 急救电话
  • 新闻热点

年轻生命猝然离世,该是谁担责任?91学术


近日,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一则8分多钟的“对话”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思。


5月17日,河南大学大三学生彭某君打通了“120急救”电话,由调度员张真颖接听,通话时长8分13秒。随后的47分钟内,张真颖多次回拨彭某的电话,均无人接听。紧接着12:15:52,调度班长代文欣接到报诊电话,称有室友喘气困难,位置在明理路河南大学龙子湖校区,随后接到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急救站接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指令,安排救护车出诊,在历经抢救—ICU监护后的十几天内,也就是5月30号,该病人病情恶化,家属最终签署了放弃抢救同意书和离院告知书。


不知道通过上述对事件的整体描述,有没有人发现了一个问题:第一次接到急救电话,可以看到通话时长有8分13秒,但并未有任何出诊记录,是为什么?对此很多人产生了更多疑问:急救电话不应该是应急用的吗?8分钟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做任何安排的吗?这个人的最终死亡该是谁的责任呢?


针对此次的事件,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在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后,给出了当事人“调度员张真颖” 开除处理的结果,而调度班长代文欣因为监管不力、现场应变能力不足,被给予其党内严重警告(影响期两年)、政务撤职处分的处理结果。


虽然说,事件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心,亲人的离世给一个美好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伤害,这些应该才是人们最大的心理不平之处。


在此次事件引发的讨论中,借助信息技术提升院前急救效率,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已有北京、江苏、湖北、广东4个省市开展试点工作,目前这些试点省市积累的经验也在向更大的范围推广,我们一定要记住这次的教训,引以为戒,全面梳理当地医疗急救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做细做实整改方案,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

学术期刊在线咨询

分享:

相关新闻

推荐期刊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