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2533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2024-03-26    35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了解吉林地区三级甲等医院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地区防治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 53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调查对象,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将检测出MP-IgM阳性的456例患儿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 533例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56例,总感染率为18.00%,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5.66%、19.74%、26.97%、27.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05,P=0.069)。不同节气患儿的感染率也不同,冬至3.29%,小寒3.29%,大寒1.31%,立春3.95%,雨水4.61%,惊蛰4.61%,春分3.95%,清明4.61%,谷雨3.95%,立夏3.29%,小满1.31%,芒种1.97%,夏至6.58%,小暑1.97%,大暑4.61%,立秋2.63%,处暑2.63%,白露5.92%,秋分7.24%,寒露3.95%,霜降4.61%,立冬7.89%,小雪1.31%,大雪10.53%,各节气之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89,P=0.000)。男性与女性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分别为63.16%与3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9,P=0.000)。≤1岁、2~3岁、4~6岁、7~14岁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63%、30.92%、49.34%、1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05,P=0.000)。结论 2021年各季节之间肺炎支原体发病率差异不大,各节气之间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显示气候多变的节气发病率较高。2021年男性患儿的发病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之间,4~6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

  • 关键词:
  • 儿科临床
  • 呼吸道感染
  • 流行病学分析
  • 肺炎支原体
  • 致病微生物
  • 加入收藏

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一个致病微生物,侵犯人体后,主要出现以发热、咳嗽(呈刺激性干咳)为主要特征的症状,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住院率达10%~40%,是儿科临床上一直关注的问题[1,2]。近年来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3],为更好地服务吉林地区儿童,防治肺炎支原体性肺炎,了解吉林地区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迫在眉睫。现将2021年本院 检测的456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21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儿科学》第9版的呼吸道感染的定义纳入研究病例,排除气管异物等其他疾病导致咳嗽或发热的患儿。取4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各 项分析项目。将研究对象依据年龄分组(≤1岁、2~3岁、4~6岁及7~14岁)。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发病节气、家庭住址;发病情况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结果;治疗情况包括治疗方案、转归及并发症等。

1.2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患儿入院后,检验采集2 ml肘部静脉血,并立即送检,应用ELIAS法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指标为患儿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滴度不小于1∶160,方可纳入。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数据以例(%)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2.1不同季节患儿支原体感染情况

2 533例就诊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456例,占18.00%,其中春季(3~5月)117例,占25.66%,夏季(6~8月)90例,占19.74%,秋季(9~11月)123例,占26.97%,冬季(12月~次年2月)126例,占27.63%。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冬季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再为春季,夏季最低,但是四季差距不大。2021年各季节之间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05,P=0.069 )。

2.2不同节气患儿支原体感染情况

根据2021年的节气分析,冬至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占3.29%,小寒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3.29%),大寒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1.31%),立春肺炎支原体感染18例(3.95%),雨水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4.61%),惊蛰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4.61%),春分肺炎支原体感染18例(3.95%),清明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4.61%),谷雨肺炎支原体感染18例(3.95%),立夏肺炎支原体感染15例(3.29%),小满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1.31%),芒种肺炎支原体感染9例(1.97%),夏至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6.58%),小暑肺炎支原体感染9例(1.97%),大暑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4.61%),立秋肺炎支原体感染12例(2.63%),处暑肺炎支原体感染12例(2.63%),白露肺炎支原体感染27例(5.92%),秋分肺炎支原体感染33例(7.24%),寒露肺炎支原体感染18例(3.95%),霜降肺炎支原体感染21例(4.61%),立冬肺炎支原体感染36例(7.89%),小雪肺炎支原体感染6例(1.31%),大雪肺炎支原体感染48例(10.53%)。2021年各节气之间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789,P=0.000)。

2.3不同年龄组患儿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比较

2021年4~6岁年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人数为225例,其发病率最高(49.34%),其次为2~3岁年龄组,发病人数为141例,发病率为30.92%,再次为7~1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为78例,发病率为17.11%,最后为≤1岁的年龄组,发病人数为12例,发病率为2.63%,其中≤1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4~6岁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2021年各年龄组之间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105,P=0.00)。

