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学术服务平台

您好,欢迎来到91学术官网!业务合作:91xueshu@sina.com,站长邮箱:91xszz@sina.com

发布论文

论文咨询

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

  2024-03-20    32  上传者:管理员

摘要:目的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探讨生化检验方式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普通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以及尿液的生化检验指标。结果 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空腹血糖指标、同型半胱胺酸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尿糖指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微量白蛋白指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诊断准确率49例(98.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50例(10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315)。结论 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中,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具备十分显著的差异,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 关键词:
  • 临床诊断
  • 生化检验
  • 糖尿病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
  • 肾脏功能
  • 加入收藏

糖尿病肾病是发生概率较高的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此类疾病会导致患者肾小球硬化,使肾小球活性逐渐消失,导致其功能逐渐降低。此类疾病的发生概率逐年增长,糖尿病肾病发展至后期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因此临床上建议要对患者进行早期的确诊,并且早期通过相应的治疗措施,对患者病情的发展进行控制,尽可能地针对患者的肾脏功能进行保护[1]。现阶段,肾脏病理活检是最为准确的一种方法,但活检有损伤,适用范围有限,寻找操作更为简单并且能保证准确性的方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肌酐以及尿白蛋白比值情况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测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糖尿病肾病属于微炎症性疾病,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致炎性介质以及炎性反应都会整体呈现出高表达的状态。本研究针对生化检验的价值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在于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②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患者;③符合临床上糖尿病诊断标准的患者。排除标准:①缺少临床资料的患者;②糖尿病肾病出于中晚期的患者;③不具备与人进行正常沟通能力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原则。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均需要接受早期生化检查,检查时间为入院第2天,检查时清晨空腹,取3~5 ml的肘部静脉血,同时取5 ml的中段尿液,对于所获得的静脉血样本实施离心处理,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提取患者的血清,使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博士泰BA2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血肌酐指标、血清胱抑素C指标、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尿糖指标,使用Bio-Rad VariantII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检测过程中配合使用仪器的配套试剂,实际分析以及处理患者尿液样本均严格遵照标准流程进行。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血液生化指标以及尿液生化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包括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空腹血糖指标、同型半胱胺酸。尿液生化指标包括患者的尿糖以及微量白蛋白两个方面。以患者的肾脏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析两组诊断准确率[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

对照组,普通糖尿病患者50例,男性27例,年龄37~77岁,平均年龄(56.8±15.3)岁,观察组,临床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50例,男性26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6.9±14.7)岁。两组患者资料可比(P>0.05)。

2.2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胱抑素C、糖化血红蛋白、肌酐、空腹血糖指标、同型半胱胺酸指标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3 两组患者尿液生化指标对比

观察组尿糖指标比对照组低,观察组微量白蛋白指标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患者尿液生化指标对比 

2.4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49例(98.00%),对照组诊断准确率50例(100%),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0,P=0.315)。


3、讨论


糖尿病疾病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累及多个组织、器官,诱发一系列的并发症[3]。糖尿病肾病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并发症,患者确诊糖尿病肾病后,水肿、蛋白尿是十分常见的症状,处理不合理、不及时的情况下,早期糖尿病肾病会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疾病在发病机制方面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4]。糖尿病肾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及治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5]。以往,临床检验工作中,会借助尿白蛋白浓度的相关指标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这种方式存在相应的参考意义,但出现假阴性率较高。结合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选择操作简单以及准确率高的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处在早期阶段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结构发生改变,尤其是肾小球会整体呈现出硬化,在未进行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病情会持续恶化[6]。而从糖尿病肾病疾病发生发展过程来看,很多研究人员都认为多种细胞介导的炎症物质参与到其中,进而对炎性因子起到刺激作用,使其持续释放并且持续的被激活,肾脏持续地发生病理性质的改变,导致肾脏细胞和肾脏结构进一步发生损害[7]。炎症会导致患者身体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上升[8]。而在超敏C反应蛋白的诱导之下,机体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炎症反应。炎症物质会对人体正常的肾脏结构造成破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另外,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完整性也会受到破坏,加重肾脏损伤[9]。