2.4不同性别患儿肺炎支原体发病率比较

2021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男性患儿为288例,阳性率为63.16%;女性患儿为168例,阳性率为36.84%。男性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579,P=0.00)。

2.5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症状差异

咳嗽是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各年龄组咳嗽的发生率均高于85%,年龄≤1岁患儿咳嗽发生率为86%,2~3岁患儿咳嗽发生率为86.4%,4~6岁患儿咳嗽发生率为89.1%,7~14岁患儿咳嗽发生率为88.6%,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5,P=0.084)。发热亦是MPP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年龄≤1岁发热患儿占39.1%,年龄2~3岁发热患儿占69.6%,年龄4~6岁发热患儿占80.5%,年龄7~14岁发热患儿占82.9%,其中婴儿组发热发生率最低39.1%,学龄期组发热发生率最高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383,P<0.001)。喘息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中发生率较少,年龄≤1岁喘息患儿占44.0%,年龄2~3岁喘息患儿占37.6%,年龄4~6岁喘息患儿占19.6%,年龄7~14岁喘息患儿占10.0%,婴儿组、幼儿组的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学龄前组及学龄组,由此看出随年龄的增加,喘息的发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461,P<0.001)。


3、讨 论


肺炎支原体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壁,因此独特的自身结构可以在细胞外生长,其传播方式为空气飞沫传播,或者与其携带者直接接触而得以传播。一般认为,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感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也会受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呈现不同的流行特点[4]。MP膜表面富含的脂质相关膜蛋白可以引起组织细胞坏死,是致病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影响宿主自身机体免疫系统。它引起的常见呼吸道有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和重症肺炎,也可以造成对脑、心、肝、肾、血液、关节和皮肤造成损伤。支气管肺炎中MP阳性患者例数较多。研究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发病率一般为10%~40%,若超过30%则可认为是肺炎支原体发病率的流行年,通常3~5年流行一次[5,6]。

吉林地区肺炎支原体感染散发病例全年均有,李小明等[7]报道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3、4月份为肺炎支原体高发月份;张蕾等[8]研究发现,全年当中肺炎支原体的患病率1~3月、9~12月较高,明显高于其他月份;娜仁等[9]对2015—2019年天津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流行情况研究显示,秋季检出率最高。由于幼儿免疫系统不成熟,因而幼儿是MP的易感人群。李芳等[10]研究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在秋冬季节发病率较高,本研究发现,2021年这一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四季发病基本相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冬季阳性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再为春季,夏季最低,但是四季差距不大。冬季感染率最高,夏季感染率最低,考虑与不同季节的温度变化有直接关系。冬季天气比较冷,人们会减少室外活动,长期在室内活动,但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差,开窗通风明显减少,导致病原菌易在室内滋生,大大增加了室内疾病的传播率,也增加了相互感染的可能性[11]。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与季节更替密切相关。

从节气来看,立春至立夏,白露至大雪,这两个节气段的感染率较高,这可能与北方的温度与气候特点有关,冬季与秋季气候变幻多端,为肺炎支原体的生长与传播提供适宜的环境[12]。本研究发现,冬至、小寒、夏至、大暑这四个节气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有小幅度升高趋势,明显略高于其他节气,当温度骤热,骤寒,或空气中湿度明显较高时,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也明显升高,不排除这样的突变时令导致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减弱,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此时肺炎支原体高度活跃,从而增加了患病的概率。

一般认为,3~14岁呼吸道感染患儿中约有7%~30%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引起的[13,14],2岁之前的婴幼儿感染往往较轻,容易治愈,可能是由于婴儿机体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应答差,当发生感染时特异性抗体效价较低而不易呈阳性[15]。所以婴儿感染者常常感染症状较轻,幼儿期(2~3岁)与学龄前期(4~6岁)的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年龄段。孙丽等[16]报道1岁以内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其他年龄组低;章建伟等[17]报道1~5岁年龄段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占比较高;李小明等[7]发现,4岁以内的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幼儿期与学龄前期的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率高于其他年龄期,其中学龄前期儿童更高;另外本研究发现,婴儿组(≤1岁)感染率最低,而7~14岁的学龄期肺炎支原体感染率略高于婴儿组,提示2~6岁肺炎支原体感染率较高,可能是由于,2~6岁儿童刚刚走出家庭,进入幼儿园,常常处于人群密集的环境中,加之幼儿自身防护较差,免疫系统发育未完全,大大增加了呼吸道感染。