血清胱抑素C对蛋白质起到调理的作用,同时也参与人体肽的代谢过程,若肾小球轻度损伤,则患者的血清胱抑素C相关指标会明显升高[10]。血清胱抑素C指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以及较强的特异性,患者的肾功能受损程度往往和血清胱抑素C的相关指标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11]。空腹血糖指标也是反映患者血糖水平的重要指标。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可对患者肾微管内皮损伤情况进行评估。肌酐指标对患者肾脏分泌肌酐的情况进行清晰的反映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肾小球的滤过功能进行呈现[12]。肾小球过滤功能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患者的身体内部会滞留大量的肌酐物质,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被排出体外,检测中会发现患者身体的肌酐水平呈现出过高的状态,如此,即提示患者的肾脏功能已经出现了损害[13]。对此,微量白蛋白在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的过程中,则会整体呈现出受阻的状态,大量地残留在尿液之中,因此,通过对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就能达到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基本情况进行初步判断的目标[14]。本研究中通过对比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发现两者之间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小球正常的滤过功能损伤,进而带来一系列指标的异常变化,进而提示:在实际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过程中,血液生化指标检查以及尿液生化指标检查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但也需注意到,外界因素会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为使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都能得到有效的保证,要更好地控制流程操作的标准性,尤其需要做好标本采集的相关工作[15]。嘱患者避免使用会对检查结果带来影响的药物[16]。从临床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则要求检查人员对于相关的检查方法能有熟练的掌握,为检查结果准确性的保证打下良好的基础[17]。

血糖水平升高是糖尿病患者发病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在无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时脏器也会长期处在高糖的状态之下,进而出现细胞损伤等问题,导致患者的脏器功能相应地受到影响[18]。

糖尿病是糖尿病肾病的基础疾病。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国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逐年增长,而且患者平均的发病年龄呈现出了整体下行的趋势。因此,对于此类疾病的防治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关注。如果患者自身存在超过10年的糖尿病疾病史,那么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也会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在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疾病的早期阶段,就会出现程度不同的蛋白尿的问题。若控制不及时,会进展为尿毒症,威胁生命。对患者的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应的得到改善。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生化检验是近些年开始受到关注的一种新的诊断方式。对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短时间内既能获得检验的结果,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能达到早期判断患者病情的目的。

总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临床诊断中,普通糖尿病患者以及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尿液生化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具备十分显著的差异,诊断结果的准确率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龙雨,邓春花,黄美超.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应用生化检验的临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3):97-100.

[2]任明,吕岩,代云峰,等. RBP、CysC及A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11):103-106.

[3]孙立国,路波,朱兵兵,等. Fg、D-D、FDP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3,20(11):1618-1620.

[4]魏瑜.生化检验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大医生,2023,8(11):89-91.

[5]佘艳,蒋荷萍,周华. CysC、HbA1c、Cr及BUN指标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3,26(11):178-181.

[6]孟继霞,孙玉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联合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甘肃科技,2023,39(05):89-91,95.

[7]孙月萌,任亚伟,解立怡.外泌体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23,18(9):172-176.

[8]叶彬彬,杨恺,杜艳.代谢组学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华西医学,2023,38(4):603-607.

[9]贺炜,刘泓键,易艳霞,等.血清骨生成诱导因子及miR-22-3p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23,38(2):37-42.

[10]钟海平,盛灿梅,王建中,等.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联合β_2微球蛋白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7):82-85.

[11]兴芝博,孙亚东.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22,43(12):3331-3334.

[12]杨媛媛,游琴秀,郑小霞.血清HCY、Cys-C和β2-MG联合检测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3):177-180.


文章来源:杨慧敏,廖隆祥.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肾病早期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4,22(07):105-107.

分享:

91学术论文范文

相关论文

推荐期刊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我要评论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期刊名称: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期刊人气:2144

期刊详情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

出版地方:浙江

专业分类:医学

国际刊号:1672-3686

国内刊号:33-1311/R

创刊时间:2003年

发行周期:月刊

期刊开本:大16开

见刊时间:7-9个月

论文导航

查看更多

相关期刊

热门论文

推荐关键词

【91学术】(www.91xueshu.com)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冀ICP备19018493号

400-069-1609

微信咨询

返回顶部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上传文件

发布论文

您的论文已提交,我们会尽快联系您,请耐心等待!

知 道 了

登录

点击换一张
点击换一张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已经有账号?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找回密码

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请查看!

确 定