调查结果表明,男性患儿发生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而相对于女性患儿来说,男性患儿可能对肺炎支原体存在易感性。这一观点与以往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不尽相同,考虑是否存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在发生变化,近几年男婴出生率明显高于女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所致,但不排除样本量小,患儿群体有限,患病率存在偏差等因素。近年来人们防范意识增强,平时注意防护,佩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大大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途径,导致2021年的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患儿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咳嗽、发热是儿童支原体肺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MP感染引起气道黏膜炎症刺激咳嗽感受器而导致咳嗽,另一方面,MP感染还破坏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分泌物不易排出体外,表现出干咳为主的临床特点。研究发现,咳嗽在各年龄组发生率均较高,超过85%。MP作为感染原进入机体后,可产生内生致热源,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发热,另一方面,MP还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导致免疫性发热。研究显示,学龄前组及学龄组儿童发热的发生率要高于婴幼儿组,与前期研究结果一致[18],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对MP感染的免疫应答能力弱有关。喘息是肺炎支原体肺炎另一个常见症状,林新春[19]研究表明,在<1岁的MP感染患儿中喘息比例高达57.9%,本研究表明,婴幼儿组的喘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学龄前和学龄组,与既往的研究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在2021年期间,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为男性多于女性,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幼儿期与学龄前期的儿童(≥2岁)较多,其中以学龄前期儿童最为多见,大于7岁的儿童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率亦较高,而肺炎支原体感染比例在婴儿期相对较少。各个年龄期的儿童咳嗽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学龄前期及学龄期的患儿发热率要高于婴幼儿期患儿,而婴幼儿期患儿喘息发生率要高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感染高峰期没有显著的差异,以秋冬两季为相对高峰期,从节气来看,立春至立夏,白露至大雪,这两个节气段的感染率较高,应注重预防感染。


参考文献:

[2]王楠,齐兆东,侯宏彬,等.从“肺痹”理论谈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3):489-492.

[3]陈正荣,严永东.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30(3):180-183.

[5]马杰彦,李思慧,李高驰,等.深圳东部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特点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1):58-60,76.

[6]李晶,郑跃杰,邓继岿,等.2004~2005年深圳市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分析[J].广东医学,2007,45(7):1160-1161.

[7]李小明,雷智贤,谢蔓芳,等.2014年海口地区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分析[J].重庆医学,2017,46(12):1657-1658.

[8]张蕾,艾涛,赖梅梅,等.2013-2015年成都主城区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J].现代医学,2017,45(8):1154-1157.

[9]娜仁,司萍,张嘉懿,等.2015-2019年天津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的流行情况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9):4496-4498.

[10]李芳,王军阳,陈葳,等.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及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0):1645-1644.

[11]许东风,赵登峰,杨东明.肺炎支原体及流感病毒致患者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13(11):1261-1264.

[12]李琼.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922-1924.

[13]亢杨,邓李玲,张雪医.医院就诊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7,12(7):666-670.

[14]段晓征,冯晓纯.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2):171-172.

[15]王巧燕,陈黎亚,周杨霄.患儿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4):756-757,763.

[16]孙丽,李红胜,陆红霞.嘉兴市儿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5):788-790.

[17]章建伟,王卓英,钟永兴.3 788例0~5岁婴幼儿急性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2):175-177.

[18]钱前,季伟.2006~2014年住院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J].重庆医学,2016,45(29):4113-4116.

[19]林新春.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发生喘息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0):87-89.


基金资助:吉林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0201619JC);


文章来源:谢晓飞,郭亦男.2533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4,39(07):1260-1263.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期刊人气:2039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版地方:北京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4-7763

国内刊号:11-5816/R

邮发代号:18-77

创刊时间:1984年

发行周期:双月刊

期刊开本:16开

见刊时间:4-6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